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

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

王羽和公孫瓚的佈置讓袁紹如刺在梗。

本以爲親身上陣,經歷了這麼嚴重的險情,多少能贏得一定的時間來整頓內部,怎想王羽居然說動公孫瓚移兵平原,結果冀州的形勢還是沒有徹底明朗化。

還沒等戰局的消息傳開,幽州軍的數百輕騎就搶先一步,到達了之前響應公孫瓚那幾個郡國治所,控制住了當地的形勢。沒等地方官們權衡清楚利弊,後面跟進的上萬步卒也到了。

於是,包括先前的渤海、樂陵在內,冀州的十二個郡國,就這麼被硬生生的割了將近一半出去。儘管那幾個郡國都算不上腹心之地,但丟了的時間越長,影響就越大,如果等到秋收,被公孫瓚取了當地的稅賦,那就大大不妙了。

以兵法來說,公孫瓚分兵多處,正好給敵人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機會,袁紹一度也是這麼想的,但認真和幕僚們商量過後,他才發現,王羽和公孫瓚就等他分兵北上呢。

公孫瓚將半數以上的步卒分散駐守各地,除了幾百遊騎之外,騎兵主力盡在平原。平原郡與冀州多個郡國接壤,西面就是清河,西北是安平郡,沿黃河西南而向則是陽平郡。

界橋一戰後,冀州的騎兵近乎全滅,饒是袁紹財大氣粗,想要恢復騎兵建制,也須得費些時日。沒有騎兵,以步兵主力北上討伐叛逆,那後路八成要被公孫瓚輕騎抄襲,袁紹不可能指望對方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爲今之計,只有先攻平原。解決了公孫瓚,那些嘍囉便不足爲懼了。”爲此召開的軍議中。郭圖如是提議。

“不妥,大大不妥!”有人發言。就有人反對,這就是名士多了的最大後遺症,郭圖皺着眉,擡眼看看,不出意料的看到了審配那張令人討厭的臉。

審配可沒有招人厭的覺悟,他一派從容的走到了高掛的輿圖前,在上面指點着說道:“主公,諸位,青州的細作回報。駐紮在歷城的徐晃部,乃是泰山軍的主戰部隊,歷城離平原城不過百多裡,可謂朝發夕至,況且,那徐晃用兵又素有果斷之名……”

在地圖上代表歷城的位置重重點了點,審配又在圍繞臨淄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于禁部名義上駐防臨淄,但實際上,城內常駐的精銳部隊只有千餘。剩下的都是普通郡兵,于禁的部隊時常會以操練的名義,離開駐地,行動範圍很難準確估計。只能姑且認爲,是在東至安丘、都昌;北至海岸;西至漯陰這樣的一個範圍……”

漯陰是濟南國和平原郡交界的一個縣城,于禁部的行蹤既然出現在這裡過。那就可以認爲,他隨時都有可能率部出現在平原。

“也就是說。最糟糕的的情況,我軍在平原會遇上青州的過半主力部隊。再加上幽州騎兵主力,以及平原軍的合擊!呃,對了,還有王鵬舉親率的騎兵。”

發表完長篇大論,審配轉身質問:“公則兄,面對這樣的敵人,你有必勝的把握嗎?”

郭圖當然不敢接這個話茬。先前他不知道于禁的部隊行動竟然這麼飄忽,認爲單單應付一個徐晃的話,應該不難。可聽了審配的情報,他才發現,王羽老謀深算,很可能在出兵之前,就預先做了佈置。

王羽的謀慮深遠讓他心寒,但對上審配,他卻也不甘示弱:“那又如何,難道就任那二人在主公眼皮子底下耀武揚威不成?”

“任敵人耀武揚威,總也比中計打敗仗強!界橋一戰,公孫瓚雖然傷了元氣,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若是戰敗,他還是很容易就能捲土重來的。”審配陰測測說道:“公則兄,你這麼急於催戰,莫非只是急於立功,連冀州的安危都不顧了嗎?”

“你……”郭圖氣得頭上青筋直冒,死死的盯着審配,大有上前廝打一番的架勢。

“我怎樣?”審配又豈會怕他,斜睨着反瞪回去,意存挑釁。

換在以往,兩大派系的主要人物們早就分別加入戰團了,但今天卻沒人幫腔,衆人的心思都沒放在這場爭吵上面。

此刻,冀州牧袁紹的臉色異常難看,光是審、郭爭吵的話,也許他還不會怎麼,若是大夥兒一起加入進去,說不定就把他給惹炸了,到時大夥兒就要一起倒黴了。

另外,這場爭論也沒什麼意義。

對冀州方面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公孫瓚回幽州重整旗鼓,那樣一來,冀州大可以從容攻略渤海,斷開幽州和青州之間的通道,然後再選擇一個攻略目標。

青州軍隊不多,但都是在洛陽打過連場大戰的精銳,正面開戰,現在的冀州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王羽的弱點是兵少,周圍敵人卻多,故而不敢遠離老巢,在平原開戰,于禁、徐晃的部隊都有可能出現,但若是在冀州,來的頂多就是王羽的輕騎。

而公孫瓚的問題是正面戰力不足,輕騎兵的機動力雖高,正面攻堅能力卻差,特別是在失去了白馬義從這支精銳之後。另外就是他錢糧有限,無法進行持久戰。

結果,公孫瓚往平原一躲,形勢就大爲不同了。想打破這二人的聯手之勢,實在難比登天。更何況,冀州軍現在也需要休整。

沒人幫腔,光是郭圖和審配也鬧不出太大動靜。其實,這兩個人也不是沒長眼,他們始終都觀察着袁紹的神情,爭吵的雖然激烈,卻一直控制在袁紹可以容忍的範圍之內。

該說的都說完了,再互罵幾句,兩人的聲音也是越來越低,幾至於無。

若有所覺般,袁紹擡起了頭,面無表情的在衆幕僚臉上掃視了一圈。冷冷的問道:“都說完了?沒人再想說些什麼了嗎?”

衆人噤若寒蟬。

“形勢不樂觀?本將不知道嗎?還用你們來說?現在,我要的是對策!明白嗎?對策!”袁紹用力的拍打着桌案。用最激烈的動作和咆哮來發泄心中的憤恨。

與其說他是氣壞了,還不如說是嚇壞了。就算當初洛陽大亂的時候,他都沒遇到過這樣的危險。儘管那場大戰已經是兩天前的事了,但每每閉上眼睛,黑暗中出現的,都是那個縱馬揮槊的身影,不斷的向他靠近,帶着不祥的死亡味道。

如果說,能付出某些代價,就能解決王羽。他寧可付出半個冀州和一半家財,不,如果這件事屬實的話,他願意付出更多。

然而,他的幕僚們,這些名動天下的名士們,卻沒能給出哪怕是一條不靠譜的建議,爲了要不要靠近青州,他們就爭論不休。難道沒人明白。自己要的不是靠近青州與否,而是徹底消除青州的那個禍患嗎?

他瞪着眼睛,喘着粗氣,彷彿一隻受傷的猛獸。幕僚們紛紛低下頭。避開了他的目光。

名士們都聰明得緊,怎麼會不知道主公要什麼?可即便如此,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和王羽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怪物拼命?這可不是他們的專長。別說冀州軍現在也是強弩之末,就算恢復如初。面對這樣一個敵人,誰又能保證必勝?

西涼諸將。令羣雄聞風喪膽的徐榮,百萬黃巾,無一不是他的手下敗將。在開戰之前,他的這些對手,哪個又不是被廣泛看好,實力也佔據上風?

就算不考慮這些,日前的界橋大戰大家也都親眼目睹了,從開始到最後,王羽幾乎以一人之力,橫掃了數萬冀州軍。

這還是他做客軍的情況下,若是到了他的地盤上,讓他集結起麾下的主力部隊,冀州兵力佔了上風又能奈他何呢?

誰也想不到辦法,更怕想到辦法後,被主公勒令去執行,承擔執行中的風險,和失敗後的責任。

看着這幫深諳官場之道的名士,袁紹突然有些後悔,自己在選拔人才方面,是不是有些偏執了呢?越世故的人,做事就越圓滑,越不肯擔當,在官場上是好助力,平時清談議政也很得力,但真正用人的時候就……

不過,想到那幾個不知變通,屢屢忤逆自己的倔強的臉,袁紹又是一陣煩悶,那種人偶爾用一下還算順手,若是朝夕相處,讓他怎麼受得了?

自己身邊的人才這麼多,爲什麼就沒有既懂世故,又勇於任事的人才呢?他在心裡長長的嘆息了一聲,深感遺憾。

“吾有一策,或可爲主公分憂。”彷彿聽見了袁紹無聲的嘆息,有人昂然而出。

“哦?”袁紹大喜,擡眼看時,卻見說話的乃是負責情報的許攸,“子遠有何妙策?”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許攸拱拱手,道:“攸不才,只是本着爲主公分憂的心情,大膽進言,想着或可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袁紹懶得聽這些場面話,不耐煩的打斷了許攸:“好了,子遠,你不要再謙虛,既有計,便道來,說得不妥,吾也不會追究,其他人也不會以此攻訐於你。”

“遵命。”許攸要的就是這句話,這個時候出頭,風險是很大的,不過,富貴險中求,只要拿話先擠兌住,多少也能有個防範。

“青州兵寡,王羽卻示意于禁不安守本分,四處遊曳,威脅我軍,仗的就是他與陶恭祖交好,故而不用屯兵防守南線。眼下已經入了夏,如果能在背後給他製造點危機,他膽子再大,也不可能放任空虛的北海、東萊暴露着吧?”

“南線?子遠,你是想離間麼?”袁紹皺了皺眉。

“非也。”許攸微微一笑,“離間須得有隙可乘,以陶恭祖和王羽的關係,更有東海糜家居中轉圜,離間不可能成功。不過,徐州內部麻煩多多,尤其是琅琊,幾乎處於完全獨立的狀態,只消書信一封,製造點事端出來又有何難?”

“你是指那些泰山賊?他們會不懼怕王羽?”審配從前在韓馥手下,負責的也是情報,對周邊勢力的瞭解,並不在許攸之下。

“前次青州的黃巾之亂中,他們就曾蠢蠢欲動過,只是奉高一戰,分出勝負的速度太快,以至於半途而廢,但芥蒂終究是結下了,他們心裡多少也會擔心,被王羽算後賬。何況,此番要他們出手,也不是直接與青州爲敵,而是……”

許攸從容一笑,道:“徐州,既是青州的屏障,同樣也是青州不得不救的軟肋,與其直接對付青州,莫不如先從徐州下手,讓王羽顧此失彼。他若不救徐州,主公只管驅狼吞虎,待徐州易主,青州自然無法保持先前的從容姿態,他若救徐州,主公只消遣一員上將,統率數萬大軍,攻略平原,又何須苦苦憂慮呢?”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妙,妙哉!”袁紹撫掌而笑。

其實前次劉岱已經這麼做過一次了,只是王羽棋高一着,把前者給耍得團團轉,但這條圍徐州,攻青州的策略卻是很高明的。

“就這麼辦吧,子遠,此事便全權交於與你了,好好去做,莫要讓吾失望。”

“遵命。”()

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第49章 破軍有白馬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第200章 以正對奇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第89章 請命攻衛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第73章 一計不成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
四七四章 全面壓制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第49章 破軍有白馬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第200章 以正對奇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第89章 請命攻衛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第73章 一計不成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