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2)

贊比納帶走了北匈奴將近三分之一的部族,可是匈奴人出則兵入則民。隨隨便便就可以拉起幾十萬軍隊。更何況冒頓玲的主力是十萬匈奴王庭神狼軍團以及聖廟的守護軍團的五萬聖狼軍團,以及其他效忠王庭的大軍加起來大概還有三十幾萬大軍。去卑見贊比納攻擊玉門關消耗了大量的箭支認爲現在請命去攻城有便宜可佔便向冒頓玲請求道:“單于,上次我們三部慘敗嚴重的損害我們匈奴的名聲,現在我請命出擊。奪下玉門關一雪前恥。”

冒頓玲知道去卑在想什麼,爲了繼續探查玉門關的虛實有炮灰主動送上門冒頓玲那會拒絕了。她將背地裡對他有怨言的幾個部落的軍隊一併交給他統帥,並送給去卑大量的木盾希望去卑能久一點多消耗一些箭支。去卑從南匈奴在抽調五萬族人加入軍隊跟舊部還有冒頓玲派過來的軍隊加起來大概十萬人向玉門關發起進攻。

有了贊比納的教訓,去卑沒有將十萬大軍一股腦的全部派上去,而是將十萬人分成五波,每波兩萬人。第一波兩萬人以散兵的陣型向玉門關衝去,由於陣型很分散。玉門關上諸葛連弩密集的箭支封鎖起不到什麼作用,魏延觀察一會之後決定給這次攻城的匈奴人一點甜頭吃讓他們有機會登上城牆,甚至可以給他們打開城門的希望。魏延在佈置了諸葛連弩的城垛處安排了大量的蜀兵保護守城器械,而且將守關的人數增加到了一萬三。人數是增加了但是對於將近十里的城牆而言有些地方防守就相對薄弱,而這些地方恰恰是留給攻城匈奴人的。

去卑派兩萬人攻城在魏延的安排下沒有遭到城牆上弓箭手的襲擊,順利的接近城牆。去卑沒有一時衝動趁着優勢將部隊全部派上去了;而是靜靜等候這支軍隊取得的戰果。一架架雲梯被衝到城牆腳下的匈奴人架起,而此時城牆上纔有稀稀拉拉的幾箭射下來照顧扶着雲梯的匈奴人。二三十架雲梯同時登城,在守軍的可以放水之下,終於有一位匈奴的勇士順利的登上了玉門關。可是沒等他在上面歡呼兩三秒的時候就被一個棍子打飛下來。隨着這第一登關的匈奴人被打下城牆一場慘烈的攻防戰正式開始。雙方的統帥就像兩個冷酷的非人類精確的把握這改派多少人守城以不至於把進攻的匈奴人嚇走,另外一個精確的算計着派多少人進攻不會引發玉門關上諸葛連弩的報復。無論去卑採取什麼辦法都無法登上安置諸葛連弩的那幾段城牆,爲了引誘去卑將更多的兵力投入戰鬥。魏延果斷的放棄了幾段城牆的控制權,給去卑一種快要攻破玉門關的假象。

玉門關內牆下八萬蜀軍整整齊齊的列隊的擡頭仰望着玉門關的城牆等候着魏延的調遣,看着城牆上不斷有戰死的蜀軍和匈奴人掉下來他們也不動手去清理屍首而是靜靜的呆着。凡是登上玉門關城牆向內牆望去的匈奴人都大吃一驚,玉門關的守軍不止一萬而是將近是來完。可惜上到玉門關的城牆就註定了死亡,城牆上的蜀軍與跟諸葛連弩呆在一起的神射手是不會放他們回去報信的。但是凡事無絕對,一個南匈奴的千夫長在摔下城牆的時候剛好砸到另外一個匈奴士兵身上。大難不死的千夫長僥倖躲過了神射手的主意,他扔下武器一路的往後方本陣飛速的撤離,讓人以爲他是膽小厭戰嚇得逃走了。當他跑到去卑面前立即跪倒在地,去卑當他是膽小怕死想要求饒剛打算派侍衛將他處死。這時候這個千夫長掙扎起來說道:”都尉大人大事不好,玉門關至少有萬蜀軍,他們都在玉門關內關列隊等候增援,我們中計了。”說完他昏死過去了,去卑的侍衛一探鼻息搖搖頭表示沒救了,扯開他胸口的衣服半支斷箭正中心臟。

去卑不顧第三波攻勢正陷入混戰也不顧後方本陣沒有鳴金收兵便強制命令全部撤退,去卑的部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下接到的命令是進攻,但是沒過一會就變成了撤退。但是看着前面的部隊退下來也跟着後退了,很快收不住撤退的步伐就變成潰逃了。冒頓玲看到去卑請戰時是信誓旦旦的,但是打起來纔沒一會就尿(念sui)了非常氣憤派侍衛將去卑抓起來。

“雖然你現在是南匈奴部唯一的一位統領了,但是你最好給本單于一個解釋,否則本單于只好將你處死以正軍法。”冒頓玲對唄捆成一個糉子的去卑說道。

“這是一個陷阱!玉門關的蜀軍沒有被調走,反而隱藏起來了。現在玉門關了至少有七八萬蜀軍在嚴陣以待,他們製造假象只是讓我們以爲玉門關虛弱不堪一擊,吸引我們不斷的派軍隊去進攻,採用這種陰險的添油戰術給我們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讓我們以爲只要少少的軍隊就可以攻破玉門關,實際上是將我們的軍隊不斷的蠶食掉。請單于下令停止進攻,現在我們的兵力對上玉門關的守軍就根本沒有優勢。五倍而攻十倍而圍兵法的道理單于應該比微臣懂得多吧,現在收手還來得急啊。”去卑說道。

匈奴的高層們都被這個消息給震驚住了,去卑的話太匪夷所思了,冒頓玲不敢也不能相信他。這個時候張角領着一個老道士走進來說道:“他說的是真的蜀國士族造反,除了皇甫秀那一支之外其餘的很快就被蜀國平定的根本就沒有鬧起什麼風浪。這位是本座五十年前安排在長安的臥底,這次就是他給我帶來的消息。”

於毒說道:“啓稟大賢良師”大賢良師幾個字還沒有說完張角就瞪了於毒一眼咳嗽了幾聲。於毒明白自己說錯話了於是也咳嗽兩聲說道:“啓稟大單于,蜀國國內風平浪靜,士族造反功敗垂成。玉門關的守軍根本就沒有被調遣,倒是你們深入涼州的左右賢王的十萬大軍有大難了。劉禪帶着他兩位兄弟做誘餌吸引左右兩位賢王往陷阱裡面鑽,恐怕此時他們已經中計被諸葛亮與姜維率領的大軍給消滅了。”

先是玉門關內依舊有重兵防守,後是突破嘉峪關的左右賢王大軍陷入死地。冒頓玲一天之內遭受了兩次打擊,張角遣退衆人留下於毒並派自己的親兵將大帳團團圍住。張角對冒頓玲說道:”玲兒,左右賢王一支對你的單于之位窺視。他們一死對你不是很有幫助嗎。到時候你趁機兼併他們的部衆,這樣可以充實匈奴王庭的實力又可以去掉兩個對手大大的維護你的統治難道不好嗎?”

“好是好,可是”冒頓玲說道,“沒什麼可是,你要記住你母親是一個漢人,你有一半漢人的血統。讓匈奴的那些老古董知道你是漢人的後代一定會剝奪你的單于之位,如果你現在去就回左右賢王那麼等到你身份被揭露的那一天匈奴人分裂打起來戰來死的不是十萬人了,恐怕是二十萬,三十萬甚至百萬。”張角勸說道。

“大賢良師,她就是新任的聖女?您的繼承人嗎?”於毒問道。

“對,本座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她!玲兒這是於毒叔叔,外公的老部下,對我市忠心耿耿的,以後有什麼不放心的事情就交給他去辦吧。他會給你辦的妥妥帖帖的。”張角回到說。

“現在玉門關有變,外公我們該有什麼辦法奪取玉門關呢?”冒頓玲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幫你解決。雖然我們太平道沉寂了五十年但是還是發展了不少非常忠心的教徒。涼州韓家是終身信奉太平道的綱領對我教師死心塌地的,他們家族有一個子弟叫韓世中,是魏延手下的一員大將。我們可以通過他將蝕筋軟骨散嚇到魏延、馬岱、李嚴等人的事物裡面然後讓他派親兵打開城門放我們大軍入關。這樣我們就可以拿下玉門關了。”於毒說道。

“可是萬一魏延或者馬岱中有一人沒有中毒,那麼對韓世中或者是我們豈不是很危險,萬一讓他們將計就計我們豈不是有損失了不少勇士。”冒頓玲擔心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麼就用這個。不過單于你必須保證入關之後不能隨意殺害我蜀國的百姓,以及失去戰鬥力蜀軍。”於毒說道。

“好,本單于答應你。本單于對天發誓絕不擾民,絕不殺手無寸鐵失去抵抗力的蜀軍。”冒頓玲說道。

於毒拿出一瓶黃色粉末對冒頓玲說道:“這是失魂散,此乃殺人放火居家旅行的良藥。如果將它點燃隨風潛入玉門關。只要吸入一點點玉門關的百姓以及守軍便會昏睡兩天兩夜,現在已經入冬北風時常吹起。今天夜裡就點燃失魂散,必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冒頓玲見張角點點頭同意於毒的說法便同意於毒的計劃。爲了不讓玉門關上的蜀軍起疑冒頓玲又派人組織了幾次零星的進攻將時間拖到晚上。李嚴見防守的非常輕鬆而匈奴人也上當了便跟魏延商量道:“現在玉門關是穩如泰山,現在陛下的誘餌計劃到了關鍵的時刻。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我想是不是從玉門關抽調一些軍隊過去支援一下呢?”

魏延的狗頭軍師龐林對李嚴的話非常贊同也跟着附和道:“驃騎將軍,徵北大將軍馬岱、以及欽差大人李嚴乃是涼州的客軍。既然涼州的危機已經度過七八成了,不如就讓馬岱將軍跟李嚴大人率領一兩萬軍隊參加圍獵匈奴入關軍隊的計劃吧。”

魏延見自己的軍師也提出相同的意見就沒多想便同意讓馬岱與李嚴率領一萬騎兵趕往大通峽谷增援劉禪,魏延見太陽快要日落西山了就勸馬岱第二天再走。馬岱與李嚴以軍情緊急爲由拒絕了,由於馬岱的軍隊跟魏延的涼州軍團被打散便在一起,差不多道晚上的時候纔將屬於馬岱的一萬騎兵找出來。馬岱和李嚴望了一眼戰鬥了一兩個月的玉門關,就讓騎兵們舉着火把向大同峽谷前進。馬岱與李嚴率着一萬騎兵離開玉門關之後,於毒在玉門關的上風向點燃了失魂散。失魂散的毒煙隨着凜冽的北風吹入玉門關。凡是聞到她的人都昏死過去。還有不少在玉門關上執勤的蜀軍中了失魂散昏睡過去失足跌下城牆。過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於毒確定玉門關的蜀軍已經全部昏睡過去便讓冒頓玲派人潛進玉門關打開玉門關的城門。二十多萬匈奴騎兵集體策馬衝鋒呼嘯着進入洞開大門的玉門關。昏睡過去的蜀軍小兵跟將領全部俘虜了。冒頓玲望着兵不血刃就來下來的玉門關想到自己爲了它浪費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她向於毒問道:“失魂散還有嗎?有了它我匈奴就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於毒搖搖頭說道:“這是黃龍煉丹的副產品,這是最後一瓶了。以後也不會再有了,因爲原料被黃龍竭澤而漁全部消耗撣盡了。”聽完於毒的話冒頓玲一眼的失望,但是攻下玉門關的喜悅沖淡了她的失望。她轉身去看那些被生擒的蜀國高級將領去了。

由於夜路不好走,馬岱等人沒走到二十里的時候就感覺到了玉門關方向傳來巨大的震動,這樣的震動至少是二十萬騎兵集體衝鋒纔回產生的。馬岱急忙找了一個傳令去玉門關打探消息,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傳令兵氣喘噓噓的跑回來說道:“將軍,不好了。玉門關全部都是匈奴人,匈奴人攻破玉門關了。”

聽到這個消息馬岱沒有被嚇得失去希望而是下令道:“加速前進,兩個小時趕到張掖。組織張掖的百姓防禦匈奴人的進攻。馬元,馬元你小子死哪去了。”升任馬岱親衛統領的馬元跑過來問道:“將軍有什麼事情?”

“你現在有兩個任務,一是帶着一百親兵通知沿途的郡縣,匈奴人突破玉門關大舉進攻。徵北大將軍已經在張掖組織防禦讓他們率軍來援,二是拿我的令牌趕到武威讓廖立刺史用信鴿通知長安、成都玉門關失守的消息讓他們組織防禦。”馬岱焦急的說道。

“還是我跟馬元一起去吧,反正在張掖我也幫不上什麼忙!”李嚴說道。

馬岱點點頭讓馬元帶着人保護着李嚴去武威找廖立刺史傳遞消息,自己帶着一萬人趕往張掖阻止匈奴人繼續東向。

遠在大通峽谷的劉禪,也就是我和遠在長安的諸葛亮,以及率領大軍追蹤右賢王部的姜維都不知道玉門關發生了天大的變化,還是在繼續執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劃。原本打定主意當黃雀的右賢王沒有逃脫被圍獵的命運,姜維率着三萬長安皇宮的禁衛軍盯上了他。當右賢王的軍隊到達天水附近的時候就被姜維聯合天水的守軍將他們包圍起來,姜維乃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右賢王手裡只有區區五千人被姜維隨便擺了一下八卦陣就不損一兵一卒將他們全殲了。

被馬岱派去追蹤匈奴入關大軍的趙統董鐵率領的三萬騎兵也盯住左賢王,但是由於左賢王偰煌的軍隊是趙統的兩倍多,所以他們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轉爲監視。後來趙統跟長安的指揮系統聯繫上了,並且將偰煌的大軍在六盤山的消息報告給了諸葛亮。同時偰煌也發現了自己的軍隊被發現了,因此左賢王不顧行跡暴露率領八萬多大軍全力向大通峽谷趕路。一天還有一天的時間,我就可以趕到大通峽谷生擒蜀國的皇室了,到那時我抓住了劉禪你們還不是任我擺佈,左賢王心裡想到。

發現左賢王偰煌的行軍意圖,諸葛亮通知趙統繼續率軍尾隨左賢王的大軍,同時命令姜維率軍趕到爻水截住左賢王繼續南下深入蜀國府邸的路線。同時讓武威也派出一支軍隊擋住左賢王退往草原的道路;王平、張翼各率三萬軍隊埋伏在另外兩個方向只要左賢王的大軍進入大通峽谷便開始收網。

讓我千等萬等的左賢王的大軍出現了,但是同時也帶來了玉門關失守的噩耗。事情必須一件一件來如果讓匈奴的主力跟左賢王的軍隊合流那麼危害就更加大了。值得慶幸的是,左賢王偰煌消息閉塞沒有跟冒頓玲取得聯繫。望着孤峰下面的做匈奴大軍,偰煌按照中原的禮節派人上山勸降,但是被我割掉鼻子和耳朵攆回去了,看到我接二連三羞辱他派過去的使者,偰煌非常憤怒下令匈奴部隊開始攻山。

由於孤峰上被放置了大量的拒馬,匈奴的士兵只好下馬徒步佯攻孤峰。但是被白毦兵用弓箭和點殺回去了,看着下馬攻山的士兵一批批躺在山腳偰煌心裡在滴血。當他得知蜀軍的各路大軍向這裡趕來的時候,他陷入了瘋狂。來這裡之前他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是險中求富貴,值得他出手一搏。偰羅見偰煌陷入了瘋狂就結果軍隊的指揮權。他也知道此時逃走已經是不可能了,於是他從大軍中挑選三千名死士、偰羅對死士們說道:”現在我們被不計其數的蜀軍包圍了,而我們卻包圍了他們的皇帝,只要我們拿下這座孤峰生擒他們的皇帝便可以威逼蜀軍撤軍,只要我們順利的返回草原那麼我們將會成爲勇士,兄弟們進是死退也是死,險中求富貴我們搏一把。”說完之後偰羅讓這三千人騎馬朝拒馬陣衝去用戰士以及馬匹的屍體填平了拒馬陣建立難以逾越的鴻溝。

看着拒馬陣的優勢一點一點的被消耗掉,王訓下令諸葛連弩開始發射大量的弩箭居高臨下對着冒死衝上山的匈奴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諸葛連弩的參戰立即讓佔據逆轉,巨大的傷亡下偰羅已經不能讓更多的匈奴人衝上這條用鮮血與屍首堆積的進攻之路。此時偰煌清醒過來,他很快看清了形勢知道偰羅的計劃可行於是拿出左賢王的威名逼着匈奴不斷的去送死。終於最後一個拒馬被填平了,匈奴人可以直接衝到目前前面對我們進行攻擊了,而外圍的蜀軍也開始向匈奴人發起了進攻。

看着匈奴的騎兵向孤峰上進攻,僅憑一到木牆已經擋不住匈奴馬的一躍,於是我下令放棄這塊地方擡着諸葛連弩向山頂轉移。在一個騎兵騎馬不能到達的地方成功的阻擋了騎兵的攻擊,此時匈奴的大軍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我派人對山下的偰煌喊道:“你們已經沒有機會了,投降吧!朕的援軍來了!”

偰煌走上前說道:”劉禪投降吧,在你的援軍殺光我們之前我們絕對可以生擒你,然後威脅他們退兵。”

“你沒有機會了,你不信的話派一個親信上山看一看我還多少箭支。爲了設計你朕準備了十萬支箭,現在還剩下五萬支箭。朕居高臨下二十張諸葛連弩齊射,在你們攻上山頂之前絕對可以消滅你們。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不願意這錦繡河山沾滿鮮血。你還是投降吧。”我繼續勸說道。

對於我的話偰煌將信將疑但是隨着外圍的蜀軍加快對他的進攻,他外圍的軍隊已經抵擋不住了。好死不如賴活,他派偰羅上山看我們還有多少箭支。看着諸葛連弩旁邊堆放的箭支偰羅粗略的算了一下不下四萬支,被劉禪擁有如此多的弩箭偰羅被下了一聲冷汗。勸說着偰煌同意我的提議。於是得到命令的匈奴人停止抵抗扔下武器投降了。姜維、趙統、王平、等人指揮部隊收押俘虜清理戰場,而我也很客氣的將偰煌父子請上了孤峰。

我避開偰煌父子對黃皓說道:”去跟姜維他們下令。儘快收押俘虜清理戰場然後大軍由姜維統領前往武威待命。出大事情了,叫他必須聽朕的號令。”黃皓聽完我的命令帶着幾個侍衛下山跟姜維傳令去了。姜維得到我的命令儘快收拾戰場然後率領各路大軍共十萬人向武威趕去同時還押解着四萬五千多匈奴俘虜。姜維向長安飛鴿傳書報告了此次大捷同時將我的進一步行動也報告給諸葛亮,讓諸葛亮遙控軍隊下達最新的命令。

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十五章 伐魏—3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三十五 戰陣法大全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劇情公告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十一章 變局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陣法大全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前言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
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十五章 伐魏—3第六十九章 西域都護府歸附第十七章 伐魏—5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之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誰爲智者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一百三十五 戰陣法大全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二十九章 赤壁對峙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第八十四章 硬撼與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于吉再現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六十五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3)第七十九章 漢裔危機第八十一章 犯大漢天威殺!(2)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五十一章 三方會談—1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東士族第一四十八章 驚世之秘第二十三章 強攻長安序幕第二十九章 強攻長安—6 (改)第一百三十五 戰第一百零八章 白帝論勢(2)第一百三十八章 激戰三江口第八十五章 鯨吞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一百五十八章 黃皓絕境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九十八章 初現觀察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鍋端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十七章 伐魏—5第四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1劇情公告第七十三章 信都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強攻長安 終章(3)第十一章 變局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2)第五章 成都風雲—1第十三章 伐魏—1第一百零九章 上庸城內第一百零三章 霍去病曾在否?第一百一十七章 匈奴大祭司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五十一章 統一戰線第一百零五章 博弈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西域戰爭(1)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燕爭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江陵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九十五章 最終的勝利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六十六章 車師後裔第三十章 強攻長安—7(改)第四十八章 成王敗寇—2第九十四章 尉犁城陷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稽山下第一四十九章 盧龍要塞第五十五章 潼關會談—摸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院火起(2)第九十六章 沒有硝煙的西域陣法大全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團—1第六十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前言第九十一章 固守待援-2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八十二章 犯大漢天威殺!(3)第三十二章 強攻長安—9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三十六章 強攻長安終章(4)第一百一十五章 涼州狼煙第七十一章 長安朝議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八十九章 兵敗龜茲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孫權一怒第二十四章 強攻長安—1第八十七章 意外的援軍第三十八章 強攻長安 終章(6)第四十六章 丞相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七章 攻佔許昌第一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根究底第三十一章 強攻長安—8第一百一十章 上庸硝煙第一百二十五章 草原之鷹折翅中原第七十四章 誰爲蜀相-1五十七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荊州之戰2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