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得汝南

陳國境內的劉備營寨之中,玄德聽聞斥候回報的消息,有喜又有憂。

大將軍陳旭果真沒有食言,調動了整個幷州的兵馬,使得虎視眈眈南下的袁紹,不得不再次揮兵北上。

饒是如此,現在的劉備仍舊高興不起來。

袁紹實力強大天下皆知,縱然一時被迫退兵,也難保日後不會秋後算賬。

劉備雖然趁着袁紹不注意,突襲打下了陳國。但是之後在攻打樑國的過程中,卻是屢次受挫。

唯一讓他感覺心安的是,孫策的三萬大軍在攻打汝南之時,亦是屢次受挫。

就在劉備沉思的時候,關羽突然走進營帳之內,輕聲說道:“袁本初派遣了一個使者過來,要面見兄長。”

劉備擡起了頭,詫異的說道:“袁本初既然派遣了使者過來?”

這一次,雖說劉備是奉了天子詔書,起兵攻打袁紹。

無論如何,都是他率先挑起戰爭。劉備心中對於袁紹,多少還有那麼一丁點的愧疚。

驟然聽聞袁紹派遣使者過來,劉備下意識的就會認爲,袁紹是想要派人責問他,爲何無故興兵來犯。

不僅是劉備,就連關羽亦是這麼認爲。

他開口道:“兄長,現在既然已經與袁本初交戰,哪裡還要與他商量什麼?依我之見,不如直接將袁本初的使者驅逐出境爲好。”

就在此時,一陣黑風捲了進來,只見張飛已經迅速衝了進來。

他扯起大嗓門,喊道:“兄長身爲豫州牧,袁紹那廝卻搶奪兄長的地盤。如今他們然還敢派遣使者過來,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兄長勿憂,某這就出去殺了袁紹使者,用他的腦袋祭旗,好歹要攻下樑國!”

劉備勃然變色,斥責張飛道:“自古以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你若殺了袁紹使者,天下人又會怎樣看待我?”

張飛聞言,只得聳拉着腦袋,不敢再言誅殺袁紹使者的事情。

玄德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說道:“本初既然派遣使者過來,我又豈能不以禮相待?吾這就親自前去面見本初的使者。”

玄德見了袁紹使者,兩人敘禮畢,玄德直接問道:“如今吾正與本初交戰,不知先生前來所爲何事?”

使者細細打量了劉備一陣,問道:“使君以往於公孫伯圭麾下效命,屢次將冀州兵馬據於青州之外,吾主得知此事以後,時常稱讚使君武略過人。”

“後來,使君因爲仁義之故,撇棄所有基業,傾力前往救援陶恭祖,當真令人深感敬佩。”

“縱觀使君爲人,也不像那種貪婪之人。這次使君爲何無故犯吾主城池,使得豫州百姓再遭戰亂之苦?”

張飛聞言當即勃然大怒,他鬚髮皆張,憤然說道:“吾兄纔是朝廷親封的豫州牧,那袁本初無緣無故強佔吾兄城池,難道我等就不應該奪回來麼?”

玄德亦是說道:“並非劉備貪婪,主動興兵。一則,蒙天子垂憐,封我爲豫州牧,讓我爲朝廷牧守一方。備忝爲一州之牧,時刻不敢忘記自身本分。”

“二則,天子頒佈詔書,令吾起兵奪回被本初佔領的冀州郡縣。備既爲大漢宗親,又是大漢臣子,自然不能違背天子詔令。”

“饒是如此,因備之緣故而使豫州戰亂再起,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吾亦是日夜難安啊。”

說到這裡,劉備雙目通紅。

他想要強忍住淚水,卻終究沒有忍住。無奈之下,只得以衣袖掩面,偷偷抹掉了臉上的淚水。

平復了一下心緒,玄德強行笑道:“在貴使面前失態,還望勿怪!”

袁紹使者臉色一肅,起身鄭重向劉備施了一禮,說道:“吾嘗聞玄德公愛民如子,宅心仁厚。今日一見,才知傳言不虛。”

“玄德公如此體恤百姓,當真令人佩服不已。”

劉備急忙起身,托住使者的手臂,說道:“先生此言差矣,備無論在何地,都只是依照本分行事,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又何談愛民如子?”

謙遜有禮,不驕不躁,宅心仁厚,待人以誠。不得不說,劉備給袁紹使者的印象非常不錯。

既然對劉備產生了好感,他自然不會再繼續拿捏,當即正色說道:“吾主素來仰慕玄德公名聲,無意與玄德公爲敵。前番只是擔心豫州被其他諸侯佔據,這才貿然出兵佔領了一些郡縣。”

“既然玄德公有心爲陛下治理整個豫州,吾主又豈會繼續霸佔這些城池?吾此次前來,正是爲了代表吾主,將佔領的豫州郡縣全部拱手相讓,希望能夠得到玄德公的友誼。”

使者的話,使得劉備三兄弟俱是心中一震。

他們全都以爲,袁紹派遣使者是爲了興師問罪。卻沒想到,袁紹是爲了交還豫州郡縣。

玄德怔了一下,不可思議的問道:“先生莫非是在戲耍劉備?”

使者正色道:“玄德公面前,吾又豈敢妄言?以上所言,絕無半點虛假。”

關羽當即插嘴道:“不知袁公想要歸還哪些郡縣?”

使者道:“陳國、樑國、以及佔據小半個豫州的汝南郡,吾主都願意將其交還給玄德公。只是被曹孟德佔領的沛國、魯國,還需玄德公自己前去討要。”

使者的話,再次令三人心中震驚不已。

他們原以爲,袁紹能夠將被劉備打下來的陳國交出來,已經非常不錯了。三人完全沒有想到,袁紹會把汝南郡、樑國一起歸還。

看着不可置信的三人,使者說道:“玄德公乃天子親封的豫州牧,吾主對大漢忠心耿耿,又怎會妄自奪取玄德公基業?”

“只要玄德公願意,這三個郡城我等隨時都可以交還出去。”

直到使者離開以後,三人仍舊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一開始,他們還覺得這可能是個緩兵之計。

然而,當樑國的袁軍全部撤離以後,劉備才知道這是一件確切無疑之事。

劉備剛剛接管了樑國,張郃就派遣使者過來,對劉備說道:“江東孫策攻打汝南正急,若是我家將軍貿然撤兵,恐怕整個汝南都會被孫策奪走。”

“還請劉豫州速速發兵汝南,只要玄德公接管了汝南,我家將軍就會帶領兵馬全部撤走。屆時,還請玄德公能夠爲我家將軍,讓出一條通往兗州的道路。”

劉備自然滿口答應,而後就帶領關羽、張飛,以及麾下兵馬進入汝南境內。

纔開始,劉備還擔心這是張郃的計策,想要將他誘至汝南消滅。一路之上,劉備三人都是小心翼翼。

然而,一直到劉備領兵到達慎縣,都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待劉備接管了慎縣的防禦以後,張郃果真如約領兵撤退。

劉備掌控了整個汝南郡以後,還覺得有些不太真實。待太史慈來到城下叫陣之時,劉備這纔回過神來。

太史慈騎着一匹白馬,眺望着城牆上面的‘劉’字大旗,緊緊皺起了眉頭。

慎縣一直都是張郃在防守,城牆上面掛的也是‘張’字大旗。太史慈不知道,慎縣何時換了主帥。

一員偏將小聲對太史慈說道:“將軍,昨天晚上手下斥候偵察到一波兵馬入城,想必城內就是那個時候換的主帥。”

太史慈點了點頭,臉上看不出喜怒。他聽着四周響亮的戰鼓之聲,頓時感覺渾身上下熱血沸騰。

不得不說,張郃無愧於‘河北四庭柱’的稱號,他的綜合才能,甚至要遠超其餘三人。

正是張郃這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才激起了太史慈的濃濃戰意。

慎縣之上大旗分開,只見兩員上將簇擁着劉備。玄德看到騎在戰馬上,威風凜凜,一表人才的太史慈,當即感到喜愛莫名。

這個時代,由於管亥帶領青州黃巾投奔了陳旭。根本沒有太史慈單騎入北海,而後前去向劉備求援之事。

因此,現在的劉備根本不認識太史慈。

張飛看着太史慈在城下挑戰,當即說道:“兄長,那廝如此耀武揚威,欺我城中無人耶?還請兄長許我出戰,前去斬了敵將,也好立下一個戰功。”

劉備搖頭說道:“孫伯符不知汝南已經易主,若三弟貿然出戰,斬殺孫軍大將,豈不就與江東結下死仇。”

“我等還是先報上姓名爲好,假如孫伯符執意要攻打汝南,再與他廝殺不遲。”

關羽聞言暗自點頭,張飛亦是不再言語。

劉備心中既然有了計較,當即氣沉丹田,對着太史慈喊道:“敢問閣下可是吳侯麾下大將太史子義?”

太史慈目光一凝,沉聲喝道:“正是本人,汝乃何人,報上名來!”

劉備說道:“吾乃大漢宗親,豫州牧,劉備劉玄德是也,將軍爲何無故犯我城池?”

太史慈聞言一愣,心中暗自震驚:“劉玄德不是正與袁本初在樑國交戰麼?爲何突然佔據了汝南郡?”

孫策之所以敢進攻汝南郡,正是因爲得到了天子的詔書,讓他驅逐袁紹。

假如汝南郡被劉備這個正宗的豫州牧佔據,他們也就再也沒有藉口攻打汝南了。

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31章 練兵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25章 兩封信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27章 葫蘆谷第899章 解惑第380章 謀兵權第102章 馬驚第505章 求情第923章 對策第1005章 回家第384章 下一代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39章 船毀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89章 殺貴妃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5章 燒糧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09章 報仇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570章 離別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713章 鄧芝第530章 議事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006章 家宴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05章 求情第20章 重逢第210章 獻城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006章 家宴第281章 往事第723章 小霸王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76章 曲有誤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13章 隱情第172章 放風箏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779章 釋放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66章 陰招第972章 爭功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86章 馬賊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14章 婚事(下)第95章 皇甫嵩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530章 議事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67章 捷報第57章 驚變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659章 誣陷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29章 交易第885章 內亂第166章 歷史真相
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31章 練兵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525章 兩封信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27章 葫蘆谷第899章 解惑第380章 謀兵權第102章 馬驚第505章 求情第923章 對策第1005章 回家第384章 下一代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39章 船毀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89章 殺貴妃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5章 燒糧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09章 報仇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570章 離別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713章 鄧芝第530章 議事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006章 家宴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05章 求情第20章 重逢第210章 獻城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006章 家宴第281章 往事第723章 小霸王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76章 曲有誤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13章 隱情第172章 放風箏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779章 釋放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766章 陰招第972章 爭功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86章 馬賊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14章 婚事(下)第95章 皇甫嵩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530章 議事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67章 捷報第57章 驚變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659章 誣陷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29章 交易第885章 內亂第166章 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