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強攻長安終章(2)

長安城外三十里渭水邊的蜀軍簡易的中軍帳中,裨將軍王訓對諸葛亮說:“啓稟丞相,至今日我部無當飛軍共計一千六百六十人潛入長安城,另有五百六十人在潛入過程中被發現爲不破壞丞相大計他們都自願都吞毒自殺,長安城的官邸、糧倉、軍械府庫、以及富戶私家糧倉業已偵探完畢只要我城外大軍一發信號,一個時辰內便可將其戰略物資儲備付之一炬。失去這些物資之後城內的魏軍難以守住長安。”

“將此次行動陣亡的無當飛軍名單交給丞相府長史李豐要他替老夫好好撫卹他們的家人,以後他們後人的賦稅減半。”諸葛亮聽聞死亡數字後略帶悲傷的說。裨將軍王訓點點表示照辦此事。

負責探聽長安及周邊城池魏軍的牙門將趙廣說道:“長安方圓五十里內沒有魏軍動靜,自從曹睿進入長安城後,從周邊各郡縣派往長安的軍隊都被遣返,有些縣還得到了魏軍的補充,涇陽、馮珝、高陵、上洛四郡的太守所率的部隊遣返後只帶少量的隨從進入長安從,可以說涇陽、馮珝、高陵、上洛四郡羣龍無守,丞相要不要?”

諸葛亮說:“涇陽、馮珝、高陵、上洛四郡有如雞肋食之無味,我軍目前兵少,拿下四郡就要分兵據守,這樣會使我們的力量變得更加弱小,現在只能引魏軍決戰一舉殲滅魏軍主力。”“丞相打算用什麼方法盡滅魏軍主力了?”馬謖的弟弟騎都尉馬朗問道。“水火無情,要使四十萬大軍一戰而潰只有兩種方法。”諸葛亮回答說。

“我軍背水立陣,背靠渭水若是用水攻即使淹了魏軍四十萬大軍我們也所剩無幾啊,水攻不可取。可是火攻又缺乏引火之物,而且渭水附近的森林被砍伐殆盡火攻很難施展啊。”趙廣分析到。

諸葛亮神秘的說道:“誰說有水的地方不能用火攻的,有水的地方未必能用水攻啊,昔日前將軍關羽水淹七軍靠的是天時與地利,現在又不是雨季想用水攻也沒有條件啊,放心只要曹睿肯出城作戰老夫自有辦法讓全軍覆沒。”趙廣還想追問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方法諸葛亮將桌上的硯臺合上,趙廣、王訓知道諸葛亮要休息了便知趣的離開了。

潼關關外五里處姜維駐馬對赫昭說:“看來潼關守將一點警覺也沒有啊,長安附近大戰在即。潼關這險要之地的守將居然沒有一點戒備心裡連個哨兵都沒派,竟然不當心我們突襲?”赫昭笑着說:“主要是丞相用兵一向謹慎,像這次的派軍攻打潼關這樣的事情恐怕也是丞相六次北伐唯一的一次,以前丞相的大軍都徘徊於五丈原無法再深入半步,恐怕沒有哪個魏將會想到長安此刻已經是兵臨城下了,若非招到攻擊消息傳到潼關恐怕傳消息的人也會被殺了。”姜維笑着說:“那到也是啊,你久在魏營可知這潼關守將是誰啊?”

赫昭回答說:“此地的太守是令狐邵擅長內政,負責潼關守備的是魏國五大名將之一右將軍徐晃的兒子司隸校尉徐蓋,徐蓋武力才智不足以勝任潼關守備一職全靠其父親的福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潼關守軍兩萬將士是出自曹魏五大精銳之一的中壘營,中壘營擅長守城,軍中多備火器威力委實驚人。”“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條土狗帶領的獅子怎麼能打贏我們這羣出閘的猛虎了。”姜維指着潼關的大蠹說到。

“姜兄你打算採取什麼計謀拿下這座鐵關了。”赫昭對望着大蠹出神的姜維說。“有些不對勁”姜維對赫昭說道:關上好像沒有魏軍把手?”“什麼?”赫昭仔細的朝遠處的潼關看去然後說道:“這麼遠你能看到?要不要走近的在看看吧。”姜維突然對傳令兵說道:”立刻傳令大軍就地駐紮,派出偵騎查探潼關動靜。”赫昭對姜維的做法也同意了,因爲他也隱約感覺潼關有未知的危險。

倆個小時過去了派出去的偵騎一個也沒有回來,赫昭對姜維說:“看來你是對的,也許真的出問題了,問題出在哪了?”姜維踱了幾步說道:“既然赫兄說潼關守將徐蓋智謀與武力一般那麼絕對不是徐蓋想出來的,看來問題的關鍵就在這潼關的守將身上,曹睿去了長安按理沒理由換掉潼關守將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姜維與赫昭同時說出一個名字—司馬懿!的確就目前的局勢也只有魏國太尉纔有權利調換潼關的最高將領,司馬懿可能在潼關的陰影涌上了兩人的心頭。姜維硬着頭皮說:“沒辦法啊,就算是司馬懿也要打啊。”“要不要楊儀孟獲的接應部隊向我們靠攏?”赫昭建議到。“你以爲以楊儀那種丞相老大皇帝老二他老三的心態會向我們靠攏嗎?他巴不得我死於司馬懿之手好成爲丞相的繼任者。”姜維無奈的說道。

“這麼說丞相已經開始將蜀國的軍政大事託付於你了!那恭喜你了我們蜀國未來的丞相。”赫昭開玩笑的說道。“應該快樂吧,丞相已經將他的傳世兵書交付於我了,丞相之意顯而易見,不說這些想想怎麼打潼關吧。”“是啊,骨頭再硬也要啃,丞相併沒有說我們非要拿下潼關只不過想圍點打援要不我們就駐紮在這裡等待長安戰局的結束。”赫昭撓撓耳朵說道。

“這樣我今夜率一萬人夜襲潼關,趁機俘虜幾個關內的魏軍問問情況,你率軍接應我怎麼樣。”姜維對赫昭說。赫昭說:“我看行就這麼辦吧!”這時傳令兵扶着一個渾身帶血的士兵走進來對二人說:“參見兩位將軍,我們派出一百多個斥候就回來這麼一個。”姜維一把扶受傷的斥候坐下,餵了他一口水然後焦急的問道:“道理除了什麼事情,怎麼一百多號人就回來你一個了。”斥候受傷比較重他吃力的斷斷續續的回答說:“我們弟兄分成幾對前往潼關偵查,我們發現潼關還沒關閉允許百姓進出就化裝潛入,只怪我們的百夫長貪功非要查出潼關守備是誰,就冒險潛入潼關的太守府結果敵人發現,百夫長那隊在太守府內被幾百魏軍追擊,我們爲救百夫長只有拼死相救,百夫長對我們說:他這趟賺了,立了大功。他說他在太守府裡見有人教一個鬍鬚很長很白的老頭叫太尉,而且哪個叫太尉的老頭對一個將軍說吳國來的是諸葛瑾,諸葛瑾比起丞相差很遠了,即使率四萬大軍兵進弘龍也不算什麼,還說跟劉劭一戰後他四萬大軍還有多少了。還有提到陸遜就快拿下襄陽了,若是陸遜與諸葛瑾聯手就有點問題了。還沒說完就昏過去了,姜維一探鼻息說:“幸好還沒死,帶他下去療傷吧。”

聽完斥候的話赫昭與姜維一頭霧水心裡嘀咕到:“司馬懿,諸葛瑾、陸遜怎麼都出來了,瞧着亂的。赫昭問姜維:“這斥候是不是你們的,說的話能不能信啊。”姜維說:”那好辦,我叫人去確認下。”姜維叫人去打探斥候身份的真假不一會就得到肯定的消息說:這個斥候絕對是忠於蜀國的斥候而且在斥候營混了好幾年了。“那怎麼辦?要不要派人去請示一下丞相?”赫昭說道,姜維點點頭說:“我看行,謀定而後動,現在戰局變得如此混亂本該在東線的吳軍也在此出現的確不正常還是請示一下丞相吧,只是圍點打援一是怎麼辦了。”赫昭說:“這好辦,我身上還帶這魏國的邊防公文,你看是不是可以用這個!”赫昭真的從懷中掏出一張魏國的告急公文,“公文有了,可惜沒大印啊,還要打啊。”姜維擔憂的說道。

赫昭笑了笑說:“有什麼難的,我我拿蘿蔔刻一個便是,我可是金石的高手啊。”商量完之後赫昭用一個蘿蔔刻了一個潼關守備大將大印然後叫一個小兵過來劃破手將蘿蔔大印染上血印在告急公文上,姜維找了個機靈點的心腹親兵化裝後並囑咐一些注意的事項以及怎麼答話,途中碰上魏軍該如何應對。在姜維許諾事成之後封他將軍做做,在姜維的激勵下那個親兵說了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將軍到手,朝自己手臂砍一刀等血染紅盔甲後在混亂的包紮了一下便向姜維告辭往長安跑去,安排好這件事後,姜維又派人去聯繫諸葛瑾與諸葛亮。

姜維把部隊的事情安排完之後疲倦的對赫昭說:“現在只有盡人事安天命,你我只好在此駐紮等候丞相進一步的指示。”赫昭說:“只好如此了,你通知楊儀了嗎?”姜維說:“通知了,我是那種小心眼的人嗎?只要是對蜀漢有利的拿我的命去換都願意。現在就是要防備司馬懿對我們的進攻了。”赫昭點點頭說:“風水六輪轉,也興他司馬懿主動一回了,不過得當心他夜襲啊要不我們輪流守夜。”“聽你的我倦的實在不行了回去趴下,靠你了。”姜維喉嚨略帶嘶啞的說道。赫昭嗯的應道,然後一個人去安排防務了。

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七章 伐魏—5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十七章 伐魏—5第十章 算計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十六章 伐魏—4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章 北伐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四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我也穿越了?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
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十五章 伐魏—3第二十七章 強攻長安 —4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十七章 伐魏—5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十七章 伐魏—5第十章 算計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零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四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五十二章 蜀國變革第七十五章 誰爲蜀相—2第八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五十六章 停戰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九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二十章 西進與北上?第六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八十八章 龜茲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十六章 伐魏—4第十一章 變局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一百章 巴州遇險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吳聯姻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四章 北伐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第四十二章 曹睿的春天?第二十五章 強攻長安—2第四十七章 成王敗寇—1第一百零七章 白帝論勢(1)第五十三章 三方會談——暗潮涌起第十五章 伐魏—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六十八章 西域疑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平青領道第四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院起火(1)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我也穿越了?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國亂局第五十九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2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陵血戰第一百四十二張 招賢令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戰江陵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零二章 諸葛病危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五十八章 諸葛亮封王事件—1第七十二章 動盪的魏國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三十九章 強攻長安 終章(7)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角再現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五十七章 暗潮來襲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九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三章 霸王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