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平道

美婦剛剛離開,方纔出言擠兌張其的少年立即上前,對着陳旭說道:“我乃橋宇(沒查到橋瑁之子,人名杜撰,若哪位書友知道,勞煩通告),家父東郡太守,久聞大郎之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橋宇十七八歲,臉色俊美、溫文爾雅,且並不以陳旭身份低微而輕視與他,一時間,陳旭對橋宇也是好感大升。

連忙作揖行禮:“旭亦嘗聞橋君之名,今日有緣相識,真乃一大幸事。”

兩人通了姓名,相互之間都有好感,眼見身處鬧市不是談話之處,遂約定改日相見。

回家的路上氣氛非常沉悶,很少有人說話。

快到家門之時,陳青突然說出自己的擔憂。

張家勢力極大,在濮陽境內敢與其抗衡者寥寥無幾,今日雖然讓他們吃了一個大虧,恐怕張家亦不會善罷甘休。

其他族中子弟,也是放輕腳步,細心傾聽。

他們見到張其之時,雖然一個個表現得義憤填膺,卻並無一人動手,只是虛張聲勢嚇唬張其罷了。

雖說陳家村民風彪悍,但是整個村子加起來也纔不滿千人,若是與張家結了死仇,陳家村恐怕難以抵抗。

環視衆人,陳旭昂然說道:“毀人田地如此大仇,我又豈肯善罷甘休?諸位兄弟但且放心,與張家結仇者,只我一人,絕不會牽累你們。”

“大郎此話何意?我雖爲外人,與大郎相識不久,卻也敬佩大郎爲人,更是把大郎當做我之摯友。如今張其毀人田地在先,若是再敢向大郎尋仇,我便拼死相助,亦義不容辭。”

李郭昨日便知陳虎家中田地被毀之事,但是一直沒有詢問,今日見陳旭如此說話,當即義憤填膺。

他有大志氣,爲人仗義,對於欺壓百姓的惡霸,向來非常痛恨。

“大郎,我方纔所言並無他意,若張家執意報復,就連長其都如此豪氣,我們同族之人又豈會坐視不理?”陳青伸出右手,虛指衆人。

“是啊大郎,你與阿虎皆爲我等兄弟,怎可出此言語?”

“我陳家村子弟,豈容外人欺辱?”

……

衆人聽得李郭、陳青言語,紛紛表態。

陳旭心中感動不已,遂出言說道:“諸位兄弟莫急,此事我心中已有計較,斷不會讓人以爲我陳家村軟弱可欺。”

回到村中,陳父與陳靜已經將太平道人請來。

陳旭進屋,正好看到太平道人點燃一張符紙,將灰燼盡數放入碗中,就要讓陳母喝下。

“叔母且慢。”陳旭剛剛進門,立馬出聲阻攔。

來自後世的靈魂,使他根本不相信符水能夠救人,看到符水黑乎乎的樣子,生怕陳母喝下之後出了什麼毛病。

看到陳旭,怕他衝撞仙師,陳父當即斥責道:“仙師剛製作完符水,正好趁熱喝下,你進來作甚?還不快快退下。”

他一邊說話,一遍向陳旭打眼色,讓他不要失了禮數。

陳旭又怎麼不知道陳父的擔心?心中也不生氣,轉身向太平教道人作了一揖,然後說道:“有勞仙師前來爲我家祛病消災,陳旭感激不盡。”

“旭嘗聞太平道教義,仰慕已久,對於貴教施符救人之事,更是早欲見識一番,不知仙師可否讓我瞻仰一下符水?”

見陳旭言語誠懇、臉色真誠,陳父、陳母都舒了一口氣。

行完禮以後,擡起頭來,直到現在,陳旭纔看清這個所謂仙師的相貌。

這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頭抹黃巾,一身道袍,臉色慈祥。猛一看來,頗有一番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派頭。

他的一舉一動之間,都彷彿有一股奇異的魅力,讓人感到安心與信任。

道人看着陳旭,臉上不動聲色,然後輕聲說道:“你可是以勇烈忠孝,而聞名鄉里的陳家大郎?”

陳旭態度恭敬,無論如何,道人都是爲了救治陳母纔來到家中,他不能失了禮數:“蒙鄉中父老擡愛,旭愧不敢當,不曾想區區微薄名聲,居然能夠傳到仙師耳中。”

“沒想到大郎如此英雄人物,也對我太平道心生嚮往,我心甚慰。大郎既然想看一看我製作的符水,前去觀看便是,若有疑惑之處,可隨時向我詢問。”

“如果大郎誠心向往太平道,我也可以將你推薦給大賢良師,像你這等良才美玉,大賢良師必定會傾力栽培。”

聽到道人的話,陳旭心中一驚,連忙拒絕道:“想我區區微名,怎能入大賢良師之耳?入太平道之事暫且放下,我還是先研究一下仙師的符水,看看有何神異之處。”

說完話,陳旭從陳母手中接過所謂的符水。

符水剛剛入手,他就聞到的一股淡淡的藥味,心中一動,裝模做樣的端着符水看了一會兒,然後將碗遞給陳母。

沉默半晌,陳旭故作遺憾的說道:“奈何我肉眼凡胎,不識仙長法術。然既是仙長出手,想必叔母病情定然能夠康復。”

陳母接過符水,非常高興,他雖然也聽說太平道的符水能夠給人消災祛病,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心中難免有所疑惑。

今日見陳旭也說符水有用,隨即不再遲疑,一口氣將符水喝了下去。

見病人已經喝下符水,道人便吩咐陳母,前兩日吃些清淡之物、八分飽即可;過後添些肉食,如此三五日便可無礙。

聽說妻子病情已經無礙,陳父當即下拜作謝,就連陳母也要下牀行禮。

太平道人擺了擺手,說道:“我太平道以濟世救人爲己任,區區小事,何足道哉?既然病人已無大礙,我再到其他地方,看看還有沒有人需要幫助,就此告辭。”

二老聽說道人要走,全都非常焦急,再三感謝之後,執意要他留下來用過午飯再走。

道人大笑一聲,故意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說笑道:“哈哈,我每日救治病人不知凡幾,若每家都要留我吃飯,我這小小肚皮如能夠裝下?”

揚了揚手上拂塵,道人堅定的說道:“我意已決,你等休要再留,若是在此耽誤半日,不知又要少醫治幾人。”

這個時候陳旭真的驚訝了,他沒想到道人果真是無償看病,甚至連一頓飯都不願吃。

從道人身上,他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大愛無私,什麼是虛懷若谷,當即對道人肅然起敬。

二老見道人不願多留,也不敢再勸,就要送道人離開。

道人拒絕陳父相送,反而把目光看向陳旭:“我看大郎少年英雄,就讓他送送我吧,你留在家中即可。”

此時陳旭對道人的印象大爲改觀,聽到道人的話後,欣然應諾。

兩人走在路上,道人看着陳家村簡陋的房舍,說道:“陳家村雖然貧窮,倒也能夠勉強生活,我遊歷整個大漢國,見到很多地方與陳家村相比,真是相差甚遠。”

道人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講完各地百姓生存艱難之後,又講了一些風土人情,以及各地名士的事蹟,使得陳旭大開眼界。

他雖在鄉里小有名氣,卻不如道人見多識廣,只是俯耳傾聽。

兩人就這樣一個人說着,一個人聽着,漸行漸遠。

離開陳家村以後,陳旭突然問道:“旭有一件事不明,不知道尊駕能不能爲我解惑?”

道人見陳旭不再叫他仙長,反而稱其爲‘尊駕’,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玩味的看着陳旭,說道:“大郎若有疑問,儘管道來。”

陳旭直視道人,毫不避諱的問道:“尊駕所制符水,當真有黃天神力加持,可治百病?爲何我在裡面聞到淡淡的藥味?”

道人卻不正面回答,只是說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信則有,不信則無。”

這句話也可以這麼理解:你要是信了,就是黃天治好你的病,不信的話,就當做是藥醫好的罷了,但我卻是不會承認。

雖然對道人裝神弄鬼非常不喜,但道人畢竟是在免費救人,陳旭也不再追問,只是低聲問道:“貴教分發弟子四處救人,所圖爲何?”

道人聞言先是一驚,雙眼緊緊盯住陳旭,眼中散發出陣陣寒光。

陳旭有所察覺,卻並不懼怕,坦然的看着道人。

看到滿臉坦然的陳旭之後,道人收斂住殺意,先是止住腳步沉默半晌。

他慢慢地走着,環顧路邊的莊稼,然後對陳旭說出一番話來。

黃帝時期,天下太平,既無權貴壓迫,亦無飢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當世之人,只要勤勞工作,人人皆可幸福生活。

現今時代,卻是宦官當權、朝政腐敗、士族豪強***,強買百姓土地,使得許多百姓無田耕種、無家可歸。

縱然一些有田地的百姓,由於朝廷公然賣官,那些花大價錢買下官職的人,又從百姓身上搜刮回來,使得他們勞累終日,卻不能溫飽。

既然蒼天不公,就當信奉黃天,聚集太平教衆多信徒,齊心協力構建太平世界!

道人握緊拳頭,滿臉通紅,然後盯着陳旭說道:“大郎可願入我太平教,與我等共鑲大事?”

聽得道人大逆不道的話語,陳旭大驚失色,連忙捂住道人的嘴巴,環顧四周見並無他人,才鬆了一口氣,壓低聲音說道:“道長慎言。”

陳旭的確被道人嚇出了一身冷汗,這番話語若是讓他人知曉,道人固然要被官府緝拿,陳旭卻也難逃干係。

他雖然知道亂世將臨,但是如今大漢的天威仍不容冒犯。

道人的一番話,不僅僅表現出了對朝政不滿,更是有要與士族、豪強爲敵之意。

此刻陳旭才明白,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爲何會那麼快失敗。

大漢雖然沒落,但是士族、豪強的勢力卻極爲強盛,太平教與這三股勢力爲敵,又豈能不敗?

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205章 罷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53章 陳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7章 清河絕唱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35章 得汝南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56章 碾壓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7章 奇襲丘縣第678章 斥徐晃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267章 捷報第302章 戲志才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78章 殺眭固第59章 殤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0章 出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70章 羌人末路致所有書友第617章 讒言第957章 鬥陣(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2章 華雄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86章 遭遇戰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38章 弒帝第481章 春耕第620章 追與逃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60章 欲殺文昭第395章 困境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56章 傷勢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628章 有鬼第67章 人頭滾滾第485章 家事第360章 鬥將第884章 決定第965章 一封信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70章 比武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948章 蘆葦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86章 馬賊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91章 入敵營第606章 鴻門亭第322章 饑荒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479章 回蒲阪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91章 戰鼓響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472章 劫營第628章 有鬼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1006章 家宴第319章 邀戰第216章 內亂
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205章 罷兵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53章 陳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7章 清河絕唱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35章 得汝南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56章 碾壓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7章 奇襲丘縣第678章 斥徐晃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267章 捷報第302章 戲志才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78章 殺眭固第59章 殤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0章 出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70章 羌人末路致所有書友第617章 讒言第957章 鬥陣(下)第172章 放風箏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2章 華雄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86章 遭遇戰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338章 弒帝第481章 春耕第620章 追與逃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60章 欲殺文昭第395章 困境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56章 傷勢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628章 有鬼第67章 人頭滾滾第485章 家事第360章 鬥將第884章 決定第965章 一封信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170章 比武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948章 蘆葦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86章 馬賊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91章 入敵營第606章 鴻門亭第322章 饑荒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479章 回蒲阪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19章 名揚州郡第291章 戰鼓響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472章 劫營第628章 有鬼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1006章 家宴第319章 邀戰第216章 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