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

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

張楊開始後悔了。

他後悔聽信了曹操的話,再次貿貿然招惹上了王羽。

現在,困擾他的已經不僅僅是朝歌、枋頭一帶的青州大軍了,光是領地內的那股不足百人的隱霧軍,就搞得他焦頭爛額的。

這支小股部隊先是在孟津製造混亂奪船,隨後一路向東,過溫縣、平皋、州縣,一路殺向了懷縣!

懷縣是河內的治所,張楊在此屯有過萬兵馬,溫縣、平皋等地也是河內重鎮,各有重兵駐守,按說不應該爲這麼支小部隊而煩惱。

但敵人實在太狡猾了,仗着人馬較少,行蹤隱蔽,一直藉着地利與於毒的追兵周旋不休。正面對抗,他們肯定不是對手,他們能伏擊就伏擊,不能伏擊就暗殺或偷襲,哪怕無法對追兵造成殺傷,他們也會不停的騷擾。

於毒其實也是遊擊作戰的行家,但他帶着大軍,卻依然對這支小部隊無可奈何。在他的圍追堵截之下,敵人不但沒有陷入窘境,反而以十幾場伏擊和偷襲戰,讓於毒折損了四五百人馬。

比伏擊、偷襲更可怕的是暗殺。

追擊戰進行了七天,被暗殺的校尉級軍官就已經達到了五個!幾乎一天一個!於毒軍,校尉是新編制,相當於原來的小帥,和正規軍的軍司馬差不多等同。

於毒爲此叫苦連天,並且強烈要求張楊在領地內肅清奸細。他信誓旦旦的保證,要是沒有內奸通風報信和接應,他只需三天時間就能將敵人一網打盡。

張楊何嘗不知道。河內有很多奸細?可問題是,他也無可奈何啊。奸細實在太多了,被放回來的降兵。每個都有可能是奸細。張楊可以甄別之後,再讓他們重新入伍,但總不能連那些解甲歸田的也要逐個審查一番吧?

且不說審查這些人需要的工作量和耗費的時間,單說這麼做造成的影響,也是張楊難以承受的。一個搞不好,用不着王羽來打,領內就要烽煙四起了。

但一直讓那支敵兵就這麼接近也不是個辦法。

那支軍隊新來了個主將,不但武藝出衆,而且手段極其狠辣。又膽大包天,真讓他帶人摸進了懷縣,很難說他會不會來暗殺自己。

張楊雖然已經加強了護衛,可天下間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人千日防賊呢?就算防得住,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也不是人過的啊。

所以,他後悔了。

單是這麼一支小股部隊,就讓他焦頭爛額了。若等到河東的徐庶過來,與朝歌城的大軍一東一西的呼應。加上這支神出鬼沒的隱霧軍……他要拿什麼抵擋?

隱霧軍在領內肆虐的事,他都沒好意思向呂布通報。青州大軍入境,他可以求援,可若是連這麼幾十號人都應付不了。他還求哪門子援啊?直接抹脖子自殺不是更乾脆?

這麼硬着頭皮挺着,當然也不是辦法,可他又能怎麼辦呢?

在這樣的煎熬中。當他得到最新的警訊,說太史慈揮師出發。率領水師全軍西進時,他竟然有鬆了口氣的感覺。

反正該來的總得來。晚來不如早來,早來早痛快,早死早超生!不就是個河內嗎?大不了讓給你還不行嗎?老子不陪你玩了還不行嗎?

張楊萬分委屈的想着,然後找來了董昭。

“公仁吶,你看,事已不可爲,吾是不是乾脆放他過去呢,反正青州只出動了水軍,說不定真的是隻想接應白波呢?”

董昭先是一驚,繼而急得直跺腳:“明公,您糊塗啊!太史慈是什麼人?王羽麾下的第一悍將!他帶着水軍,和徐庶一會合,然後在河陽、孟津又或什麼地方上岸,然後賴着不走,明公您能如何處置?”

“吾……”張楊張了張嘴,什麼都沒說出來。

打?怎麼可能打得過?一個新來的魏延,就搞出這麼大動靜了,再加上一個悍勇絕倫,用三百人就敢衝擊兩萬大軍的太史慈,以及那個機變無雙,詭計百出的徐庶……真是想想就讓人心寒!

董昭苦口婆心的勸道:“爲今之計,只有迅速通報洛陽,在險要處以鐵索攔住河道,兩軍共抗強敵。繼而向周邊諸侯發出倡議,號召羣雄羣起而攻之,這纔是救亡之道啊。”

“只能如此?”張楊遲疑不決,兩軍現在還算沒徹底撕破臉,如果自己放行,說不定還有緩和的餘地,一旦如董昭所說,恐怕就……

董昭肅聲道:“唯有如此!”

他這樣說,並非只是爲張楊着想,而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是兗州濟陰名門董氏之後,少年便舉了孝廉,名動一方,家中的衆兄弟多有在外出仕的。

如今青州勢大,但內部格局已成,董昭縱然投靠過去,沒什麼功勞傍身,也很難晉身。何況,王羽對成名已久的名士似乎不是很在意,倒是相當熱衷於提拔後進。青州幕府的幾大內務重臣之中,國淵、王修、糜竺無一不是年輕人。

還有就是那個驃騎名錄。

董昭自忖也是有些才幹的,王羽應該也不至於沒聽過自己的名字,但卻始終沒有與自己接觸,很顯然,那名錄上根本沒有自己的名字。

是可忍孰不可忍,董昭可不願意自己送上門去,然後從普通一吏積功上升,他對自身價值的評估,要比那高得多。

最重要的,還是青州新政。

儘管還沒有周詳的瞭解過,但新政帶給董昭的,卻是非常不好的感覺。他敏銳的預感到,只要王羽堅定不移的將新政推行下去,對他,對濟陰董家,都將造成極大的損害。

因此,他現在的主要目標就是抑制青州的發展。在和曹操派來的使者接觸後,他更是堅定了這個信念,所以纔對張楊極力勸說。

張楊本來就沒啥主見,對董昭也很信重,這麼一聽,當即就下令,讓人去聯繫呂布了。

河內到洛陽有通衢相連,信使一天就返回來了,帶來了一個讓張楊震驚不已的消息。

“你說什麼?奉先不肯出兵?這,這怎麼可能?難道,難道……”張楊眼前直髮黑,耳中也是轟鳴陣陣,如果呂布也背棄他了,這前途就真是黯淡到家了。

“溫侯說,青州軍不會在河內登岸,目前在河內滯留的部隊,也很快會退出河內,只要青州人不違反這項約定,您就無須擔憂。”

“什麼?他們不上岸?難不成要直接往返於延津和河東?這不可能吧?”雖然信使言之鑿鑿,但張揚卻始終將信將疑。

“溫侯說,白波會在河陰、小平津上岸,青壯沿河步行東進,老弱暫時滯留,等河東運送完畢後,再隨船東去。”

“在洛陽停留?奉先連這種事都能答應?”信使解釋得越清楚,張楊就越是不信,呂布那臭脾氣,哪是這麼好說話的人啊?

信使看看左右,啞着嗓子低聲道:“屬下在洛陽聽魏將軍說了一件事,可能與此有關……”話只說了一半,就停下了。

“都下去吧……”張楊會意,知是機密消息,當下屏退左右,想了想,卻又吩咐了一聲:“請公仁來。”

等董昭匆匆趕到,張楊這才吩咐信使繼續往下說。

“數日前,青州使節孔融到訪洛陽,公開揚言說:青州沒有染指河內之意……”

信使先將那場會談上,兩家商議的種種說了一遍,然後又道:“開始溫侯還在猶豫,孔融卻突然要求密談,事後,溫侯的神情有些古怪,卻沒說什麼,但第二天,嚴夫人卻是笑眯眯的,見人就打招呼,心情好得很。”

“……弟妹?”張楊越來越迷糊,孔融說的事,怎麼會讓嚴夫人這麼高興呢,奇怪,太奇怪了。

他稀裡糊塗,但董昭可是個心思通透的,念頭只是一轉,頓時臉色大變,失聲叫道:“啊呦,不好!”

張楊被他嚇了一跳,連忙問道:“公仁,什麼不好?”

董昭不及回答,一把抓住信使的衣襟,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對方,急急追問道:“消息可確切?”

“應該是不差的。”信使被他搞得有些緊張,說話都有些不利落了:“魏將軍與嚴夫人有些親緣關係,事後私下聞訊,嚴夫人心中歡喜,卻也沒有瞞他……消息應該是不會錯的。”

“這可糟了,這,這該如何是好?”董昭急得團團亂轉,張楊則是有些惱火了,說了半天,他還不知道到底什麼事呢。

他瞪了信使一眼,後者一激靈,慌忙解釋:“主公,其實就是孔融代其主向溫侯求親,要求娶溫侯的那位千金。”

“哈?”張楊嘴張得老大,這件事可是太出乎他預料了:“王鵬舉不是已經……”

董昭跌足嘆道:“明公啊!現在是計較這些事的時候嗎?您想想,若親事一成,這兩家遲早會合而爲一,王羽本已強勢至此,若再得呂布之助,明公您當如何自處?天下羣雄又當如何自處啊?”

“那要怎麼辦?”張楊傻眼了,慌神了,沒主意了。

“設法破壞,一定要設法破壞此事!”董昭失態的大叫着,聲音中從裡到外的透着股氣急敗壞的味道。

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94章 灰飛煙滅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65章 要戰便戰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3章 偏向虎山行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30章 稱雄先揚名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
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六七九章 發揮優勢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七二章 鐵騎突出第94章 灰飛煙滅第59章 威勢凌羣雄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65章 要戰便戰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零九章 兵不厭詐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零九章 心照不宣七一六章 逆襲落空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六零五章 悽雲慘霧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七三五章 天心厭胡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第51章 不慚世上英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3章 偏向虎山行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第30章 稱雄先揚名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八三六章 亂世路不平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七七四章 聞風喪膽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