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

趙雲、姜維兩人聯手將諸葛瑾與陸遜的主力消滅在荊州戰場的消息傳回建鄴,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將近三十萬的吳軍被不到二十萬的蜀軍打敗,吳國上下不由產生悲觀情緒,覺得現在的吳國光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戰勝蜀國的了,不少投降派的官員見蜀國勢大都紛紛勸諫孫權讓他俯首稱臣。

孫權帶着吳國的文武官員以及拼湊起來的二十萬大軍趕赴赤壁跟諸葛瑾、陸遜匯合。孫權將文武官員召集起來商量應對蜀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國難當頭孫權沒有將怒火直接燒到陸遜跟諸葛瑾頭上而是勸慰他們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當初我們在夷陵之戰將蜀國打得慘敗。一飲一啄乃是天定不過是風水輪迴罷了。孤王希望兩位愛卿能夠同心協力將蜀軍趕出我們吳國,至少不能讓吳國在我們手裡滅亡。”

對於諸葛瑾、陸遜吃了如此大的敗戰,不能不被處罰還寄予厚望,孫權的其他大臣就不服了。吳國的武官跟文官不是一個體系的,吳國很多的文官都是出自江東名門,這麼名門望族之間相互聯姻排擠其他派系把持着吳國的大權。而軍方一系主要是來自有才幹的良家子弟,由孫權或者前任都督提拔。魯肅提拔呂蒙、呂蒙提拔陸遜。而吳方的兩個最高掌權者,一個是外來戶一個不顧門戶之見打擊江東在軍中的勢力。

吳國的丞相顧雍跟陸遜的仇恨由來已久,顧雍三番五次將親信安插進親衛軍但是被陸遜一次又一次的擋回來。顧雍看着孫權如此偏愛自己的女婿就有些生氣的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大都督陸遜、大將軍喪師辱國,丟失荊州應當嚴懲,如果陛下聽之任之,我們吳國的將士都學習大都督、大將軍打戰,反正輸贏都不重要只要跟陛下的關係親近就可以得到提拔,微臣擔心屆時陛下身邊全是奸逆小人,在沒有一個熱血的將軍肯替陛下效忠了。”

“那你想怎麼處理孤王的兩位肱骨之臣了,是午門斬首,還是流放廣州永不敘用?難道孤王還用得着你來教孤王怎麼做皇帝嗎?”孫權聽見吳國官方的第一人第一個出面責難知道這件事情不能輕易解決就生氣的說道。

顧雍謙卑的說道:“微臣不敢,但是陛下做出的決定必選讓我們滿朝文武心服口服,尤其在國難的危急時刻更加應該順應民意。我想我皇聖明上體天心,自然能做出讓我等臣子滿意的答覆!”

司空、平尚書事張昭也跟着附和道:“陛下,陸遜乃是陛下的女婿更加應該爲吳國上下的表率,如果陛下賞罰分明。必能使我吳國上下一心共赴此劫難的。否則恐怕”

“你敢威脅孤王,你們這幫尸位素餐的江東望族。孤王帶你們不薄,整個朝政全部交託到你們手裡,難道你們還想將手伸到軍隊裡面徹底架空孤王。”孫權生氣的說道。

周瑜之子騎都尉周循,陸遜的姻親站出來代表中立派說道:“現在爭論大將軍、大都督是否有罪,該不該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蜀軍已經打過來了,現在他們的兵力不足,緊緊佔領一個荊州就消耗了他們這次反擊的大部分兵力。如果讓蜀國將援軍派過來跟趙雲、姜維匯合,諸位到那時我們可以到蜀國的囚牢裡面討論誰纔是吳國的罪人。我們是不是趁着蜀國不能繼續進攻想想怎麼對付趙雲或者構建一條堅固的防線或者拉攏外援。”

周循的話將偏離孫權初衷的爭吵拉回正題,孫權對堂下的文武說道:“現在荊州基本落入了蜀國之手,這使我們多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諸位愛卿可有破敵之策。”

“陛下這件事情都是因爲諸葛瑾而起,陛下可以派使者入蜀求和,並且將諸葛瑾交出去贖罪同時認可蜀國對荊州的佔領。蜀國的重點一直是魏國,所有的手段都是針對魏國,這次大將軍能夠突襲得手也是因爲這一點。如果我們以大義一定可以曉之以禮,動之以情應該可以說服諸葛亮罷兵。”司空、平尚書事張昭說道。

陸遜反駁道:“你去別人家裡面搶了東西殺了人,然後在跟人家握手言和說這一切都是一個誤會,我們就此罷手吧。蜀國會答應吧,就算諸葛亮答應,劉禪會答應嗎?還有趙雲跟姜維,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他們會放在功勳不撈撤軍嗎?”陸遜一邊說着一邊搖頭嘲笑着提出和談的張昭。

“陛下光憑我們吳國一家的實力已經是無法抵擋蜀國的攻勢,微臣還得到小消息說,劉禪訓練了四十萬新兵,打算練成之後大舉進攻吳國徹底的滅亡我們。現在魏國最強大的勢力是司馬懿,司馬懿登基稱帝建立晉國。他跟蜀國的諸葛亮一直不對付,司馬懿想要統一魏國,就必須有人牽制蜀國的勢力,如果我們沒有挑起跟蜀國的戰爭。劉禪已經跟司馬懿開戰了,從蜀國將主力全部集中函谷關這一點可以看出。因此我們可以跟晉國結盟聯姻,一起牽着蜀國,平衡之道纔是我們吳國的生存之本,連弱制強,鉗制蜀國。”諸葛瑾建議道。

跟晉國司馬懿聯姻?孫權聽完諸葛瑾的敘述眼睛爲時一亮認爲這是解決目前困境的好辦法,孫權說道:”做好兩手準備,一準備發動一場局部戰爭贏得勝利,爭取談判的主動權,二是跟蜀國、晉國同時談判,諸葛瑾前往許昌跟司馬懿議和聯姻將孤王的小公主下嫁給司馬懿的太子司馬昭;張昭前往長安跟劉禪議和,爭取能保持現狀停止刀兵;陸遜戴罪立功着手準備反攻江陵,將荊州重鎮奪回來搶奪作戰的主動權。”

孫權做了最後的決斷,雖然還有人心有怨言但是暫時被壓抑起來將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爆發。陸遜修書給趙雲請求趙雲停止進攻等候蜀國跟吳國和談的結果再作出決定。趙雲收到陸遜的書信將魏延、董允、姜維、馬忠、劉靖等人全部請到了一起商量蜀吳議和一事。

“諸位吳國頂不住了想要投降,你們對兩國議和怎麼看呢?”趙雲問道。

江陵之戰,孟獲與念山的族人死傷不少,他們兩人堅決反對議和道:“吳狗挑起戰爭,打不過就想議和這算哪門子的道理,堅決不同意。我們要一直打下去,兄弟們的血不能白流了。我看吳國是一隻養不熟的黃眼狼,現在跟他議和指不定那一天養好傷了再在我們蜀國背後來上一刀,反對堅決反對跟吳國議和。”

“吳國想要議和?”董允陷入了沉思,姜維見董允不發言也跟着沉默。趙雲見姜維、董允這兩個起決定作用的後輩不肯開口就提出可自己的見解道:“我們基本已經從吳國手裡奪回荊州了,現在吳國是惶惶不可終日。而我們也需要時間調集兵力準備下一次進攻,因此我們暫且罷手看看和談的結果,同時也不放鬆警惕,積蓄力量做好和談談崩了開戰的準備。”

“戰,才能達到我們最大的利益。現在我們跟吳國已經撕破臉皮沒有什麼情義可言,可以假託跟他們談判然後暗中聚集兵力。突襲吳軍徹底消滅吳軍的主力到時候怎麼拿捏吳國還不是我們說的算。大將軍你怎麼看”董允說道。

董允說完自己的意見之後向姜維問道,姜維回答說道:”陸遜不是個簡單的人物,而且吳國不能過分壓迫,兔子急了還咬人。吳國的戰鬥力往往是被逼到絕境的時候才被激發的,赤壁之戰是如此,夷陵之戰也是如此。對付吳國我們要用文火慢慢來,一點一點的蠶食他們的力量。就跟當初秦國吞併六國的策略一樣,今日割五城換取和平,明日割十城來換取和平。讓他們認爲通過割讓土地就可以取得我們的諒解,最後一步步的削弱他們。”

“你的計劃耗的時間太長了,趁他病要他命!現在這麼好的機會本王希望諸位能跟本王一起聯名寫一封奏摺給陛下將我們這些前線江陵要求開戰的想法告訴陛下,讓陛下萬萬不能中計答應吳國的求和。”趙雲一錘定音的說道。

趙雲還沒等魏延說話便將事情決定了,看着趙雲拿出早已寫好的請戰書。參會的將領只好無奈的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大名。趙雲等大家簽完名之後將請戰書收回,然後派自己的家將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

司馬懿收到吳國遞來的議和文書,知道吳國頂不住了,便召見吳國的使者諸葛瑾。司馬懿對諸葛瑾說:“貴使不知道造訪我晉國有什麼目的啊,聽說你們跟蜀國的大戰取得了又是以來最大的勝利。朕在這裡向你們的吳國皇帝道聲恭喜了。”

聽着司馬懿挖苦的話語,諸葛瑾心裡早有準備。諸葛瑾開門見山的說道:“陛下,外臣此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對付我們共同的敵人蜀國而來。我家陛下希望跟您結成姻親共同對付強大的蜀國。”

“孫權想嫁女兒給朕的兒子,是不是蜀國將你們逼急了。要靠女人來換取生存了,很好啊!既然孫權的女兒沒人要,我們就勉強讓昭兒在多一個暖牀的女人吧。只要孫權將女兒嫁到我們晉國之時便是我們結盟的時刻。不過你們要將廬江、平春、光州作爲嫁妝送與晉國。”

聽着司馬懿苛刻的條件張紹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張紹和顏悅色說道:“陛下我們會按照您的要求去做的,希望您不要讓我們吳國失望。”說完諸葛瑾便就向司馬懿告辭了。

司馬師問道:“父皇不僅羞辱吳國還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就不怕吳國日後反悔嗎?”

“反悔,現在吳國是疾病亂投醫。朕如此語言攻擊,只要有些血性的使臣都會反駁。可是諸葛瑾卻一味的奉承,由此看出一點吳國外強中乾一直不假。我們跟諸葛亮鬥了這麼多年了,有個吳國拖住他們一下也好。師兒,爲了表示朕跟吳國結盟的誠意明天你率領三十萬大軍進駐洛陽,擺開一副進攻的架勢,另外朕也稱這個機會率領二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討伐徐州的曹玹。”司馬懿說道。

“這樣會不會太急了,孫權和親到時候需要父皇在場啊。而且我們都領軍在外,許昌沒有一個人坐鎮難道不怕他們造反嗎?這可是我們的根基啊!”司馬師憂心許昌沒有人鎮得住場面有人會造反。”不用擔心,朕進攻徐州只是爲了擺明一個姿態。並不是爲了一戰消滅曹玹。如果許昌還有跳樑小醜敢跳出來的話。朕不介意手上再多佔一些人血。”司馬懿說道。

諸葛瑾帶着司馬懿苛刻的條件返回吳國,在吳國江東望族的壓力下孫權接受了近乎屈辱的結盟。並且公告天下將與端午節那一天的黃道吉日將女人送往許昌跟司馬昭完婚。晉國跟吳國聯姻結盟在原來的魏國內部一石激起千層浪。晉國跟吳國聯盟將會使魏國的其他勢力遭受很大的壓力,曹琮接受太平道首領的意見準備派出大量的殺手襲擊孫權嫁女送嫁的隊伍。想要殺死孫權的女兒,斷送晉國跟吳國的聯盟。

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陣法大全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四章 北伐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
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四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四十六章 虛而實之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第四十九章 和談—1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十四章 伐魏—2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陣法大全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十章 祭典上的那點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五十四章 三方會談—停止內戰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十三章 伐魏—1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四十章 強攻長安 終章(8)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嘉峪關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四章 北伐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十二章 聯吳伐魏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七章 強攻長安 終章(5)第二十六章 強攻長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