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

三九三章 善泳者溺

兩支友軍都崩潰了,曹仁有點心虛了。

距離太遠,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看見的,就是兩支友軍都是一觸即潰,像是海灘上的沙子似的,一下就被大浪給捲走了。

由此來評估趙雲麾下鐵騎的戰力,他豈能不戰慄?

這也太猛了!

儘管這兩支友軍的戰力的確不怎麼靠譜,可好歹也是一萬多人,就算站在原地等人來殺,騎兵一個人至少也得砍五個人頭呢,咋能這麼簡單就被滅了呢?

除了這狂猛的衝擊力之外,敵將冷靜和韜略也很可怕。他的戰術構想很簡單,也很有效,先削羽翼,再伐主幹。

曹仁的部隊實力最強,如果趙雲急於救人,一開始就找上曹仁,那麼,藉助八門金鎖陣困敵、擾敵的能力,就算最終戰敗,曹仁也能對青州軍造成足夠的消耗。

到時候,人多勢衆的呂曠、張楊二軍,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了。平庸之衆最擅長打的就是順風仗,哪怕趙雲以很低的損失就擊敗了曹仁,消耗了太多人馬體力之後,也只會被淹沒在人海戰術之中。

所以,他選擇先解決兩支雜兵,而且很明智的放棄了驅潰兵攻曹仁的打算。

呂曠軍和曹軍一起混了太久,早就屈服於對方的威勢之下了。只要曹仁的見識不比穆順低,他就不會任由潰兵衝擊自己的陣列。如果是曹軍採用鐵血手段,呂曠軍還會不會有勇氣反抗,就很難講了,搞不好,他們說不定會回身死戰也未可知。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了這麼正確選擇……曹仁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難怪主公對其如此忌憚,單憑這份冷靜,就足以配得上這份看重了。

至於對方衝陣時的勇猛,曹仁已經見怪不怪了。反正青州有個生猛的老大,帶出來的小弟猛一點有啥可奇怪的?

現在的問題是,自己變成孤軍作戰了,和這種猛人一對一,壓力非常之大啊。

沖垮了自身數量五倍的敵人。青州軍幾乎毫髮無損。連馬速都沒下降多少。只見趙雲銀槍再指,青州軍迅速分成了兩隊,留下數百輕騎繼續驅趕潰軍,趙雲自己則帶着主力部隊轉向。將矛頭指向了曹仁。

曹仁又是一陣戰慄,他突然意識到,他不是一對一,而是一對二,太史慈還生龍活虎呢!

兩支友軍崩潰的太快。曹仁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陣型已經調整好了,但剿殺太史慈的任務確實遙遙無期。

像是心有靈犀一樣,得知援軍到來的太史慈,一反先前猛打猛衝的打法,開始遊鬥。好像他一開始就知道,援軍不會第一時間趕來幫忙,不需要他裡應外合似的。

八門金鎖這種疑陣,在困敵、惑敵方面的效果很不錯。但殺傷力卻很有限。疑陣講究虛實相間,兵力配備相對攻擊陣型,要疏散得多,單位面積的兵力少了,殺傷力自然大減。這是無可避免的規律。

如果太史慈還是猛打猛衝,他遇敵的機率就會增加,戰鬥的激烈程度也會上升,在短時間內將其拿下。也不是沒有希望。

可一旦他開始遊鬥,頭疼的就是曹仁了。

就像是用漁網網住了一隻甲魚。卻沒有刀斧在手似的,八門金鎖陣成功的把太史慈困住了,卻奈何不了對方,除非曹仁再次變陣。

可見識過趙雲的兇悍,給曹仁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再變陣啊。

五千步卒對戰三千鐵騎,只要對方能保持先前的水準,這一仗就已經是輸定了。唯一的勝算,就是依靠八門金鎖陣的強悍,利用敵人必須入陣救人的弱點,與敵軍周旋。

以弱敵強,這纔是疑陣最根本的作用,所以,他也只能任由太史慈逍遙了。

儘管對自己的殺手鐗有着充分的信心,但曹仁心中也不無隱憂。

之前曹操對趙雲有一個很獨特的猜想,他認爲在界橋之戰中,十蕩十決破陣的核心人物,不是王羽,而是趙雲!

曹操的分析不是憑空來的,而是建立在他對王羽長期的關注和研究的結論之上。

自孟津之戰開始,王羽表現出來的特質,主要是他的悍勇,而非軍略。就算在陽人之戰中,如果拋開對戰場的設置不談,他真正發揮本領,也是從突襲徐榮中軍開始的。

陣列戰的指揮是于禁,王羽對佈陣和常規作戰並不擅長。

面對沮授這種高手,在玄襄陣中十蕩十決,這種本事已經超出了王羽的能力。他再怎麼勇猛,疑陣就是疑陣,對直來直去的對手,是最有效的,焉能單憑勇力就能摧破之?

當時于禁不在,所以,關鍵人物八成就是新加入的趙雲。

曹操的分析很有道理,可畢竟沒有實證,衆將也沒放在心上,特別是心高氣傲的曹仁。他根本就沒把沮授放在眼裡,一個書生而已,還能比久經沙場的自己更擅長軍略嗎?

不過,真正到了面對這個神秘對手的一刻,他心裡還是打鼓了。

事關重大,性命攸關,這一仗要是輸了,在這無險爲憑的曠野之上,在鐵騎潮水般的追擊下,全軍覆滅是必然的。生死之際,面對這麼厲害的兩個對手,由不得他不緊張。

該來的總會來,曹仁遠遠看見,那個白馬銀槍的身影,再次舉起了長槍。彷彿透過遙遠的距離,和林立的旗海,準確的捕捉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樣,銀槍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輕輕一指,鐵騎構成的洪流再次滾滾而來。

一看趙雲衝擊的方向,曹仁的心頓時就涼了一半。

陣型中區分以虛實,就可以稱作是疑陣,八門金鎖和玄虛陣的區別,無非八門金鎖有固定的規律,就像是武功的招式一樣。招數是表現形式,內功纔是根本。

疑陣到底強不強,看的就是能不能把握好虛實的轉換,瞞過敵人的眼睛。

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個陣門都有不同的佈置。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人則亡。

趙雲選擇的,正是八門之中。疑兵比例最高的生門!

疑兵,是沒有殺傷力的。沒被看破,可以攪亂攻陣者的視線,只覺四面八方都是敵人,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可若是被看破了。那就一錢不值了。直接衝上去,隨便就能把虛張聲勢的疑兵驅散。

視覺效果就是,青州鐵騎所到之處,旗倒陣潰。所向披靡。

這個時候,看的就不是陣型厲害不厲害,而是主持者調整的夠不夠快了。

“虎、狼二部正面阻截,豹、豺二部側面攻殺,疑兵各部虛張聲勢。掩護四部精銳行動,將敵騎分割包圍,一舉殲滅!”儘管是冬天,但曹仁身上卻是大汗淋漓,頭上甚至冒出了白氣。那不是仙氣兒,而是汗水升騰,遇冷而成的霧氣。

曹操喜歡以猛獸來命名麾下的部隊,上行下效,曹仁也有這個愛好。

虎部正如其名。是擅長正面攻殺的重裝步兵;狼部則是擅長圍攻的長矛部隊,以這兩部人馬正面阻截,就算青州騎兵再強,也難以迅速突破。正好給以刀盾手爲主,行動迅捷的豹、豺二部營造戰機。

曹仁的佈置不可謂不妥當。然而……

“報……敵將避開了虎部的阻截,從側面攻向了狼部……”

“報……狼部已被擊潰,敵騎驅趕潰兵避過了虎部,攻向了豹部……”

“報……”

噩耗不斷傳來。趙雲就像是一邊聽着曹仁的部署,一邊拿着陣圖研究似的。輕輕巧巧的跳出了曹仁精心營造的包圍網,然後殺了個回馬槍,避強趨弱,將曹仁的各部兵馬打得稀里嘩啦。

“混……混賬!”曹操的預判成真,曹仁卻是驚怒交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趙雲比主公預言的更可怕。他這哪是擅長陣型變化啊?根本就是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好不好?他根本就是在作弊啊!

疑陣在對方面前,半點用處都沒有!每每都是毫不猶豫的踩了上去,青州人踏着風一般的腳步,帶走勝利和榮耀,將一片狼藉留給自己。

疑陣中,疑兵就是紐帶,將看似散亂的陣勢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進而佈下一個又一個的陷阱,等着敵人自己踩進去,從假的包圍圈,闖進真的包圍圈。

沒有了疑兵,散佈與廣闊戰場上的,就是散兵了。疑陣覆蓋的面積越大,兵力配置就越鬆散,而兵法講究的就是以專擊散,以衆凌寡。

被看破了的疑陣,就是一盤子菜,隨便踩!

現在,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就是這樣,疑兵干擾不到趙雲,鬆散排列的精銳則被各個擊破。

珠簾倒卷,驅虎吞狼,回馬槍,迂迴包抄……各種經典戰法被趙雲來回使用,核心思想依舊是避強趨弱,幾隊重步兵被趙雲甩得遠遠的,怎麼追也追不上,其他各部兵馬則被反覆蹂躪,眼見着就一個接一個的崩潰了。

曹仁終於明白了,主公的預判是非常正確的,八門金鎖在敵將面前,就是個笑話。而能承受趙雲十蕩十決的沮授,兵法造詣更是遠在自己之上。

可這已經晚了,他來不及再作任何調整,只能看着自己的部隊不斷向深淵滑落。

趙雲勢如破竹……

太史慈重新活躍……

二將匯合一處,分兵掃蕩……

善泳者溺,古人誠不我欺也!

曹仁回顧左右,只有史渙蒼白着臉,與他對視——張楊早就見勢不妙,假借收攏潰軍反擊的名義跑了,自己一直瞧不起的人,居然比自己更明智的意識到了真相,真是絕妙的諷刺啊。

不過,事情應該還沒糟糕到底吧?自己的奮戰,畢竟牽制住了趙雲,若是這支精騎突然出現在正面戰場上,冀州主力恐怕就……

那樣一來,才真的是徹底完蛋了呢。現在麼,只要袁紹有了提防,事情就不會演變成無可收拾的地步。只要袁紹跟王羽拼個兩敗俱傷,對主公來說……

帶着不盡的期盼,曹仁望向東南方。

“那是什麼?”下一刻,他臉色劇變。

“狼煙……”史渙順着他的視線看過去,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呻吟:“老天,怎麼可能,袁紹在求援?他已經敗了?”

“不,不會就這麼結束的,趙雲,某與你拼了!”曹仁瘋狂的大喊着,喝令親衛隨他一同出擊,和趙雲拼命。

“將軍,子孝將軍,不能衝動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主公還等着您呢!”史渙大吃一驚,趕忙勸阻。

“跑?跑得了嗎?”曹仁的聲音像是從天邊傳來,幽幽的帶着森然之氣:“沒人斷後,怎麼可能逃過輕騎的追殺?五千精銳盡喪,某沒臉去見主公,公劉,你走罷,主公需要你!”

“國不可一日無將軍,渙願以身代之……”史渙還要再勸,卻被曹仁一把推倒,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曹仁帶着數十親衛逆着人流而前,衝殺了上去。

憑藉高強的武藝,曹仁的逆襲一度阻住了青州軍的勢頭,當先的十幾個騎兵被他一刀一個,盡數斬落馬下,親衛們一擁而上,將其剁成肉泥。

迴光返照式的反擊終究無法持久,很快,那個噩夢般的身影再次出現,白馬銀槍,威武不可一世!

史渙扔掉代表將軍身份的盔甲,混入了潰散的士卒當中,眼中飽含淚水和仇恨。

然而,現在,他卻只能逃,一邊告訴自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邊拼命的逃!

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第27章 再會呂溫侯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第80章 意外連連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八九八章 籌謀破敵策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第2章 揚眉劍出鞘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九百章 馬超對策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
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三零九章 掎角之勢七零五章 車懸再現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第27章 再會呂溫侯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零四章 智勇雙全第80章 意外連連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第59章 威勢凌羣雄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八九八章 籌謀破敵策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二八八章 機不可失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第2章 揚眉劍出鞘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九七一章 月下煮酒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六一三章 一語服羣儒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五四五章 運氣來了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九百章 馬超對策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