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

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

沒好氣的看着賈詡,王羽氣哼哼說道:“又有什麼事?非要這個時辰來說?文和,本將可不是嚇唬你,今天你要是不給某個交代,本將就給你個交代,你最好悠着點哦。”

“臣惶恐。”嘴上請罪,賈詡臉上卻笑嘻嘻的,殊無半點歉意,不過他倒也沒板着臉,說些諸如:前方將士浴血奮戰,主公不可在後方夜夜笙歌之類的扯淡話。只是躬身一禮,斂容道:“只是有些事,還是速做決斷的好。”

“洛陽那邊,你和文舉商量着辦不就可以了?”王羽心不在焉的答道。

“非也,非也。”賈詡搖頭不迭:“那件事雖然重要,但卻算不上緊急。從河東至河內的水路不是那麼好走的,往來需要的時間也很多,就算一切順利,等白波全數遷移完畢,恐怕也要等到夏天了。”

“那還有什麼事?莫非曹操有什麼動作了?”王羽被他說得有些沒頭緒。

賈詡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情,提醒道:“主公真是貴人多忘事,那位魏文長,您莫非打算置之不理麼?”

“他?”王羽覺得賈詡有些莫名其妙,反問道:“文和,你以爲我應該如何處置他?”

“主公以爲此人如何?”賈詡不答反問。

王羽想了片刻,沉吟道:“此人武藝是很不錯的,膽略和魄力也足,似乎還有些心機,不過忠誠方面倒也不用太過擔心,用之爲將,鎮守一方還是不錯的。”

這些評價。大部分都來自於他前世所知。概括性很強,實質性內容不多。這也不能怪王羽沒見識,實際上。大多數後世讀者眼中的魏延,形象恐怕都是很模糊的。

諸葛亮對他有個很玄幻的評價,既所謂腦後有反骨,日久必反。可到了最後,魏延也沒真正的造反或叛變,最衝動的時候,也只是想着收拾了楊儀,然後接諸葛亮的班,繼續北伐大業。

劉備對魏延則是相當重視。在關中太守的人選上,甚至捨棄了張飛這位義弟,選擇了信任魏延。

而魏延的出場方式,也很有戲劇性,他是在劉備逃離新野,到達襄陽城的時候突然殺出來的,選擇的時機非常之巧妙,全然不像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

賈詡突然問起,王羽給出的答案自然也不會太清晰。誰讓他還沒見過真人,就知道了很多相互矛盾的資料呢?

“主公明鑑。”賈詡含含糊糊的應了一聲,隨後說起了自己的見解:“您說的大半都不錯,只是在心機方面。有些低估了他,至於爲將鎮守一方……詡以爲,此議亦值得商榷。”

“這話怎講?”賈詡最厲害的就是看人的本領。難得他主動進言,王羽當然要洗耳恭聽。

“從孟津那一戰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詳。”

賈詡解釋道:“他和元直一樣。是慕名來投軍的。元直那時,驃騎名錄還未傳開。而元直行事的作風也低調,後來還是立下功勞之後,您親自提拔,並令其恢復本名的。雖然兩人的境遇並不一樣,但即便易地而處,想必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有理。”王羽點頭認可。

徐庶是個很識進退的人,在河東的一系列戰役中,他的這個特點,可說是展現的淋漓盡致。明明自己沒出手,一切都是徐庶自己籌謀的,但一戰功成後,反倒是自己的名聲高漲,徐庶就差沒對人說,他是奉了自己的錦囊妙計行事了。

魏延在孟津那麼張揚的做法,換了徐庶,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的。

“他既然是來投軍的,沿路又打探到了不少消息,正常來說,應該取道太平無事的洛陽,而不是戰雲密佈的河內。可他偏偏往河內來了,而且在流言中着重說到的孟津徘徊不去。您覺得,他是在等什麼,或者找什麼呢?”

“說下去。”王羽知道戲肉要來了。

“很簡單,他就是在等機會。”

賈詡斷然做出了結論:“如今驃騎六軍已成規模,衆將各安其位,到大戰再起,有大規模的擴軍行動之前,想必都不會有什麼上位機會了。從一介新丁,就算驃騎名錄上有名,想成爲一軍主將,恐怕也很難,除非和子龍一樣,有某些特殊的本領。”

王羽點點頭。趙雲的戰場嗅覺,源自與他與生俱來的敏銳觀察力,這項能力使得他成了輕騎部隊的不二主帥人選,再加上界橋之戰中的經驗表現,才造就了這位最年輕的一軍主帥。

魏延的名頭不比趙雲低多少,但能力方面,似乎沒什麼太特殊的地方。

“時勢造英雄,想必他打的也是同樣的主意,準備在河內之戰中大展身手,進而在我青州軍中贏得一席之地。這一點,從他對出手時機的把握中,體現得尤爲明顯……”

依照賈詡的分析,魏延很可能在酒樓相遇之前,就盯上週毅等人了。隨後的爭論,既是爲了表明身份,同樣也是傳達善意信息的意思。等到孟津亂起,他也不急着出手,而是一直從旁觀察,爲的就是找到一個最佳的出手時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等到了。

周毅等人因爲判斷有誤,陷入困境,即將被困在城中。千鈞一髮之際,魏延出手,用最具震撼力的方式出了手。事後,救人的功勞自不用說,周毅等人的感激和隨之而來的敬重纔是他最需要的。

有了這個,只要再有王羽的認可,他就可以贏得這支戰力超卓,指揮官的水平卻有所不足的部隊的指揮權,在接下來的河內戰事中大放光彩,或是全軍覆滅了。

對賈詡前面的分析,王羽很是驚歎,但最後那句。卻讓他有些納悶:“全軍覆沒?”

“對,全軍覆沒!”

賈詡鄭重點頭。很認真的答道:“他雖然有些智略,但畢竟身在民間。年齡所限,閱歷也頗不足,對形勢的判斷有所偏差。他沒想到,自從元直在安邑取得大捷,擺脫了郭太、李傕的圍追堵截後,形勢就已經豁然開朗了,主公您顧忌的另有其事。所以,他將目標定爲了張楊和整個河內!”

聽到這裡,王羽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可不是麼。魏延謀劃了這麼久,目標顯然不僅僅是救下一個無名校尉和一百兵,他是要以此爲本錢,將雪球滾起來。他想突襲安邑,殺了張楊,立下一場大功勞。

賈詡的分析和歷史上的那個魏延確實很像。小說裡,此人第一次出場的時候,也是在劉備後有追兵,前無去路的危難之時。他挺身而出。打開了城門,並且和守城的文聘一通亂戰,給劉備進城贏得了時機。

可他沒想到,除非荊州軍全體倒戈。否則劉備根本就不敢在襄陽與曹操作戰。結果劉備跑了,判斷形勢失誤的魏延被晾在那兒了,打光了部隊之後。他也只能無奈撤走,千里迢迢的跑去了長沙。繼續等待時機。

後來也是他殺了韓玄,迎了久攻不下的劉備軍入城。

由此而建。魏延把握時機的能力確實不錯,不過和趙雲那種專門尋找破綻,攻擊弱點的特色相比,魏延似乎更喜歡投機。

歷史上,他與諸葛亮的那個著名的分歧,即:奇襲子午谷的策略,同樣也是投機套路的。這策略的確有成功的可能,但卻非常危險,贏就全贏,輸就全輸,沒有留下任何餘地。這種策略在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眼中,自然無一可取之處。

“這樣說來,文和,你認爲他不適合爲將統兵?”

“當然不適合。”賈詡用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說道:“我軍如今強勢已成,未來的戰役,應以穩健爲主,只要自己不露出大的破綻,平定天下的就一定是主公您!魏延新來,可若爲副將,他必心有不甘,急於表現,挖空心思找立功的機會,就像在孟津那樣。”

“那讓他當主將呢?”好歹也是一位名將,王羽當然不會棄之不用,那太浪費了。

“當主將也有不妥,他那性格,很容易和其他人爭風頭。子義也喜歡與人爭風頭,但他沒什麼心機,只會直來直去的爭,不會造成太棘手的後果。但這位魏文長,爭起風頭來,恐怕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這樣的話……”王羽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了,照賈詡這麼說,好好一員大將,難道要棄之不用?莫非諸葛亮說的反骨,就是魏延這股子力爭上游,可以爲此不擇手段的作風?

誒,麻煩了。

“總不能把他趕走吧?只是性格有點問題,又不是什麼大毛病。”王羽覺得魏延很可憐,總是被軍師看不上眼,孔明如此,賈詡也是如此。

“不小了。”賈詡語重心長道:“主公,您要想想,現在軍中衆將,都是什麼樣的性格?就算是最寡言深沉的文則,也原稱不上多有心機,現在來了個以此爲本的,您是覺得軍中太安定了嗎?”

王羽說不過賈詡,沒轍了,兩手一攤道:“那你說怎麼辦?把他趕走,咱們將來多一個強敵?”

“當然不是。”賈詡擺擺手,道:“此人是個人才,關鍵還是看要怎麼用。”

“那你說怎麼用?”王羽被賈詡打斷之前,正刀出鞘,槍上膛呢,結果又被胖子狠狠潑了一通冷水,此時心情大壞,乾脆也不猜了,就盯着賈詡,讓他說出個所以然來。

賈詡捻鬚眯眼,慢條斯理的說道:“詡以爲,應該順水推舟,讓其在隱霧軍中效力,等過得幾年,可令其爲隱霧軍的主將。”

“哈?”王羽大爲詫異,下意識問道:“那元直呢?”

“主公,您不覺得,元直不太適合做隱霧軍的主將嗎?”賈詡摸摸下巴,開始解釋他提議人事變動的理由。

“隱霧軍執行的任務,通常都是很兇險的,需要心狠手辣,殺伐果斷的特質,同時,戰鬥規模也都不大。而元直雖然機變百出,但爲人過於正直,現在主要任務都是對敵還好,若是將來對內部有所行動呢?”

“主公,就算您有辦法處理派系之間的問題,可您總不會以爲,咱們的軍中,永遠是現在這樣的一團和氣吧?隱霧軍,遲早有一天要對內的,您覺得那種場面,元直能應付得了嗎?”

“更何況,您現在應該也看出來了,元直不是將才,而是帥才!特別擅長協調作戰,指揮大兵團進行方面作戰的能力,衆將無人能比,唯有主公您可以勝之,這樣的人,讓他侷限在隱霧軍這麼個小池塘裡,未免有些太浪費了。”

“主公您雖然軍略無雙,但天下何其之大,將來橫掃天下之時,總要有人統帶大軍,獨當一面,與您配合作戰。以目前而言,元直就是最佳的人選。”

“至於隱霧軍,作戰性質決定了其作風,主將急功近利,樂於冒險,都不是缺點,反而是優勢。黑暗中的兵團,就不能由太陽光的人執掌,您以爲呢?”

“若是得您首肯,詡願意收個徒弟,假以時日,文長未嘗不是主攻手中的一柄利刃!”

賈詡說完了,王羽聽得目眩神馳。不爲別的,就爲賈詡勾畫出的前景。

徐庶爲一方之帥,與趙雲、太史慈等人並肩作戰,發揮出來的戰力將會有多麼的恐怖?

更讓人難以評述的是魏延——被老狐狸賈詡調教過的魏延,一個執掌錦衣衛、克格勃式部隊的魏延,一個專門行走於黑暗的魏延……這將會是怎樣一個怪胎啊!

對此,王羽很期待,所以,他拍拍賈詡的肩膀,鄭重其事的說道:“文和,這事就交給你了,放手去做吧。”

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第82章 靈帝秘寶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第61章 明槍與暗箭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六百章 誰坑了誰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四五五章 震動與變局第200章 以正對奇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
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二三零章 大婚之期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第82章 靈帝秘寶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第61章 明槍與暗箭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六百章 誰坑了誰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四九章 將門虎女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第61章 明槍與暗箭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四五五章 震動與變局第200章 以正對奇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