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

收到賈詡彙報的軍情時,王羽剛好率軍進抵濁漳水北岸的涅縣。

這裡已經進入了上黨地界。

居太行之巔,葉形最高,與天爲黨,故名上黨,這就是上黨之名的由來。這裡地高勢險,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年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上黨治所長子城南五十里的長平亭。

正是經過這一戰,秦國徹底奠定了對關東六國的壓倒性優勢,雖然沒能趁機拿下強敵趙國,但佔據了上黨之後,秦國已經擁有了絕對的主動權。

高幹、袁譚在逃出冀州之後,一度也有過這樣的機會,奈何他們面對的對手太過難纏。以至他們不但沒能利用地利上的優勢,反而屢屢被徐庶的逆襲打得灰頭土臉,最後只能無奈放棄。

“孔明,你怎麼看?”王羽看過信,並沒有急着發表意見,而是一如既往的向幕僚、部將們徵詢着,身爲參軍的諸葛亮自然是第一個目標。

“軍師等人說的都各自有其道理,”諸葛亮凝眉苦思片刻,沉吟着說道:“德公和承彥先生的眼力毋庸置疑,這些年以來,除了和主公有關的事項,他們商議之後作出來的結論,可說是十有九中。曹操這一回,確實是蓄謀已久啊!”

“嗯,曹操當然不是什麼軟柿子,和孫策、劉備聯起手來,更是如虎添翼,誰小覷了他們肯定會倒大黴。”

王羽深以爲然的點着頭,隨即話鋒一轉道:“不過,陰謀詭計都是小道,他想贏,終究還是要真刀真槍的打上來,若換成是你,你會如何下手?嗯,子義、子龍,你們也一起來說說。”

“肯定是直取中宮,全力攻打高唐啊!”諸葛亮、趙雲都是性情沉穩之人,沒有貿然接茬,太史慈卻是個不管不顧的,爭着搶着叫道:“主公您上次不是說聲東擊西嗎?應該就是這個路數了。他先把劉玄德那個陰魂不散的傢伙放出來攪風雨,然後突然又對溫侯下手,這兩招使過,我軍的三路軍就變成各自爲戰了!”

“東平國那一帶本來就被糟蹋得不輕,前陣子的仗打下來,基本上已經沒什麼人煙了。若我是曹操,肯定會忽悠孫伯符打頭陣,趁着劉備將高唐攪得人心不寧的機會,穿越文遠和坦之兩軍之間的間隙,只帶三五日的乾糧,用最快的速度直撲大河南岸。”

“孫伯符的兵都是江東來的,熟識水性,即便收羅不到足夠的船隻,他們也能過河。說不定連現成的渡口都不用,隨便找個地方就能過去。過河之後,取高唐還不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太史慈嘴快,卻非無謀,心眼轉得也很快,點出來的幾條,都很有道理,說到了點子上。衆將都是頷首認同,連王羽都有些意外:“士別三日,確實當刮目相看啊,子義,你這段時間莫非都用來讀書了?不然怎麼出謀劃策也頭頭是道了呢?”

“那您看看。”太史慈揚起下巴,很得意的說道:“這就叫與時俱進,主公,您不能總是拿老眼光看人。”

饒是局勢緊迫,衆將還是被這個活寶逗得好笑。

秦風湊上去,猛拍太史慈的肩膀,嘿嘿笑道:“子義呢,其實本來就很精明,就是嘴笨,是啞子吃餃子,心裡有數說不出那種,這幾天夜裡他一直在讀兵書,就等着這個機會,要向主公進言呢!還好主公善解人意,在涅縣這裡就問計了,不然準把個生龍活虎的子義給生生的憋出病來啊,哈哈。”

“去去去,哪兒都有你個瘋子!”太史慈沒好氣的撥開秦風的手,嚷嚷道:“什麼叫就等着這個機會?俺那分明就是效法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怎麼到你嘴裡,就變味兒了呢?告訴你啊,熟歸熟,要是亂說話,一樣不會和你干休!”

太史慈氣急敗壞的威脅着,卻沒有任何威懾力,反倒令得衆人引俊不止,鬨然笑開了。

就算形勢再怎麼危急,青州軍的軍議也很少會有大家都愁眉苦臉,在愁雲慘霧中商議的情況。這次的危機特別嚴重些,本來氣氛是有些凝重的,不過被太史慈和秦風這一插科打諢,沉重的氣息頓時消散了不少。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子義的推算還是很靠譜的,接下來誰繼續說?”等衆人笑過一陣,王羽這才揮着手,示意衆人將注意力集中回正題上來。

“雖說是聲東擊西,但西線未必就沒有麻煩。”第二個發言的是趙雲,還是一貫的鄭重神色,沉聲說道:“若我是曹操,就不會單單將寶押在高唐攻略上,而是儘可能的利用現在的有利形勢!首先是河內……”

趙雲微一沉吟,視線在衆人身上打了個轉,在呂綺玲身上稍稍停留了那麼一剎那,觀察了後者的神情變化後,這才放心的繼續往下說明。

“張使君被圍在小修武,此地看似安全,實則不然。這裡距離黃河太近了,鴻溝、陰溝二水與黃河的交匯處離這裡也很近。若是河內之變背後果然有曹操的影子,於毒、眭固就會有所防備,曹軍也很可能會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戰場上!”

趙雲的聲音並不高,但這番分析的分量卻十分沉重,衆人心中都是驟然一凜,像是突然被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壓上了一樣,一個勁的往下沉。

事關自己的父親,呂綺玲更是花容失色,面容慘淡。再怎麼有膽魄,終究也還是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哪裡禁得住這種打擊?

呂布軍最強悍的武器就是突襲。通常的模式就是由最擅長混戰的陷陣營打頭陣,趁着敵軍沒來得及拉開陣勢的時候一口氣衝進去,攪亂陣勢之後,騎兵發動全面進攻,一口氣擊潰敵人。靠着這一手,這支強軍經常能在大範圍的迂迴作戰中,創造以弱勝強的戰績。

但最強的一點同樣也可能成爲弱點,只要敵人早有準備,就不會那麼容易被迅速擊潰。纏戰之間,又有另外的敵人突然出現在戰場上,來個黃雀在後,別說是呂布軍,就算是王羽親自率領的青州精騎,也討不了好去。

驚惶憂急之下,呂綺玲的那張充滿陽剛之氣的俏臉上,罕見的流露出了無助的神情,被妻子注視着的王羽心裡也不好受。呂布的剛愎自用讓他萬般無奈,曹操的老謀深算更是讓他恨得牙癢癢的。

事已至此,現在說什麼也沒用,王羽只能狠下心,用眼神示意馬雲騄幫忙安撫,軍議則照常舉行。

在平陶城與馬超盟誓之後,王羽便任由西涼軍離去,沒做任何限定條件。他的本意當然是以此來隔絕西涼軍與曹操的聯繫,以免再生事端,只要西涼軍退得足夠遠,就算馬超得到消息,要反悔也是來不及的。

沒想到此舉卻贏得了馬超的認同,認爲王羽是個有本事,也有氣魄的好漢。所以他以長兄的身份做了主,將妹妹馬雲騄許配給了王羽。

對此,太史慈暗地裡說了不少怪話,認爲馬超仍然不肯服輸,就算仗打不下去了,也要在名分上佔點便宜。有了這門親事,他就可以叫自家主公作妹夫了,這不是佔便宜是什麼?

王羽自己倒是很高興。

馬超會主動要求聯姻,至少是認可的表示,政治聯姻,和送人質的性質本來就差不多。若是強行要求,馬超那脾氣說不定會炸刺,他主動提出,那就萬事大吉了。

衆將都感覺到了氣氛不對,於是紛紛進言。意見雖多,但大致上都是基於太史慈和趙雲發言的基礎之上,新意有限。

最後,王羽的目光落在了諸葛亮身上。

因爲提前預料到了事態緊急,所以王羽沒等徐庶的西線軍團一起,便率騎兵先行南下了。而且,按照他制定的策略,徐庶、徐晃會在處理好幷州事務後,展開西征。

先是合兵一處攻略河東,然後分兵兩路,徐晃由蒲阪津渡河,徐庶走陝縣,攻潼關,對長安分進合擊。

若是中原局勢戰事順利,西線軍團的進攻就是犁庭掃穴,抄略曹操的老巢,進而切斷曹操與益州的通道,以免兩邊達成實質性的聯合。

若是中原戰事不順,西線軍團的行動就是對曹操的牽制,就算得了兗州,曹操也不敢放任徐庶、徐晃在他的側後方攪擾。長安殘破已久,士民疲敝,丟了也算不上多大損失。不過,這裡的戰略意義太大,一旦被徐庶在這裡佔住了腳,曹操就是兩面,甚至三面受敵了。

徐庶等人另有任務,王羽身邊的幕僚只剩下一個諸葛亮,在衆將沒有出挑的意見時,他自然要向其問計。

“臣以爲,各位將軍說得都有道理,而且,這就是曹操的最終目的,他就是想增加軍師的顧慮和推測,最後變得投鼠忌器,進退失據。”

“以目前的局勢而言,軍師怎麼做都稱不上是完全之策。若調文遠或坦之將軍這兩路兵回救高唐。難保孫、劉不虛晃一槍,明攻高唐,實掠泰山,乃至青州腹地!亦或長驅直入,直下濮陽。若不救,也不是個辦法,因爲高唐確實有危險。”

“西線也是同樣,溫侯輕身入險地,在情在理,我軍都當救援。不過,西線本來就只有文則將軍一路兵馬在,若輕率分兵,又有被曹操趁虛而入的危險。說白了,曹操這一次的策略並不複雜,就是要將手裡主動權發揮到極致,可越是這種簡單的套路,就越是難破……”

諸葛亮來了個總結性的陳詞,雖然年紀還差很多,但看起來已經很有指點江山的千古名臣風範了。

由此可見,人的才能,除了潛質之外,主要還是看所處的位置。王羽提前挖掘出來的這些英才,放到合適的位置之後,很快就汲取到了大量的經驗,越來越靠近王羽所熟知的形象了。

對此,王羽樂見其成。

“關鍵,無非取捨而已。只是這取捨二字說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卻難,主公從前曾戲言,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在的戰局就有這個味道。不怕冒犯的的說,軍師其實更適合扮演光腳的那個,結果現在他卻被迫要充當穿鞋的,這就是這一次最大的危機所在了。”

諸葛亮對賈詡的評價聽起來有些好笑,卻沒人真的在笑,因爲這其中的意義太過沉重了些。

賈詡是草根出身,習慣了居於弱勢地位考慮問題,讓他以弱勝強,比讓他用強大的實力壓倒對手要困難得多。

眼下這個局面,想要面面俱到肯定是很難做到,關鍵是如何才能取捨得恰到好處,這偏偏是賈詡最不擅長的。

善泳者溺於水,恐怕胖子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他也會做爲標靶,被其他人當做研究的目標,各種算計吧?

王羽在心中暗歎一聲,想象着胖子現在焦頭爛額的模樣,感慨萬千。

說起來,最適合的留守指揮官,其實不是賈詡,而是諸葛亮……歷史上的那個完全版的。諸葛亮的特長是精密計算,最適合指揮強勢方攻打弱勢方。他全力運籌的時候,可以讓對方找不到任何漏洞,最終無計可施。

有趣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也被擺在了完全不適合的位置上。明明以算無遺策見長,他的任務卻是要帶領區區益州,逆襲強大數倍的魏國,饒是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最後還是功敗垂成身先死,成爲了無數後人嗟嘆的一段傷感往事。

要是歷史上帶領蜀國逆襲的是賈詡或龐統,世界又將會變成怎樣?

“主公,主公?”王羽的浮想聯翩被諸葛亮出聲打斷,衆將看過來的眼神都有些沉重,顯然是誤會王羽也在犯愁,甚至束手無策了。

“嗯,形勢就是這樣,大家有什麼對策沒有?”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籌莫展。若是身在兗州,辦法倒是很多,以青州精騎的機動力,可以很輕鬆的策應各方,挫敗曹操的陰謀。

可問題是,現在大夥兒還遠在上黨,中間隔着千山萬水,其中還包括了一座太行山!別說助戰了,想下達指令都不可能。

即便是飛鴿傳書,路上也要消耗三天左右,來回就是六七天!軍情如火,哪裡經得起這樣的耽擱?遙控指揮根本不可行。

能想到的,也只有加快進兵速度一個辦法了。可這也是有限度的。就算補給大部分都由沿途郡縣提供,可幷州多山,還要經過太行險路,就算是騎兵,速度也沒辦法狂飆。

何況,急行軍對人馬的體力消耗都很大,若是趕路太急,肯定會影響到作戰時的狀態,倒是得不償失了。

沉寂之中,諸葛亮突然發問:“主公,日前您與臣商討中原戰局時,不是得出了初步結論,然後用飛鴿傳書,送了封錦囊回濮陽嗎?那錦囊中,莫非……”

“錦囊?”衆將聞言,都是精神一振。

大家都知道這段時間,主公時常與孔明密議些什麼,雖然不知道內容,但想必與兗州戰事也是息息相關。

而錦囊,則是主公的特殊愛好。也不知出於何種典故,反正主公經常會事先將計策藏在錦囊之中,讓執行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拆開來看。裡面的計策雖然是事先寫下的,但卻很能顛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常識,總有別開生天的效果。

眼下的局勢雖然不怎麼樂觀,但主公既然寫下了錦囊,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軍師雖然被人窺破了弱點,但也不是變成白癡了,有主公的錦囊在手,對付區區曹、孫、劉聯手還不簡單?

衆將眼中流露出的熱切神色,搞得王羽也是壓力山大。

搞搞清楚,那可是曹、孫、劉的聯手啊,這個時代笑到最後,脫穎而出的三大牛人,什麼錦囊妙計,也不可能把這三位玩弄於股掌之上啊。

不過,這種事也沒法解釋。畢竟歷史已經走入岔路了,在世人眼中,這三大牛人,就是一直在自己手下吃癟的手下敗將,或可簡稱癟三……好吧,就當是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好了。

早在連日來的密議中,王羽心中便已有了成算,此刻也是當機立斷:“孔明,你立刻書信一封與元直,讓他暫緩西進,從速調配糧草,向南運輸,優先保證騎軍所用!”

“調配糧草?”諸葛亮愕然,驚疑不定的看向王羽。

這命令和原計劃可不一樣。

原計劃,騎軍會原路返回,回到冀州之後,補給就可以從當地籌集了,故而不需要攜帶太多糧草。現在主公卻要調用西線軍團的補給……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主公決意改道!

以目前的戰況來說,可供更改的只有兩條路,走白陘或太行陘,直接進入河內!走太行陘的話,或許是圍魏救趙,攻洛陽;若是走白陘,只有一個可能了,主公打算親自去救呂布!

“主公,真的要改道?您那錦囊中到底……”諸葛亮越想越是心驚。改道之後的戰略,完全就是在賭博!賭曹操真的先算計呂布;賭呂布能堅持得到至少十天;還賭其他戰線不會出現狀況!

遠在千里之外發現敵軍破綻,然後妄想着一擊致命。這種舉動簡直就是……諸葛亮強自壓抑着,纔將匹夫之勇四個字咽回肚裡,但臉上的驚訝、疑惑神色,卻完全無法掩飾。

其他人的反應稍微慢一些,但想通之後的臉色,也不比諸葛亮差多少。

所有人都被驚呆了,唯一的例外只有兩個女孩。

“姐姐,將軍他真的很在乎你呢,爲了你,他什麼都不顧了。”馬雲騄忽閃着一雙大眼睛,都快冒出星星來了。早就聽說這位未來夫君彷彿當年的冠軍侯再世,一樣的神勇絕無敵,所向披靡,一樣是天下無雙的風流種子,今日一見,傳言真是一點都不假呢。

“哪有此事?”呂綺玲也難得的有了小兒女神態,扭捏着,似嗔還喜的說道:“咱們這位夫君啊,厲害着呢,說不定他已經想到什麼破敵之策了,哪會被兒女之情所礙?”

儘管嘴裡這麼說,但她那雙美眸卻瞬也不瞬的盯在郎君身上,眼中的熱切、感激之意,同樣絲毫不加掩飾。

看着好姐妹的神情,馬雲騄突然有些羨慕起來,她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就是壓抑不住這股突如其來的情緒。她微微有些無措,於是轉移話題道:“說到這破敵之計,那錦囊中到底寫了什麼,還是不知道呀。”

“嗯,也是呢。”呂綺玲也想到此節,擡眼看時,卻見王羽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完全沒有詳細解釋的意思。

衆將雖然心有不甘,也只能訕訕作罷,心裡當然是猜測紛紛,莫衷一是。

……

其實,別說沒看到錦囊的人,就算是看到了,疑慮也不會少了。

就在不久之前,賈詡和虞翻等人就被嚇到了,幾人毫無風儀的坐在那裡,神情都有些呆滯。

“主公這錦囊妙計到底是……”虞翻突然站起身,快步走了大半圈,突然一跺腳,疾聲說道:“軍師,你覺得呢?這壓根就行不通吧?是不是等主公收到最新軍情,考慮過後再……”

“是啊,軍國大事,要慎之又慎,主公這錦囊中的計策未免……總還是要再仔細商議商議纔是。”王朗也附和道:“之前三將軍和陳叔至搞出來的禦敵之計,就夠危險了,現在又要……那豈不是……總之,文和,此事你應該拿出決斷來纔好!”

衆幕僚也是議論紛紛。

“這信是飛鴿傳書送來的,會不會是主公的惑敵之計啊?”

“也是呢,主公不是一直都說,重大決策不會用飛鴿嗎?現在突然……那曹操詭計多端,手下也是人才衆多,會不會是他們搞的鬼啊?”

“還真別說,若真是這樣,那曹賊可就太狡猾了!”

貂蟬沒有發表意見,這道錦囊妙計到底在破敵方面有何妙用,她還看不出,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條計策可說是對賈詡的能力有着一定程度的質疑。這時候,就是考驗人心的時候了。自己這位師傅到底會如何選擇呢?

任憑衆人如何議論,賈詡都一直保持跌坐的姿勢不動,只有不時變幻着的神情,才能說明他不是在發呆,而是在思考。

良久,他突然端坐起來,神情異常凝重。

衆人知道他要做出最後決斷了,當即停止議論,齊齊看了過來。

在衆人矚目之下,賈詡重重一拍桌案:“無需多言,依計行事可也!”

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第76章 驚變陡生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一五章 恐怖號召力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第2章 揚眉劍出鞘第7章 一諾千金重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第100章 烽煙處處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
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九六一章 逝者如風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第76章 驚變陡生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一五章 恐怖號召力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三零八章 大戰在即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六九五章 全線被敵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第2章 揚眉劍出鞘第7章 一諾千金重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四九七章 有所不爲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第100章 烽煙處處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