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

兄弟們,糉子節快樂~

————

六月盛夏,驕陽似火。

酷熱的天氣裡,再沒有比半躺在樹蔭下的竹蓆上,嘴裡啜着酸梅湯,身邊有人打扇扇風更美妙的享受了。

可偏偏就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享着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享受,臉上卻絲毫不見喜色,反而緊緊的皺着眉。他的眉頭皺得極緊,神情比行商趕腳的車伕,碼頭上的苦力們還要愁苦,和周圍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袁紹確實很不開心,準確的說,他是在煩悶。

之所以煩悶,倒不是因爲酸梅湯裡的冰塊太少,又或打扇的人不盡心,享受到的待遇不如當年在洛陽時好,無法驅除天氣帶來的燥熱,只是因爲他心裡有事。

從十幾天以前,他親自下達了命令,調動安平、清河兩郡的兵馬對平原發動全面攻勢後,他的心情就像是從巔峰一下子滑落下來了似的,沒了初時的興奮和期待,而是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一切,都太順利了。

順利的用計略攪亂了徐州的局勢,動搖了青州的側後;

順利的牽制了青州軍的主力部隊;

順利的整合了冀州內部,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對平原發動了大規模攻勢。

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回味,在水到渠成的背後,無疑應該是成功!

天命!

這個說法讓袁紹深深爲之沉醉,除了天命之外。還有什麼能解釋這一切嗎?四世三公,蒸蒸日上的袁氏。不正是到了踏出最後一步,傲然登頂的一刻嗎?

眼下,無論天下大勢,還是局部的戰況,袁紹自認都佔據了極大的上風,無論怎麼推演,他都找不到無法成功的理由。

然而,一股莫名的恐慌感覺。卻如同毒蛇一般纏繞在他的心頭,令他深深的爲之不安。

這感覺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是最強烈的一次,兩年前在洛陽,他成功的說服何進與十常侍內訌,一手主導了那場震驚天下的大亂時,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

計劃一直很順利。以立儲之事,挑動何進與天子的不合,進而演變成何進與閹黨的矛盾。待天子駕崩,將所有矛盾引爆出來,逼得十常侍鋌而走險殺了何進,自己接過何進的權力。誅殺十常侍,最後徹底掌控洛陽乃至天下的權柄。

除了最後一步之外,前面的計劃都成功的實現了,當時袁紹心中也有類似的不安,不過他卻沒怎麼在意。只當是做大事前的緊張。

結果,一環扣一環的計劃中。終於出現了一個意外,而且還是個相當致命的意外。

在最要命的時間和地點上,董卓,蠻不講理的出現了!

沒錯,就是蠻不講理!

在袁紹的計劃中,董卓、王匡、喬瑁這三路諸侯就是個背景龍套,用來增強洛陽城內緊張氣氛,逼十常侍做出錯誤判斷的道具!

既然是龍套,就要遵守龍套的本分,在外圍搖旗吶喊就足夠了,怎麼可以擅自闖入洛陽這個主要舞臺,搶自己這個主角的戲份呢?光是搶戲也就罷了,更令人憤懣的是,此人居然將自己的勝利果實給全盤接收了,連個謝字都沒說一聲!

這樣的人,不是賊,又能是什麼?

離開洛陽時的心情,袁紹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當時他就在心裡發誓,遲早要報了這個仇,以從前百倍的風光,重回洛陽,將昔日的敵人踩成肉泥。

所以,當另一個龍套喬瑁心存不滿,四下串聯的時候,袁紹才發動了袁閥的人脈,暗地裡推波助瀾,組建了關東諸侯聯盟,公討董卓。

他要讓仇人也嚐嚐這個滋味,從巔峰一落千丈的滋味!

他成功了。

董卓損兵折將,狼狽不堪的逃離了洛陽。那些當初鼠首兩端,沒在十常侍之亂後的袁、董之爭中站出來支持他的大臣們,也沒得什麼好下場,家產被掠奪一空,人也被挾裹去了關中那個荒僻地方。

但袁紹卻沒多少大仇得報的喜悅,因爲他也失敗了。這一次,主角依然不是他,而是與當初兵逼洛陽的三個龍套中的最後一人有關——王匡的兒子王羽!

在勤王的一連串戰役之中,此子隻手擎天,幾乎以一人之力,打得十萬西涼軍不敢回頭。千兵萬馬避黑騎,這是何等的威風,何等的霸氣?

袁紹這個盟主在對方的光輝下,也顯得暗淡無光,平平無奇了。

隨後,新城會盟、青州平黃巾,王羽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天下人心,連袁紹成功入主冀州這種大事,都乏人關注。

寬厚卻不失城府的陶恭祖,桀驁不馴的公孫伯珪,名噪一時的張邈,甚至還有自己那個同父異母,性情惡劣的弟弟……這些人不賣自己帳的同時,卻偏偏對這個少年推崇備至!

憑什麼啊?

自己纔是真正的主角,名門之後,一呼百諾,應者如雲的自己,坐擁冀州這塊大漢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土地,憑什麼比不上一個地方豪強之後?

袁紹不理解,也不願意去理解。

對於這種不和諧因素,豪門世家自有解決之道,不爲自己所用,就徹底消滅他;暫且消滅不了的,就從側翼削弱對方。這和用兵打仗是一個道理的。

可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界橋之戰中,袁紹一度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結果卻再次被王羽硬生生的把他從勝利的雲端上給推下來了,蠻不講理!

此子比董卓更蠻橫,也更可惡!

若是可以選擇的話,袁紹寧願面對兩個董卓。也不願意面對這麼個怪物。

董卓雖然可惡,行事畢竟有跡可循。而王羽……天知道他到底是哪裡來的一身本領,更沒有人知道,他的極限在哪裡。袁紹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對方不斷的表演,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這一次,看起來是沒問題了,可是,這一陣又一陣強烈的不安又是怎麼回事?自己又忽略了什麼嗎?想到這裡,袁紹眼皮子又是一陣亂跳。

無視於侍從們驚恐萬狀的眼神。袁紹將手中的湯碗重重的往桌案上一放,強壓下了翻涌的思緒,凝神思考起來。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青州主力也渡河北上了?不,不可能!如果單單隻有劉岱,王羽或許能用疑兵嚇住對方;但這招卻對付不了琅琊的臧霸!

後者可是地頭蛇,而且還是個有大志的。不可能看着青州的軟肋擺在眼前還不心動。王羽的名聲再大,也沒達到光憑威名,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地步。傾巢而出的青州軍,也不可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還能絕地反擊。

當年的霸王項羽不一樣受困於四面楚歌麼?老巢被端,無論什麼樣的強兵。都會變成一灘軟泥。

新的援兵?也不可能!兗州只有張邈有可能跟自己作對,韓馥離開冀州後,就是此人收留的。不過,他有這個心思,卻沒有這個實力。陳留之地已經入了曹操之手,光憑一個有名無實的陳留太守。張邈怎麼可能跟自己做對?

陶謙、袁術自顧不暇;白波離的既遠,在西涼軍的攻勢下,也不可能分兵;倒是黑山的張燕,可能會有些棘手。

此人也是個不識時務的。一個蛾賊而已,自己不計較他的身份,派了使者,指了條活路給他,他居然不識擡舉,對自己的使者冷眼以對不說,還敢放出與豪門世家不兩立的大話!

秉承張角那個死鬼的遺志?好,好得很,那就一起去死吧!

張燕不識相,但要說他能翻出多大波浪卻也不可能,就憑黑山那些烏合之衆,成得了什麼氣候?何況,自己又不是沒有防備,雖然有數萬大軍趕赴了前線,不過在鄴城駐守的仍然有三萬以上的兵馬。

黑山賊不來則已,來的下場,只會是碰得頭破血流!

不是這些盤外招,意外就只能在戰場上出現了,可是,麴義勇猛善戰,逢、審足智多謀,還有淳于瓊這個老成的宿將壓陣,大軍的兵甲精良,實力更是遠在敵軍之上,怎麼想,也沒有出意外的可能性啊?

除非……

袁紹心中微動,他想到了一個意外因素。

原本那就是個笑料,要不是此事,他說不定還不會這麼快就下定決心,令麴義、張頜出戰呢。要知道,前一場大戰中,他被敵人突破到鼻子底下帶來的心理陰影,還沒徹底消除呢。

那紙甲之說,會是另有玄虛?

袁紹越發煩躁起來,身下的竹蓆帶來的也不再是清涼的感覺,滾燙滾燙的,讓人難以忍受,只能跳起身來。

見他跳起身,侍從們都嚇得臉色發白。

別看袁將軍平時接人待物,表現得既有風度,但那是對待名士,只有名士,才能在他這裡享受到‘人’的待遇,至於非世家出身之人,就算是麴將軍那樣的功勳大將,也是談不上什麼重要性的。

至於自己這些下人,稍有不順眼,還不是說打死就打死了?

就在他們戰戰兢兢,生恐袁紹的視線落到自己身上時,院外響起的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拯救了他們,衆侍從不約而同的在心裡長吁了一口氣,同時又爲那個及時出現,即將要承擔袁將軍怒火的‘善人’擔憂起來。

直到看見了來人的臉,他們才放下心,深深的將腦袋埋到了胸前。

來的是郭先生,一個用不着他們擔心的人。

“是公則啊,何事這般急?”見是郭圖,袁紹眼中的暴躁稍微緩和了些,對這個從在洛陽就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心腹,他多少要給點面子。

“主公……”走得急,心裡更慌,郭圖此刻的形容頗有些狼狽,紗帽歪斜。衣衫凌亂,彷彿魂魄都丟了般。跌跌撞撞,狼狽不堪。但長久以來的習慣,還是讓他保持了足夠的冷靜,他沒急着說正事,而是拿眼掃了一眼旁邊的侍從。

“都下去罷!”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涌上袁紹的心頭,強壓住心頭的不安,他故作鎮靜的擺了擺手。

今天之前,前線已經兩天沒有消息回報了。算算日子,也應該……郭圖表現得這麼緊張,只能說明,戰局不利啊!

連日來的擔憂、恐懼即將變成現實,袁紹只覺眼前陣陣發黑,胸口像是被什麼東西壓住了,透不過氣來。望向郭圖的目光中。焦躁消失了,代之的是更強烈的怒意,甚至還有一絲兇狠!

郭圖對袁紹的性情很瞭解,知道他眼神背後蘊含的意味。這一仗關聯的,不單是主公的面子,還有爭雄天下的大計!失利的消息。足以點燃主公胸口那股烈焰,將點火者燒成灰燼。

如果有可能的話,郭圖肯定不會直說,而是用和上次差不多的手法,掩敗爲勝。或者化大敗爲小負,以矇混過關。於人於己都方便。

然而,這一次他沒辦法這麼做,就算他那麼做了也沒用,沒人會相信他,就算是白癡也不會。這一次敗得實在太慘了,別說什麼爭雄天下和麪子了,能不能保住冀州基業,保住身家性命都是個問題!

“主公,麴將軍在龍湊中了敵人的詭計,敗了……”能言善辯的郭圖變得結巴起來,很簡單的一句話,老半天才說完整。

“大軍呢?”一直以來的擔憂終於得到了驗證,袁紹表現得卻比郭圖預想的冷靜許多,也許這就是早有預計的好處吧,他緊張的追問道:“大軍如今何在?”

大軍?哪裡還有什麼大軍?郭圖倒是寧願袁紹一聽噩耗,就當場暈倒,這樣他就不用接受袁紹的盤問,這麼難捱了。

“麴將軍敗得太快,幽州輕騎全軍出動,隨後掩殺,三萬大軍全軍潰敗,被敵軍追殺數十里,最後逃回信都的,十不存一……”

午後的陽光突然變得十分刺眼,晃得袁紹頭暈目眩,腳下都有些站不穩了。他前後晃了晃,扶住了一邊的石桌,才勉強站穩了身體。全軍潰散?不應該啊,就算王羽真的勇猛無敵,但麴義當初不是靠幾百殘兵,穩穩擋在了自己身前嗎?

直覺告訴袁紹,這裡面必有隱情,但看着郭圖這張死人臉,袁紹一時也沒法指望對方實話實說。郭圖口口聲聲只提麴義,顯然是在爲這場大敗找替死鬼了,指望他把戰報事無鉅細的解釋出來,無異於癡人說夢。

壓抑着令人窒息的心跳,袁紹繼續問道:“戰報何在?信使何在?本將要親自問他!”

“主公請看……”郭圖遞上一卷竹簡,他並不擔心對不上口供,因爲戰報是淳于瓊等人商量着寫的,跟他的說辭完全一致。而當事的另一方……

意識到敗局已定後,麴義率軍拼死斷後,很是阻擋了聯軍一段時間,本來後軍的萬餘人是有機會全身而退的。只可惜……

郭圖不無鄙夷的想着,淳于瓊等人實在不爭氣,明明有斷後的部隊,還是撇下大隊,帶着親衛先溜,結果把一場好好撤退,搞成了大潰退。

結果,麴義的奮戰,只是讓淳于瓊等人得到了脫身的機會而已。而麴義自己,至今尚下落不明,也不知是死了,還是被俘了。

但不論結局如何,這個黑鍋都得讓他背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他降了王羽,反過來成爲冀州的威脅唄?那沒什麼,王羽最可怕的是他本身,而不是他麾下的某個人,多一個麴義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面對龍湊大敗後,嚴峻的局勢。

“擊敗麴將軍的大軍後,王鵬舉不肯作罷,率軍趁勢追擊,幸好駐守清河的張將軍得了消息,並及時做出了反應,率軍攻向平原城,擊敗了留守的劉備,這才逼得王鵬舉回軍援救……”

除了戰敗的噩耗之外,更緊急的是派出援兵。張頜的反應很快,用兵也很精準,得到斥候回報後,立刻採取了圍魏救趙的戰略,打得留守平原的劉備潰不成軍,給敗退中麴義部贏得了一線生機。

麴義在進軍路上。立了不少營寨,淳于瓊等人若是整軍而退。大可以入內防守,重整旗鼓。結果大軍潰散了,就只能和追兵拼速度了,比這個,兩條腿的人,又哪裡比得上四條腿的馬?

要知道,公孫瓚的幽州軍本來就是一人三馬的配置,經歷了界橋之戰的損失後。人馬的比例更是進一步失調。追殺潰兵這種事,沒有人比他們更拿手了。

張頜的加入,逼得王羽不得不回援。不過,張頜此舉也算是捨己救人,幽州輕騎回援的速度太快,張頜剛退到鄢縣城下,就被回援的幽州軍給追上了。事先沒有準備。他拿紙甲也沒什麼辦法,等到青州的催鋒營出現在戰場上,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如今聯軍分兵三路,王羽率軍圍攻鄢縣!田楷統率平原軍西進,攻打清河城!公孫瓚輕騎北上,突入安平境內。信都危在旦夕!”

郭圖將龍湊之戰輕輕帶過,也不單純是爲逢紀、淳于瓊開脫,現在冀州的局勢,只能用糜爛二字來形容。與其花心思去總結經驗教訓,還不如趕快想想。如何挽救這場危機呢。

清河和安平丟了的話,那袁紹這個冀州牧。就只剩下五郡之地了!何況,誰能保證敵人在攻下安平和清河之後,不會乘勝追擊?

糧草不濟?別傻了,下個月就是七月,秋收迫在眉睫,他們不會就地取食嗎?因糧於敵,吃敵一斛粟,比自己從家裡運十斛還划算!這麼淺顯的道理,王羽、公孫瓚都是深通兵法之人,又豈會不懂?

說起來,袁紹選在這個時候攻平原,進窺青州,打的也是差不多的主意。

所以說,現在的形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算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了。

就在郭圖說張頜也戰敗了之後,袁紹就覺耳朵裡‘嗡’的一聲,徹底失去了感知的能力。郭圖好像又說了什麼,竹簡上似乎也寫了什麼,但他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到了,腦子裡一片空白。

麴義和張頜既敗,除了各地駐防的郡兵之外,他手上就只有駐守鄴城的數萬兵馬了。派援兵?要救哪一路呢?分兵還是不分?

分兵有被各個擊破的風險,合兵一處的話,要救哪裡呢?

救信都,誰能擔保公孫瓚老老實實的留下來決戰,若是他依仗機動力,把冀州主力牽制住,讓王羽突襲鄴城該怎麼應對?反之更不行,騎兵的機動力高,更適合打突襲,主力若是被牽制在清河,幾百里路程,公孫瓚兩三天也就到了。

不救?公孫瓚都是騎兵,未必攻得下信都城,但安平的其他縣城恐怕是保不住的,秋收在即,人總不能不出城吧?出城的話,又有誰能擋得住幽州鐵騎?最後也只能投降了。

清河那邊更慘,別人不知道,袁紹卻知道的很清楚,王羽可是很擅長攻城的,就算守城的是張頜這樣的大將,也難保不失。何況,張頜的數千殘兵被圍在鄢縣了,王羽大可以圍而不攻,先去解決了清河城再說。等鄢縣斷了糧,還不手到擒來?

越是想的深入,袁紹心裡就越恨。

他恨郭圖這幫幕僚,要不是這幫人鼓譟不休,自己又豈會這麼輕率的發兵?

他恨麴義、張頜這幫武將,明明也是名動一時的名將,怎麼在王羽面前,就敗得這麼慘呢?敗就敗了,好歹提前通知一聲,得讓自己做點準備吧?

他最恨的還是王羽,但卻拿對方無可奈何。

懊悔、憤怒、怨恨、傷悲,種種情緒夾雜在一起,使得袁紹有一種快發瘋的感覺。可是,在下一刻,他才知道,真正的苦難還在後面呢。

“主公,大事不好了……”繼郭圖之後,又一個衣衫不整,披頭散髮的人闖了進來,正是幕僚辛評。

“……何事?”心臟越跳越快,袁紹的胸口像是要炸開了似的,做了好幾次深呼吸,才勉強說出話來。

辛評用近乎哀號的語調快速說道:“黑山賊張燕,親率十萬大軍,出滏口陘,大舉攻入廣平,連克涉縣、武安,兵鋒直指邯鄲!”

“什麼!?”袁紹大驚失色,郭圖驚駭欲絕。

邯鄲,就在鄴城以北,不足二百里,邯鄲若失,就相當在鄴城頭上懸了把利劍,別說救清河、信都,只要袁紹敢稍有動作,就得小心這把劍落下來。

張燕未動,冀州境內已是狼煙四起;張燕這一出手,更是把袁紹往深淵裡又推了一步!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酷暑突然變成了寒冬,袁紹身上一陣冰寒,他擡頭向天,想確認一下豔陽所在,卻發現眼前的光華越來越亮,越來越晃眼,最後,他眼中只剩下了這耀目的光華。

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第70章 英雄誰屬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第88章 一語驚四座第63章 河畔血戰遲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80章 意外連連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第2章 揚眉劍出鞘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第10章 漢魂永不死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
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第70章 英雄誰屬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第88章 一語驚四座第63章 河畔血戰遲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六六章 再見麴義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第80章 意外連連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第2章 揚眉劍出鞘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五九九章 巧收諸葛第10章 漢魂永不死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