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

由於淩統的突然反水,吳國最後的戰力毀於一旦。孫權的可戰之兵只有在前線跟曹玹苦苦支撐的親衛軍,跟大將丁奉率領跟交州軍團對峙的軍隊。五月十二日也就是淩統將諸葛瑾、陸遜生擒獻給趙雲的當天。淩統帶着改弦易張的吳國水師以及魏延的兩萬大軍前往赤壁。

在趕往赤壁的路上魏延見淩統悶悶不樂的神態就問道:“是不是感念孫權對你的恩情不好下手啊,要不你將我的軍隊運送到巴邱。本將軍自己率部從陸路進攻吧。你跟孫權畢竟君臣一場,我也不想讓你爲難。”

“我跟孫權仇深似海,怎麼會念及君臣之情。請驃騎將軍想一想如果你家的陛下玩弄你的母親多年,最後還因爲他害的你全家滅門你會怎麼做呢?”淩統雙手緊握欄杆幾乎快抓出血了。

魏延知道此時再提這個話題有些不合時宜,便不再說話保持沉默。這是淩統激動的單膝跪倒在魏延面前說道:”請驃騎大將軍成全末將,生擒孫權之後請將他交與末將處理。”

對於淩統的遭遇魏延非常同情於是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魏延還是好奇的問了一句:“你想怎麼處置孫權?”

“萬惡淫爲首,末將先逼孫權吃下十倍劑量的春藥。然後趁着給他十個長有爛瘡的四十歲的婦女跟他苟合,然後趁着他之際將孫權閹割,最後找十幾個精壯的士兵輪暴他菊花。請驃騎將軍放心,末將借您一個活的孫權一定會還你一個完整的孫權的。”淩統雙眼赤紅聲音略帶邪氣的說道。

江陵趕往赤壁市順流而下,不到兩天便到。淩統早已知道孫權要剷除他的計劃因此將水師的旗號全部換成諸葛瑾、陸遜的。孫權在江面的觀察哨遠遠的看到掛有諸葛、陸字大旗的水師返回赤壁,水師編制完整而且行動統一整齊。觀察哨向孫權稟報說:諸葛瑾、陸遜攻破江陵攜水師大勝而歸。

聽到觀察哨傳回來的消息孫權信以爲真,江陵之戰的勝利對孫權、對吳國太重要,於是他率領文武百官出赤壁十里到碼頭迎接所謂諸葛瑾、陸遜大勝歸來。爲了顯示自己對兩位軍方大臣的重視孫權早早的就率領文武百官在岸邊等候。岸邊鑼鼓飛揚,羣獅飛舞張燈結綵絲毫不知道等下這裡將會成爲血腥的戰場。魏延望着岸邊迎接的人羣冷笑的對淩統身邊的傳令兵說道:“換上諸葛瑾親兵的衣服,告訴孫權陸遜、諸葛瑾攻打江陵雖然取得勝利但是慘勝。陸遜身先士卒率軍奪城但是身受箭傷現在無法行走,諸葛瑾也中了趙雲一槍變成了殘廢無法下船向孫權行禮。”

淩統身邊的親兵聽完魏延的話,傻傻的站在那裡不知道該不該聽淩統的話,淩統生氣的說道:“還不快去,難道我本將軍親自去跟孫權嗎?”被淩統這個一罵那個親兵趕忙去執行了。水師已經靠岸但是沒有一個士兵下船也沒有一個武將出來面見孫權,孫權非常生氣以爲諸葛瑾、陸遜在炫耀他們的功勞正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從水師主帥的船上出來一名諸葛瑾親兵打扮的士兵,這個士兵結巴對孫權說道:“稟告陛下,江陵之戰大都督身先士卒率軍奪城但是身受三支暗箭傷現在全身癱瘓無法行走,大將軍也中了趙雲一槍變成了殘廢無法下船向陛下行禮。特派小人向陛下說明情況請陛下恕罪。”

聽完這個小兵的話,孫權頓時天旋地轉,差點暈倒過去。在身後的太監攙扶下孫權強撐着說道:“扶孤王上船,孤王要親自看看兩位卿家的傷勢,孤王不會隨便相信你們的話的。”爲了不造成軍心混亂孫權將其他的官員留在岸上自己帶着鑾駕上了水師主帥的船隻。但是等孫權登上主帥的坐艦之後,其餘的船隻將坐艦團團圍住,讓岸上的人一點多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

孫權獨自一人走進船艙但是發現裡面只有兩個人坐立在裡面,看到這兩個人孫權像見了鬼一樣嚇得六神無主。淩統出言道:“沒想到吧,你叫諸葛瑾跟陸遜殺我。結果我不僅沒死還帶着一個人特地來見你吧。”

“爲什麼要這樣對孤王,孤王一直待你不薄啊。諸葛瑾、陸遜兩位愛卿了,你將他們怎麼呢?”孫權失神慌亂的語無倫次的問道。

“等見到我家陛下,你就知道他們去哪了!凌將軍,孫權交給你了。我給你一個活的記得還的時候必須是一個活的,身上少一些零件我家陛下不會介意的。孫權交給你吧,我現在率軍將岸邊的整個吳國的文武官員全部抓起來。想必以後我們佔領吳國的反抗會少一點吧。”魏延笑着說道。說完之後魏延將孫權扔給淩統之後便出去辦事了。

孫權哭泣着絕望的喊道:“你們不能這樣對我,我是劉禪的舅舅,魏延快保護我不要將我交給淩統。”

淩統一臉復仇的快感走向孫權,孫權連忙後退嘴裡說道:“不要過來,不要過來!”過了一會船艙內傳出的亢奮聲,過了一會驚天的慘叫聲也傳出來,再過了一會慘叫聲變得更加淒厲了。

魏延率領蜀國的軍隊下船將岸邊的吳國官員團團圍住,便隨着前面的慘叫聲這些尸位素餐的江東望族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家族的利益高於皇帝的利益,很快他們便不做抵抗很客氣的投降了,而且還很客氣的幫魏延說降赤壁的吳軍。魏延因爲吳國的官員被俘虜之後非常配合因此對他們的看管不是很嚴厲,所以有幾個人被關押的吳國官員逃走了。

當魏延派去的追兵趕上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泅水逃走了,於是魏延向被俘的吳國官員問道那幾個人的身份,得知他們只是祭酒負責祭祀的太常寺的官員。便沒有放在心上任由他們逃走,因爲在魏延眼裡幾個只知道求神拜佛的神棍成不了什麼氣候。

但恰恰是這個幾個神棍差點讓吳國的局勢逆轉。這幾個逃走的不是一般的人,他們都是太平青領道的教徒。太平青領道是于吉所創,雖然教主被孫策所殺但是這個教派在後來孫權的下在吳國發揚光大成爲有實無名的國教。逃走的幾個人以薛瑩爲首,他是吳國太廟的祭祀官,也是于吉的大弟子。薛瑩帶着這幾個人倉皇的趕回柴桑,薛瑩對柴桑的太平青領道主事人薛浪說道:“現在吳國的滿朝文武連同孫權都被蜀國給俘虜了,吳國基本上是羣龍無首,現在下令各地的教友起兵趁機佔據郡縣。奪多少地盤有多少兵就封多大的王。我現在趕回建鄴趁着孫權被俘的消息還未傳開返回朝中奪權。”

薛浪問道:“大師兄你是想自立了還是行曹孟德之事?”

“行曹孟德之事,立琅邪王孫休這個幼主爲帝,然後以太平青領道爲綱領施政,讓百姓接受我們的教化之後再由我們教主統治吳國!”薛瑩說道

“什麼教主于吉還沒有死?他不是被孫策個殺死了嗎?”薛浪不解的問道。

薛瑩回答說:“就孫策一個凡夫俗子能殺死我們的教主嗎?笑話,七月十五教主真身將重臨會稽山,屆時召集我們太平青領道所有高層前去覲見教主同時廢孫休擁戴教主爲帝。”

蜀國的這次入侵給了太平青領道一個機會讓他們從幕後走向了臺前,薛瑩跟薛浪商量完畢之後便啓程趕往建鄴接收孫權離開後的權利真空。同時信奉太平青領道的吳國人開始串聯起兵奪權,對於配合的郡縣的官員除了被剝去官職之外還能留下全家的性命,但是對於那些不知道是忠於孫權還是想把着權利佈防的人都被暴起平青領道教徒撕得粉碎。魏延俘虜整個吳國的朝廷之後便停兵在赤壁等候趙雲以及國內的最後處置。

就在魏延停兵不前的時候太平青領道開始瘋狂的奪權,當吳國皇帝被俘的消息傳遍吳境的時候太平青領道的大旗已經佔據了所有未被蜀國佔領的吳國城池,這些瘋狂的教徒打出了:信我者的永生,不信我者死!以及吳國只能存在一個教派那就是太平青領道,打擊其他教派。逼其他的教派的教徒改變自己的信仰。在江東是浮屠教的根據地,這裡浮屠們的力量非常強大。太平青領道實行的宗教滅絕政策嚴重的激怒了浮屠教,隨着大量的浮屠教徒慘死在太平青領道教徒手上。

一場由捍衛信仰的戰爭在建鄴附近開始了,浮屠教也就是佛教東傳衍生的教派。這個教派的領袖達摩見太平青領道爲了爭奪信徒犯下如此大的罪孽便將浮屠教的信徒聚集在錢塘、松江、會稽、餘杭、嘉興,起兵跟薛瑩領導的太平青領道相對抗。魏延越來越看不透吳國的這趟渾水了,當他得知太平青領道教徒跟浮屠教爭奪根據地的時候,如果是太平青領道戰勝,便將當地的浮屠教教徒滅門,反之便是浮屠教教徒將太平青領道的信徒滅門。建鄴那一帶的郡縣,凡是成爲戰場的城池只有一個結果單一信仰,而且經常經歷大戰,不到十天的時間吳國死於戰亂的人口便超過了百萬。聽着斥候講訴被教義武裝的信徒就連上至九十歲高齡的老人以及剛出生的嬰兒都下得了手的時候,不由的對宗教的力量趕到害怕。魏延每天上百封的飛鴿傳書飛往長安,向長安第一時間通報吳國揚州境內關於信仰之爭的慘戰。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十七章 伐魏—5第五十章 和談—2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十七章 伐魏—5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十五章 伐魏—3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十三章 伐魏—1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劇情公告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陣法大全劇情公告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十七章 伐魏—5第五十章 和談—2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十七章 伐魏—5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三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九十二章 沒有援軍?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九十章 固守待援-1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十五章 伐魏—3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十三章 伐魏—1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劇情公告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陣法大全劇情公告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章 犯大漢天威殺!(1)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