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

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

趙雲的輕騎在這場大戰中不是最出彩的,殺敵也不是最多,但起到的作用卻是最關鍵的。

他在側翼足足牽制住了三千精銳,以兩軍的兵力對比來說,他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不過,這並不重要,他打亂了這三千精銳的陣型,爲魏延的鐵騎突擊贏得了戰機纔是最關鍵的。

除了這個主要作用之外,他來回奔馳,踏出漫天煙塵,掩護魏延的接近;在煙塵中調整隊伍,給魏延指明突擊方向,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細節。

正是這些鋪墊,纔有了魏延踏陣時橫掃千軍的威風,若是沒有趙雲,魏延的鐵騎未必能衝得動丹陽兵的陣勢,即便衝得動,也不可能呈現出如此摧枯拉朽般的局面。

現在,他又來了,循着魏延強行衝開的缺口,五百輕騎水銀瀉地一般長驅直入,如同一陣狂風,將試圖進行廢墟重建的頑敵一清而空。

“本將是軍司馬程立,我還在,將旗還在,我命令你們向我靠攏,集……”

一名軍司馬從地上拾起了殘破的軍旗,揮舞着高喊,試圖讓更多的士兵看見,將他們集結在戰旗之下。一度收到了效果,迷茫中,或是潰逃中的士兵停下了腳步,轉頭看了過來,但這一切都被一支長箭終止了。

聲音戛然而止,

殘旗頹然傾倒,

輕騎如風掠過。

白馬上的少年武將收回眼神,臉上的表情無悲無喜,他放下弓箭,犀利的眼神四下逡巡,尋找着下一個試圖組織殘兵的目標。

死戰不退的敵人值得敬佩,如果有可能。趙雲很願意和這樣的勇士做袍澤,一起爲了建立一個強大的新漢,一個萬世永興的太平盛世而努力奮戰。

不過,現在對方是敵人,不殺死對方,就會有更多的鮮血流淌,被染成血色的將不止是一個馬陵山,一條沐水,也許連淮河、泗水。甚至黃河、長江都會變成血河!

所以,憐憫敵人是敵人徹底崩潰之後的事了,現在自己要做的,就是鞏固鐵騎的戰果,隨後掩殺。讓敵人儘快崩潰。

“某乃軍侯趙風,我……”

又一杆殘破的旗幟揚起,又一個無畏的勇士挺身而出,白馬少年再次揚起弓箭,鎖定了下一個目標。

“輕騎襲擾敵軍,亂敵陣勢,掩護鐵騎。營造戰機……”山頂上,諸葛亮已經放棄研究預測戰局的變化了,他默唸着,記憶着。要將親眼見證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徹底印在心間,牢牢記住此刻的想法、心得,和種種感受。

“鐵騎破陣之後,輕騎隨後掩殺。鞏固戰果,擴大戰果……鐵騎衝擊力有餘。速度較慢,轉向也不甚靈便,輕騎的速度可以在鐵騎突擊一次的時間內,反覆衝擊已經散亂的敵陣,很快會導致敵軍全面的崩潰……”

從諸葛亮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魏延的鐵騎走的不是直線,而是一條曲線。起自他挑開拒馬突陣的那個點,劃出一條半弧,穿透了整個側翼,衝向了曹豹的中軍,如果繼續向前,將會一直衝到青州軍與曹豹軍交戰的最前線纔會終止。

鐵騎的衝勢一起固然勢不可擋,但敵人若足夠頑強,也有可能重新組織起來,比如眼下的丹陽兵正努力做的這樣。雖然丹陽兵是個特例,但在青州的見聞足以讓諸葛亮意識到,經過嚴格有序的訓練,普通人也可能被訓練成丹陽兵一樣的強兵。

這不是青州的特權,也不是王羽的專利,天下英雄多着呢,萬萬小覷不得。

這個時候,不那麼出彩的輕騎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特別是在趙雲的指揮下,輕騎的威力百分之一百二十的釋放了出來。

他總是能找到敵陣最薄弱,或混亂最嚴重的地方,然後加以針對性的攻擊。遇到少數硬釘子,他也不硬碰,調轉個方向,如風一般從敵人身邊掠過,留下暴雨般的箭簇;亦或順勢來一招珠簾倒卷,驅趕敗兵去硬撞頑敵的陣列。

在他的指揮下,輕騎的速度和靈動發揮到了極致,乍合即分,乍分即合……轉向,攔截,合圍,狙殺……

從山頂望下去,諸葛亮覺得對方不是在進行血腥殘酷的戰鬥,而是跳着最爲優雅的舞步,如同濁世中的翩翩佳公子一般,揮灑着說不盡的風流倜儻。

優雅的輕騎,緊隨在狂暴的鐵騎之後,所過之處,如熱湯潑雪,潰兵如潮。

再怎麼強悍,丹陽兵也是人,一敗塗地到這種份上,還能死戰不退的,絕對不是人。當魏延的大刀即將斬向曹豹中軍將旗的一刻,整個側翼已經完全崩潰了。

“風借火勢,風助火燃,疾風烈火,所向披靡……”龐統的話本來就不多,技術性的分析又都被諸葛亮給說完了,他想了好一會兒,乾脆直接用上了抒情流。

風和火各有特性,但這兩者組合在一起的時候,無疑是世上破壞力最強的力量。單說瞬間的破壞力,雷電也許更強,但風火還能互補,互相增進,使得破壞力更強,更持久。

王羽以風火命名兩支騎兵,本是借鑑了老祖宗的兵法,可在龐統此刻看來,沒有比這兩個字更能形容這兩支配合無間的騎兵的詞彙了。

當然,魏延的部隊只是臨時客串,並非真正的烈火鐵騎。不過,臨時客串的都這麼強悍,專司衝陣破敵的鐵騎難道還能比這弱不成?

要知道,按照驃騎軍中默認的說法,烈火騎兵是王羽的本隊親衛。

今天只是情況比較特殊,王羽不可能訓完話,自己拍拍屁股就走了,那樣一來,剛凝聚起來的戰意就沒了,後面的仗也不用打了。若非如此,帶領鐵騎衝陣的應該是王羽,發揮出來的戰力只會更強。更狂暴。

諸葛亮和龐統居高臨下,又遠在戰團之外,所以表現得氣定神閒,有空研究戰法,也有空抒情。但曹豹軍的主將們就沒這麼悠閒了。

章誑聲嘶力竭的嚷了一通,卻發現敵人越來越近,逃兵越來越多,身邊卻沒人迴應。他覺得有些奇怪,就算預備隊殺上去了。身邊應該還有些親衛,親衛之外,還有兩個好兄弟,好夥伴纔對啊。

他茫然回顧,愕然發現。將旗底下已經只剩下他和幾名面如土色的親衛了。

他驚訝,他茫然,他憤怒,他不知所措……

許耽膽子向來就沒大過,無聲無息的跑了還算合理,可曹豹那傢伙明明……

他茫然四顧,敵人近在咫尺。馬蹄聲像是催命的喪鐘,染着血的戰刀彷彿指明瞭通往地獄深淵的道路……更遠處,一縷煙塵正高速捲來,煙塵掃過的地方。只留下屍體。

吼叫聲,馬嘶聲,頻死者的呻吟,絕望者的哭喊。皮鞭一樣抽打着章誑的心臟。突然,他不再茫然。也不再腹誹同伴,提起長槍,迎着狂暴的戰刀衝去。

他終於明白自己和自己的夥伴們錯在哪兒了。

錯的不是向天下無敵的王羽發起挑戰,對方也是人,不是神,用的計策根本算不上多神奇。亂世來臨,豪傑並起,有想法不是錯,有私心也不是錯,只要能站在無數骨骸堆起的巔峰,誰又在乎你爲了什麼而起兵,爲了什麼而爭戰盈野,殺人盈城?

歷史,本就只有勝利者纔有資格書寫!

英雄誰比楚霸王?

無賴何如漢高祖?

自己錯了,錯的是有野心,沒勇氣,只想着成功如何,卻不想付出熱血和傷痛。

曾幾何時,自己也揮舞着手中的長槍,衝在沙場之上,在幽燕關塞,在雍涼邊疆,陶恭祖的赫赫武功之中,何嘗沒有自己的存在?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這是當年恭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每次自己護衛在他身前,受了傷,流了血,他都拍着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着相同的話。丹陽兵的強悍,本就是以這句話爲紐帶,鑄就出來的。

自己、許耽加上曹家兄弟,現在的確是廢物,是草包,可當年卻不是。自己沒腦子,靠的就是悍勇;許耽、曹宏膽子小,武藝差,但兩人都很勤奮,總是笑着說:勤能補拙;曹豹的本事一般,但他很擅長聽取別人的意見……

若當真一無是處,恭祖又豈會僅僅因爲是同鄉,就把童年的小夥伴提拔到高位上呢?

高處不勝寒,歲月是把殺豬刀啊!

章誑有些落寞,有些釋然。正是身居高位,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之後,幾人纔開始變成草包和廢物的。

自己沉溺於酒色,荒廢了武藝,上了戰場,也不再有身先士卒的勇氣;許耽沉迷於財,曹宏滿腦子都是權術;曹豹更是力圖將曹家建成廣陵陳家那樣的世家,爲此,他甚至婉拒了恭祖結親的提議。

世家是要跟世家聯姻的。從在洛陽見過王羽之後,陶謙就一直爲別人考慮,爲別人打算,不遺餘力,陶家將來怎麼可能會是世家?

這一刻,章誑心中平靜,四下裡也是一片寂靜。

他知道自己會戰死,但他要讓敵人看到丹陽猛將章誑的勇氣。附近士兵紛紛讓開一條道路,目送着自家將軍與敵將對決。

“噗!”過馬一刀,搶折人亡,章誑敗得乾淨利落。魏延揮動手臂,將章誑的屍體掃下了坐騎。緊跟着,他提起左手刀,一刀砍翻了曹豹軍的中軍戰旗。

“萬勝!”騎兵們大聲吶喊,在敵軍陣之中往來馳騁,每個來回,都踏起重重血霧。在血霧的邊緣,丹陽兵徹底喪失了鬥志,炸了羣的綿羊般東躲西藏,根本提不起抵抗的念頭。

蒼穹之下,只有沭水依然如故,帶着一江血水和屍身,蜿蜒南流,靜靜的向世人訴說着戰爭的殘酷與輝煌。()

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第32章 大義是爲名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第19章 暗流涌動時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第6章 事了拂衣去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
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第32章 大義是爲名第19章 暗流涌動時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第19章 暗流涌動時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計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五七章 錦帆甘興霸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第6章 事了拂衣去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三五零章 驚魂落雁谷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