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秦宓獻計

益州巴郡面積非常之大,南北橫跨益州三分之一的長度,東西緯度幾乎佔據了益州寬度的一半有餘。..

戰國時期,秦惠文王以司馬錯爲統帥,將蜀國滅亡,在這裡設置了巴郡。

劉璋佔據益州之後,認爲巴郡面積太大不利於統治,就在興平元年將其一分爲三:墊江以北爲巴郡,江州至臨江爲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爲固陵郡。

也就是說,巴郡自此被兩條橫貫其中的大河,分爲三個郡。

歷史驚人的相似,在文昭攻下漢中以後,劉璋雖然派遣張鬆試探過文昭態度,仍舊害怕關中兵自漢中南攻巴郡。

建安六年,永寧郡再次被劃分到巴郡治下,治所乃是巴郡最南方的江州縣,並且任命嚴顏爲巴郡太守,駐紮重兵防備關中兵南下。

巴郡太守本來是龐羲,龐羲乃司隸人氏,曾經在漢靈帝時期擔任議郎。

劉焉入蜀以後,龐羲棄官投奔劉焉,擔任益州牧劉焉部屬,乃是劉焉麾下東州士人之領袖。

所謂東州,就是指劉焉、劉璋時期,從三輔、南陽遷進益州的民戶、士子,他們這些外來戶被通通被稱爲東州人氏。

劉璋麾下的法正與孟達,也就屬於東州人氏。

劉焉病重的時候,其子劉璋尚在朝中擔任奉車都尉,劉璋來到益州探望自己父親,就被劉焉強行留在了益州。

爲什麼說是強行呢,因爲那個時候的劉璋,與其說是在朝中爲官,倒不如說是擔任質子。哪怕劉璋來益州探望病重的劉焉,也有朝中天使隨同。

留下了劉璋,劉焉就將益州牧之位傳給了他,並且任命龐羲爲託孤重臣。龐羲與趙韙一起,併爲輔佐劉璋即位的功臣。

龐羲將女兒嫁給了劉璋長子爲妻,兩人之間關係越發親密,龐羲亦是得到了劉璋重用。

張魯割據漢中自立的時候,龐羲被任命爲巴郡太守,屢次攻打漢中張魯,卻爲張魯所破。

後來龐羲在家中養了許多勇士,劉璋因此對他產生了猜忌之心,龐羲知道以後驚恐不已,就想要自立爲一方諸侯,終爲程畿勸住。

劉璋既然猜忌龐羲,自然想方設法奪去了他巴郡太守的職位。當初他將廣袤的巴郡一分爲三,未嘗沒有削弱龐羲勢力的緣故。

嚴顏擔任巴郡太守,防備北方漢中軍的時候,爲了增強巴郡實力,劉璋纔再次將把永寧郡劃分到巴郡治下。

失去了太守之位,龐羲心中自然憤憤不平。

時有孟達亦是東洲人氏,瞭解到了龐羲心思以後,就與龐羲相見,極力勸說他裡應外合,引關中軍進入巴郡。

龐羲思考再三,認爲劉璋現在重用益州本地人氏,漸漸疏遠東州人氏,已經有不少人心懷不滿。

再加上劉璋不是明主,大將軍陳旭有吞吐宇宙之志,引陳旭進入巴郡定是大功一件,龐羲遂與孟達合謀獻上巴郡。

卻說徐晃自擔任漢中太守以來,每日不敢有絲毫懈怠,一邊整頓內政,一面訓練士卒。

不僅如此,他對於巴郡局勢一直了如指掌,在爲日後攻打整個益州做準備,

十天以前,孟達忽然來到漢中面見徐晃,將龐羲欲降之事詳細道來。徐晃聞言大喜過望,就召來了董昭與閻圃,商議進軍巴郡之事。

董昭說道:“攻打益州非同小可,將軍還當先稟報主公,再出兵不遲?”

閻圃卻是反駁道:“天下局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若是現在不出兵,事情泄露出去卻該如何是好?”

“將在外自當權宜行事,將軍應當一面起兵奪取巴郡,一面快馬加鞭將此地情形飛報主公。”

孟達亦是勸道:“劉璋並非明主,蜀中有志之士無不渴望大將軍之到來。巴郡東州人氏早已開始串聯,只要將軍領兵南下,則巴郡一戰可定。”

“若將軍此時猶豫不前,待那嚴顏匹夫察覺到了問題,再想奪取巴郡必定十分困難。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還請將軍早早發兵。”

徐晃思量許久,這才採納了閻圃計策,一面出兵奔襲巴郡,一面派人飛報蒲阪。

徐晃以長史董昭守漢中,他自己卻帶着閻圃以及五萬精銳兵馬,星夜兼程殺奔巴郡。

卻說嚴顏乃蜀中名將,爲人忠義無雙,勇不可當,深得士卒愛戴。劉璋派遣嚴顏前來擔任巴郡太守之前,就告誡過他要小心龐羲。

故此,來到巴郡赴任以後,嚴顏一方面整頓軍備,將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卻也在暗暗防備龐羲。

前段時間,監視龐羲的眼線忽然來報,說此人與不少東州出身的將領,幾日以內忽然都交往非常密切。

不僅如此,龐羲還走訪了許許多多東州士人。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嚴顏當即心中一凜,他暗自請來了幾個被龐羲走訪的將領,威逼利誘之下,才知道龐羲意欲將巴郡獻給陳旭。

聽說孟達已經前往漢中,嚴顏急忙讓人封鎖了城池,而後將龐羲以及他的同黨悉數抓獲。

嚴刑拷打之後,龐羲對於自己所作所爲供認不諱,嚴顏當即又驚又怒,喝令甲士將龐羲及其同黨全部斬首,就欲起兵北上阻止徐晃南下。

當時有一人急忙出班說道:“將軍不可如此着急,某有一計,定可殺得徐晃大敗而歸,不敢再覬覦巴郡之地。”

嚴顏急忙擡頭視之,才發現說話之人乃是自己好友秦宓。嚴顏雖然只是一介武夫,卻也出身大族,好與文士交往。

秦宓年少之時就很有才華,聞名州郡,州郡長官屢次徵辟他卻推辭不就。

秦宓這次之所以會出現在巴郡,也只是爲了探望好友嚴顏罷了,卻沒想到會遇見這種事情。

嚴顏見說話之人乃是自己忘年之交秦宓,當即大喜過望。

他可是知道秦宓才華過人,既然秦宓說有破敵之策,就一定不會有錯了,就向秦宓問計。

秦宓來到嚴顏身旁,小聲說道:“將軍可如此,如此。”

嚴顏越聽越喜,最後撫掌大笑着說道:“此次若能斬殺徐晃,子敕當居首功!”

第318章 魄力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10章 獻城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66章 內亂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867章 美人殤第281章 往事第444章 嫁禍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80章 責罰第795章 益州定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4章 策馬北上第674章 秦宓死第611章 三問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71章 擒張任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486章 授課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28章 有鬼第763章 綠洲第180章 劫營第67章 人頭滾滾第73章 暴走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88章 博浪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71章 函谷關第680章 責罰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04章 曹嵩第252章 密謀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22章 饑荒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05章 約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28章 有鬼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73章 甘寧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308章 換糧第355章 鍾繇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25章 敗逃第289章 疑惑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16章 再審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78章 韓遂死第144章 鬥將第246章 追擊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867章 美人殤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1004章 病危第214章 苦衷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468章 沙盜第69章 程昱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289章 疑惑第212章 張揚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906章 再設計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280章 司馬懿第505章 求情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55章 戰局驟變
第318章 魄力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10章 獻城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66章 內亂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867章 美人殤第281章 往事第444章 嫁禍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80章 責罰第795章 益州定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4章 策馬北上第674章 秦宓死第611章 三問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71章 擒張任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486章 授課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28章 有鬼第763章 綠洲第180章 劫營第67章 人頭滾滾第73章 暴走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88章 博浪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71章 函谷關第680章 責罰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04章 曹嵩第252章 密謀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22章 饑荒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05章 約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28章 有鬼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73章 甘寧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308章 換糧第355章 鍾繇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325章 敗逃第289章 疑惑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16章 再審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478章 韓遂死第144章 鬥將第246章 追擊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867章 美人殤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1004章 病危第214章 苦衷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468章 沙盜第69章 程昱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289章 疑惑第212章 張揚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906章 再設計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280章 司馬懿第505章 求情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855章 戰局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