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

李嚴接手西域都護府很快融入了西域的氛圍,李嚴熟悉如何處理西域事務之後在班勇的幫助開始以漢庭的名義號令西域都護府周邊勢力弱小的的屬國。當他得知塞國對漢族的仇視行動之後他把班勇、馬岱、羅憲、班鎮邊等人叫到一起商量對策。

李嚴對他們說:“諸位,承蒙陛下擡愛,委任我爲西域都護府的欽差,全權節制西域都護府的全部事務。在班老將軍與諸位的通力協作之下,擊退了西域聯軍的進攻瓦解了他們的聯盟。現在塞國聯手烏孫作大坐擁近百萬大軍。現在他們咄咄逼人處處想找我們的麻煩,這幫賊子他們不敢來找我們的麻煩與我們堂堂正正一戰,居然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你們說該怎麼辦吧?”

馬岱拍案而起生氣的說:“怎麼辦?跟他們狠狠的幹上幾戰,這些養不熟的狼崽子不打不舒服。打疼他們才知道我們漢人是不可以輕易欺辱的,我主張出兵攻打塞國。最好是佔領他一兩個重鎮,威脅他們的王城看他們還敢這麼囂張嗎?”

“怎麼打?老大實際點啊。西域都護府我們蜀國的軍隊五萬不到加上原有的那些士兵也不過五萬出頭,現在局勢這麼亂,願意聽從我們出兵號令的僕從國肯定很少,五萬對上烏孫、塞國傾國之兵七八十萬。即使讓他們站在那裡不動讓我們殺也要好幾天的功夫。何況塞國的飛月騎兵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能匈奴對抗這麼多年生存下來應該有不俗的實力。”羅憲實話實說的說道。

班鎮邊聽完他們的交談之後想了想說道:“我們蜀漢不是還有涼州軍團十萬大軍陳兵玉門關嗎?爲什麼不與涼州軍團合作在找上跟烏孫、塞國敵對的國家一起聯手設一個局將塞國的主力給滅了!”

馬匪頭子霸槍說道:“血狐,你腦子好使是不是相出怎麼設計他們了?說出來聽聽,老子早就想跟飛月騎兵一戰,報昔日被他們那邊蠻夷設計的仇了。”班鎮邊訕訕的說:“還沒想好,只是一個提議而已,還有霸槍記住我們現在已經是官兵了,把你那匪氣改改吧!”“官兵?”幾個馬匪頭子一臉希翼的望着李嚴希望李嚴能認可他們讓他們轉正。

李嚴特意走到霸槍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說:“只要你們願意,你們馬上就是我蜀國的在編的將軍了,你們雖然出身草莽但是卻懂得報效祖國共赴國難,這點我深表佩服。陛下委託我全權處理西域事務,現在我就將你們招安了,你們願意嗎?”

一直擔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的霸槍、赤魂等人放下了心中的大石,紛紛跪在李嚴面前表達對蜀國的忠心說道:“我們今日從良,必將誓死效忠蜀國,效忠陛下!謝欽差大人成全!”李嚴將他們扶起來問道:“你們現在也是我蜀國戰車上的一員了,本欽差無權分封更高的官職,只好委屈你們先行當上幾天校尉吧,等此間事了我請示陛下在另行封賞,你們久居西域想必早已經忘記自己的姓氏。不如有我做主爲你們賜姓班名字依舊用你們的外號並讓班勇老將軍認你們做義子,你們看怎麼樣?”

幾個剛被封爲校尉的馬匪頭子見自己被該姓班沒覺得丟臉於是同意了,而班勇也沒有反對。一場簡單的認親茶之後西域校尉班勇又多了幾個義子。儀式結束後李嚴對新晉幾個班字號的校尉說道:“你們久居西域,對於目前的局勢有何看法?”班霸槍搶着回答說:“我贊成馬岱將軍的意見,對塞國要狠狠的教訓他們,只有將他們打服了,他們纔會消停。否則一味的忍讓將會助長他們囂張的氣焰,使他們進一步得寸進尺。”

班赤魂也附和說:“霸槍說的沒錯,對付他們只有跟他們一戰,打服他們纔有平等對話的機會。否則任何仁義都是白搭。”

老將班勇見這麼多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沒有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還讓他認了幾個義子。於是開開口說道:“西域目前的局勢不明朗,即使借兵我們也不知道誰烏孫、塞國已經勾結呢?不過依照老夫這些年經略西域的經驗和閱歷認爲,精絕國、小宛、焉耆、若羌肯定會出兵相助,雖然他們出兵不會超過十萬但是這四國的士兵都是精兵實力實爲強悍。精絕王常昊有西域雄獅之稱,所帥精絕雄兵共有五萬雖然兵力跟西域其餘大國相比不佔優勢但是單論戰力他們絕對在七強之列。小宛王有一支純大宛馬組成的精銳輕騎兵人數在一萬人左右,這支騎兵曾經與塞國的頂尖戰力飛月騎兵交過手結果是不相上下。至於焉耆,就連西域的人都認爲西域最好的馬是大宛馬,其實不然焉耆也有寶馬良駒。大宛馬在西域被稱爲天馬,而焉耆得馬有龍馬之稱。龍馬不僅可以日行千里還可以載着主人在度過江河湖海。焉耆近衛軍是由五千騎着龍馬的重騎兵組成,雖然焉耆兵力不足上萬但是憑着他的焉耆近衛軍戰力排行在西域三十六國之中可以排到七強之中。若羌的羌人是涼州羌族的一支,他們英勇好鬥喜歡惹事生非,不過有關內羌人相助西域各國都奈何不了它”

李嚴聽班勇這麼一介紹說道:“一直以爲天下的精兵只有西涼鐵騎、幷州狼騎、幽州白馬義從、丹陽兵等沒想到西域也是臥虎藏龍啊。老將軍您說了這麼多,那要怎麼樣才肯讓他們出兵了,晚輩有一個計劃需要足夠的士兵來完成,如果成功了必定可以在混亂西域的這趟渾水裡投下一塊巨石讓那些陰謀分子清醒清醒。”

班勇回答說:“若羌那邊,我想馬岱將軍說話比我管用,還不如叫馬岱將軍去若羌借兵五萬;小宛、焉耆與老夫有舊受過我的大恩,上次聯軍圍攻西域都護府,因爲派人牽制他們使他們不能及時來援,時候小宛、焉耆兩國的國王也修書跟老夫解釋了,我想讓這兩個國家把精兵調出一半應該不是問題;至於精絕王就有些困難了,不過這個人好利,爲了壯大精絕國他什麼都肯做,塞國烏孫聯手真的吞併西域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打擊,但是這個時候要他出兵還是很難的,除非”

“除非什麼?”李嚴追問道。班勇頓了頓回答說:“除非允許精絕國吞併且末國,並正式認可精絕王對且末國的佔領。”“且末國乃是背信棄義的小人,犧牲他們也可以只是精絕國能吞得下且末國嗎?聽說且末的兵力還有個十來萬啊。”李嚴說道。

“這個是常昊需要考慮的事情了,且末女王戴麗絲雖然已經跟我們和解了但是那是迫於形勢。不管常昊能不能吞得下且末,只要他們先出兵助我們對抗塞國其餘的以後再說,最好整個西域各國都打起來,等他們打厭了,煩了,倦了自然就想到我們西域都護府的好來。”班勇說道。

李嚴說:“自然如此,就按照老將軍說的去借兵吧,等兵馬齊了在進行下一步動作吧。”接着李嚴說道:“班赤魂負責偵查都護府北邊方八百里的動靜,我要知道塞族前線軍隊的調動情況,班鎮邊偵查其餘各國的動向我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跟塞國站在一條船上。羅憲負責操練都護府內的士兵,葉飛蘭帶着斥候隊截殺都護府方圓百里的探子,我要他們都不知道我們這裡發生了什麼。諸位能做到嗎?”

得到李嚴安排任務的人大聲回答了一聲能之後,李嚴對班勇說:“那一切就拜託班老將軍,希望老將軍一切順利替我借來大軍進行這項計劃。”接着大家按照李嚴的部署進行行動。班勇寫信給小宛、焉耆兩國的國王,他們回信很爽快的答應借兵而且這兩國的國王都打算自己親自帶領八成的部隊來幫班勇打這一戰。班勇寫信給常昊,常昊答應的非常勉強。常昊回信給班勇說要求班勇在精絕國控制的昆城進行一次談話,談清楚具體條件之後才肯出兵幫助班勇。於是在李嚴等人同意之後,班勇在校尉霸槍以及一百白毦兵的保護下前往昆城跟常昊談判。

常昊在班勇到來之前嚴密的封鎖消息對外宣稱是要對且末作戰到前線視察,常昊派出兩萬士兵將昆城守得嚴嚴實實的靜候班勇的到來。到達昆城之後望着昆城城牆密密麻麻的精銳士兵,霸槍擔心的對班勇說:“義父恐怕這是一個圈套,常昊想約見您是假,實則想把您抓起來,利用您的影響力來操控整個西域。”班勇淡定的笑了笑說道:“既來之則安之,怕什麼,鴻門宴又何妨了?老夫都這把年紀了,沒幾年好活了,能再爲漢人做些事情擔些風向也是應該的。等下出什麼事情都不要出聲,一切有老夫做主。”霸槍點點頭同意班勇的安排。

進入班勇一行人昆城之後,常昊沒有親自出來迎接而是派了一名使者將他們引進一間防衛森嚴的大宅裡。經過重重的士兵看守的關卡之後班勇終於見到了常昊。常昊見到班勇之後向他告罪說道:“老將軍,不好意思讓您受委屈了,您可要體諒本王,我精絕國家大業大凡事都是舉步維艱,不得不出此下策。”

班勇半真半假的說:“誰都知道你常昊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傢伙,說吧你到底想要什麼好處才肯出兵?”

常昊說:“很簡單,等平定塞國和烏孫國之後,希望大人以漢朝的名義召集各屬國討伐背信棄義的且末國。我想着對大人來說不算難吧?”

“不可能,且末已經取得我們原諒,西域都護府沒有理由在攻擊他們了,你還是提出其他的要求吧。”班勇張口否決道。“老將軍,真的不用考慮了?”常昊問道。

“這是原則問題,沒什麼可討論的,若這是你唯一的要求那麼老夫就告辭了!”班勇一邊假裝離去一邊說道。

班勇帶着人假裝離去結果被常昊的侍衛攔了下來,霸槍指揮白毦兵拔出武器將班勇護衛在中間,他拿着長槍指着常昊說道:“精絕王,你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你想在這裡殺死你名義上的長官?”常昊的侍衛見班勇的手下動刀動槍的也抽出兵器與他們爭鋒相對,只要常昊一聲令下一場血戰一觸即發。

常昊站出來打圓場說:“班勇老將軍,不急着走嘛,既然這個條件您不滿意我們可以換別的。”接着常昊叫侍衛主動收起武器,班勇見常昊都這麼做了,也點點頭叫霸槍先把武器收起來。氣氛緩和下來之後常昊對班勇說:“老將軍,本王也是悲天憫人之輩,豈會輕易起兵戈製造殺戮了,我只是想等事成之後請老大人爲我保個大媒?”“保個大媒?精絕王想娶誰啊?還需要老夫做媒,該不會是?”班勇說到。常昊點點頭承認了班勇的猜測。

班勇無奈的說:“那好吧,只要你出兵三萬助我成事,事成之後老夫儘量爲你斡旋,不過最後結果老夫可不保證。”

常昊拉着班勇說:‘有老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本王現在就可以派兵三萬助老將軍一臂之力。”

跟常昊談好條件之後,班勇帶着霸槍等人返回西域都護府,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常昊以及他的三萬精兵。當他們浩浩蕩蕩一行人經過且末國邊境的時候,戴麗絲帶着五萬重步兵在邊境上等候他們。班勇越衆而出對戴麗絲說道:“不知道女王率軍至此有何指教?”

戴麗絲走到陣前向班勇一禮說道:“本王輕信讒言出兵攻打西域都護府,兵敗之後全賴老將軍寬宏大量不計較那麼多。老將軍從精絕國借兵想必是需要征討塞國,對於塞國本王也是有所耳聞,也認爲塞國的吉普賽女王做得有些過火了,因此特率五萬重步兵前來幫助老將軍。”

班勇想了一會回答說:“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走吧!”看到班勇允許戴麗絲加入常昊一臉壞笑的想到天堂有路你不走,這可是你自己送來門來的,看來跟班勇一起對抗塞國這步棋還是走對了。

班勇帶着新加入的戴麗絲一行大軍八萬多人浩浩蕩蕩的趕回西域都護府,回到西域都護府之後班勇得知馬岱憑藉家兄神武天將的名聲已經從若羌借來五萬大軍。李嚴掐指計算手頭上可以用的兵力對笑着班勇說道:“好極了,這下我們可以給塞國與烏孫一個難忘的記憶了!”

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十七章 伐魏—5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前言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十三章 伐魏—1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前言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
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十六章 伐魏—4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十七章 伐魏—5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九十九章 陳平不識倉廩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前言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第十三章 伐魏—1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前言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五章 鹿死誰手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