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兵臨壺關

上黨郡,長子,太守府。

上黨太守聽着南匈奴,與陳旭帳下兵卒之間的戰事,眉頭皺在了一起。

郡丞說道:“使君,陳徵北以趙雲的爲主帥,帶領一萬騎兵,南下取上黨郡。”

“於夫羅與張揚在小燕谷中伏,三千鐵騎傷亡殆盡,只有他們兩人帶着少許人馬拼死逃跑。”

“而後,趙雲又親率大軍,突襲南匈奴營地。四千駐守營地的南匈奴騎兵,只逃出了不到一半人馬。”

“趙雲攻破於夫羅與張揚,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取上黨。”

“上黨郡本來乃是洛陽北方門戶,我等駐紮在此地,亦是深得董相重視。”

“但是董相離開洛陽之時,卻是將其燒燬一空,百姓也都遷入長安。如今的洛陽。卻是一片瓦礫,上黨與相國而言,再無用處。”

“如今陳徵北爲幷州牧,上黨郡自然要受其節制。更兼陳徵北麾下兵多將勇,威震北方。如今他派兵來取上黨,我等何不開城納降”

上黨郡以前雖然名義上依附董卓,但是仍舊保持着自己郡國的主權。

董卓數次想要插手上黨內務,都被上黨太守斷然拒絕。

可以說,現在的上黨郡,完全如同一個國中之國。如今天下大亂,上黨太守未嘗沒有幹一番事業的心思。

所以當他聽到郡丞的話以後,勃然變色,厲聲說道:“上黨郡土地肥沃,扼三州之要衝,易守難攻。”

“吾乃朝廷親封的上黨太守,諒陳旭這個出身卑賤的黃巾逆賊,如何敢覬覦上黨郡縣”

“陳旭小兒不來尚好,若是敢來攻打壺關,某必定要他有來無回”

壺關之險,天下莫及。

上黨太守正是看中這點,纔敢大放厥詞。

郡丞聽到太守的話,默默無語。但是他的心中,卻是充滿了憂慮。

陳旭自從出道以來,屢戰屢勝。這幾年以來,坐擁八百里太行山,修生養息。

如今的黃巾軍有多麼強大,誰也無法猜測。

縱然壺關可以擋住,沒有攻城器械的騎兵。待陳旭親率大軍來攻之時,勝負未可知啊。

長子與壺關相隔並不太遠,騎上快馬一日便可到達。

上黨太守雖然口中大放厥詞,但是他卻不敢有絲毫懈怠,親自點了五千人馬馳援壺關,

他剛到壺關沒多久,就聽到關外人喊馬嘶。

上黨太守以爲趙雲領軍攻城,心中大駭,急忙來到城牆之上,大聲喊道:“是不是賊兵來犯”

一個守城小校,來到上黨太守面前,跪在地上說道:“主公,外面來了兩千騎兵,他們自稱是南匈奴騎兵,領軍將領乃是於夫羅與張揚。”

“哦”

聽到這個消息,上黨太守心中一動。

他定了定神,看到於夫羅與張揚衣甲破爛,渾身鮮血,不由高聲喝道:“張稚叔,上次你攻打壺關,被我大敗,難道還不死心”

張揚的頭盔早已不知道掉在了哪裡,他頭髮披散,形象頗爲狼狽。

張揚看到上黨太守,臉色一喜。

他也不怕壺關上面的弓箭手,急忙拍馬上前,大聲說道:“某往日不知天高地厚,冒犯使君虎威,還請使君莫要放在心上。”

“今日我與匈奴單于,被趙雲那廝逼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特意前來投奔使君,還請使君收留。”

上黨太守聞言,先是一愣,爾後大喜過望。

匈奴騎兵,雖然被趙雲殺得丟盔棄甲,傷亡大半,但是仍舊還有兩千騎兵倖存。

若是張揚等人,果真前來投奔與他,上黨郡的實力,必定能夠大大增加。

然而,上黨太守能夠坐到今日的位置,自身亦是才能過人之輩。

他略一思量,心中就已經產生了疑惑。

上黨太守冷笑幾聲,對着張揚大聲說道:“爾等與袁本初的關係,天下皆知。”

“現在你們兵敗,不去投奔袁本初,反而來投我,莫不是想要賺開壺關城門”

提起袁紹,於夫羅與張揚全都有些情緒激動。

於夫羅脾氣暴躁,破口大罵道:“袁紹那廝向我借兵,說好了給我的錢糧、土地,一點都沒有兌換。”

“若非趙雲剛好帶兵出現,我早就帶着手下兒郎攻破冀州,活捉袁紹那廝了。”

上黨太守聞言,心中一喜,而後又有些不屑。

於夫羅手下七千匈奴騎兵,被陳旭手下的一員大將,領兵打得落花流水。他還口出狂言,說要攻破冀州,生擒袁紹。

在上黨太守看來,於夫羅完全是在胡吹大氣。

壺關下的張揚,臉色亦是非常難看,他大聲說道:“使君明鑑,我當初被使君擊敗,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沒有容身之地。”

“某錯以爲袁本初乃世之豪傑,率領手下數千兵卒前去投奔。”

“卻不想,袁本初不但將我手下人馬盡數奪走,還將我送給南匈奴當作人質。”

“若非如此,某又豈會落得今日這般下場”

張揚滿臉悲憤,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上黨太守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對於於夫羅、張揚、袁紹之間的關係,他早就有所耳聞。所以聽道兩人的話,他心中並無任何懷疑。

如今他們被陳旭軍擊敗,又不能前去投奔袁紹,只能前來上黨投奔自己了。

想到這裡,上黨太守對於兩人的戒心,就開始減弱。

好在他謹慎過人,到了現在,仍舊對兩人說道:“你們若是真心前來投奔我,我自然歡迎之至。”

“然而趙雲軍現在已經進入上黨境內,我不能不防。”

“我先派人放下兩個吊籃,你們兩人先坐着吊籃進城。待確定兩位身份一後,我自當大開城門,引兩千匈奴勇士進城。”

直到現在,上黨太守還生怕兩人被趙雲俘虜,而後被趙雲脅迫着,前來詐城。

若是兩人肯單獨上城牆,就可以確定,他們不是受脅迫而來。只有這樣,上黨太守才能完全放下心來。

於夫羅和張揚聞言,對視一眼,而後齊聲說道:“我等真心來投,願意先上城牆。”

上黨太守自是大喜過望,已經完全相信了兩人。

兩人被吊籃拉到壺關的城牆上,上黨太守與他們客套了一陣,就要置備酒席,爲兩人接風洗塵。

於夫羅忽然說道:“我麾下七千兒郎,被趙雲那廝殺得只剩下兩千人馬。”

“他們現在衣着破爛,又累又渴。還請使君打開城門,讓兒郎們可以進城休息。”

上黨太守聞言,大笑着說道:“還請單于放心,我這就派人打開城門,讓兩千匈奴勇士進城。”

“至於兩位,還是先行沐浴更衣,而後我爲兩位接風洗塵。”

上黨太守耍了一個小手段,雖然現在放那兩千匈奴騎兵進城,但是卻可以暫時不讓兩人與那些士卒相見。

沒有將領統帥的軍隊,哪怕有些問題,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待兩千匈奴騎兵進城以後,他就可以再派人悄悄前去打探。

匈奴人與漢人,不管是在語言上,還是在行爲習慣之上,都有很大的差別。想要觀察他們中間是不是混入了其他人,亦是非常容易。

雖然那個上黨太守,並不認爲他們會與陳旭等人勾結。但是出於謹慎,他還是這樣行事。

張揚和於夫羅,好像沒聽出上黨太守的言外之意一樣,滿口應諾。

他們的這種表現,更使得上黨太守滿意。

連續三日,上黨太守早已查明,進城的兩千騎兵,全部都是正宗的匈奴人。

如此一來,爲了拉攏張揚和於夫羅,他就沒有再將兩人與匈奴騎兵隔離。

除了安插進去兩員副將以外,上黨太守還讓於夫羅兩人,領着本部人馬。

這一日,壺關城外灰塵大作,戰鼓與號角之聲震耳欲聾。

趙雲帶着一萬精銳騎兵,在壺關城外排開陣勢。

他一馬當先,夷然不懼的來到壺關城下,大聲喝道:“我奉幷州牧,徵北將軍,晉陽侯軍令,前來攻取上黨郡。”

“爾等既然身爲幷州官吏,自當歸屬我家主公節制。若是爾等打開城門,獻城投降,我家主公必定不會吝嗇官職。”

“若是冥頑不化,執意抵抗天兵,待我軍攻破城池之日,爾等都要命喪黃泉。”

趙雲聲如巨雷,整個壺關的守軍全部聽到了他的聲音。

他身後的騎兵,也都揮舞着手中的武器,大聲喊道:“殺”

一萬精銳騎兵,散發出來的殺氣,簡直駭人聽聞。壺關守軍見狀,全都駭得面無人色。

張揚見狀,急忙來到上黨太守面前,說道:“使君,賊人氣勢逼人。若是我軍不出城迎戰,挫掉賊人鋒芒,城中守軍必定士氣大降。”

上黨太守聞言,對着身旁的諸將問道:“何人敢出城迎戰”

壺關上面的諸將,聞言全都低下了腦袋,不敢說話。

上黨太守見狀,勃然大怒。

他正要開口大罵,一旁的於夫羅忽然上前,咬牙切齒的說道:“賊人使用奸計,害我手下五千兒郎性命。”

“某向使君請戰,出城斬殺賊人將領”

上黨太守聞言,大喜過望,說道:“單于出戰,我必定親自爲你擂鼓助威。”

張揚亦是上前,大聲說道:“某也願意出戰,好爲單于掠陣”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30章 縱第505章 求情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11章 滅族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07章 勸降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7章 驚變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76章 文昭論戰第135章 趙家村第866章 孫權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折辱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17章 謀關中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14章 田豐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09章 刁難第804章 爭鋒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04章 判刑第23章 擊賊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37章 衝突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11章 三問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17章 謀關中第310章 馬騰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208章 絕路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1章 欲擒故縱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11章 訛詐第495章 父與子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23章 小霸王第799章 陳沫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9章 再次掌兵第626章 建言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00章 新法第28章 返鄉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72章 少年第260章 分歧第305章 謀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377章 驚變第906章 再設計第638章 諸葛至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5章 張角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279章 水師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76章 奇蹟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12章 獻策第2章 救人第809章 屠殺第737章 餘波第364章 赦令第64章 野心第201章 封官第231章 遭遇第552章 韓莒子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76章 名士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264章 水淹第385章 鴻門宴第999章 刺殺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33章 欲擒劉備
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30章 縱第505章 求情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11章 滅族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07章 勸降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57章 驚變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76章 文昭論戰第135章 趙家村第866章 孫權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折辱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317章 謀關中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14章 田豐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609章 刁難第804章 爭鋒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04章 判刑第23章 擊賊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37章 衝突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611章 三問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317章 謀關中第310章 馬騰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208章 絕路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1章 欲擒故縱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11章 訛詐第495章 父與子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23章 小霸王第799章 陳沫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9章 再次掌兵第626章 建言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00章 新法第28章 返鄉第38章 虛張聲勢第272章 少年第260章 分歧第305章 謀劃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377章 驚變第906章 再設計第638章 諸葛至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5章 張角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279章 水師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76章 奇蹟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12章 獻策第2章 救人第809章 屠殺第737章 餘波第364章 赦令第64章 野心第201章 封官第231章 遭遇第552章 韓莒子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76章 名士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264章 水淹第385章 鴻門宴第999章 刺殺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33章 欲擒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