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

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

沒出鞘的劍,威脅纔是最大的。當驃騎軍這柄利劍出鞘,斬向幽州的時候,天下羣雄無不長舒一口氣,興高采烈地繼續打着自己的算盤。

類似郭嘉這樣深具遠見的智者倒也不是沒有,但更多的人只能選擇先顧着眼前,而不是考慮幾年,或更長時間以後的事。

用周瑜的話來說:在青州軍大舉出動的時候,任何不恰當的舉動都有可能招致對方調轉矛頭,與其去搞那些小動作,還不如儘快解決眼前的對手,增強己身的實力。

他是個身體力行的人,在說完這話五天後,他率領一萬水師與黃祖的水師主力在彭蠡澤遭遇,施奇謀,縱火燒了黃祖的水營,趁機掩殺之,斬黃祖部將鄧龍以下二萬餘級,其赴水溺者一萬餘口,船六千餘艘,取得了一場空前的大捷。

黃祖與長子黃射勉強逃出性命,一路惶惶然不敢停留,收攏殘兵,退守沙羨城,閉門不敢出,將江夏東部的大片領土拱手相讓。

孫策自然老實不客氣的全盤接收,厲兵秣馬,準備乘勝追擊。

劉表聞訊後,自是大爲驚恐,再顧不得去南陽撿便宜,急遣從子劉虎、南陽人韓晞率兵兩萬,緊急增援江夏。並傳檄吞併豫章,依附荊州的同宗劉繇,備言脣亡齒寒之理,欲令其出兵夾攻孫策,以緩解江夏的危機。

戰局如此激烈,對戰的雙方自然無從顧及發生在千里之外的那場北征,無論將來如何,至少現在沒有驃騎軍的干預。雙方正好戰個痛快。

江淮一帶的另一強大勢力,淮南軍倒是沒加入這場戰事。因爲後將軍袁術正在籌辦他的人生大事。爲了實現這個幾代人的夢想,袁術連近在咫尺的江夏戰事都無暇關注。又哪裡會去理會青州軍北征的消息?

頂多只是將其當做另一層保險,青州軍干涉的可能性變得更低了。

沒有直接關係的諸侯中,只有董卓的態度相對特殊。就在他得到北征消息的同時,王羽的一封書信也放在了案頭。

шωш ¸тт kдn ¸¢ O

對方強硬的措詞和非分的要求,都令得董卓很不爽,讓他更鬱悶的是,再怎麼不爽,他也只能答應着。

河北的事,距離他畢竟太遙遠。一封聖旨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名義上而已,不會對戰爭勝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現在關中內外交迫,他實在無力再惹新的敵人了。

曹操入主洛陽之後,青州至關中的商路受到了很大的干擾,雖然曹操爲了不惹起青州的敵意,沒有封鎖河道什麼的,但沿途設卡守過關費是免不了的。

青州商人不怎麼買賬,能逃就逃。能避就避,但障礙畢竟是形成了。

現在關中的商路主要是靠着河內、河東一線,這條商路的利潤倒是不錯,但耗時太長。風險也大,在江淮商路打開之後,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全靠青州商務司的各種優惠政策頂着,才能維持下去。

董卓自己也明白。王羽維持商路,是想用自己來牽制曹操。可這種事。不是明白就能避免的,總不能爲了不讓王羽如願,就向曹操投降吧?

現在也一樣,對方拿這條商路來威脅自己,董卓也只能捏着鼻子認倒黴。招來鍾繇,令其揮毫寫就,然後從袖子裡掏出玉璽,一蓋,封劉虞爲大司馬,召其回京述職的聖旨就新鮮出爐了。

聞訊後,真正做出直接反應,表現得蠢蠢欲動的,只有幷州的高幹、袁譚。二人這兩年的日子過得不是一般的辛苦,幷州貧瘠、混亂還在其次,最要命的是青州軍的侵襲。

徐庶這個名字,在如今的幷州,比王羽的名頭更加響亮,幷州百姓認爲,這個名字有止小兒夜啼,喝退鬼祟的效用,不少人都琢磨着弄副他的畫像回家,等到辭舊迎新的年關上,掛在廳堂裡,做爲鎮宅保平安之用。

也不怪百姓愚昧,若非天狼星下凡,戰神轉世,怎麼可能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打了這麼多場勝仗?明明每次他帶來的不過幾百人而已,卻硬生生的打得上萬幷州軍全無辦法,最後只能龜縮在壺關不敢出?

百姓對徐庶的景仰,就是高幹、袁譚苦逼生涯的最佳寫照,這兩年他們被徐庶折騰得不是一般的慘,足以令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吶。

別說反攻魏郡了,能守住壺關,力保上黨不失都值得慶幸。回想逃離冀州時的切齒痛恨和矢志復仇,擡頭展望未來,兩人都覺眼前一片黑暗,真想就那麼放棄算了。

被徐庶壓迫了這麼久,二人當然想過要反擊,可翻越太行山就已經很艱難了,更讓人絕望的是魏郡駐守的數萬大軍!

于禁統率的羽林軍一度被視爲王羽的親衛部隊,戰績彪炳,裝備精良,無論比數量還是單兵戰力,高、袁幷州軍都遠遜之。而且關寧的預備役大隊也常駐魏郡,幷州軍跑去魏郡是逆襲?不,是送羊入虎口才對吧!

所以,兩人只能忍,忍無可忍也得忍!

直到百忍成金,反擊的機會終於到來!

王羽三路大軍北上,留下的是空虛的後方,別人不敢惹他,高幹和袁譚卻敢!

左右雙方已經結下了死仇,不趁着這個最好,也是最後的機會報仇,難道等着對方安定後方之後打過來嗎?徐庶那廝狡猾,在太行山裡如魚得水,可等到自己攻入魏郡,他還能繼續躲來躲去嗎?

二人將全部的精力和儲備都投入到了整軍備戰之中,只等王羽的三路大軍徹底離境,就展開對魏郡的猛攻!

相對於中原羣雄的暗自慶幸和袁、高二人的決絕,真正直面北徵大軍的人,心情就複雜得多了。

走出太行山。進駐冀州西部三郡後,張燕將治所定在了鉅鹿。雖然曲樑和邯鄲的地理位置更好。但出於種種考慮,張燕還是下意識的選擇離青州轄地遠一點。倒不是害怕王羽毀諾突襲。張燕只是覺得,離對方太近,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事實證明,他的顧慮是很有道理的,發生在公孫軍,讓單經鬱悶的那一幕,同樣發生在了黑山軍身上。

開始雙方都在努力建設領地的時候倒是相安無事,等過了一段時間再一看,兩邊的差距已經變得很大了。

張燕雖然也努力的屯田。施行仁政,但他這邊人才太少,連通常意義上的屯田都搞得有些混亂,更別提發展工商什麼的。

而青州這邊一切都井井有條,關寧在鄴城主要做的就是搞基礎建設,築路、挖渠、修建堤壩,諸項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在秋收之時,成果完全展現出來。

魏郡的平均畝產。比廣平郡高出了三成有餘,百姓家中的新增財產,更是比廣平高出近倍!消息傳到鉅鹿之後,黑山軍的將領們都傻了眼。原本以爲,雙方起步點差不多,自己這邊專心種田。軍中也不乏種田好手,就算比不過青州轄地。差距也只在毫釐之間。

結果,才一年不到。雙方就差了這麼多!

張燕坐不住了,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打破自己一手營造的隔閡,向青州將軍府遞了照會,帶着黑山的一衆將校去魏郡考察,想看看差距爲何這麼大。

黑山軍離高唐很遠,對高唐的繁華只是風聞,並沒當真。而魏郡本來就是冀州最繁華的一個郡國,也是青州第二個重點開發的地點,比起從無到有而起的高唐,鄴城、黎陽、安陽這些大城,展現出來的是相似,乃至猶有過之的風貌。

王羽一手主導的青州風尚,和唐宋時期其實是很接近的,這個時代的人很容易就能接受,不會覺得突兀。

而黑山軍的將校原本都是出身貧寒的草根,起事後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在黑山的日子算是最安穩的了,可也不過是窩在山溝裡苟延殘喘,哪裡見過什麼繁華景象?

先前在西三郡自己關起門來搞建設,覺得生活比在山裡強了許多,現在到魏郡這麼一看,頓時就眼花繚亂,不知身在何方了。

看着街上往來的行人身上鮮亮多樣的服飾,看着街邊鱗次櫛比的商鋪,氣勢十足的住宅和戲院,還有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給的各種新商品,新事物,黑山衆將委屈得大哭一場的心都有了。

自己這些人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努力了一整年,差距,咋還是這麼大呢?

百姓財產增加了一倍?扯淡吧!光是算家裡的餘糧和錢,或許只是一倍,但考慮到錢能買到的東西和糧能換到的東西,這差距至少也有兩三倍哇!

都是河北的富饒地方,人家驃騎將軍建了一年,地方上繁榮得好似三皇五帝時代的盛世,自己這些人吭哧吭哧的賣了一年傻力氣,把西三郡也搞成了窮山溝……

這,難道就是燕帥說的繼承大賢良師的遺志麼?

於是,第二年,也就是青州改元開元的這一年,黑山軍和青州的聯繫一下變得頻繁起來。

開始只是一些低級將校三三兩兩的往魏郡跑,後來連王當、孫輕這種大頭目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南下休假的人成羣結隊,攔都攔不住。特別是白波在魏郡安家之後,王當等人有了很充分理由,去和黃巾同道取經麼。

對此,張燕也是有心阻攔,無力實施,事實上,連他自己也產生了動搖。

當初和王羽劃清界限的決定,的確沒參雜什麼私心。張燕就是覺得,王羽是在世族和草根之間左右逢源,而黑山軍在河北大戰中出了不少力,完全有機會獨立發展,徹底實現當年大賢良師起事的理想。

結果,事實證明,光有決心是不行的,做事也要講究方法,否則雙方的差距就不可能這麼大。

中平四年這一年,他一直都在思考,心情搖擺不定,一時覺得應該堅持初衷到底,一時又覺得向青州靠攏也不是壞事。

直到北征的消息傳出,王羽的一封親筆信擺在了他的案頭,張燕才發覺,抉擇已經迫在眉睫了。

他召集了衆頭目,將王羽的提議展示給了所有人,信上的內容只有一個:借道!

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百章 坑王之王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91章 兵臨城下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第47章 千軍共一呼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第52章 煊赫洛陽城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第92章 風火七星壇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31章 誰人不識君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第69章 豁然開朗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第81章 月夜私會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百章 坑王之王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
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五百章 坑王之王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第91章 兵臨城下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七零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義來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第47章 千軍共一呼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第52章 煊赫洛陽城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第92章 風火七星壇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第31章 誰人不識君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第33章 籌謀須在先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六八一章 善惡終有報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第69章 豁然開朗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第81章 月夜私會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百章 坑王之王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