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

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

涑水發源的東山,當然不是後世因謝安起復而聞名天下的那座東山,而是王屋山北麓的連綿羣山中,不太起眼的一座山谷罷了。

若趕在夏秋之際,此地的景緻應當是相當好的。隨處可見溪流淙淙,曲徑通幽處,奇石處處,山徑盡出,更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激起陣陣水霧,讓人心曠神怡。

但此刻還是初春時節,沒什麼風景可看,何況衆人心中有事,也沒心情欣賞什麼。特別是趙柳提前探路回返後,哪怕是最樂觀的人,也頓時變得憂心忡忡起來。

當徐庶風塵僕僕的趕回來,與衆人匯合的時候,迎接他的,正是一副愁雲慘霧的景象。

“大家這是怎麼了?”徐庶着實有些吃驚,要不是看看隊伍人數沒少,他簡直要懷疑,是不是自己離開的期間,部隊遭遇伏擊什麼的了。

“這次,麻煩可大了。”潘璋一路叫苦,純粹是性格使然,實際上,他是體力保存最完好的幾人之一。他的牢騷與其說是累的,還不如說是沒酒喝,肚裡酒蟲作祟,饞的。但此刻,他的沮喪卻多了幾分真實的味道。

“……到底怎麼了?”徐庶驚詫莫名,看向探路的趙柳。

說話喜歡東拉西扯,經常說不到重點的趙柳也蔫了,他耷拉着腦袋,一開口就嚇了徐庶一跳:“元直將軍,聞喜城已經失守了,楊奉他們被徹底圍住了,哪兒也去不了了,咱們這次算是什麼忙也幫不上了。”

“早知道,把所有人馬都帶上就好了。”裴元紹懊悔不已的說道。

管亥晃着大腦袋,給裴元紹潑冷水道:“帶上也沒用,咱們帶出來的都是降卒。跟着壯壯聲勢還行,打硬仗肯定指望不上。再說了,郭太這次全軍南下,連平陽的老巢都讓給匈奴人了,這才換了幾千匹戰馬,搞出了一支騎兵,顯然是勢在必得,咱們這點人,能奈他何?”

“郭太南下了?”徐庶終於明白髮生什麼事了。

在出發之前。王羽交代了一些白波的情況,其中就有提到郭太的問題。實際上,郭太纔是白波的老大,楊奉等人相當於是分家出來的,只是他們的地盤更富。人馬也更多,所以外間漸漸將留在白波谷的郭太給淡忘,只以白波代指佔據了安邑一帶的白波軍。

王羽倒是沒忽略郭太,不過經過了兩年時間,河東的衆渠帥之間到底關係如何,他也沒有準確的情報。畢竟路途太遠了,消息往來非常不便。而且河東局勢對青州的影響又微乎其微,就算是王羽,也不可能在這方面投入太多資源。

青州方面只收到了西涼軍猛攻河東,白波形勢危急的消息。卻不清楚戰況到底如何,更河東北部腹地的變故,就更不可能收到風聲了。

幸虧徐庶行事足夠謹慎,不然一行人很有可能在不明真相的時候。一頭撞進敵軍的包圍網中去。現在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河東嚴峻的局勢。卻足以讓人絕望了。

楊奉、韓暹的領地,主要集中在涑水、姚水兩條河流之間的平原上。

對西涼軍的防禦,西面以蒲阪爲據點,南面以運城堡爲最後的壁壘。如果楊奉等人能將防禦線維持在黃河北岸的中條山一線,那根本就稱不上形勢危急。

所以,雖然沒有準確的情報,但徐庶可以斷定,西涼軍的兵鋒一定已經越過了中條山,進逼到了運城了。

這種時候,聞喜的失守對於白波軍來說,可謂致命一擊。從戰略態勢上,楊、韓白波已經徹底失去了機動的餘地,只能憑着根本算不上險要的姚水放心和西涼軍硬拼。郭太也是知兵之人,不會只是幹看着,肯定會在判斷清楚形勢後,採取相應的行動。

前狼後虎,退路被斷,楊、韓白波的形勢比徐庶出發前所知、所想的惡劣太多了。

“聞喜到底怎麼失守的?按照主公當年給白波衆將佈置的方略,聞喜應該是北方的門戶,有重兵把守的纔對。就算郭太與匈奴人做交易,搞到幾千匹戰馬,他的兵馬也不可能一下就變得擅長攻城了啊?”徐庶強打精神,詢問起細節來。

“俺打聽過了。”趙柳怏怏的說明道:“西涼軍剛發動進攻時,郭太就和楊奉等人聯繫,說是白波一脈,同氣連枝,要出兵助戰。但四帥合議後,都信不過郭太,便送了些糧秣過去,挽拒了郭太的提議。”

徐庶點點頭:“此議甚善。”

信任意圖不明,先前還是敵人的盟軍助戰,比面對強大的敵人還要危險。楊奉等人若是答應了,那才真的危險呢。

“被拒絕之後,郭太也沒有惱羞成怒,依然保持着與安邑的聯繫,還開放了絳邑,與南面互市,用牲畜皮毛兵器之類的東西,交換糧食等物資……這一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年多,其間西涼軍很是打了幾場勝仗,兵鋒一路越過黃河防線,攻克大陽、平路,直逼運城,郭太卻一直沒有趁火打劫的意思,所以……”

徐庶接話道:“楊奉他們就麻痹大意了?”

“嗯。”趙柳點頭,嘴角難看的咧了咧:“就在新年前後,西涼軍突然加強了攻勢,西有李傕強渡蒲阪津,連克陽池、解縣,與李樂、胡才隔涑水對峙;南有郭汜強攻運城,守將韓暹數度告急,楊奉率安邑之兵前往救援,結果西涼軍奇兵突出,以樊稠爲主將,率領三千飛熊軍奇襲安邑,城池險些易手。”

隨着趙柳的述說,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出現在徐庶的腦海之中。

久戰不克之後,西涼軍調整了策略,董卓將董越、段煨調去駐防新安、澠池,繼續互相牽制的同時,對洛陽的呂布採取了全面的守勢。

呂布軍兵精將勇,野戰時,縱然面對兩三倍的西涼軍,也能取勝,身後又有函谷關爲憑依,在初平二年年初的一系列戰鬥中,與白波相互呼應,仗打的也是有聲有色。西涼軍三番四次的折戟於函谷關下。

不過,當董卓改變策略之後,呂布就沒辦法了,董卓把主力騎兵都調去攻打白波了。東線純粹採取守勢,呂布的兵精,但攻城的手段卻不多,更消耗不起,面對新安、澠池一線的重重堡壘,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結果,白波被西涼軍全力圍攻,頓時就左支右絀了。

無奈之下,帶着一絲僥倖心理,楊奉等人將聞喜的兵力也抽調一空,全力支援前線,勉強維持住了陣線。誰曾想,郭太隱忍一年,等的就是這一刻,聞喜的援兵剛到前線,後方就傳來了郭太突襲聞喜,城池易手的消息。

可以說,楊韓白波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守不住也跑不了,反擊更是無從說起,除了等死,也只有向兩路敵軍的某一方投降的命了。

此番的救援任務之所以委任給徐庶,就是因爲路途遙遠,青州無法以大軍來援,只能依靠白波自身的力量。現在白波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極致,兩路敵軍,哪一方也不可能放過嘴邊的肥肉。

董卓出身差,但見識並不差,他很清楚人口的重要性,甚至還懂點經濟,否則也不會進了洛陽沒多長時間就鑄幣賺錢了。郭太更不用說,這幾十萬軍民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他原來的舊部,兩邊都沒有放過對方的道理。

在這種時候,徐庶最初依靠謀略和外交,用土地換安全的計劃自然也無從提起了。

弱國無外交,白波還沒自成一國,但道理卻相同。現在的白波,差不多已經是展板上的肉了,還有什麼好談判的?

“現在,白波已經徹底放棄了外圍據點,盡數回縮到了猗氏、安邑、運城中間的狹小地帶之中,被西涼軍和郭太一南一北圍得死死的。別說把他們救出來帶走了,想和他們取得聯繫都難。”

趙柳一臉憤恨的說道:“郭太那廝殘暴得很,聞喜這幾年都太平得很,郭太一進城,竟然放任軍隊肆意掠搶了三天!把好好一個繁華縣城,搞得和鬼蜮一樣。眼下這春光正好的時節,走在街巷上都看不到幾個人!讓他行惻隱之心,網開一面怕是不可能了。”

徐庶沉吟道:“郭太與西涼軍並非一路,也沒有統屬關係,正是二虎競食之勢,若是處置得當,說不定可以……”

白波縮成了一團,雖然無力反擊,也無望突圍,但兵力更加集中,防線也變得更堅固了。西涼軍屢屢戰勝白波,靠的主要還是騎兵的機動力,面對白波的緊密防禦,想必一時也攻不進去。

白波最終能堅持多久,只取決於白波的軍心和糧草儲備。

只要他們不會立即崩潰,應該就有用計取事的機會,徐庶認爲,目前的首選,應該是離間計。

“只怕很難……”趙柳卻不這麼想,見徐庶疑惑的望過來,他苦笑一聲道:“這些情報,都是從前縣衙中的同僚告訴俺的,因爲郭太在城中大掠,很不得人心,所以對他不滿的人很多,俺那同僚還說了一個秘聞……”

“你說。”壞消息太多,徐庶覺得自己也有些支撐不住了。

“聽說郭太和長安的某些大人物有了聯繫,正在圖謀什麼大事……元直將軍,您想想,如果郭太投了董卓,他們不就是一夥兒的了嗎?還怎麼挑撥呢?”

徐庶心念電轉,猛然間,面色劇變,大叫一聲:“不好,這下真的糟糕了!”

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第82章 靈帝秘寶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第21章 河畔追賈詡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第76章 驚變陡生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第9章 亂世之梟雄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
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二六三章 奉旨討不臣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第82章 靈帝秘寶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第21章 河畔追賈詡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三五三章 弓刀皆稱絕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53章 波瀾猶未息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第76章 驚變陡生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八二章 大亂將起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第9章 亂世之梟雄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