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

卷三 隻身入虎穴,乾坤指掌中 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

得了曹操的委任,荀日夜兼程趕往鄴城。

一路無話,一到鄴城,他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

城樓處滿布哨兵,劍拔弩張,如臨大敵;城門處也是崗哨森嚴,盤查的極其嚴密;城外駐紮了數萬兵馬,軍營延綿、旌旗似海,頗具懾人之勢。

“外間風傳袁將軍殺了公孫將軍的弟弟,幽州兵馬即將南下,現在看來,傳言確是不虛。”

護送荀出使的主將是李典,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大場面,一時間也是爲之神奪氣沮。想到北方即將發生的這場曠世大戰,他更是感慨萬千。

隨着王羽的聲名鵲起,幽州白馬義從的名聲也已名震天下,幾場大戰中,盡展輕騎兵之威。各路諸侯都爲此愁白了頭,有人想法設法的研究破解之道,也有人打算效法其後,也組建一支輕騎出來對抗,主公曹操就是兩者兼而有之。

養騎兵當然比較貴,曹操本來就很窘迫的經濟狀況,此刻更是雪上加霜。但本着宜早不宜遲的原則,他還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了一部分資源,用於組建騎兵隊。

開始僅僅是輕騎,待到得了鮑信的戰報後,重騎兵也被列入了日程,想到這些,李典就不由嘆息。主公的遠見和執行力都非同一般,只是時運不濟,爲之奈何?

王羽的成就好歹還是自己努力而來的,看看人家袁紹,憑着家世,就有人虛席以待,拱手將大漢最富庶的一州之地拱手相讓。

在這個過程中,袁紹的實力到底膨脹了多少?看看集結在鄴城這幾部兵馬就知道了。

數目似乎不比曹操的兗州軍多,但冀州軍是實打實的甲堅兵利。而除了少部分精銳外,兗州軍僅僅在黑山軍面前,才能找到點自尊。

光是裝備好,還不能對戰力做定論,但城外的軍營旗號嚴明,極有法度,進出的軍士更是令行禁止,三萬大軍的連營。居然極少有噪音,一看就是精銳。

如果不考慮用兵者的謀略,把雙方的兵馬拉出來對戰,冀州這邊只要出一萬甚或八千,就足以把兗州全軍打得滿地找牙了。

這就是大漢第一大州的實力,也是袁紹敢於與公孫瓚對抗的本錢。

“傳言就是傳言,結果互相不差,但過程卻未必詳盡,曼成,你不會真的以爲袁將軍是被迫抵抗吧?”聽了李典的感嘆。荀只是微微一笑。

“典愚魯,請文若先生指點。”李典看看左右。見無人注意,他虛心求教道。

“袁將軍入主冀州的過程很順利,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城外的兵馬都是後來集結過來的。豫州之變乃是一個月前才發生的,周昂先前被孫文臺打得只能龜縮,若不是得了冀州的援軍,又哪來的本事反攻?”

荀很欣賞這個年輕人。認爲對方將會成爲軍中的幹才,所以很耐心的爲對方指點關竅。

“文若先生的意思是……”李典略一沉吟,驚疑道:“袁將軍入主冀州後。第一時間就做好了出兵的準備?目標是幽州?不對,他在鄴城集結兵馬,似乎有點遠了,難道……”

“不錯,是青州。”荀笑着點頭。

“青州?他不怕被公孫將軍抄襲後路嗎?”李典大奇。

“具體如何尚未可知,但有一點是確定的。”荀捻鬚笑道:“比起正面對抗,袁將軍更喜歡走捷徑。他在青州大概也隱伏了些後手,因此他認爲青州有隙可乘,只要想辦法牽制住公孫將軍就可以了。”

看着荀若有深意的笑容,李典心中忽然一動:“文若先生,您對主公說,有把握說服袁將軍,莫非就是……”

“孺子可教也。”

荀撫掌而笑,很滿意的看着李典,低聲解釋道:“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袁將軍的眼中釘在豫州,所以他入主冀州後,第一時間調兵遣將增援周昂;僅次於袁公路的,則是青州,所以許子遠連入主冀州這樣的盛事都沒趕上。”

“公孫將軍對袁將軍來說也是個威脅,但僅僅就是這樣罷了,他現在被牽制住了,無論青州、豫州都難以顧及,偏偏他又心繫於此。所以,只要我方展示出足夠的誠意和利用價值,他就不會過多計較。”

說話間,車駕已到了城門處,二人閉口不言,由李典出面與守門軍將交涉了片刻,這才得以通過。

回望守門那名校尉緊張兮兮的神色,荀悠然笑道:“如我所料不差,此刻,袁將軍的幕府中,應該很熱鬧呢。”

……

鄴城刺史府的議事廳確實很熱鬧,荀的到來更是火上澆油,爭吵變得更加激烈了。

爭吵的原因,和荀推斷的差不多,袁紹實力大漲之後,不是象王羽那樣選擇休養生息,而是要擴張,消滅敵人。

在這方面,謀士們倒是達成了一致,冀州和青州不一樣,沒經受那麼大的破壞,有各地豪門世家的支持,現在的冀州正是最強勢的階段,不擴張纔是錯失良機。

不過,對擴張的方向,衆人就各執一詞了。

本着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郭圖、逢紀等人主張南下,趁着王羽無暇旁顧,先滅掉與曹操戰得筋疲力盡的黑山賊,然後攻略潁川、汝南,與劉表前後夾擊,解決最大的敵人袁術,將袁閥重新整合。

許攸卻對王羽念念不忘,他主張不給王羽休養生息的機會,全力攻打青州,就算不能一舉解決王羽,也要給他製造足夠的麻煩才行。

審配等冀州本地人主張先解決公孫瓚,穩定住後方纔好對其他地方出手。

沮授的想法最特別,他認爲冀州軍難以在正面勝過幽州軍,勞師遠征也不明智,在其他方向保持戰略守勢,以國力與其他諸侯抗衡,同時以部分兵力攻略幷州。

這幾項策略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優劣之處。袁紹不是個很果斷的人,局面就這麼僵住了。等到荀一到,局面就更加混亂了。

“從來只聽說過遠交近攻,哪有放着眼皮底下的敵人不理,大老遠的去攻打豫州的道理?曹孟德既然遣使來此,顯然是來表達臣服之意的,只消驅狼吞虎,有劉表的牽制。以及周將軍的配合,還怕解決不了區區袁術嗎?”

“曹孟德就是好相與的嗎?若沒有牽制之法,待他日後養成羽翼,主公又何以制之?還是任曹孟德攪亂兗州局勢,先取幽州爲上上之策。只要袁術攻不下襄陽,他又能有何作爲?”

“幽州輕騎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王羽手上不過千餘騎,縱橫捭闔起來,就已經讓人防不勝防,我冀州兵馬雖然也有騎兵,但主題還是以步兵爲主。去幽州與公孫瓚作戰,虧你想得出來!”

“青州!青州纔是重點!公孫瓚不過一莽夫耳。更有劉使君從旁牽制,待北面有了消息,還怕他不束手就擒嗎?且讓他一時便是。王鵬舉纔是最大的威脅,屯田強兵倒也罷了,他開館招賢,這是蔑視士族,蔑視朝廷的法統規矩啊!要是被他蠱惑了人心。誰能保證他不是第二個王莽?”

“各位,各位,請冷靜一些。古語有云:善用兵者。必先求諸己而後求諸人,先爲不可勝而後求勝。無論青州鬧縈只蛟ブ藎疾皇嵌淌奔淇梢勻∈さ畝允鄭蝗縵熱∈厥疲b誆話苤兀焱疾18藎腥肆擼儷訟豆ブ!?

衆人嚷嚷得面紅耳赤,卻只是爭執不下,最後齊齊向袁紹一拱手,轟然道:“請主公明斷。”

袁紹陰沉着臉,捂着額頭,努力想將額角不安分的那幾條青筋按下去。

得到了冀州,他的實力已經躍居諸侯之首,本以爲登高一呼,虎軀一震,就能讓周邊幾路諸侯納頭便拜了,結果卻是處處烽煙。

曹操不中用倒也罷了,偏偏心氣還挺高,讓他交人質都這麼費事;鼠首兩端的劉岱;軟硬不吃的公孫瓚;咋咋呼呼的袁術;還有那個最惹人厭的王羽。

這幫人沒一個好東西,偏偏自己還不能隨心所欲的說收拾誰,就收拾誰,真是讓人窩火。

想到這裡,他狠狠的剜了一眼許攸,要不是這傢伙爲了爭功,半道就跑回來了,青州的局勢未必會一泄千里,要不是看在舊日那點情分上,真應該把他給……

“算了,請文若進來,聽聽他怎麼說。”

荀很快就出現在議事廳內,無視衆謀士犀利的目光,他從容向袁紹見禮,然後直入正題。

“……曹將軍的意思是,只要將軍提供助力,助我軍迅速攻破黑山賊,那麼,待穩定了東郡之後,我軍便移兵南下,與周將軍一道攻略豫州,攻略下的郡縣,盡歸周將軍所有。另外,曹將軍知道鄴城羣英薈萃,故而願遣幼子丕來鄴城,向諸君朝夕請益,未知袁將軍意下如何?”

荀開出的條件,就是爲袁紹量身定做的,後者當然無法拒絕這樣的誘惑。借力打力,纔是袁紹最欣賞的方式,藉着曹操之力削弱袁術,替自己攻略豫州這樣的提議,他怎麼可能拒絕?

“吾與孟德是多年的交情了,孟德有難,自然不能不出手相助,yv……”

“末將在!”

“帶你的部屬,與文若同返東郡,共破黑山,記得,一定要打出威風來,免得讓天下人小覷了我冀州。”

“喏!”

荀認得應命者乃是河間名將張頜,他心中鬆了口氣,有此人出手,因青州之戰而來的難關,總是有驚無險的渡過了。

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第19章 暗流涌動時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62章 富貴險中求第6章 事了拂衣去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52章 煊赫洛陽城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第6章 事了拂衣去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第93章 劍指何處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
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第19章 暗流涌動時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第62章 富貴險中求第6章 事了拂衣去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52章 煊赫洛陽城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第6章 事了拂衣去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第93章 劍指何處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