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狂妄男子

陳旭年少時期就義氣深重,好遊俠,但凡有人求助於他,陳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都會慷慨解囊。

這也是爲什麼,他雖然出身貧寒,當時卻能在鄉里,闖下諾大名聲了。

接受了這具身體的全部記憶,擁有後世靈魂的陳旭,對於那些坊間的俠客,亦是心存好感。

哪怕他現在身爲幷州牧,但凡有這種人投奔於他,或是想要在他這裡得到幫助,陳旭都不會推遲。

這個時代,大多數的遊俠,都是出身豪強、貴族。

諸如漢末的那些諸侯。

董卓少好俠,嘗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袁紹乃是公族豪俠,喜歡結交豪傑、蓄養死士。

曹操年少之時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

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

劉備少寡語言,對人折節下交,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之人爭相依附。

先不說董卓、袁紹、曹操、袁術、劉備這些人,他們年少之時都有俠者風範。甚至連那些在歷史上打醬油的幾個諸侯,亦是如此。

陳留太守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曹操、袁紹皆與邈爲友。

已經去世兩年的河內太守王匡,年少之時亦輕財好施,以任俠聞名。

可以說,俠的精神,早已貫穿了整個漢末歷史。那些出名的諸侯以及名將,或多或少都沾了一點俠氣。

漢末遊俠,可以算得上是墨家的一個分支。

信奉墨家思想的人稱之爲墨者,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紀律非常嚴明。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殺盜人,非殺人。

墨俠就是通過自身的武力,採用暴力的方式,來實現墨家的主張。他們有時候爲了實現自己的主張,甚至敢與一個諸侯國對抗。

但是墨家的這種思想,傳承至兩漢時期,就已經有些變質。

兩漢時期的遊俠,他們雖然也有上古執劍一族,講義氣,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的風範。

但是他們,大多都不是爲了一個理想在奮鬥。相反,他們靠的是結私交,用以壯大自身的實力,繼而達到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的目的。

甚至有很多出身不好之人,爲了能夠名揚天下,繼而成爲一方豪強,故意加入遊俠這個大家庭之中。

就如同當初的陳旭一樣,他殺張其一家,固然有着自己的理由。但是經過陳靜謀劃以後,這次殺人,就已經有些變質。

陳靜的初衷,正是想要讓陳旭經歷這次風波以後,名揚州郡。繼而能夠由一介貧民,蛻變成爲一方豪強。

這個時代的遊俠,不管是典韋爲了義氣殺人;還是像夏侯惇那樣,因爲別人侮辱自己的老師而殺人。

他們都是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

說到底,他們如此行事,與墨俠爲了墨家的思想而奮鬥,還是相差甚遠。

墨家的墨俠,他們看到看見強大的一方,欺凌弱小的一方。哪怕弱小的那一方,與他們沒有絲毫關係,他們也會挺身而出,仗劍直言。

漢代的遊俠,雖然有些俠客傳承了墨俠的風骨。但是歷史上絕大多數出名的遊俠,卻是缺乏這種正義感。

遊俠之本,生於武毅,不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以正行之者,謂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於爲盜賊也。

這個時代的俠客,正處於一種過渡形態。新舊交替之間,必定雜然並存。

其中雖然不乏施愛尚義,有醇厚之風的志士;也不乏有些放縱末流,持強凌弱的惡霸。這種魚龍混雜的遊俠形態,也使得人們對於遊俠褒貶不一。

無論如何,遊俠已經貫穿了整個漢末的歷史。很多家族與諸侯,都被打上了俠的烙印。

陳旭大婚將至,晉陽現在更是人聲鼎沸、魚龍混雜。再加上幷州頒佈唯纔是舉的招賢令,也使得三教九流的人物,都聚集在這裡。

其中不乏一些落魄的遊俠,強烈要求面見陳旭。一開始,陳旭還不厭其煩的接見他們。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事務的繁忙,這不由使得陳旭,再也沒有精力顧上他們。

這一日,陳旭帶着典韋、郝昭,以及一些親兵,前去面見其他諸侯的使者。他們路過招賢館的時候,忽然聽見裡面有着激烈的爭吵聲。

其中一道男聲憤怒的大聲吼道:“某素聞幷州牧陳文昭,不拘一格招賢納士,這纔不遠千里前來幷州。”

說到這裡,他冷笑了幾聲,大聲說道:“今日觀之,幷州陳文昭,也不過是一個徒有虛名之輩罷了。”

接待那個男子的幷州官吏,聽見此人如此辱罵陳旭,心中自然惱怒不已。好在陳旭曾經再三強調過,只要別人進入招賢館,就是幷州的貴客,不可怠慢。

正是因爲如此,那個接待的幷州官吏,這才強行嚥下心中的惡氣。

然而,面對這等無理取鬧之輩,接待官吏自然不會再給他好臉色:“我家主公日理萬機,若是每一個前來招賢館之人,都要求親自面見吾主。”

“那麼吾主,又豈會有其他的時間,處理政務”

“你若果真有真才實學,就應該按照規矩辦事。待你展露出了異於常人的本事時候,自然會得到吾主的親自接待。”

這個時候,招賢館外面已經圍了很多人。他們聽見接待官吏的話,盡皆暗自點頭。

一個幷州本地的男子,忍不住罵道:“這廝好不曉得是非,你若真有本事,自然會有官吏將你引薦給使君。沒有本事卻在這裡胡攪蠻纏,真不知好歹”

“正是如此”

其餘圍觀之人,也是紛紛出言附和。

直到這時,陳旭才知道爲何起了爭執。

原來,但凡有人前來招賢館,必須先展露自己的本事,纔會被考官酌情推薦給陳旭。

但是這個男子,進入招賢館之後,就要面見陳旭。招賢館中的官吏,自然不會答應。

畢竟,整個幷州境內,不知有多少招賢館;每日前來招賢館的人,也不知凡幾。但是那些能夠面見陳旭之人,卻是少之又少。

縱然此人果真是個大才,也要按照規矩辦事。不然的話,若是人人效仿,陳旭每日只是接待這些招賢館中的人,可能都會忙不過來。

那個男子,被衆人指指點點,頓時臉色一沉。他眯起了眼睛,身上的殺氣,不由自主的露了出來。

圍觀之人,頓時感覺身上有些發冷。

陳旭身後的典韋見狀,皺着眉頭說道:“此人身上好重的殺氣”

點了點頭,陳旭亦是臉色沉重,他開口說道:“能夠散發如此殺氣之輩,絕非常人,他值得我親自前去一見。”

話畢,陳旭直接向招賢館中走去。

雖說絕大多數晉陽的百姓,並沒有見過幷州牧的模樣。但是,陳旭畢竟時常出沒晉陽城中,還是有些百姓認出了陳旭。

“啊,使君來了”

隨着一道驚呼聲響起,圍觀的百姓,紛紛把目光投在陳旭一行人身上。

看着陳旭帶領全副武裝的親兵,往這邊走過來。圍觀的百姓們,都不由自主的讓開了一條道路。

陳旭走在最前面,典韋、郝昭一左一右的護着陳旭,往招賢館中走去。剛纔還無比嘈雜的招賢館附近,頓時變得落針之聲亦可聞。

屋中的那個男子,也聽見了方纔之人的喊聲。他轉過身來,緊緊注視着門口的方向。

終於,一個雄壯、威武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簾之中。

“見過主公”

那個在招賢館中負責接待的官吏,急忙上前向陳旭見禮。陳旭擺了擺手,那人很識趣的退了下去。

直到這時,陳旭纔開始細細打量起眼前這人。

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身材高大、壯碩,雙目炯炯有神。滿頭長髮隨意披散在肩膀上,根本沒有挽起來。

他的這個打扮,就可以顯示出此人的野性,以及放蕩不羈。

陳旭在打量這個中年男子的時候,中年男子也在打量着陳旭。他雖然心知眼前這人,就是幷州牧陳旭,卻也沒有絲毫上前行禮的意思。

“不才正是幷州牧陳旭,不知壯士可否告知名諱”

最終,還是陳旭展現出了他折節下交、招賢納士的性格,主動上前向着中年男子作揖行禮。

男子見到陳旭向他行禮,眼中的厲芒這才消去。他也沒有回禮,只是淡淡的說道:“使君身爲幷州牧,公務繁忙,又怎會知道某家之名”

“既然如此,不通姓名也罷”

話畢,此人左手抱劍,右手負於背後,昂首而立。

“放肆”

男子如此狂傲的舉動,頓時惹惱了陳旭身旁的典韋。他向前踏出一步,毫不掩飾地放出了身上的殺氣。

中年男子見狀,心中一驚,臉上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222章 吹捧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98章 試探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71章 捉鄧賢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47章 快來了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38章 虛張聲勢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26章 誘敵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45章 面聖第113章 渡河第251章 祭奠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45章 回馬槍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267章 捷報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62章 陷陣第192章 比試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06章 鴻門亭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310章 馬騰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35章 趙家村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回寨第258章 吃嫩草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412章 獻策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65章 對峙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7章 清河絕唱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23章 對策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5章 張角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769章 詭異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37章 借貸第109章 報仇第235章 鮑信第269章 止戈第58章 遊街第295章 衝突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63章 心憂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351章 衣帶詔?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766章 陰招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59章 殤第370章 詐城第33章 離間第902章 錦囊第331章 賭約第26章 易首邀酬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965章 一封信第771章 捉鄧賢第558章 法正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94章 三策第513章 隱情第488章 博浪沙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08章 換糧第689章 中伏第988章 三俊傑第42章 卜己之死
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222章 吹捧第62章 孤膽英雄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98章 試探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71章 捉鄧賢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47章 快來了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38章 虛張聲勢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326章 誘敵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45章 面聖第113章 渡河第251章 祭奠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145章 回馬槍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267章 捷報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62章 陷陣第192章 比試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06章 鴻門亭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310章 馬騰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35章 趙家村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回寨第258章 吃嫩草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412章 獻策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765章 對峙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7章 清河絕唱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23章 對策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85章 張角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769章 詭異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37章 借貸第109章 報仇第235章 鮑信第269章 止戈第58章 遊街第295章 衝突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63章 心憂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351章 衣帶詔?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766章 陰招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59章 殤第370章 詐城第33章 離間第902章 錦囊第331章 賭約第26章 易首邀酬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965章 一封信第771章 捉鄧賢第558章 法正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794章 三策第513章 隱情第488章 博浪沙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08章 換糧第689章 中伏第988章 三俊傑第42章 卜己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