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

馬超滿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將這場亂戰鎮壓下去。

“某乃伏波將軍馬超,睜大眼睛看清楚了,都給老子住手,住手啊!”馬超揮槍成鞭,砸飛了一名對手,大聲咆哮。

放在從前,無論是他驚人的武藝,還是伏波將軍的身份,都有足夠的震懾作用。但亂戰之中的人們都已經殺紅了眼,只要看到不認識的人便不死不休。

馬超自曝身份的結果,就是被兩名敵人一左一右夾住,揮刀猛攻。他勃然大怒,轉身橫掃,將其中一名敵人的雙腿砸斷。

即便在盛怒之下,他依然是留了手,只打倒對手,不傷性命。但對手卻完全不理會他的好意,另一人趁機欺身靠近,合身猛撲,戰刀直奔他的肩胛而來。

“混賬,混賬!敵人在城外,你們都瘋了嗎?”馬超怒不可謁,吼聲如雷。

沒等他轉身迎擊,已經倒在地上,雙腿斷折的羌兵突然向前滾了兩滾,雙手緊緊抱住他的戰靴。馬超怒火上衝,也是一時不防,竟是被拉了一個趔趄,勉強沒有摔倒,卻眼睜睜地看着一把戰刀再度砍向了自己的面門。

他騎在馬上,又大喊大叫,周圍的羌兵都將他當成了首選目標。他武藝再高,在圍攻之下也難免露出破綻。

就在此時,他的親兵放棄對手,用盾牌擋住了敵人的戰刀。卻冷不防斜刺裡伸過來一支長矛,直接將他捅了個對穿。血忽地一下噴了馬超滿臉,一片刺眼的殷紅中,他看到僅剩的家兵倒了下去,雙目中充滿了不甘。

“啊!”馬超就像自己的心臟被刺透了般,痛吼連聲。馬家的私兵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在龍山大戰之中,若非這些人捨命搏殺,就算他的武藝再高出十倍,也別想殺出重圍。結果這些倖免於難的忠心之士逃過了大難,反倒是死在了自家人刀下。

帶着懊悔和仇恨,他將手中的朱槍風一般掄起來,將距離自己最近的羌兵統統掃飛。緊跟着,他手起槍落,砸向正在自己親兵身上向外拔長矛的羌兵小卒,巨大的呼嘯聲中,他直接將對方的頭盔和腦袋同時拍進了腔子裡。

“你們統統都得死!”馬超大吼,使出了真本事,將圍攻上來的羌兵殺得東倒西歪:“城頭軍兵聽令,開了城門,他們要出去送死,就讓他們去!”

心中的最後一絲清明提醒着他,這樣打下去,最後只會把自己最後一點實力拼光。羌兵已經瘋了,跟他們沒道理可講,與其拼光老本,還不如干脆一拍兩散,各跑各的算了。就算青州軍趁機攻城,首當其衝的也是那些失心瘋了的羌兵,自己正好趁亂突圍。

羌兵的目標就是城門。

發動攻勢之前,豪帥們不可能向每個士兵詳細解釋,到底爲什麼要奪取城門,奪取城門之後應該怎麼做。他們只是指出了目標,讓謠言帶來的恐慌有個宣泄的地方。形成亂戰之後,他們也沒辦法進行精細的指揮,更沒想到馬超會主動打開城門。

城門一開,擁擠在城門前的亂兵大潮有了個宣泄的口子,無論情願與否,所有人都開始向城門洞涌動過去。

幾個豪帥嚇得腿都軟了,他們要的是城門控制權,可不是想出去面對兇殘的青州軍。只是大勢已成,他們的命令已經無法有效傳達,也只能身不由己的跟着往外衝了。

萬幸的是,青州軍似乎沒想到今夜會發生這樣的變故,應變速度也不夠快,城門外一片漆黑,只有遠處軍營有成片的火光。很顯然,青州軍只是在營中戒備,並沒有趁機奪城的意思。

豪帥們大喜過望,本來以爲最好也只是控制住城門,和馬超、樑興那些人談判。誰想到,竟然誤打誤撞的成就了一個突圍的機會。

當然,趁夜突圍很危險,就算沒人阻截,大軍十停裡也得走散個三四停。可反正今天已經亂成這樣了,還管什麼大軍不大軍的,能逃出性命就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特別是老巢在岷江上游和高原地帶的白馬、耗牛、鄧至諸部,因爲距離太遠,他們的部族並沒有隨大軍遷移。只要首領逃回去,就有重整旗鼓的機會。

“城外沒人!”

“青州人還沒出營呢!”

“逃啊!快逃啊!”

片刻前還如狼似虎的羌兵一下從狼變成了羊,四散逃開,藉着夜幕的掩護,瘋狂逃竄。

馬超看得目瞪口呆。

開始他還以爲青州軍有什麼計謀,可是逃出城的羌兵越來越多,最早出城的那些人連聲音都聽不到了,顯然已經逃得遠了。青州軍卻遲遲沒有動靜,和他預想的大有出入。

馬超一時也搞不清王羽的意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是對方蓄謀已久的計策,對自己也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他看着遠處連營中的燈火,憤怒的咆哮起來:“王鵬舉,你這詭計多端的小人,老子做鬼也不放過你啊!”

……

平陶城中火光乍現的時候,王羽和麾下衆將正齊聚一堂,就着一副高清版的輿圖,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事實上,馬超的想法有些偏頗。

這一次,出手對付他的只有徐庶一人而已,王羽的心思早就飛回兗州了。若不是要等幷州事了,以及兗州戰場的確切消息,他早就急不可待的要動身南下了。

王羽不擔心徐庶能否成功,或許現在的徐庶還不夠成熟,擋不住馬超強悍到極點的橫衝直撞。但只要這次的計劃順利實施了,馬超就根本得不到橫衝直撞的機會。徐庶的計謀就像是一張大網,只要被網進去了,哪怕是最兇悍的鯊魚,也沒機會破局。

因此,當王羽看到西面天空中突然涌現出的火光時,只是微微有些驚訝的說了一句:“唔,竟然這麼快!”

“大局已定,接下來就可以專注於中原了!”諸葛亮揉了揉眉心,微微有些振奮,“曹操此番若果真行險,最終也是難言福禍。只要保得高唐無虞,便是讓他在其他地方佔些便宜,與總體戰局也是有益無害,若能形成決戰態勢,畢全功於一役,那就再好不過了。”

其實,從樑興進城開始,徐庶的計劃就可說是成功了一大半。

徐庶的計劃說白了很簡單,和對付馬騰、韓遂時一樣,無非是用間!

離間計,是古往今來的兵法大家們最推崇的計謀。不動刀兵,不張弓弩,只靠三寸不爛之舌,因勢導利,直接摧毀敵人,這就是用間的最高境界。

兵聖孫子對用間之道也是極有心得,在用間篇的末尾這樣總結道: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爲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以徐庶的智謀,對付西涼軍這樣拼湊起來的對手,自然會將用間之道發揚光大。

徐庶要求的三天時間裡,倒有一半是用在勸降樑興三將上了,剩下的時間則是一半用於趕路,最後發難,其實就是半天工夫而已。

招降樑興並不難,在趙雲和太史慈的夾擊下,樑興已是走投無路,眼見着就要斷炊了,這種時候給他一條活路,他不可能不慎重對待。

不過,光招降樑興沒用,因爲招降樑興對攻取平陶城沒多大好處。驅使降兵攻城太危險,搞個不好這些人會直接在戰場上倒戈,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徐庶的辦法就是一面許下種種好處,一面給樑興等人提供了個立功贖罪的機會。他答應樑興三人,只要他們拿出投名狀,日後便可循高幹例,不但不剝奪他們的兵權,反倒是有域外封疆的機會。預定的方向就是西域一帶。

換了其他人,可能沒什麼想法,也不會覺得這是恩惠。但樑興等人久在西涼,近水樓臺,豈能不知絲綢之路的繁華?

西域可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不毛之地,只有戈壁灘和沙漠。在這個時代,玉門關以西的大片領域之內,至少有幾十個大小國家,一度都曾是大漢帝國的屬國,一個個都富得要命,卻沒有足夠的武力守護。西域這塊肥肉,比公孫瓚等人的塞北之地要肥得太多了!

中原之所以放着這塊肥肉不理,無非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爲太遠,勞師遠征耗費太大,戰利品往回輸送又是耗費良多;第二還是因爲太遠,打下來也難以控制,稍不留神,就有尾大不掉之虞。

而按照王羽的擴張策略,對西域的征服將是以借貸的方式實現。即中原方面提供遠征之初的補給供應,等到遠征軍攻下一兩個國家,在西域站住腳之後,補給就將改爲交易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打下來的土地和奪取的戰利品,完全歸由遠征軍高層支配。

從古至今,軍隊的戰力和士兵的精神狀態絕對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不考慮戰後控制,形成隱患的問題,開疆拓土對秦漢時期的中原來說,其實是相當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能確定前方有足夠巨大的財富,還怕沒人願意去征服嗎?

對窮途末路的樑興三人來說,從絕處逢生到希望無限,就是徐庶幾句話的工夫。

得到了徐庶的許諾,他們以百倍的精神加入到了青州陣營之中,開始執行徐庶的計劃。

他們隱藏了投降青州的消息,只對外宣稱,說是要去平陶城與馬超匯合。因爲平陶城有糧食的事實衆所周知,軍中也沒人會對此有什麼異議。

進了城之後,樑興等人也藉着城內管制不嚴的機會,大肆散佈謠言。因爲馬超對諸羌的疏遠,以及王羽一貫對異族斬草除根的風格,諸羌一下子就炸開了。

若是沒有樑興三將進城的事,諸羌雖然緊張,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反彈。馬超在城中的嫡系部隊不過三千,連守城門都是羌、漢兵各半的配置,就算有出賣的心思,也難以實現。

不過樑興一進城,形勢就不同了。

突然變成了弱勢一方,耳邊又是流言四起,就算各部的豪帥想冷靜,也壓制不住族人了。

一開始,諸羌只是想先控制了城防,得到個和馬超平等對話的機會。只要城門在手,無論突圍還是固守,總還有個選擇的機會。否則,人家來個關門打狗,裡應外合,大夥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出於對馬超的畏懼,羌人想着先形成既定事實,然後再對話。結果馬超爲了防備樑興等人,下令嚴加戒備,羌兵的偷襲根本沒能實現。

羌人本來就是半開化的野人,雖然也不是完全不會動腦子,但遇到計劃外狀況之後,他們更多的還是遵從本能來行動。既然被識破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發動了強攻。

城內本就人心惶惶,亂戰一起,被壓抑的恐懼和惶然霎時間爆發出來,於是就演變成了全面的混亂。

徐庶當日請命時,用的就是這樣的說辭,如今城中火光熊熊,顯然是一切順利,勝利就在眼前了。

儘管對勝負沒有任何疑慮,但王羽和衆將還是紛紛走出了中軍帳,望着夜空中那抹亮色,見證着一場輝煌勝利的尾聲。

“到了這種時候,馬超恐怕不會繼續死守。他若是趁亂逃走,黑燈瞎火的,咱們很難抓得到他。”馬忠最擅長的就是伏擊、偷襲,在老搭檔潘璋傷重不起的時候,他認爲自己應該將拾遺補缺的職責承擔起來。

“他要逃,便隨他去好了,不必苦苦相逼。”王羽的回答雲淡風輕,全然沒有一絲煙火之氣,就彷彿說的不是敵軍主將的處置,而是某個無名小卒的去向一般。

馬忠微微一愣,愕然道:“主公的意思是……”

“很簡單,經此一役,西涼的局勢走向已經徹底確定了,馬超逃走與否,無傷大雅。”王羽擺了擺手,說的話頗有些高深莫測。

“西涼的局勢?”馬忠皺眉苦思,卻是始終不得要領。

“西涼之所以反覆不定,亂戰不休,主要的原因就在諸羌身上。”王羽耐心的解釋起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諸羌表面臣服恭順,骨子裡和鮮卑、匈奴沒什麼兩樣,無非是中原強便示之以恭,待中原疲弱,再露出真面目。”

“故而歷朝屢次征伐,屢屢得勝,卻始終難以徹底平定。諸羌鬧得兇,漢人豪強爲了自保,當然也得招兵買馬,擴張實力,這局勢能安定下來纔怪呢。”

王羽的眼瞳中倒映着熊熊火光,語氣愈發冰冷:“胡無人,漢道昌!想要徹底讓天下安定下來,首先就得剷除諸胡!不一定要斬盡殺絕,也可以讓他們融入華夏族裔之中,但這種融合,必須是徹底的,要讓他們忘記自己的野蠻出身,以華夏族裔爲榮才行!”

他擡手指向平陶城,不無讚賞的笑道:“元直此計,最大的好處就是徹底和諸羌撕破了臉,回到西涼後,西涼豪強勢力首先就要面對諸羌的報復,而他們自己,也有掠奪諸羌,增強實力,籌集西征所需!這個矛盾,將是難以化解的!”

“竟是這樣!”馬忠聽得瞠目結舌,完全沒想到,徐庶的離間計中居然還隱藏了這樣的伏筆,“難怪您下令將營寨設在離城如此之遠的地方,完全沒有圍城的意思,原來是方便羌兵突圍,將消息送出去啊!如此深謀遠慮,真是令人歎服。”

西涼的歷次叛亂當中,單獨由羌人或是漢軍叛逆掀起來的反亂,都很容易被平定。只有兩者互相勾結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威脅。

這一次徐庶巧施離間,兩邊的關係算是徹底破裂了。

即便戰後不加羈絆的放走樑興三將的殘軍,也不用擔心他們反覆無常,反戈一擊。因爲他們急着要回去守老巢,抵擋諸羌的反撲。兩邊相互攻殺,西涼在短時間內,就形不成任何威脅了。

等到其中一方獲勝,中原的局勢差不多也安定下來了。

若是諸羌獲勝,王羽便可令一上將回師西征,將其徹底消滅。若是豪強得勝,那就啓動西征計劃,讓他們爲大漢帝國的開疆拓土貢獻力量。

至於馬超……

“就看他如何抉擇了。”王羽輕描淡寫的說道:“以他武藝,即便我軍四下攔截,也未必能攔得下他,此人心高氣傲,若是真的做了階下囚,就算我有意饒他性命,只怕也是不能。所以,還是隨他去的好。”

“元直的計策奏效後,他已經是兩面不討好了。剩下那點嫡系部隊,在城中亂戰中折損些,突圍路上再走失些,最後能剩下一千多人就是萬幸了。憑這點力量,就算他能回返西涼又有何用?他若真是聰明人,就應該能做出明智的選擇,若是不然,我留他這個有勇無謀的莽夫也是無用,讓他自尋死路便是。”

馬超這樣的名將,王羽當然有興趣收集。但收復馬超的難度很高。

主要的障礙就是此人的性格,他有傲氣,有脾氣,而且野心十足。歷史上在西涼也是徹底被曹操趕得窮途末路後才放棄,投靠張魯的時候,也是以客卿身份依附,而非以部將自居。

可能就是因爲這樣,劉備收服馬超後纔始終不肯委以重任,就是高官厚爵的給了個空架子,生生的把這位西涼第一勇將給鬱悶死了。

王羽也不想收馬超爲部將,太危險了,而且軍中也沒有他的位置。馬超也是標準的騎將,讓他當呂綺玲或趙雲的副將肯定不行,再建一支新軍,讓他當主將,王羽自己又不放心。他只是想給馬超留條路走,讓這位猛將有機會在西征中展示自己的勇武。

關鍵只是看馬超自己怎麼選擇,如此而已。

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第94章 灰飛煙滅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第20章 一喝退千軍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13章 莫問女兒心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第9章 亂世之梟雄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第97章 仙法之秘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
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第94章 灰飛煙滅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第92章 風火七星壇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第20章 一喝退千軍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13章 莫問女兒心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第45章 溫酒斬華雄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第9章 亂世之梟雄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第97章 仙法之秘第30章 稱雄先揚名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