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

蜀國三路攻擊江陵,防守江陵的吳國大都督打算利用時間差將蜀國的三路大軍一口全部吞下。陸遜率領十萬大軍將姜維的進軍路線堵住,將姜維攔截的陸遜佔據兵力優勢並沒有立即發起攻勢,兩軍僵持對峙起來。姜維率領蜀軍的高級將領出陣邀請陸遜上前敘話。

姜維對陸遜說道:“大都督閣下,我蜀國將三路攻打你駐守的江陵。你不呆在江陵好好的固守城池,怎麼有閒情逸致帶着大軍前來迎接我啊,是不是覺得孫權那主靠不住了,想棄暗投明啊!不過你先得把你老婆休了,她可是孫權的女兒,要不你拿她當投名狀我們蜀國也會接受你這個曾經的大敵的投降。”

“投降?即使是諸葛亮、司馬懿都不能讓本都督屈服就憑你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陸遜冷笑的說道,

“好像大都督成名的時候也是乳臭未乾吧,大都督攔住本大將軍的去路,既不打又不走是何道理?難不成想請我們吃飯不成!”姜維繼續嘲諷道。

陸遜強忍着怒火平靜的說道:“姜維少逞口舌之利,等下就讓你好看!”撂下這句狠話之後陸遜返回己方的陣營。

陸遜估摸着淩統的大軍已經登陸而且應該離姜維的沒有多遠的路程,於是陸遜下令十萬大軍對姜維發起了進攻。姜維的軍隊裡面沒有像藤甲兵那樣逆天的兵種但是白毦兵是實打實的精兵,姜維下令劉靖率領白毦兵爲先鋒全軍衝鋒。三千白毦兵組成的先鋒部隊在老將劉靖的率領下像一支利劍朝吳軍帥旗發起衝鋒,蜀軍其他的部隊跟在白毦兵後面不斷的擴大白毦兵撕開的缺口。十幾年過去了白毦兵的實力還是難麼厲害,爲了對付蜀國的精兵陸遜早有對策,招募了足足一萬丹陽兵作爲他的親衛軍隊。看着劉靖率領白毦兵在吳軍的陣型裡面肆虐,陸遜讓呂蒙之子呂霸率領一萬丹陽兵纏鬥白毦兵。

丹陽兵不愧是戰鬥力最強的號稱三國第一步兵,在陸遜手下不到一年的訓練下居然可以跟蜀國最精銳的部隊打個平手。看着丹陽兵將蜀國最精銳部隊在夷陵之戰給吳軍造成巨大傷亡的白毦兵死死的困住,陸遜露出了勝利的微笑,在陸遜看來喪失尖兵的蜀軍沒有白毦兵這羣猛虎帶動氣勢對上優勢兵力的吳軍只有全軍覆沒了,更何況姜維的身後還有淩統的五萬大軍向他伸出獠牙。

但是陸遜想錯了,姜維手下的軍隊全是精兵,從長安帶來的一萬御林軍是,孟獲、念山這兩個族長率領的少數民族更加是。孟獲率着兩萬多彝族好戰的勇士從左路殺出,念山率領兩萬羌族的軍隊從右路殺出。比吳兵高出一個頭以上的少數民族的軍隊,揮舞着奇形怪狀的重兵器怪叫着向陸遜的中軍衝去。

姜維手下的士兵個頭、力氣都比陸遜的大部分士兵要厲害,尤其在孟獲帶着幾百身披虎皮頭戴虎帽跟吳軍短兵相接的時候。陸遜的士兵陷入崩潰了,孟獲扛着一把五米長的巨斧,一斧頭下去好幾個士兵被砍成兩截。孟獲的五百戰斧小弟組成戰斧陣就像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不斷的絞殺靠近的吳兵。念山也不甘落後,他率領一千親兵組成傳自秦朝的衝鋒戰陣。以一千親兵爲槍頭像一支長槍向陸遜的帥旗穿去。

十萬大軍對上六萬大軍,看到蜀軍陣營中特殊兵種齊出將己方的軍隊殺了幾乎不成陣型。陸遜於是從丹陽兵中分出兩部去頂住以念山、孟獲組成的衝鋒陣。陸遜的士兵先天素質遜於姜維的士兵雖然陸遜佔據人數的優勢但是戰役仍然陷入苦戰,三個小時過去了姜維這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派去阻擋孟獲、念山的丹陽兵快要頂不住這兩個蠻子率領親兵的攻勢了。陸遜祈禱着淩統的軍隊快點出現在姜維的屁股上狠狠的來上幾刀減弱一下陷入靡戰吳軍的壓力。

在陸遜的祈禱下,淩統的大軍終於趕上了戰場,看着陸遜又有五萬生力軍加入。姜維看着筋疲力竭的蜀兵們不由有一種絕望,狹路相逢勇者勝。姜維剛想派自己的親衛部隊將白毦兵就出來,然後以白毦兵而先導朝淩統的方向殺出一條血路。

看着姜維後面出現凌字戰旗,陸遜再次露出了微笑。前後十三萬大軍夾擊姜維,五萬生力軍對付戰鬥好幾個小時的蜀軍自然可以順利全殲。陸遜將姜維想讓白毦兵脫離戰鬥自然清楚他打什麼主意。丹陽兵的數量越來越少,陸遜投入一萬多精銳的步兵繼續困住白毦兵,不給姜維逃跑或者翻本的機會。孟獲、念山發現了姜維的窘態,他們輕鬆的殺退圍困他們的丹陽兵返回本陣。

孟獲對姜維說道:“大將軍不必灰心,我和念山老兒一起護着你殺出去,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吳狗,我們收拾起來不在話下。”

孟獲這個時候勸姜維拋棄軍隊逃走,身受諸葛亮影響的姜維是不會這麼做的。姜維對孟獲說道:“孟老將軍,你們彝族爲了我們蜀國這麼多年盡心盡力,死傷了不少男兒。您還是帶着您收下的兒郎先撤退吧。你們是客軍,又是蠻族。陸遜一定會放你們走的。請回去稟報陛下跟漢中王就是我姜維無能,不能打敗陸遜。愧對漢中王跟陛下,今天我姜維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是不會投降的,兵盡之時便是我爲國盡忠之時!”

孟獲見姜維一心求死,不肯苟且偷生便不再相勸,帶着自己的親兵返回戰場。看着淩統的軍隊越來越靠近,姜維組織了一萬人向淩統的五萬人發起了衝鋒。淩統看着一心求死的姜維也親自上陣跟姜維對鬥,突然攔截淩統部隊的蜀軍各個爆發出歡呼聲。淩統感覺到了大地的震動疑惑的望望身後時想到:難道這個時候還有蜀國的援軍,難道真有天意不成。淩統回頭一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就嚇了一跳。

淩統身後有大隊騎兵向他的部下衝來眼看就要撞上了,看他們的服飾淩統不知道他們是哪一支軍隊。但是他們戰旗上大大的蜀字表明這支軍隊屬於蜀國。姜維跟偰羅有一面之緣,大通峽谷一戰兩人交過手。姜維看到匈奴騎兵來源高興的喊道:”兄弟們殺啊,援軍來了。五溪王率領援軍來幫助我們了!”

陷入夾擊的蜀軍可不管什麼五溪王是誰,只要有援軍來解救他們就興奮起來賣力的殺敵起來都想給友軍一個好印象。孟獲對念山喊道:“大山,我們比比,看看誰能先殺夠一百個吳狗,輸的請贏得一罈好酒。”念山回答道:“怕你不成,一罈不過癮。兩壇!”

念山與孟獲兩人的賭局激發了蜀國被包圍軍隊的熱情,士氣再度被激發的蜀軍一舉突破吳軍的戰線向陸遜的帥旗進攻。被陸遜組織更多的人給攆回去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此時是陸遜內心最大的寫照。

韓當之子韓綜對陸遜說道:“大都督快點撤出戰鬥吧,否則我們這十三萬大軍就會全部陷在這裡,死無葬身之地!”

“撤出戰鬥,對淩統的水師就在附近。你組織一隊騎兵突破姜維的軍陣給淩統報信讓他立即撤出戰鬥,乘船返回江陵。”陸遜對韓綜說道。

韓綜按照陸遜的命令將陸遜軍中的戰馬集中起來組織了一支一千人的騎兵,姜維知道陸遜派遣韓綜衝陣的目的給淩統報信讓淩統脫離戰鬥,乘水師的船離開這裡。等淩統撤出戰鬥之後陸遜也跟着個撤退會江陵。姜維派出手下的親兵對這一千吳兵進行攔截,雖然吳軍的戰鬥力平時不怎麼樣,但是狗急了跳牆,一千騎兵各個雄起跟姜維攔截的親兵鬥得有聲有色。在姜維重兵的阻截下韓綜還是順利的跟淩統匯合,淩統派出一萬人組成長槍陣阻擊匈奴人衝鋒,同時聯繫水師。淩統指揮着四萬大軍朝登船點的河邊緩緩撤退,看着淩統的軍隊開始撤出戰鬥,陸遜也開始讓軍隊慢慢的撤出戰鬥,除了陷入混戰撤不出來的軍隊,陸遜完全脫離戰鬥的有將近四萬人。有了匈奴人的騎兵幫助,陸遜知道那些陷入混戰的吳兵再也回不來了,關鍵是保住剩下的四萬士兵。八萬對六萬,戰死過半,反觀蜀軍的傷亡不到三萬。前後夾擊的計劃都不能消滅姜維不禁讓陸遜懷疑是不是上蒼已經拋棄了吳國。

淩統派去牽制匈奴騎兵的一萬士兵很快被消滅,淩統壯士斷腕他派出一萬敢死隊去阻截匈奴人的騎兵。用兩萬人的犧牲淩統成功的拖住了匈奴騎兵的步伐將剩餘的三萬大軍全部裝船帶走。看着淩統的大軍撤出戰鬥乘船遠去的時候,陸遜也指揮餘下的軍隊向江陵撤退。當陸遜返回江陵的殘軍走到一片開闊地的時候,一支騎兵衝出來將陸遜的軍隊截成兩段,同時首尾兩端又有兩支騎兵殺出。看着這三支騎兵的戰旗都是大大的趙字陸遜陷入了真正的絕望,陸遜的親兵見自己的主帥已經六神無主了便放倒帥旗將陸遜的盔甲脫下,然後趁着混亂向江陵城跑去。

看着帥旗被放倒了被騎兵包圍的吳兵頓時陷入絕望都放下兵器投降了,趙雲向幾個吳軍的高級將領詢問陸遜的去向。但是幾個俘虜也不知道陸遜的去向,只是含糊的聽到好像陸遜自殺了。趙雲自然不相信陸遜會自殺,他派孟鷹率領五千騎兵向江陵趕去一路追查逃跑的士兵裡面有沒有混有陸遜。

在偰羅三萬匈奴的騎兵幫助下,姜維徹底的清除了陸遜逃跑時留下的吳軍。同時趙雲派去的使者也聯繫姜維的時候,姜維正在統計傷亡情況:六萬大軍遭到淩統跟陸遜的夾擊傷亡兩萬五千,陸遜跟淩統總共被殲滅了六萬軍隊。陸遜撤往江陵的四萬士兵也被趙雲包圓了,陸遜最後可以用的軍隊只有呆在水師船上的三萬人了。

陸遜的親兵帶着陸遜趕往江陵城,陸遜的親兵頭領留了個心眼發現站在城頭跟他對話的不是原本陸遜任命留守江陵的偏將帶帶着陸遜往碼頭逃走跟淩統的水師匯合去了。孟鷹帶着五千騎兵一路追到江陵城,這時馬忠才知道陸遜這條大魚從他面前逃走了。

淩統率軍脫離戰鬥之後,記起陸遜交給他的另外一個人奪回公安,於是率着三萬吳軍去找公安費觀的晦氣去了。費觀佔領公安之後出奇的倒黴,先是遛馬摔傷腿接着又染上風寒,他將所有的軍務交給毫無經驗的副將,自己呆在公安一戶豪門裡面靜養。淩統攜怨而來,而且速度非常迅速。淩統先是將費觀那些稱之爲船的小舢板幹掉斷掉公安的耳目,然後突然發起襲擊。不到一日公安易主,費觀因爲摔斷了腿,而且身染風寒被豪門推出來去邀功但是淩統一點都不相信連刀都拿不起的廢人會是蜀國的將軍。

陸遜在親兵的拼死護衛下逃到了凌佔領的公安,到了公安的陸遜恢復過來,智者的風範再次出現。陸遜對淩統說道:“大將軍是對的,現在蜀國的鋒芒畢露,我們要暫避其鋒!準備撤退到赤壁吧,這件事我會向皇帝請罪了!”淩統遵照陸遜的命令放棄公安率領水師撤退到赤壁。

趙雲、姜維兩人率軍橫掃荊州的吳軍,幫助姜維取得勝利的偰羅要回去安頓族人,因此率軍返回五溪。姜維率領剩下的三萬五千軍隊跟趙雲會師江陵。望着滔滔的長江,兩人這回是真真的停止進攻了,而是協助董允處理荊州的事務打擊那些不服從蜀國統治的反對勢力。

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陣法大全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十章 算計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
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陣法大全第一百五十四章 平定塞外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五十章 和談—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十章 算計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十五章 伐魏—3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十一章 變局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