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

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

參與這場對決的都是當世有數的猛將,捉對廝殺的場面,自然精彩絕倫。

最激烈的一組,莫過於王羽和顏良這對冤家對頭了。

兩人的前怨不必再敘,在公在私,顏良都欲殺王羽而後快,如果能成功,因此而來的功勞也將大到無以復加。

另外,兩人都很急,急着解決對手,原因自然與眼下的戰局息息相關。

現在冀州軍已經佔了上風,但卻遠未到鎖定勝局的一刻。爲了殲滅白馬義從,冀州殺招盡出,最精銳的幾張王牌已經全部打出來了。

先登營勇悍絕倫,但以步對騎,硬生生的頂住了白馬義從的衝擊,戰績輝煌,但傷亡也是慘重之極。開戰前的千餘精銳,眼下能拿着兵器站起來的有沒有半數都很難說。

若非如此,又怎麼會被稱爲死士呢?

重甲的大戟士行動遲緩,張頜這個主將雖然到了,但他的部下還遠在幾百步開外,連陣型都沒重整完畢呢。按照這個速度,等他們跑到這裡,公孫瓚的中軍也應該做好防備了。

至於那幾萬步卒……

老實說,顏良真的很佩服沮授。冀州兵馬數量衆多,裝備精良,但原本都是分散在各郡縣,在袁紹入主冀州之後才集結起來。這幾支王牌都是幾大武將的嫡系,可以單獨使用,倒是很容易指揮,但剩下的那些卻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

結果,就是這一盤散沙。在沮授的指揮下,組成了這座高深莫測的玄襄大陣。配合幾支精銳,解決了最棘手的白馬義從。

不過,沮授的策略雖高明,但他畢竟不是純粹的戰將,他可沒本事象徐榮那樣,把一盤散沙在短時間內重組成強悍的戰力。玄襄陣只能緩緩推進,太快了的話,很容易變成亂陣。到時候別說轉守爲攻,沒準兒要被人打個逆轉呢。

其實,兩軍的距離不算遠,不過二百五十步左右罷了。

但幽州軍的排兵佈陣有些特殊,公孫瓚將騎兵放在前面,爲了給騎兵留出騰挪的空間,步兵的位置相當靠後。輕騎騰挪起來是相當快捷的。用步兵追騎兵,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等到冀州軍主力到達激戰的中心時,黃花菜都涼了。公孫瓚打不過,總是跑得了的,白馬義從雖然覆滅,但幽州輕騎的主力尚在。假以時日,很快就能再拉起一支強軍來。

看看泰山輕騎就知道了,這些騎兵從無到有組建起來,一共還不到一年,可是。在公孫瓚借出的那些老兵的教導下,眼見着有了精銳的範兒!

以弱擊強。他們一往無前!

進退有序,即便在眼下這樣的混戰之中,他們還能彼此配合,結成小規模的戰陣!

反觀自己麾下這些來自草原的騎兵,雖然一個個都是戰意十足,紅着眼拼命,但彼此之間不礙事就已經是萬幸了,還談什麼配合?

所以,想要迅速平定冀州,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裡留下公孫瓚!在那之前,首先要踢開泰山軍這塊絆腳石!

要完成目標,現在的這場對決就是最好的機會!

“死!給我死!”爆喝聲中,顏良的大刀化成了一道道的霹靂,一刀接一刀的向王羽斬去,不遺餘力,拼盡全力!

他修煉的武功,跟太史慈的武藝很相似,都是暴烈型的。太史慈重在一個快,爆發起來,速度驚人,到極致處,就彷彿千手觀音似的;而顏良的武藝重在力量,暗勁就像是炸雷似的,順着武器傳遞到對方體內,一波波的炸開,讓敵人氣血浮動,難以爲繼。

當日他之所以被關羽壓制,是因爲失了先手,一直只顧着招架,無法還擊,暗勁再強,也無從發揮。

今天他吸取了教訓,在文丑發動的同時,一起出動,死死的盯上了王羽,不給對方發揮馬速的機會。

看到王羽毫不示弱的迎上來的那一刻,顏良簡直心花怒放,對方要是仗着馬好進行遊鬥,他還真就奈何不了對手。但現在麼……就是自尋死路了。

他的武功對沒有內勁的人尤爲剋制,普通的武將遇上他,三刀下去,就算都招架住了,也得吐血受傷,直接七竅流血而死的也不是沒有。

王羽這個花架子跟他玩硬碰硬,這不是找死麼?

二馬盤旋的幾個照面之間,顏良奮起神勇,一口氣足足劈出了三十多刀,殺得王羽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威風不可一世。

當然,他這種戰法屬於全力爆發,屬於用體力換取爆發力的戰法,在這個期間內,就算是遇見呂布,他也能把對方壓制住。只是這種打法無法持久,否則就天下無敵了。

顏良打的主意,就是速戰速決。

按說,捱了他全力爆發的這麼多刀,就算一絲不漏的全部招架住了,王羽也應該受點內傷,吐點血。

可是,當一輪爆發完畢後,顏良驚異的發現,王羽還是那麼生龍活虎,長槊一擺,居然開始反擊了!

顏良驚駭莫名。

若不是他絲毫感受不到內勁的存在,他準會懷疑,對方這段時間時不時修煉了什麼武功,所以才……

可是,以王羽的身份,找一份秘訣應該不難,但頂級的武功都是家傳的,哪有那麼容易弄到?何況,越厲害的功法,需要的修煉時間也越長,臨陣磨槍有啥用?修煉個半吊子,一樣抵擋不住自己的猛攻,不如不練。

現在,王羽行若無事的擋住了自己的猛攻,連一點傷都沒受,無論攻擊還是防禦,從他身上都感受不到任何內勁……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一輪爆發結束,腦子裡又多出了一堆問號。顏良手上多少有些慢了,王羽趁勢猛攻。形勢一下就逆轉了。

王羽也很急。

象公孫瓚這種很驕傲的人,往往都經受不起挫折,一招錯步步都會錯。光是擋住顏良沒用,要打退顏良,進行反擊才行。

顏良全力爆發的攻勢異常猛烈,在剛剛的一瞬間,王羽幾乎以爲面前的不是顏良,而是呂布。換在從前。王羽即便招架住了,也要受點內傷。

不過,現在當然不一樣了,感謝徐榮的饋贈,他現在也是有內功的實力派了。

墨家的武功,秉承了墨家的理念,以戰止戰。修煉出來的內力只有兩個特性:一是增強耐力,第二就是化解敵人的內勁。

這內勁練不練,區別不是很大,反正收拾雜兵的時候,是一點都體現不出來。但對上強力武將,那就了不得了。等於是把這些武將強行拉到了跟王羽一樣的境界,大家只能拼招式,拼力量了。

好吧,這聽起來仍然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只要回想一下過去和一流武將對戰的經歷。王羽也就心滿意足了。

他最喜歡的打法是硬碰硬,可以前遇上一流武將。都只能用陰謀暗算。成功了也沒啥可得意的,失敗了更是悽慘,好幾次都被呂布追着打。

扛住了顏良的猛攻,王羽氣勢大漲,手中一杆長槊大開大合,挑、刺、蕩、封、橫、壓、送、轉,將新學來不久的槊法使得混若天成,時不時再夾雜幾式神出鬼沒的奇招,將銳氣盡喪的顏良徹底壓在了下風,只能苦苦招架。

顏良的吼聲跟剛纔一樣響亮,可中氣卻越來越弱,一半是氣的,另一半是苦的。速戰速決?自己不被速戰速決,就已經值得慶幸了。

百忙當中,他抽了個空子,向另外兩個戰團望去。王羽身上又發生了異變,上駟對下駟的策略已經無法達成,只能期待兩外能有所突破了。

他先看向文丑一邊。對兩個同袍的武藝,顏良心中都有數。文丑與他差不多,張頜稍遜一籌,而敵人那邊,太史慈已是名聲在外,剛纔和文丑對過兩招,還佔了上風,的確名不虛傳。

所以,在冀州這邊,張頜就是下駟對上駟,文丑對上個無名少年,優勢比自己這邊還大……好吧,是預想的優勢。無論如何,現在也只能指望老搭檔了。

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顏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手中的大刀拿捏不穩,差點被王羽給蕩飛了。文丑,居然比他還慘!

那少年的槍招很快,跟太史慈那種快不是一種快法。太史慈純粹是手快,又能兩手同時使用不同的兵器和招數,一發力就跟狂風暴雨似的;而那少年的快,卻像是綿綿的細雨,看上去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威勢,卻勝在一個無孔不入。

一眼之間,當然看不出這麼多東西,顏良的結論,是根據文丑目前的狀況推測出來的。

文丑身上已經帶了傷,傷在肋下,應該不是很重。熟悉文丑招數套路的顏良很清楚,老搭檔的武藝沒什麼破綻,但每次發動猛攻的時候,肋下都會露出一個空門。這算不得什麼,無論是什麼武藝,都不可能完全沒有破綻,只要不被敵人抓住就可以了。

然而,文丑的這個對手,看起來就是個特別擅長捕捉破綻的。

看似連綿細雨,沒多大威脅的槍勢中,蘊藏着無數道閃電,將雨擋在外面時不會發現,一旦讓雨絲滲進來,閃電就會隨之而入!

所以,文丑現在純粹以防守爲主,偶爾纔有那麼幾下反擊。卻像是烏龜探頭似的,見到對方槍勢一動,趕忙縮了回去,這樣打保命無虞,能贏才見鬼了呢!

這種人,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裡?

顏良抓狂了。

他的策略已經徹底破產了,目前態勢最好的反而是張頜。張頜的武藝,本來就是以防禦爲主的,就算遇上呂布那種對手,也能頑抗一陣子,太史慈的攻勢雖猛,拿他卻也沒什麼辦法。

所以,張頜既沒受傷,也沒氣虛,一面固守,一面還能趁着太史慈心浮氣躁的時候還擊幾招,算是有攻有守了。

然後……然後顏良就無暇旁顧了,王羽的攻勢太猛了。

刺、劈、擋、回掃,槊法中的其餘幾式他都棄而不用,只是直來直去的猛攻,顏良全力反擊,卻因爲開始的爆發消耗太大,一時無以爲繼,只能任由形勢每況愈下。

金鐵撞擊聲不絕餘耳,火星四下亂濺,戰況極爲激烈。

局面雖然不利,但顏良畢竟是當世驍將,就那麼硬生生的扛住了王羽的攻擊。

久攻不下,眼看着遠處煙塵大起,王羽大急,手中長槊舞成了風車一般,槊影鋪天蓋地一般,將顏良籠罩其中。可顏良既然看明瞭形勢,也打起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王羽再強,一時又哪裡攻他得下?

千鈞一髮之際,烏騅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咆哮,在二馬並行的時候,揚起脖子,張開大嘴,一口咬在了顏良戰馬的脖子上!

“幹得漂亮!”王羽大喜,不失時機的使出了一式力劈華山,長槊呼嘯着劈向顏良的頭頂。得了主人的誇讚,烏騅更是賣力,一口咬完,緊接着又是一口,哪裡像是一匹馬,倒像是一頭猛虎!

“咴……”顏良的戰馬也是匹良駒,但卻沒受過格鬥方面的訓練,哪裡受得了這個?一聲慘嘶,馬身劇烈的晃動起來,既是因爲疼痛,也是因爲它想要擺脫對手的撕咬。

顏良措不及防,憑着精良的騎術,一邊強行穩住身形,一邊橫舉大刀,招架住了王羽的殺招。然而,他也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身前的空門大開,再防不住王羽包着鑌鐵的戰靴。

王羽沒有趙雲那種把握細微破綻的本領,但這種機會也不可能放過,飛起一腳踢中顏良的胸口,將其踹落馬下的塵埃之中,他揚槊長嘯:“顏良已授首,弟兄們,殺散他們,隨某直取中軍!”

“吼,吼!”像是應和一般,烏騅人立而起,放聲咆哮。

一人一馬的咆哮聲匯在一處,如龍吟一般滾滾而過,將整個戰場上的喧囂聲都壓制住了。

無論是激戰中的兩軍騎兵,還是行進中的冀州主力,又或混亂中的幽州步兵,都被這咆哮聲所驚,駭然擡眼相望時,卻見駿馬如龍,馬上的勇者直如下凡的天神!

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4章 月黑殺人夜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第72章 夜探皇城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第93章 劍指何處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第81章 月夜私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85章 情場如戰場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第8章 漢營先震驚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11章 一語道天機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第71章 兵分三路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
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4章 月黑殺人夜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第72章 夜探皇城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第93章 劍指何處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第81章 月夜私會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六六五章 兩強之爭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三七六章 提前決戰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85章 情場如戰場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第8章 漢營先震驚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11章 一語道天機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第71章 兵分三路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