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伐魏—4

姜維對副將姜槐說:“陳倉自古那兵家必爭之地與子午谷、郿縣、五丈原、安定相連,當年韓信將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纔出了關西的。現在我們拿下陳倉,三秦之地將無險可依整個關外局勢便一戰而定。”

姜槐拍馬道:“將軍足智多謀堪比韓信,堪比當年韓大將軍,這些魏狗算什麼啊全不是將軍的一合之敵,到時候將軍封侯後可別忘了提攜下小將啊。”姜維謙虛的說:“全靠丞相的英明決策,和將士們的英勇作戰,我只是順勢而爲,修書與丞相叫丞相立即與我軍會合,另外叫派出偵騎探查方圓五十里,嚴防魏軍奸細。”姜槐說:“末將立即去辦。”

當諸葛亮大軍抵達東杭的時候同時收到姜維書信與廖化傳來的飛鴿傳書。諸葛亮看完姜維的書信說:“姜維不愧爲老夫所看重的人,陳倉一戰而下乾淨利落好!好!不愧是老夫要託付重任的人。”

楊儀聽完諸葛亮的話臉色立刻慘白,但很快一臉諂媚的對諸葛亮說:“姜維取勝全賴丞相指揮有方,丞相功不可沒啊,屬下等願意爲丞相向陛下請功,請陛下加九錫封丞相爲王。”諸葛亮生氣的說:“楊儀休要胡說,下次你還敢這樣說,別怪老夫無情,將你軍法處置。”

楊儀心想這諸葛亮是不是有毛病啊,有可以封王的機會偏偏不要,上次是拒絕李嚴,這次又拒絕難道他真的這麼忠君。諸葛亮見楊儀不再說話以爲他認錯正在反省,便打開廖化的傳書。這不看不打緊,看完廖化的飛鴿傳書諸葛亮立馬吐血。嚇得周圍的人以爲廖化那邊出了什麼事情都圍上來。鎮南將軍董厥一把扶住諸葛亮問道:“丞相該不會是廖化將軍與張翼將軍兵敗了?”

諸葛亮一言不發把紙條遞給董厥,董厥接過一看也是一驚,紙條跌落到地上衆人撿起紙條相互傳閱。看完之後都一言不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楊儀見衆人都不說話,心裡揣摩了下諸葛亮的心思說道:“丞相,雖然廖化、張翼十日之內拿下臨渭,但是決渭水之堤,水淹臨渭;至臨渭萬民生死於不過,功不低過理應重罰。”胡濟說:“丞相不可妄聽楊儀之言,大戰死幾個老百姓是平常的事情,何況死的又是敵國之民。大不了功過相抵。”

楊儀聽了胡濟的話心中不太舒服便高聲道:“胡將軍,死的可是臨渭數萬百姓啊,戰爭只與軍人相干,不傷及無辜啊。若此事傳遍整個魏國,以後魏國各郡縣還不拼死抵抗。再說我軍正在光復漢室,失去民心這戰還怎麼打。”孟獲聽楊儀喋喋不休的說着生氣的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瞧你那小白臉樣一看就不是好東西,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我彝族殺十人是好漢,殺百人是雄,屠萬人是雄中雄。天下百姓多的是少那臨渭幾個不算什麼。”楊儀面紅耳赤的爭辯道:“你說,誰是小白臉,蠻子就是蠻子,我不跟你一般見識,就知道殺。”

孟獲聽楊儀的話就不樂意了:“你說誰是蠻子,誰沒見識,是個帶把的爺們咱們出去練練,沒種的自個閹了回宮當太監去。”說完捲起袖子朝楊儀走去。楊儀一邊退後一邊喊道:“別過來,你這蠻子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董厥見他們鬧得太過份了便阻止道:“安國將軍,算了吧,楊大人也不是有意的。你們多安靜且聽丞相怎麼處置。”

說完董厥欠身對諸葛亮說:“丞相事以至此,該如何處置請丞相早做決斷。”諸葛亮想了想說:“昔日馬謖犯了軍法,我都不留情面,派人將廖化、張翼召來,擇日處決以正軍法。”諸葛亮話剛說完董厥等人連忙跪下來求情,董厥對諸葛亮說:“丞相,此番北伐正是用人之際,豈能輕易斬將;末將有三條理由認爲廖化、張翼兩位將軍不該殺。”

諸葛亮說完那番話,心裡一陣掙扎聽到董厥說廖化、張翼有三個不殺的理由於是說:“鎮南將軍認爲此二人犯下如此惡行不該殺的理由是什麼。”董厥聽諸葛亮的語氣有些鬆動接着說道:“理由有三,其一廖化、張翼是追隨先帝的老臣,是蜀國的開國功臣,功勞甚大,忠心無人能及;其二現在蜀國與昭烈皇帝一起開國的老臣所剩無幾,再殺恐傷其他老臣的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此二人手中有三萬大軍,且熟知我軍部署若降魏恐怕丞相此次伐魏將無功而返。”

諸葛亮說:“董將軍說的有道理,那你說該怎麼處理。”董厥思索一陣回答說:“現在臨渭已是一片澤國,末將認爲已經不要大軍駐守了,召回廖化、張翼兩位將軍,留少量士兵維持治安便可。”諸葛亮說:“也只好如此,派人傳令於廖化、張翼二人,命他們處理好臨渭的災情後,留少量士兵維持治安其餘趕往長安,與老夫會師與長安城下。”黃林說:“丞相,下官認爲還是派一名文官前往安撫臨渭百姓較好,畢竟錯在我軍。”諸葛亮說:“派何人較好?該採取什麼措施?”

楊儀跳出來說:“竟然是黃大人提出來的,就要黃大人去吧,我看黃大人心中早有想法了,是不是啊黃大人?”說完朝黃維示威的瞪了兩眼。諸葛亮說:“林,你怎麼看?”黃林說:“丞相有命,維願往,林認爲當支取部分軍糧發放給臨渭百姓,若家中有是因此次水災而亡的,免賦稅三年。賜銀百兩,但具體措施要到了臨渭才能決定。”

諸葛亮說:“此事由你負責,老夫任命你爲臨渭縣令,缺什麼寫信給老夫,老夫一定幫你解決。老夫累了,你們也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趕路了。”聽了諸葛亮的話大家也散了。看着黃林領命離去,楊儀見心裡越想越開心,孟獲推了楊儀一把說道:“小白臉,想什麼了這麼開心,說出來讓我也樂樂。”楊儀見推他的人是孟獲硬是把那句罵人的話給吞了回去,朝孟獲說了一句:“有辱斯文”便大搖大擺的離開了,孟獲一臉茫然的想到:該不會書生多是腦子有問題吧。然後拉着祝融也離開了。

長安太守府中,司馬昭大發雷霆的對手下人說:“你們這羣廢物,都幹什麼去了。諸葛亮都拿下臨渭、冀城了,是不是等到諸葛亮打到長安好拿我的人頭去請功啊?”左右見司馬昭非常生氣都不敢答話,赫昭等司馬昭氣消一點後對他說:“司馬大人,此時生氣於事無補,現在該想想怎麼應對啊,我想用不了幾天諸葛亮就會兵臨城下了。我們是據城死守還是出城紮營迎敵啊。”

司馬昭說:“馬上八百里加急向許昌求救,另外收攏兵馬,郭淮領一軍駐軍霸上,成掎角之勢,並命令京兆、馮翊、弘農、上洛前來救援,朝西南、西北方向派出偵騎偵探蜀軍。”孫禮說:“徵西將軍,不是末將動搖軍心,諸葛亮足智多謀非太尉不能敵,我等恐怕力有不待啊。”司馬昭說:“那依伏波將軍之見該怎麼辦,難道要我舉軍降蜀?你該不會?”

孫禮說:“末將對大魏忠心耿耿,豈會背叛,末將只是認爲長安城牆堅固,易守難攻而且我軍糧草可以數年,可憑堅城防守,但是長安城內水源不足,不能長期堅守。末將是想勸將軍早做守城準備收集物資,堅持到太尉大人率軍來援的時候便可裡外夾攻,全殲蜀軍。”司馬昭的仔細考慮了孫禮的提議問道:“你是想讓長安成爲一部絞肉機將蜀軍死死的釘在這裡,拖到父親率軍救援爲止。”

孫禮點頭稱是,於是司馬昭決定按孫禮所說的去做了,跟蜀軍於長安城下決戰。

我也穿越了?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陣法大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十一章 變局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
我也穿越了?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十一章 變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五十二章 三方會談—2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十九章 兵臨城下—2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三十三章 強攻長安 終章(1)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東征日本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六章 成都風雲—2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禪的決斷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二十八章 強攻長安—5第九章 蜀國大朝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章 成都風雲—3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爲蜀主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陣法大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大的內奸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七十章 人口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八章 魏國心思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四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2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修棧道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二十一章 西進?北上?—2(改)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主沉浮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七章 臥龍出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把二十二章 決戰(1)第十一章 變局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四章 亂潮涌起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六十一章 來自西域的聲音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團—2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