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無家可歸

離開了皇宮,李傕(jue)仍舊有些憤憤不平。

他對身旁的李儒說道:“文優,你方纔爲何住攔我?若是我再逼迫一番,陛下肯定會就範的。”

李儒搖了搖頭,說道:“奉天子以討不臣,這纔是將軍應該做的事情。漢室雖然衰微,仍舊佔據着大義。將軍若想成事,不可逼迫陛下過甚。”

李傕想了一想,覺得李儒說的話有理,就嘆息着說道:“話雖如此,但是這樣一來,卻委屈了文優。”

李儒揚了揚手中的赦免文書,笑着說道:“我有這個,就已經很滿足了。”

這個時候,李傕不由想起了剛纔在皇宮中,所發生的事情。當時李儒阻攔了李傕,威逼漢帝的舉動以後,自己卻是逼迫獻帝,寫下了赦免他的文書。

獻帝雖然不願,但是面對虎視眈眈的李傕與李儒,他只得乖乖就範。畢竟,相比起封李儒爲侍中,赦免李儒這件事情,卻是有些顯得微不足道。

李傕看到滿臉欣喜的李儒,忍不住再次伸出了橄欖枝:“文優,西涼軍中,正缺乏像你這樣的智謀之士,不知你可願來到軍中,擔任軍師一職?”

一旁的郭汜(si)聞言,急忙插嘴道:“是啊文優,我軍中的大門,永遠爲你打開。”

李傕聽到郭汜的話,頓時臉色一沉,卻是沒有當場發作,只把目光放到了李儒身上。

他們後面的樊稠、張濟,實力遠遠比不上李傕、郭汜。雖然心中也想拉攏李儒,卻是不敢開口說話。

看到現在兩人就開始相爭,李儒不禁在心中暗自嘆息一聲:“他們,終非成事之人啊!”

想到這裡,不禁更加堅定了,李儒想要離開的心意。

他故意嘆息一聲,黯然說道:“前段時間,儒之家人盡被屠戮,每念及於此,某心中總是鬱郁不安。”

“今日既然陛下不願再次啓用我,我正好拿着他給我的赦免文書,歸隱鄉里,從此不再過問天下間的是是非非。”

李傕聞言,不由心中大急。他可是非常真心的,想要招攬李儒,如何肯讓他就這樣離開?

卻不想,一旁的郭汜急忙插嘴道:“對於軍師的遭遇,我等心中亦是感到難過。既然軍師有了歸隱的心思,我等自然也不會過於勉強軍師。”

“只是臨走之前,還請軍師一定要告知我一聲,我一定會爲軍師送行。”

郭汜都這麼說了,李傕自然不好再挽留李儒。只是他偶爾瞥向郭汜的眼神,卻是顯得有些陰沉。

郭汜的心思他如何不懂?現在的整個西涼軍中,就數李傕、郭汜的實力最爲強大。

但是李傕與李儒同姓,兩人之間以前就頗爲親善。若是讓李儒,在他們兩人之中選擇一個。郭汜相信,那個人絕對不是他自己。

李傕、郭汜雖然現在還是和和睦睦。但是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翻臉。如此一來,郭汜自然不願意看到,李儒投奔李傕了。

在他看來,若是自己得不到李儒,也不想讓李傕得到。這樣一來,要麼殺死李儒,要麼就讓他離開。

李儒自己提出歸隱,自然使得郭汜心花怒放。所以他就順杆子往上爬,直接表示贊成。

對於幾人的心思,李儒早就知曉,他當即說道:“如此,儒就先行謝過將軍了。”

郭汜哈哈大笑幾聲,說道:“依我與軍師的關係,又何談謝字?”

而後他轉頭看着李傕,說道:“稚然,軍師離開的那日,我們一定要大擺筵席,邀請軍中諸將,爲軍師送行,你看可好?”

李傕的臉,狠狠抽動了幾下,心中早已惱怒不已。但是他也知道,現在西涼軍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夠在長安立足。

所以,李傕只能強笑着說道:“正該如此!”

聽到李傕的話,李儒徹底放下心來,他大笑一聲,說道:“如此,儒就在此先行謝過兩位將軍了!”

由於陳旭的到來,使得歷史已經發生了些許改變,本來在真實的歷史上,李傕是在十月份,才推薦李儒爲侍中,而後被拒絕的。

從那以後,李儒就歸隱田間,再也沒有出現過。

但是現在,這件事情的發生,卻是提前了將近半年。李傕與郭汜之間的矛盾,也比歷史上,更早的開始出現。

當天晚上,李儒來到賈詡的府邸,與他對坐而立。

賈詡讓下人弄了一些酒菜,就與李儒開始慢慢對飲。由於兩人心中,都有着一些其他的心思,所以並沒有喝很多的酒。

聊了一陣閒話,賈詡忽然說道:“文優能夠拿到赦免文書,並且脫離這個是非之地,真是可喜可賀啊!”

李儒自嘲的笑了一笑,說道:“我早就知道,此事瞞不過文和。”

他緊緊盯着賈詡,嘆息道:“現在我雖然拿了赦免文書,但是畢竟名聲已臭。縱觀天下諸侯,又有誰能夠容得下我?說到底,我還是比不上文和啊。”

賈詡,表字文和。

李儒說這些話,倒不是故意吹捧賈詡,而是肺腑之言。兩人都是謀士,都曾在董卓帳下效命。

但是現在,李儒已經沒有了退路。反觀賈詡,卻是混得風生水起。他一面在李傕等人帳下效命,並且不做壞事,另一面又盡力維護朝中大臣。

賈詡今日所作的一切,都是在爲自己以後謀求後路。

賈詡年少的時候並不出名,只有名士閻忠認爲他與衆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

他向李傕等人所獻計策,‘攻打長安,奉國家以徵天下’,與日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看着李儒落寞的樣子,賈詡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

現在的李儒,也不過只是四十出頭。如今亂世剛至,正是他一展胸中所學的時候。這個時候讓滿腹才華的李儒歸隱,他心中沒有遺憾,根本不可能。

想到了以前,李儒多次向董卓推薦自己,賈詡猶豫了一下,說道:“以文優往日之行事,天下諸侯,可能都不能容你。”

他用手指了指北方,繼續說道:“然而,北方的那邊,你卻可以去試一試。”

李儒聞言,心中一動。

他不是沒有想過,前去投奔北方的陳旭,但是他不知道,陳旭會怎麼看待他,這個曾經鳩殺過先帝的人。

好似看出了李儒心中的疑慮,賈詡輕笑道:“陳文昭出身黃巾,又怎會在乎文優以前的事情?”

“況且,從陳文昭任人唯才的招賢令之中,就可以看出此人的胸襟。文優若是不去嘗試一番,恐怕會遺憾終身啊!”

賈詡的話,使得李儒猛然驚醒。

是啊,陳旭以前本就是個反賊頭子,又怎麼會在意他李儒的名聲?況且那道任人唯才的招賢令,更加暴露了陳旭求賢若渴的心思。

起身向賈詡作了一揖,李儒說道:“儒,謝過文和指點。”

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官道之上,一彪人馬疾馳而過。

有個彪形大漢,對着另外一個氣宇軒昂的男子說道:“主公,前面就過了汝南的境地,袁術應該不會再追過來了。”

男子手中拿着一個大戟,臉上帶着憤恨之色:“我本以爲袁公路爲英雄,特來投奔於他。卻不想那廝忌憚我的勇武,不但不肯讓我領兵,還不給我糧草。”

“迫不得已,我才縱兵劫掠,袁公路這就對我起了殺意。若不是我反應得快,恐怕早已人頭落地。”

這個男子,正是呂布。

自從長安被李傕等人攻陷以後,呂布就帶着一干心腹將領,並幾百騎,倉皇逃出長安城,前來投奔袁術。

呂布的名聲不怎麼好,所以袁術一直對他忌憚不已。前段時間因爲呂布縱兵劫掠,引起了袁術的殺心,呂布這纔再次倉皇而逃。

最開始說話的那個大漢,正是魏續,他滿臉憂愁的說到:“主公,我等現在去哪裡纔好呢?”

呂布聞言,亦是滿臉愁容。

呂布也知道,他現在的名聲並不很好,天下諸侯都對他非常忌憚,不敢真心接納他。

如今呂布的手下,只有幾百人,想要打下一個安身之地,也是絕無可能。想着想着,他想起了當初的丁原,心中不由產生了一絲悔意。

“你說得對,空有匹夫之勇,終究難成大事。”

直到這時,呂布才明白了丁原對他的良苦用心。但是現在後悔,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他手下的幾個將領,見呂布久久不語。其中一人,忍不住說道:“主公曾經在幷州之時,與張稚叔、張文遠親善。”

“如今他們都在陳幷州帳下用命,主公何不前去投奔幷州?”

“稚叔、文遠。”呂布低聲呢喃兩聲,終究是沒有說話。

他和張揚、張遼,曾經都在丁原帳下效命,丁原亦是待他們不薄。以前他爲了榮華富貴,殺掉了丁原,現在根本沒有臉面,再去見這兩個人。

侯成亦是說道:“主公,陳幷州招賢納士,求賢若渴。自從他平定幷州,擊敗鮮卑以後,更是威震華夏。”

“以主公之勇武,前往幷州,必定能夠得到重用。況且主公本來就是幷州人氏,若是能夠回到家鄉,又何樂而不爲呢?”

呂布環顧四周,看到諸將眼中,都露出了期盼的神色,心中頓時苦澀不已。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66章 內亂第353章 烏龍第399章 密信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981章 殞命第224章 襲城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33章 斬將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186章 馬賊第175章 推測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753章 反攻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1008章 去世第765章 對峙第16章 挾持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19章 白波軍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552章 韓莒子第497章 衝突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265章 驚變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365章 攻城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35章 得汝南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46章 考覈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001章 怒火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30章 議事第485章 家事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107章 身亡?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84章 楊樹下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61章 相爭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145章 回馬槍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224章 襲城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873章 勝者第172章 放風箏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329章 虐呂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章 臥虎嶺第143章 兩軍對壘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66章 內亂第353章 烏龍第399章 密信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981章 殞命第224章 襲城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33章 斬將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186章 馬賊第175章 推測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753章 反攻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1008章 去世第765章 對峙第16章 挾持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19章 白波軍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552章 韓莒子第497章 衝突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265章 驚變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365章 攻城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35章 得汝南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46章 考覈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001章 怒火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30章 議事第485章 家事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107章 身亡?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84章 楊樹下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261章 相爭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145章 回馬槍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224章 襲城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873章 勝者第172章 放風箏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329章 虐呂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章 臥虎嶺第143章 兩軍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