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準備撤兵

瞭解到了豫州戰局,程昱忍不住問道:“劉玄德被曹孟德擊潰,現在卻是到了何處”

文昭曰:“書信之中稱,玄德兵敗以後,被關羽、張飛護着突圍而去,不知所蹤。”

程昱沉默半晌,說道:“孫伯符西有世仇劉表,如今又與曹孟德爭奪豫州,可謂是腹背受敵。”

“曹孟德又與袁本初乃是盟友,利益休慼相關,主公不妨暗中支持孫伯符,好與其結盟,使得孫伯符幫忙主公牽制曹孟德。”

文昭心中一動,問道:“還請先生詳細道來。”

程昱侃侃而談:“周公瑾當初,本來就被主公封爲汝南太守,如今孫、曹兩家爭奪豫州,主公何不再封孫伯符爲豫州牧”

“孫伯符此人驍勇善戰,能力過人,若得豫州牧職位,又豈會坐視其餘郡縣被曹孟德所得”

“曹孟德若被牽制住,袁本初一人將不足爲慮矣。”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當即說道:“先生此計大善,可是如今豫州劇變,吾是否要繼續領兵前去與袁本初交戰”

賈詡捋了捋鬍鬚,說道:“本來依照我等謀劃,以王延將軍拖住冀州大軍,趙雲將軍縱橫冀州北部,張遼將軍縱橫幽州西部,肆意收割、焚燬糧草,削弱袁本初勢力。”

“然今日觀之,才發現袁本初帳下亦是人才濟濟。”

“如今河北名將張郃守幽州,使得張遼將軍不得寸進;名士逢紀又被袁本初派往冀州北部,趙雲將軍亦是行動受阻。”

“王延將軍,縱然將冀州大軍拖在武安城外,恐怕也並無太大益處。再加上劉備失去豫州,袁本初再無後顧之憂矣。”

“愚以爲,現在將幽、冀兩州大軍撤回來最好,關中與袁本初爆發全面戰爭的時機,尚未成熟。”

不得不說,這一次賈詡有些失算了,謀劃了這麼長時間,卻沒有獲得預料中的戰果。

當然,賈詡開始也沒有想過要一戰將袁紹消滅,只不過是爲了能夠趁着秋收之際,大量掠奪糧食、人口,削弱袁紹勢力罷了。

只是現實的戰果,要遠比預料中的小。饒是如此,關中軍也掠奪了將近百萬人口,搶奪、燒燬糧草不計其數。

其實真要算起來,這個戰果己經非常輝煌了。

最起碼,袁紹想要恢復到攻打公孫瓚之前的實力,沒有三年的積累絕無可能。

試想一下,袁紹先是遠征遼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只得到了兩個苦寒的郡城;隨後他又領軍南下,想要佔領整個豫州,又是耗費錢糧無數。

最爲重要的是,他的所作所爲完全成爲了無用功。特別是兗州數郡百姓,也都被劉玄德強行遷徙往豫州,對於袁紹更是一個極大打擊。

本來冀州已經國庫空虛,錢糧無以爲繼,袁紹正等着這次秋收獲得地裡的糧食。

可是現在,很多地方糧草都被關中軍掠奪、焚燬,使得袁紹希望再次落空。不僅如此,他還要想方設法,供養那些失去糧食的百姓。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關中軍在袁紹大本營這麼鬧騰了一陣,幾乎已經將袁紹坑得血本無歸。恐怕袁紹瞭解到了冀州的情況以後,會被氣得吐血吧。

若非冀州富庶,人口衆多,縱然袁紹再經營三年之久,也不見得能夠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文昭皺着眉頭來回走動着,心中總是有些不甘,他對於現在取得的戰果,其實並不滿意。

以有心算無心,並且謀劃了這麼久,尚且不能將袁紹拖垮。若是就此退兵,文昭總是感覺這次與袁紹交戰,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

這些年來,關中軍一直橫推對手,再加上消滅的諸侯實力並不強大,也多少讓文昭有種志得意滿,小覷了天下豪傑的心思。

故此當賈詡提出退兵以後,他當即猶豫了。

程昱好似看出了文昭的心思,急忙勸道:“此次突襲袁本初,已經使其元氣大傷,數年不敢覬覦關中之地。”

“我等出兵之前,就沒想過要消滅袁本初,畢竟他乃是天下首屈一指強大的諸侯,麾下人才濟濟。縱然關中豪傑衆多,亦不可小覷天下英雄。”

“主公現在還是應當先行撤兵,暗中觀察豫州戰局,並且開始圖謀益州,方爲上策啊。”

陳旭聞言當即猛然驚醒,若是強大的袁紹,能夠這麼輕易就被打倒,那麼河北豪傑也就太過無能了。

更何況,天下局勢瞬息萬變,曹操、孫策奪取豫州之地,文昭雖然有所預料,然而待事情發生以後,他仍舊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亂世之中,沒有誰能夠一直橫推對手,戰必勝、攻必克;也沒有人只要出兵,就能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莫說現在只是無功而返,縱然遭逢大敗,亦是很有可能。

哪怕歷史上實力強大,佔據絕對優勢的曹操,都在赤壁遭受大敗,更何況是陳旭自己

想明白這一切,文昭頓時感覺背後冷汗淋漓。

直到此時他才猛然發現,自己因爲一系列的勝利,而有些太過自以爲是,失去平常心了。

一方君主最忌驕傲自滿,如此很容易就遭逢大敗。

就好像歷史上的曹操那樣,他幾乎每次在絕境中都能反敗爲勝。可是一旦太過順利,就會輕敵大意,慘遭敗績。

只不過相比起其餘諸侯,曹操失敗之後不但不會頹廢,反而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與激情,再次進行大翻身,扭轉乾坤。

可是無論如何,驕傲都容易使人產生自滿的情緒,有了自滿情緒就很容易失敗;而失敗,往往代表着死亡與悲痛。

這一些,並不是文昭願意經歷的事情。

故此,驚醒過後,文昭當即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日後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重視自己的對手。

只有這樣,他纔不會重蹈歷史上曹操的覆轍。

想通了這些,陳旭長長吐出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就下令讓君閣、子龍、文遠撤兵吧。”

“只是在撤兵途中,卻要小心謹慎,莫要讓冀州軍有機可趁。”

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277章 張裕第86章 甦醒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76章 名士第226章 百態第70章 報仇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51章 衣帶詔?第1005章 回家第1001章 怒火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240章 被圍第365章 攻城第273章 甘寧第747章 快來了第879章 酷吏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620章 追與逃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751章 叛徒第70章 報仇第771章 擒張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79章 圖謀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31章 練兵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80章 謀兵權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77章 拒絕第56章 折辱第3章 阿虎之勇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70章 報仇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333章 投效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301章 反應第582章 挑選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3章 安頓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28章 安置第816章 天子崩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08章 出巡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11章 歸心第64章 野心第208章 絕路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211章 歸心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156章 伏兵第494章 關平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19章 邀戰第534章 憂慮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186章 馬賊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46章 考覈第366章 內亂第320章 破公孫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539章 戰!第492章 野炊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976章 曲有誤第262章 中計第612章 涼州急報
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277章 張裕第86章 甦醒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76章 名士第226章 百態第70章 報仇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51章 衣帶詔?第1005章 回家第1001章 怒火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240章 被圍第365章 攻城第273章 甘寧第747章 快來了第879章 酷吏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620章 追與逃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751章 叛徒第70章 報仇第771章 擒張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47章 黃巾再起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79章 圖謀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31章 練兵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80章 謀兵權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677章 拒絕第56章 折辱第3章 阿虎之勇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70章 報仇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333章 投效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301章 反應第582章 挑選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3章 安頓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28章 安置第816章 天子崩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08章 出巡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11章 歸心第64章 野心第208章 絕路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211章 歸心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156章 伏兵第494章 關平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19章 邀戰第534章 憂慮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186章 馬賊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46章 考覈第366章 內亂第320章 破公孫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539章 戰!第492章 野炊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976章 曲有誤第262章 中計第612章 涼州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