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

蜀國二十萬大軍與浮屠教的二十萬大軍將太平青領道的三十萬軍隊圍困在會稽山上,達摩爲了達成盟約孤身一人趕往蜀軍的帥帳請求兩軍結盟共同對付以薛瑩爲首的太平青領道。達摩隻身求見守門的稗將不敢阻攔連忙通知黃皓,詢問黃皓的意見,黃皓聽完稗將彙報之後便去找皇帝報告去了。

“這幫浮屠教的人還是真麻煩,這次又派了一個人來求見陛下商量結盟的事情。”黃皓走進來對我說道。

我對黃皓說:“怎麼回事,難道浮屠教又派人來了。這回是誰,如果是達聞覺那老和尚朕就不必見了。”

黃皓回答說:“這回來的只有一個和尚,他叫達摩。據說是浮屠教東土最大的僧侶。”

達摩?什麼狗血情節,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跡達摩至少要等到南北朝時期纔回東渡弘揚禪法,難道這小子也穿越了。也許是同命同姓吧,我對黃皓說道:“浮屠教不是善於辯論吧,把各大軍團的長官都叫過來。看看達摩想說些什麼?結盟可以只要他能說服朕的這幫武將便可以了。”

達摩走進帥帳的時候、趙雲、魏延、姜維、趙廣等將領已經甲冑在身全副武裝的等候他的到達,達摩一進來就念道:“有無是二邊,乃至心境界;淨除彼境界,平等心寂滅。”

我笑着說道:“和尚你不是無慾無求嗎?爲何還要組織軍隊跟太平青領道爭個你死我活了,出家人四大皆空,爲何還如此執着於權力呢?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達摩大師爲何不放下屠刀解散軍隊將對付太平青領道的重任交給我們了。”

“自從貧僧拿起屠刀衛教的那一刻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成佛,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這謂我何求。施主說出這一番話,可見施主心存慧根與我佛有緣。佛渡有緣人不知道施主願不願意放下紅塵的執念,皈依我佛了。”達摩說道。

“紅塵易勘道難悟,達摩禪師就不必扯開話題了。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吧,你我兩方結盟,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或者你如何讓朕放心手握屠刀心向佛的信徒會歸順我們蜀國的統治了。”我向達摩問道。

“貧僧不能保證什麼,但是隻要貧僧還有一天活在世上就不容許浮屠教的信徒擾亂陛下的統治,這是貧僧唯一能保證的。你我結盟,貧僧願意將十幾萬護教的軍隊全部交出來交給陛下統帥,貧僧只希望陛下能答應一個要求就是允許浮屠教在蜀國今後所有的領地內自由傳教。”達摩說道。

“陛下,萬不可答應達摩。這是一個圈套,浮屠教蠱惑人心的威力實在太大了,陛下答應了他必然將導致第二次黃禍。爲了蜀國的千秋基業末將請求陛下將太平青領道、浮屠教這兩大邪教連根拔起。”姜維反對跟浮屠教結盟說道。

“我浮屠教以濟世救人爲己任,不求權利、不求榮華富貴只求蒼生安樂,即使將軍將我中土的浮屠教信徒全部誅殺,但是終有一日,佛法還是會東渡了。我們依舊會派出高僧前往中原,我浮屠教高僧千千萬萬將軍又豈能殺光,你殺一個我們就派出兩個,殺兩個我們就派出四個。姜將軍不要被執念所惑,趁早回頭吧。”達摩反駁道。

姜維掀起了跟達摩的辯論,姜維主張滅佛,趙雲主張平等對待,魏延保持中立,而達摩一味宣揚佛法做最大的忍讓。三個女人一條街但是三個男人吵起來並不比三個女人遜色到哪裡去。我對達摩說道:“既然如此,朕答應你的要求。魏延率領白虎軍團接管浮屠教的大軍,明日我們左右夾擊會稽山,在所謂的教主于吉回來之前拿下會稽山。大師你沒有意見吧。”姜維還想阻止但是被我制止住了,我對正要率軍跟達摩離去的魏延說道:“記住《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的那一句話,這是朕給你的指示!”魏延聽完之後心領神會便跟達摩離開了。

“陛下跟驃騎將軍說了些什麼?難道就這樣放任浮屠教流毒天下?”姜維不解的問道。

“左傳·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這些外來的浮屠教徒自然跟我們不是一條心,打戰哪有不死人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就讓他們去送死吧。反正不是朕的軍隊,朕不會心疼了。明天進攻的時候強度不要太大,維亞會率着白虎軍圖跟浮屠教徒猛攻會稽山,屆時我們便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了。姜維你現在明白朕的想法了,更何況人在最絕望的時候纔會去求神,假如我們將蜀國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老百姓豐衣足食,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到那時候誰會傻到有今生的福不享跑去受苦求的來世的榮華了。宗教的盛行關鍵百姓的興與苦,只有百姓苦宗教纔會盛行,只要我們做到讓百姓豐衣足食那裡還會有人去相信神,恐怕到時老百姓會立長生牌將你們當活神仙供奉起來。”我解釋道。

“陛下說的在理,如果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恐怕沒人會相信宗教也不會有人跟着邪教去造反。諸位我們是任重而道遠啊。”趙雲感慨的說道,接着趙雲話鋒一轉說道:“明天派誰打頭陣了,本王倒想好好見識一下太平青領道的妖師的實力。陛下本王請命明日虎衛軍團打前鋒,希望陛下成全。”

趙廣也站出來說道:“陛下我願意成爲家父的馬前卒一起上陣殺敵,請陛下允諾!”

姜維也想爭先鋒但是被趙雲威脅的目光給瞪回去了,我見只有趙家父子請命率軍出征便答應了,我對趙雲說道:“既然順平王強力要求,朕就答應你吧,太平青領道的妖兵神出鬼沒殺人於無形,朕派出五百白毦兵貼身保護順平王父子的安全,請順平王不要離開白毦兵的保護範圍,萬一發生不幸,朕就是踏平會稽山也會傷心不已的。”趙雲父子向我抱拳行了一個軍禮之後,轉身返回本陣調兵遣兵準備進攻會稽山去了。姜維也出帳去巡查防務去了。

“張角那傢伙出現了嗎?萬一于吉那傢伙來了,恐怕只有張大神棍是他的對手。”我向黃皓問道。

“暗衛回報在方圓百里都沒有出現張角的影子,該不會這傢伙怯戰了吧?”黃皓惡意的猜測道。

三清道長拿着一個雞腿笑嘻嘻的出現在我的帥帳裡面對我說道:“那個大神棍沒有出現,我這個老神棍要不要啊。我這把老骨頭頂上于吉個十來招還是可以滴。”

我搶過三清道長手中的雞腿放到鼻子面前聞了一下,好傢伙叫花子雞!張嘴就咬了幾口嚥了下去又吐出來說道:”老道士,你這是什麼雞腿,弄得這麼香卻那麼難吃。”

“特地爲你準備的,裡面加了十幾種已經絕種的藥材專門用來預防瘟疫的。于吉這個老頭心機很重,特別擅長製造瘟疫。想當初他就是一邊製造瘟疫,一邊施符水救人才在江東換得一個好名聲。陷害人再救人這傢伙根本就是什麼好東西。要不是我擔心這次他出現會放什麼瘟疫,所以特製了這個雞腿,只要你吃完之後,百毒不侵,不懼任何瘟疫,更神奇的是以後你的血可以入藥,是解毒、解瘟疫的聖品!”三清道長說道。

“靠,我不成爲藥人了嗎?瞧你弄的,這次跑過來該不會要告訴我們什麼吧?”我對三清道人說道。

“羅馬元老院爆發了戰爭,凱撒三世打敗其他元老掌握了軍隊成爲終身獨裁者。凱撒三世已經開始對羅馬世界展開徵服大概一年或者兩年便會統一羅馬,屆時按照他們他的基督教的協議,他將組織十字軍發動東征。貴霜帝國在佛教的下穩定了局勢也在秘密謀劃東征,還有波斯也在加緊攻擊帕提亞,觸角很快就會伸到西域了,現在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你還是早做準備吧。”三清道人神色凝重的說道。

“這個消息左慈、于吉、張角知不知道?”我問道。

三清道人回答說:“他們當年知道,左慈把寶壓在了司馬懿身上,于吉將希望寄託在太平青領道,張角本來是寄希望於匈奴族,但是現在跟我一樣賭你是真命天子。”

“朕要神權屈居皇權之下,否則”我說道。“可以,我答應神權爲你的皇權服務,但是僅限於你,對於你的後世子孫我就不保證了。”三清道人說道。

“你可以出動道術將會稽山的太平青領道教徒全部殺死或者生擒嗎?既然如此我想盡快的解決吳國,好興兵北伐。”我問道。

“我不能對普通人出手,這是規矩,但是我可以跟張角聯手將於吉徹底的殺死。只要于吉一死,太平青領道的人自然會信仰崩潰投降了。”三清道人回答道。

就在我跟三清道人談判的時候太平青領道僅存的三位使者,呆在會稽山的黃使者薛瑩跟紅使者炎羽謀劃着絕地反擊的計劃,薛瑩對炎羽說道:“紅使者,現在聖教到了危急關頭,我們已經失去了大半的根據地,現在只有將希望寄託在聖教教主身上了。但是在教主迴歸之前我們不能讓教主認爲我們是無能之徒,因此我決定反擊蜀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不知道你認爲如何了。”

炎羽也非常憋屈便同意了薛瑩的話,炎羽說道:“大師兄是教主欽點的代理人,有什麼吩咐就說吧!大師兄叫我上刀山下火海我絕對不皺一下眉頭。”

薛瑩摟着炎羽的肩膀說道:“好兄弟,可是現在聖教就剩下你我相依爲命了,你坐鎮會稽山頂,率領五千護教神兵守護教主的聖軀。我率領二十萬大軍下山會會趙雲、姜維,我一定要殺死他們,用他們的人頭來祭奠我弟弟的亡靈。”說完之後薛瑩便將代表着聖教權威的教主令牌交給炎羽自己率軍下山找趙雲的晦氣去了。

富春城下,上百架投石車同時投射的壯麪讓姜維記憶猶新,因此他向黃皓借走工匠營的工匠們與荊州軍團的士兵們一起製作投石車。同時姜維還派人將會稽山下村鎮的圍牆的石塊全部拆下來運到會稽山下準備作爲攻山之用。趙雲將軍營搬到了會稽山腳下,而黃皓、姜維兩人在會稽山下率領荊州軍團忙活了一天製作了一千多架簡易的投石車。黃皓測試了一下投石車的攻擊距離對姜維說道:“大將軍,這些投石車是臨時趕製出來的,射程只有一百到兩百米之間,高度不過三四米,如果從山下斜射的話,最多射到半山腰,很難對半山腰以上的敵人造成傷害。”

“黃公公,陛下不是說了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我們用投石車封住了太平青領道下山的路,那麼他們轉而會攻打浮屠教,讓兩大邪教拼的你死我活了,難道不好嗎?本將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把太平青領道那幫邪教砸的不敢下山。”姜維笑着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趙雲的軍營傳來敵襲的警報聲,大批的太平青領道的教徒揮舞着武器在薛瑩的帶領向朝山下的趙雲軍營衝來。由於事出突然趙雲一時間沒有防備,薛瑩帶着太平青領道的大軍衝進趙雲的軍營,虎衛軍團內的新兵很快的炸營了,這些新兵蛋子慌不擇路的到處亂竄。趙雲跟趙廣帶着白毦兵殺出營帳看到到處是虎衛軍團的人在跟太平青領道教徒混戰,於是大聲喝道:“舉起軍旗,擊鼓召集友軍,新兵後退老兵上前殺敵。凡是今日的逃兵一旦被查獲,全家淪爲奴隸。狹路相逢勇者勝!殺!”

趙雲喊完話之後,戰鼓旁邊的士兵扔下武器舉起雙椎敲擊着進攻號令的戰鼓,趙雲在白毦兵的保護下舉起戰旗朝薛瑩發起衝鋒。看着八十歲的老將揮起銀槍還是這麼威猛,後退的新兵受到趙雲氣勢的引導也拿着武器跟着衝鋒到。有了趙廣的組織,虎衛軍團一改剛被襲擊的頹勢果斷的發起反擊,姜維在趙雲受到攻擊之後也派出了五個師的兵力支援,另外兩個師的兵力被黃皓強留在投石車的陣地。姜維急於救援趙雲對黃皓的舉動沒有多加過問,薛瑩的弟弟死在姜維手裡,看着姜維領軍衝上來。薛瑩調轉攻擊的勢頭向姜維發起進攻,薛瑩爲了報兄弟之仇不顧一切向姜維發起攻擊,太平青領道的軍隊勢大爲了阻止薛瑩指揮軍隊給蜀軍造成更大的破壞,於是姜維跟薛瑩纏鬥起來。

薛瑩是于吉座下的大弟子道術、武功都非常了得,姜維出自名門之後加入蜀國以來吸收五虎的各家所長跟薛瑩單打獨鬥起來也是不相上下。趙雲趁着姜維跟薛瑩單打獨鬥的空擋脫離戰鬥返回後方指揮。在趙雲的指揮下虎衛軍團跟荊州軍團聯手起來將薛瑩的軍隊分割開來,太平青領道的士兵見自己被分割包圍之後士氣大跌再加上主將也失去了蹤影,開始出現了逃兵。薛瑩久戰之下拿不下姜維想招呼士兵羣毆但是轉身一看己方的軍隊幾乎被分割包圍完了,這是他纔想起作爲主帥的責任,放棄了姜維的纏鬥指揮着軍隊撤退回會稽山。趙雲見薛瑩大軍撤退便不在追擊放任他們離開。

當薛瑩的士兵消息在趙雲、姜維的視野一會之後,從會稽山的山腳傳來陣陣慘叫陣,趙雲非常奇怪,以爲還有另外一支軍隊截擊薛瑩便派出探子打探情況,原來是黃皓指揮投石車部隊向撤退的薛瑩大軍拋射石塊。姜維開始覺得黃皓這個太監並不是看上去的那麼簡單。薛瑩下山主動攻擊蜀軍的消息自然被達摩、魏延給偵查到了,於是魏延指揮着二十萬浮屠教徒朝會稽山發起衝鋒。薛瑩早就料到浮屠教徒會趁機襲擊因此將大部分弓箭以及精銳留給了炎羽,在炎羽的設計下,達摩率領浮屠教徒很快的攻上了半山腰。正當他們向山頂發起進攻的時候,這時候炎羽指揮隱匿的弓箭手萬箭齊發,達摩等浮屠教一干武藝高強的元老在箭支的強襲之下也身受重傷。魏延也趁機徹底的奪過浮屠教的指揮權,魏延冒着山頂射下的箭支觀察山上的情形,炎羽在唯一上山的路修建了幾個平臺,每個平臺安置了至少三千弓箭手,只要有人大舉上山必然會遭到弓箭的襲擊,大軍未衝到山頂就損失了一半。

雖然浮屠教教徒的命在魏延眼中看起來一文不值但是讓他們消耗必須消耗的有價值,魏延派出浮屠教的人將會稽山下各大世家大族的那些兩三寸厚的大門板以浮屠教的名義徵用,然後讓浮屠教徒前後左右上擋着足足三寸厚木板向山頂前進。沿途的箭堆射出的箭全部被擋在門板擋住,就這樣浮屠教徒們緩緩的向山頂推進。對付這些門板的方法是火攻,但是七月的會稽山非常的乾燥一旦放火勢必將整個會稽山燒起來,炎羽投鼠忌器不敢使用火攻,但是很快就找到了對付的方法就是推動大石塊往山下砸。但是會稽山的石塊畢竟有限當幾十塊石頭稀稀拉拉的滾下山後浮屠教徒有繼續頂着門板向山上衝鋒。於是炎羽將護教神兵派上戰場,護教神兵運用忍術很快將上山的浮屠教徒消滅乾淨,達摩聽到山上傳來的戰報於是將浮屠教的八百護教僧兵交給魏延。這些武僧的武功全部是達摩所授,而且又擅長合擊。

魏延以武僧爲先導再次發起攻擊,有了武僧的幫助,浮屠教的大軍一個個拔出上山的障礙,炎羽見主力不住便繼續講護教神兵派上戰場,但是魏延早有準備他派武僧擋住了所謂護教神兵的攻勢。一時間魏延指揮浮屠教的軍隊將炎羽打得節節敗退,逼着炎羽往山頂撤退。就當炎羽快要認命的時候,薛瑩帶着敗退的十五萬大軍返回山頂幫助炎羽一舉擊退魏延的進攻。魏延的主要目的是消耗浮屠教因此選擇了退兵。

休整一夜後,距離於吉迴歸還有一天的時間,魏延以白虎軍團爲督戰隊扣押浮屠教的全體長老,硬逼着浮屠教徒不斷的衝擊山頂,每當快要取得勝利的時候魏延又指揮他們退下給薛瑩、炎羽喘息之機重整防線。經過兩次大戰浮屠教的軍隊剩下不要三萬,而山頂的太平青領道的軍隊也不足十萬。

七月十五的這一天,太平青領道的軍隊雖然一敗再敗傷亡慘重但是他們都顯得非常興奮,因爲他們的精神領袖于吉就要回來了,他們相信于吉一定可以創造奇蹟發動神功將殺死他們大量兄弟姐妹的浮屠教從這片土地抹去。這一天會稽山頂的神仙台上佈置的非常華麗,于吉的肉身就被放在神仙台的中間,然後薛瑩、炎羽帶着教徒虔誠的跪在神仙台下等候于吉的迴歸。

浮屠教的探子回報會稽山頂的太平青領道的教徒都跪倒在地毫無戰鬥力,現在是消滅邪教太平青領道的機會。魏延讓浮屠教的探子當着達摩、達聞西等長老的面再次重複了有關會稽山的情況,魏延對達摩說道:“達摩長老,先前多有得罪,是擔心貴教的弟子不停本將軍的號令現在會稽山上的邪教徒已經誠心懺悔了,關押你們也沒有作用了,現在你們可以返回接手你們的軍隊了,不過山頂的太平青領道已經放下武器了,請長老放過他們吧。”說完魏延讓親兵送去達摩等人身上的繩子然後帶着親兵返回白虎軍團去了。

“懺悔個屁,殺了我們那麼多人,豈能就這樣罷休。現在他們跪倒在地不過是爲了迎接于吉迴歸,除惡務盡我現在就率領軍隊殺上山去,先殺小的,再毀去于吉的肉身我看他怎麼迴歸。”脾氣火爆的達聞覺說道,說完達聞覺領着一幫僧兵裹脅着達摩、達聞西幾位僅存的長老率領存餘的軍隊向山頂進發。正如探子所說太平青領道的信徒們都虔誠的下跪恭迎于吉的迴歸。

達聞覺趁着這些人虔誠的下跪,將他們全部殺死。薛瑩、炎羽因爲儀式已經開始不能有半點馬虎否則于吉就回不來了,於是對達聞覺的攻擊是不聞不問任憑他們殺戮,心中只有默默祈禱于吉快點回來。三萬攜憤而來的浮屠教徒將山頂太平青領道的教徒清洗的一乾二淨接着向神仙台于吉的肉身走去,眼見達聞覺的戒刀要砍在於吉身上了炎羽奮不顧身的擋了上去結果被達聞覺一刀砍死了,接着達聞覺再次舉刀,薛瑩朝達聞覺的刀口撲去,達聞覺的刀看中了薛瑩的小腹但是還沒有將薛瑩殺死,正當達聞覺想將薛瑩砍死的時候,于吉的肉身大冒金光,一個威嚴的聲音喝道:“豎子,爾敢!”接着一個晴天霹靂下來將達聞覺劈得粉碎。

僥倖不死的太平青領教高興的喊道:“教主萬歲,聖教萬歲!”于吉從神仙台上站起來環望四周死的全是太平青領道的信徒,而一羣光頭打扮的人手持武器正對着他,于吉一個瞬移扶起了薛瑩,然後右手冒光印在薛瑩額頭上,過了一會於吉嘆息的說道:“原來是這麼回事。”接着于吉放下薛瑩,從左袖裡面拿出一章符咒,于吉打了一個響指將符咒點燃然後念道:“天地玄黃,天雷鎮法!誅邪!”符咒向天空散去接着朗朗晴空的會稽山頂出現一片巨大的雷雲團。于吉振振有詞道:“天地玄黃、乾坤借法。神雷替我誅滅所有光頭的和尚!”于吉說完之後雷雲起了變化,幻化成無數小雷雲朝光頭的和尚劈去。達摩見於吉道術了得,心知毫無勝算便運氣一葦渡江的絕世輕功準備逃走,但是他跑到哪雷雲跟到哪。一道雷雲無法將達摩擊殺只能跟着達摩不斷的亂竄。于吉見狀對着天空的大雷雲一指喝道:“狂雷天牢。”頓時十幾道閃電朝達摩劈去,結果達摩耶步入他師弟的後塵。

于吉用神雷將浮屠教滅教,但是他的自己的教徒也損失彈盡。于吉想要建立一個樂土就必須有人幫助他。於是他運起神法將會稽山腳下的趙雲、魏延、姜維、我捲到了會稽山頂。于吉一邊顯露他的神通一天引誘道:“你們看到沒有,這就是本仙師的法力,只要你們肯歸順本仙師,榮華富貴,江山美人你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只要你們宣誓效忠於我。”

聽完于吉的引誘,我們四人都笑起來。姜維說道:“仙師許諾的我們現在已經都擁有了,我們現在的權勢那個不是萬人之上了。江山美人對我們沒有什麼吸引力,本大將軍沒工夫陪你瞎扯,你還是拿去騙別人吧。”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難道你們不怕本仙師?”于吉繼續威脅道。

“子不語怪力亂神,信則有不信則無。本王不相信所以,更何況本王已經八十歲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會怕你區區一個于吉。”趙雲說道。

“本驃騎也非常贊成老王爺的話,于吉老先生你還是換點現實的吧。”魏延附和道。

于吉指着姜維、趙雲、魏延一一說道:“你們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王爺、一個是驃騎大將軍,各個都是萬人之上,本仙師除了讓你們當皇帝之外還真給不了你們什麼,皇帝的位置是留給我自己的,哪能給你們。”于吉看到我沒有說話,便心中一喜的說道:“年輕人,看你不過三十應該做不了一品或者極品大員吧,只要你肯宣誓效忠於我,他們的一切都是屬於你的了。”

“他們的一切真的會屬於我嗎?你憑什麼可以剝奪他們的一切?如果是真的話,我到可以”我玩弄于吉說道。”自然是真的了,本仙師可不是一般了。如果他們不肯交出他們的一切我便把他們的皇帝抓起來逼他交出來。“于吉說道。

聽完我跟于吉的對話,趙雲、魏延、姜維都捂着嘴巴忍不住笑起來。于吉一道掌心雷劈在趙雲腳下說道:”不許笑,否則下次就往你們嘴巴里面塞。“于吉說完之後便湊到我面前像耍寶一樣要求我效忠他。

我對於吉說道:“要效忠你可以,但是你必須替朕拿到司馬懿的人頭!”“司馬懿的人頭?你剛纔說什麼?朕?你是他們皇帝你耍我!”于吉恍然大悟才發現被我戲弄了。

“耍你又怎麼樣!”我抽出護身匕首插在於吉身上說道。于吉腰部重刀,他後退幾步捂住腰部說道:“你,你居然敢戲弄我。我要殺了你!”于吉拔出匕首施了幾個咒語止住了血正準備向我出手,我對着天空喊道:“于吉大神棍出現了,張大神棍你再不出現的話,你外孫女就要守活寡了!”張角飛身而出將於吉攔下,回頭打趣的跟我說道:“怎麼什麼時候成爲我的孫女婿了,瞧你這小胳膊小腿,說不定我外孫女會喜歡你這個小白臉。”

于吉吃驚的說道:“張角,你居然還沒有死!”

張角回答說:“你和左慈不死,我張角會死嗎?怎麼拾人牙慧,玩我玩剩下的居然想着立教建國可。看來出家人的四大皆空你是修到姥姥家去了。”

接着張角將於吉引向天空,兩人在空中大打出手。于吉的肉身跟元神分離太久,單打獨鬥根本不是張角的對手,這個時候突然從空中飛出一支畫有符咒的冷箭,帶有符咒的冷箭射穿張角的護身罡氣,直接貫穿他的大腿。張角拔出冷箭,將冷箭折成兩段對着天空狂喊一聲:“左慈你這個王八蛋!”

左慈從放了那一冷箭之後見也沒有出現了,張角大腿受傷行動遲緩起來,開始被于吉壓着打。看着張角險象環生的躲避于吉的攻擊,我繼續對着空氣喊道:“老神棍你再不出來,就等着給張大神棍和我收屍吧。”我喊了一遍之後見沒有動靜便叫姜維他們跟着我喊。過了一會一聲音回答道:“喊魂啊,我來了,放心有我在張角死不了。”

三清道人顯露身形然後揮着寶劍朝于吉揮去,于吉以爲三清道人的寶劍是凡鐵不可能給他造成傷害於是沒有在意,但是就是這看似不可能的一劍洞穿了于吉的左胸,于吉從空中掉下老說道:“這是什麼劍,好深厚的皇氣跟殺氣。”三清道人將寶劍扔給我說道:“這是秦朝歷代君王的佩劍定秦劍。在秦穆公手裡此劍砍去的頭顱不下三千。小子看你順眼送給你吧。”

三清道人插着腰向于吉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劉禪陛下你說我們該怎麼對付這個大神棍了,想當初他製造瘟疫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現在落到我手裡一定讓他試試新煉製的毒藥。”

于吉看着張角、三清道人步步向他走去便認命的閉上雙眼說道:“給我一個痛快的!”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黑色的身影閃出來,朝張角、三清道人扔了幾個帶毒煙霧彈,然後帶着于吉逃走了。看着黑衣人離去的身影,張角肯定的說道:“是左慈這個王八蛋,一定是他!”

我對張角說道:“放心,只要你跟在我的身邊,一定還會有根左慈較量的機會。”

三清道人撿起我襲擊于吉的那把匕首,將上面的乾的血跡收集起來說道:“小張啊,不要心急,機會都得是。等小劉禪陛下收拾完吳國,我帶你去魏國兜風。”

三清道人的法力比張角、于吉、左慈任何一人都高。因此張角非常信服三清道人的話。我對望着于吉留下的血淫笑的三清道人說道:“笑什麼了,是不是想着敗壞誰家姑娘的清白。”

“我剛從苗疆的巫師那裡學了幾手咒術,如果運氣好的話于吉那傢伙不被我咒死,也要脫層皮。”三清大人笑呵呵的說道。我對三清道人投去鄙視的眼神,接着張角拉着三清道人討教道術的事情,三清道人被煩了逃走了,張角也跟着追上去了。

我對趙雲他們說道:“現在吳國基本上已經平定了,現在朕正式宣佈吳國滅亡,等過幾天選個黃道吉日讓孫權在建鄴給我遞降表。現在還剩下丁奉這支孤軍,不過看這態勢應該是難逃敵手,朕有意讓副丞相費禕負責揚州的行政事務,重建揚州、清除邪教。你們沒有意見吧。”

“我們都是武將,治理地方的事情就讓他們文官來吧,不過揚州各地的官員忠誠有待考驗因此,末將建議從蜀國國內抽調一批官員來補充。”魏延說道。

“現在我們的土地擴大了將近一倍,原來蜀國的一個縣令現在差不多升到郡司馬了。在擴張下去恐怕不是擔心我蜀國的戰鬥力不夠而是擔心沒有足夠的忠心的官吏來統治佔領區。陛下是不是考慮頒佈求賢令,學當年的曹操廣頒求賢令,召集賢才爲陛下效力。”姜維建議道。

“我等沒有意見,不過陛下就好使飛鴿傳書給漢中王詢問一下他的意見,也表示對漢中王的尊重。”趙雲補充道。

“你們的建議朕會考慮的,現在朕頒佈新的命令,虎衛軍團、白虎軍團、荊州軍團各抽調兩個師全面接管揚州全境,魏延率領白虎團餘下的四個師坐鎮吳郡,凡是敢反抗接管了全部殺無赦。朕率領姜維荊州軍團的三個師以及趙雲虎衛軍團的七個師北歸建鄴。另外通知淩統的橫海軍團向建鄴進發,好你個曹玹敢搶朕的,地盤,你給朕等着,收拾完吳國的殘局下一個就是你了。”我對趙雲、魏延、姜維下令道。會稽山一役得勝的蜀軍按照我的部署再次踏上征程,馬忠、劉靖、費禕三路包圍丁奉,也進入了最後的攻擊階段。費禕給我的飛鴿傳書保證在孫權獻上降表的那天將丁奉的人頭送上讓孫權徹底的絕望。

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四章 北伐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五十章 和談—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陣法大全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
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四章 北伐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五十章 和談—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陣法大全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二十四章 蜀吳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六十章 聖戰—1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