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

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

?徐圖等人心中大叫不妙。?

說話的自然是韓暹,此人一直就很冷靜,先前又是那麼個態度,現在發了話,若徐庶說不出個所以然,就別想他會點頭。?

可徐庶怎麼可能說出完整的計劃呢??

經過了山谷中的坦誠相對,徐庶的思路已經爲衆人所知。簡而言之,徐庶就是打算先摸摸底,然後隨機應變。?

這本來就是他的風格,對青州軍而言,徐庶的計劃不是問題,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就值得闖一闖。可對沒聽過徐庶名聲,只是將其當做一名部將的白波來說,事情就沒這麼簡單了。?

別看剛纔這些人興奮得什麼似的,那是徐庶亮相的方式和主公當年的太像,白波如今的處境又太棘手,陡然間死裡逃生,有些忘乎所以罷了。等這股興奮勁過去,再知道了真相,他們的情緒說不定比原來還低落。?

韓暹一直緊緊盯着徐庶幾人,敏銳的捕捉到了徐圖等人神色中的那一絲緊張,於是,他的眼神更加犀利了。?

某種意義上來講,韓暹是個悲觀主義者,他做出的所有決策,沒有一個是傾向於冒險的。?

當初被王羽策動去打運城堡,算是他這輩子最冒險的決定了。而且那次也是特殊情況,一方面是因爲當時白波的處境確實不妙,不找個妥善的安身之地,只會越來越窘迫,在不斷的內訌中消亡。?

更重要的是,以白波軍的數量優勢,可以輕易壓制河東的漢軍和衛傢俬兵。只要攻城的時候不強行進攻,失敗的危險主要集中在行軍的損耗上。?

這點風險。他冒得氣。?

可現在,王羽自己沒來。援兵的數量想必也相當有限。根據守城門的軍士的說法,領軍的徐庶似乎很擅長人海戰術,以及暗殺、突襲。?

王羽刺董之後,天下的諸侯們都加強了對自身的保護,郭太、李傕等人都身處大軍之中,別說徐庶,就算是王羽親自出手,也未必能拿得下任何一個。?

白波的兵馬都被包圍在猗氏城到安邑的狹長地帶之內,郭太、李傕對河東的地勢也很熟悉。突襲、設伏的可能性也相當之低。?

如此一來,徐庶能採用的對策也無非就是人海戰術了。?

就算此人在指揮調度上遠勝郭太、李傕之輩,但一場大戰打下來,縱然勉強成功突圍,白波軍也必然死傷慘重,若是突圍失敗……韓暹眼神更冷,結下了死仇後,恐怕就連投降亦不可得了!?

韓暹認爲,王羽派徐庶前來。八成是對形勢的危急程度估計不足。而徐庶到了之後,發現是不可爲,卻因爲年輕氣盛,準備用白波軍的性命。來博取自家的名聲!?

徐庶不慌不忙的答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某初至安邑,既不明敵情。對貴軍的情況的瞭解也有限,如果現在就自稱有十足的把握。豈不有大言欺衆之嫌?何況,主公的意思。也不是要白波與優勢敵人硬拼,而是……”?

他的回答無懈可擊,但白波衆將的失望情緒卻愈發濃郁了些。?

眼下,白波軍十成裡已經死了八成半,面臨的最合理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滅。逃跑的難度,不比戰勝敵人小多少,或降,或死,如此而已。中規中矩的做法,是不可能破局的。?

韓暹板着臉,冷聲道:“軍情麼?兩路敵軍的情況,某雖不盡知,但大體上是心中有數的;至於軍中的情況,徐將軍若有疑問,但管垂詢便是,某等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說着,他也不等徐庶回答,便快速說道:“我軍目前可戰之衆尚有四萬八千,其中只有一萬兩千人有武器,有盔甲的只有三千多人,其餘都是沒經歷過幾場戰事,戰前才拉上陣的青壯。老弱婦孺加上傷兵,總計約有三十餘萬……”?

“糧草存量較多,若是以目前的消耗而論,應該還能支撐兩到三個月。若是戰事加劇,或者郭老大發動全面攻擊,糧食的消耗就會進一步增大。”?

“目前我軍的部衆相對集中,若聞喜尚在,在有五天左右的空當,某有把握將部衆遷徙到東山一帶。問題是,西涼軍的三路兵馬雖然暫緩攻勢,但主力部隊都在百里之內,這邊一有動靜,鐵騎朝發夕至,就算有精銳斷後,也擋不住他們三天。”?

韓暹的態度不好,不是因爲他的立場有問題,他只是沒信心罷了。?

他沒有強持奪理,或者惡言相向,只是將白波軍的所有情況坦然相告後,嘆息着問道:“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要遷徙,又要攻打聞喜,這種事怎麼可能做得到?就算做到了,又如何抵擋西涼鐵騎的追擊呢?”?

這番話一說完,連李樂都有點打蔫。四將一貫以韓暹爲首,並非沒道理,臨陣殺敵,韓暹遠不如李樂;運籌帷幄也不如楊奉,但在組織調度方面的才幹,另外三將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

能在五天內把三十萬人帶去東山,這已經是很可怕的效率了,但就算這樣,脫困也是遙不可及。韓暹的話不涉及立場問題,李樂想反駁都反駁不出來。?

“關於脫困,庶有個想法,正要與諸位商議。”徐庶卻胸有成竹的樣子。?

早在隊伍還在山路中掙扎時,他就已經在思考如何把幾十萬人從河東帶到魏郡的問題了。走山路肯定不行,但除了山路,也沒有大路可走,不過陸地上沒路,水中卻有路!?

“某幾日前,曾去東垣一帶探查過,此地雖歸屬西涼軍轄下,但西涼軍並未在此駐軍,城中只有千餘郡兵防禦盜賊,維持治安。大軍若沿清水南下,城中兵必不敢出城截擊。可直抵大河北岸。”?

“此計……確實可行。”韓暹點點頭,認可了徐庶的說法。但凡大隊人馬行進。只要能沿河而行,就能省下很多力氣。?

清水的源頭清廉山與東山不遠。中間雖有山嶺相隔,但也不是無路可走。徐庶初來河東,就探查清楚了地形,至少功夫是下到了的。?

“到了大河之後呢?”楊奉緊張的追問着。?

黃河自古就是天險,特別在河東一代,大河經行之處盡是羣山連綿的地方,沿河行進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船隻運送。可是,能運送三十萬人的。得是多麼龐大的一支船隊啊?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一方面要找船,同時,爲了迷惑西涼軍,還要做出渡河南下,去函谷關與呂布匯合的姿態。”徐庶也不用輿圖,就那麼憑空指點着侃侃而談,涉及到的山勢山川卻是絲毫不差。?

“船?哪裡有船?”有大量船隻的地方,胡才只知道一個,那就是西涼軍的重要據點陝津。北上的西涼軍主力,就是在那裡渡河的。?

不過,那裡的船隻依然不夠三十萬人沿河而下之用,而且。白波軍也沒那麼強的實力從西涼軍手裡搶船。要是有,他們何必還逃跑呢??

徐庶向東指指,輕鬆寫意的答道:“河內有船。”?

“河內?”衆皆茫然。?

“當日羣雄討董。袁紹驅逐王公,率兵進駐河內。冀州韓馥也曾派兵助戰。他派遣了都督從事趙浮、程渙率領戰船數百,水軍逾萬駐紮在河陽。後來袁紹竊取冀州,程、趙二人都激烈反對,雖然最終沒有影響大局,但二人先後被淳于瓊、張楊所殺。”?

徐庶笑了笑,說出一段典故來。?

“程渙回軍冀州,最後死在了清河,而趙浮卻是在河內爲張楊暗算。其人身死,所部水軍大部潰散,但戰船卻留在了河內。據可靠消息,那些船如今就停泊在孟津!某起行之初,帶了數千河內降卒,其中有千餘人已經向主公投效,屆時會裡應外合,拿下孟津渡口!”?

“喔!”這一下,衆人的反應就熱烈多了,只有韓暹仍有疑慮:“就算如此,運力怕是仍有不足吧?”?

“沒關係。”徐庶擺擺手,耐心的解釋道:“某的計劃是分批運送,韓將軍安排行軍時就可以考慮,讓人分批抵達,船裝滿就走,將人放在孟津之後,再行往返。”?

“張楊豈會坐視?”?

徐庶輕蔑一笑,霸氣外露道:“他不坐視又能如何?我青州雄兵數萬,又豈是吃素的?若是他提前得知,倒有可能將船隻付之一炬了事。等我軍佔了孟津,言明借道,他若膽敢強行攻城,我青州的鐵騎就直接踏破他懷縣的老巢,新仇舊賬一併清算!”?

“此計……的確可行啊!”?

不管是被徐庶的霸氣震住了,還是被說服了,總之,反駁意見是消失了。連韓暹都沒話可說,另外三人更是互相看着,眼睛都是閃閃發亮。?

整個計劃看起來簡單,但考慮到的因素卻很全面,更有在河內的提前佈置,說明這條歸途不是徐庶突發奇想,靈機一動佈下的,而是王羽早就構思好的,可靠性自然大增。?

當然,計劃中的缺陷也不是沒有,或者應該說,這個計劃的前提條件就不對。?

韓暹茫然問道:“計劃的確有道理,可聞喜怎麼辦?郭太怎麼辦?西涼軍怎麼辦?不解決他們,咱們連動都動不了,何談大河呢?”?

“很簡單,郭太敢攔着,就打垮他!”徐庶滿懷信心的說道:“西涼軍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佈置得當的話,說不定他們反而會成爲咱們的助力呢。”?

爲徐庶的信心所感染,李樂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

他從地上撿起一把鋼刀,一揮手,將帥案剁成兩段,大叫道:“小天師爲了咱們做了這許多準備,誰要是不顧他老人家的好意,那不是狼心狗肺嗎?今天老子就把話放在這兒了,除非徐將軍說事情辦不成,否則,誰再提投降之議,就先問過俺李樂手中的戰刀!”?

“對,就是樂子說的這個理兒!”胡才和李樂向來焦不離孟。?

“某也覺得,應該一試。”緊接着,楊奉也表態了。?

韓暹搖頭苦笑:“某哪裡又是一意投降,只是形勢所逼……罷了,既然徐將軍智珠在握,某也任憑將軍驅使便是。”?

意見就此達成了統一,可還沒等衆人露出喜色,只聽韓暹話鋒一轉道:“不過醜話說在前頭,若是日後某發現徐將軍爲了成功,不顧惜我白波將士的性命,試圖以將士們的血,成就名將之名,就算衆叛親離,身敗名裂,韓某亦誓不罷休,定要向你討個公道!”?

他這番話說的是還沒發生的罪名,偏偏又說的聲色俱厲,白波衆將知道他的苦心,又擔心徐庶受不得氣發作,一時間都是心中忐忑,表情爲難。?

徐庶並未發火,相反,他向韓暹一抱拳,鄭重其事的應諾道:“天人共鑑,若庶真爲此誅心之事,天人共誅之!”(。

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六百章 誰坑了誰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第75章 順風順水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第26章 敵友難分明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第89章 請命攻衛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
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第98章 萬衆皆歡騰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六百章 誰坑了誰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第75章 順風順水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第26章 敵友難分明八九一章 意外決策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第89章 請命攻衛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