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天降奇兵

從中平元年年底起,直到如今,黃巾軍已經在太行山中呆了一年半。

沒有在這個時代真實的經歷過,就永遠無法知曉,百姓們的生活,是何等的艱難。

天災人禍不斷,致使很多百姓流離失所,躲避到深山老林之中,冒着被野獸吃掉的風險,苟延殘喘。

就像後世柳宗元所寫《捕蛇者說》中的那樣,永州的野外生長一種奇特的蛇,黑色的身子上,白色的花紋;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它咬了人,就沒有治癒的辦法。

但是它的藥用價值卻非常強,就連太醫也接受了皇帝的命令,招募能夠抓捕這種蛇的人。

凡是抓到蛇以後,每年只需要徵收兩次,他們家的其他賦稅就可以徹底免除。

有個姓蔣的人,祖孫三代都從事捕蛇的事業。

由於這種蛇實在非常危險,所以他的祖父死在捕蛇上,他的父親也死在捕蛇上。

現在他繼承祖業幹這件事已有十二年,險些送命的情況也有好幾次了。

但是那個姓蔣的人,寧願繼續捕捉這些劇毒而兇猛蛇,用來免除賦稅,也不願意面對官府的橫徵暴斂。

孔子曾經說過:“苛政猛於虎。”

幽州的百姓本來就生活在這種艱苦的日子裡,再面對異族的劫掠,更是絲毫看不到生路。

深山老林之中雖然有很多兇猛的野獸,但是與那些橫徵暴斂的官吏,以及毫無人性的異族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哪怕有很多人喪生在老虎、狼羣、毒蛇、以及棕熊的口中,還是有很多百姓前赴後繼的逃到山中。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太行山中,居然有黃巾軍構建的這個安定、祥和的所在。

因此很多百姓聽聞這個消息以後,全部跋山涉水前來投奔。

黃巾軍中,又開始風起雲涌,在其他山寨守山的黃巾渠帥,全部被陳旭召集到了戌夫山上,商議出兵幽州之事。

衆將都是剛剛回來,並不知曉陳旭召集他們所謂何事。

猛然聽聞陳旭的打算,衆人都是大驚失色。特別是楊鳳、白饒,更是激烈反對。

楊鳳說到:“主公,北方的鮮卑驍勇善戰,控弦之士何止十數萬?就連漢室都對他們忌憚不已,何況是我黃巾軍?”

白饒亦是應和道:“是極,是極。不說鮮卑,就連幽州各地的烏桓部落,他們的士卒亦是驍勇過人。”

“我黃巾軍雖然實力不弱,但是直到現在,也才只有四千騎兵。相比起胡人自幼生長在馬背之上,我等的騎兵顯然要弱上不少。”

楊鳳、白饒都是冀州人氏。冀州緊鄰幽州,時常跟胡人打交道,所以他們知道北方胡人的強大,這才極力反對。

有兩人開了頭,其餘衆人亦是紛紛出言附和。

他們雖然忠於陳旭,但是在面對黃巾軍生死存亡的關頭,衆人也會竭力勸諫。

大帳之中,只有田豐、程昱皺眉不已。典韋、陳虎滿不在乎。

王延思考半晌,開口說道:“主公,我黃巾軍治下的百姓雖然將近四十萬,但是能戰之兵只有兩萬餘人。”

“再加上我等還要防備漢室趁勢攻擊,若想出兵幽州,根本不可能派出大量兵力。”

“況且胡人皆是騎兵,若以步卒擊之,胡人想打便打,想逃便逃。我等就如同往日皇甫嵩所率領的官兵一樣,會被他們牽着鼻子前進。”

“所以末將認爲,當前之計,只能先在山寨之中發展勢力。待我軍壯大以後,再做打算。”

可以說,除了典韋、陳虎自知愚鈍,不發表意見以外,其餘衆人全部持於反對意見。 ωωω★ ttКan★ co

待衆人七嘴八舌說出了很多不能出戰的理由,陳旭才覺得自己以前有些想當然了。

黃巾軍不能與胡人交戰的理由,總結起來有三條。

第一條,與胡人交戰只能用騎兵,但是黃巾軍的騎兵不但數量很少,而且他們的騎術根本無法與胡人相提並論。

哪怕是遇到數量相等的胡人,黃巾軍也沒有絲毫勝算。

第二條,黃巾軍的身份畢竟是反賊。他們若是離開大寨與胡人交戰,不但會與胡人爲敵,就連當地官吏找準機會,恐怕也會對黃巾軍不利。

如以此來,黃巾軍只會腹背受敵,自保都很困難,又何談與胡人交戰之事?

第三條,上了戰場之後,黃巾軍的一切補給,都無法從從本寨得到。他們只能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才能保證糧草不斷。

但是隻要黃巾軍一打敗仗,無法繳獲糧草,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

事實上,黃巾軍不能出戰的理由,除了以上三條,還有很多。但是其他的問題,只要陳旭努力,都能夠將其解決。

只有這三條難題,卻完全堵死了黃巾軍出兵的可能。

這場議事,終究是沒有議論出一個結果。除了陳旭以外,沒有一人支持出兵幽州。

程昱、田豐雖然認爲,應當多多關注胡人的動向。但是兩人現在仍是以爲,黃巾軍的實力太過弱小,根本無力插手幽州的戰事。

“是啊,由三位沙場宿將組建的將近四萬大漢精銳騎兵,都在攻打鮮卑的時候全軍覆沒,更何況是黃巾軍呢?”

漫步於大寨之中,陳旭苦澀的笑了。

趙雲緊緊跟在陳旭的身後,看向他的眼神,也顯得越發敬佩。

“主公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想着驅逐胡人,保家衛國,如此高尚的情操,值得我趙雲用性命來追隨!”

陳旭沒有回到家中,只是來到了那些剛被收留的幽州百姓中間,看着他們面黃肌瘦,悽悽慘慘的樣子,陳旭心中更是憤憤不已。

左手用力握住腰中的佩劍,陳旭忽然對着身後的趙雲說道:“若是上天再賜給我三千精銳騎兵,哪怕盡出山寨所用騎兵,我亦會與胡人決一死戰。”

說出這話的時候,陳旭心中充滿了苦澀。他知道,自己的願望絕對不可能成真。

陳旭的話音剛落,那些被黃巾軍招收進山寨的百姓們,都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這個時候,一個二十七八歲的男子突然站了起來,跨步來到陳旭面前。

“鏘!”

趙雲既然身爲陳旭的親兵,自然會留意四周動向。

他看到那個男子向自家主公走來,就拔起了腰中的佩劍,攔在男子身旁,沉聲說道:“止步!”

男子被趙雲的目光鎖定,感覺渾身一陣寒冷。

他毫不懷疑,若是自己再敢上前一步,那員小將的利劍,一定會插進自己的胸膛之中。

停住了腳步,他不慌不忙的向陳旭作揖行禮,說道:“右北平趙煌,見過將軍。”

陳旭定眼望去,看見來人雖然衣服破爛,卻是身高一米七八,相貌堂堂。他舉止之間,流暢無比,一看就是受過良好的教育。

眼神微微一縮,陳旭在心中想到:“不想山寨之中,居然會有如此人物。”

陳旭也並不怠慢,讓趙雲收了利劍,對那人說道:“壯士何必如此多禮?”

那人擡起頭來,細細打量着陳旭。

看到陳旭一臉真誠,絲毫沒有因爲自己衣着破爛而有所輕視,趙煌心中對於陳旭,更是多了一份好感。

陳旭也在細細打量着趙煌,越是打量,越是覺得不凡。起碼趙煌身上的精氣神,絕非普通百姓能夠擁有。

像他身上的這種氣質,以及內斂的鋒芒,一定是讀過詩書,並且武藝不凡之輩。

“三國時期,何曾有過一個叫做趙煌的人物?”

心念急轉之間,陳旭發現趙煌仍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對他說道:“不知壯士忽然上前,所爲何事?”

趙煌答道:“我聽聞將軍方纔所言,只要上天再給你三千精銳騎兵,你就敢與胡人決一死戰,可有此事?”

聽到趙煌的話,陳旭心中一凜。他方纔只是隨意發了一聲感慨,卻沒想到會引出趙煌此人。

環顧四周,陳旭看到此處百姓太多,就對趙煌說道:“壯士若是不棄,可以先到我家中洗漱一番,而後再商討其他事宜。”

趙煌也不推辭,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跟隨陳旭一起回家。

洗漱完畢以後,換了一身乾淨衣服的趙煌,整個人更是顯得頗爲不凡。

兩人分賓主而坐,趙雲在陳旭身後,按劍而立。

詳細詢問以後,陳旭才得知趙煌的身份。

趙煌是幽州的右北平人,表字子亮。趙家在右北平雖然算不上富裕,卻也不是小家小戶。

趙煌幼年時期就聰慧無比,讀了很多書。由於右北平漢胡雜居,民風彪悍,所以趙煌也就喜歡上了擊劍。

他爲人豪爽,又有大志,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卻不想今年鮮卑南下劫掠,他家中被鮮卑人光顧,家人盡皆遇難,只有他自己仗着一身武藝逃了出來。

在外面流浪了幾個月,直到前天才輾轉來到了黃巾軍的山寨之中。

聽聞趙煌的遭遇,陳旭唏噓不已,嘆息說道:“我聽聞烏桓叛亂,鮮卑四處劫掠之事,就欲起兵討伐胡人。”

“奈何山寨之中兵微將寡,所以帳下將官盡皆反對,這才一直鬱郁不安。”

趙煌看陳旭臉色,覺得他不似說謊,就正色說道:“若是我能爲將軍召來三千精銳騎兵,將軍可願出兵北擊鮮卑?”

話畢,趙煌目光灼灼的盯着陳旭。

第181章 追殺第134章 褚燕第771章 擒張任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81章 董卓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982章 子殺父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911章 勸諸葛第249章 匯合第30章 缺糧第456章 中伏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268章 棺木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41章 殺意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8章 破敵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30章 缺糧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71章 擒張任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0章 報仇第40章 出戰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0章 東阿對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31章 遭遇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94章 三策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247章 反攻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73章 勝者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208章 絕路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35章 燒糧第319章 邀戰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233章 斬將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55章 虎豹騎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86章 馬賊第205章 罷兵第88章 矛盾論第763章 綠洲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0章 報仇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27章 來使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46章 追擊第551章 凱旋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44章 糾結第88章 矛盾論第746章 離別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35章 趙家村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80章 前途堪憂第332章 書信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557章 南面稱王
第181章 追殺第134章 褚燕第771章 擒張任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81章 董卓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982章 子殺父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911章 勸諸葛第249章 匯合第30章 缺糧第456章 中伏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268章 棺木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41章 殺意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8章 破敵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30章 缺糧第66章 攻破濮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71章 擒張任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0章 報仇第40章 出戰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0章 東阿對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31章 遭遇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94章 三策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247章 反攻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73章 勝者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208章 絕路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35章 燒糧第319章 邀戰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233章 斬將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755章 虎豹騎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186章 馬賊第205章 罷兵第88章 矛盾論第763章 綠洲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70章 報仇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227章 來使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46章 追擊第551章 凱旋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44章 糾結第88章 矛盾論第746章 離別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35章 趙家村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80章 前途堪憂第332章 書信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557章 南面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