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形勢逆轉

文昭、呂布兩人冰釋前嫌,自然是在呂布府中痛飲。

忽然之間,有親兵拿着一封書信,急匆匆的闖了進來:“主公,張遼將軍發來了一封書信!”

文昭不敢怠慢,急忙喝道:“快快拿來!”

拆開信封,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陳旭的眉頭卻是緊緊皺了起來。

呂布見狀,問道:“文昭,可是前線戰事不利?”

文昭點了點頭,說道:“散關守將王承堅守城池,不敢出城交戰。文遠率兵強攻城池,卻是鎩羽而歸,就連眭固也都受傷。”

呂布眉頭一皺,說道:“文遠的勇武與才能,吾知之甚詳。若非逼不得已,恐怕他也不會給文昭寫信。”

“那散關守將王承,雖然沒有什麼名聲,但是能讓文遠束手無策,必定也是一個才能非凡的人物。”

文昭卻在心中暗暗思量:“王承,三國曆史上好像根本沒有這個人啊!”

歷史上的王承亦是如同流星一般,稍縱即逝。若不是因爲馬騰,恐怕史書上面根本不會記載這個人。

哪怕有所記載,亦是一筆帶過,是以文昭根本沒有聽說過王承的名字。

看着文昭沉默不語,呂布奮然說道:“文昭若是不放心前線戰事,不妨與我五千兵馬,我必定會相助文遠奪取散關。”

魏續亦是眼巴巴的看着文昭,希望他能夠同意。

文昭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如今幷州存糧並不十分充足,若是起大軍攻打散關,對於後勤將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吾料定散關之中糧草不多,只要文遠能夠圍困散關一段時間,想必散關必定會不攻自破。”

說到這裡,文昭對呂布說道:“外舅,還請給我一支筆與一張紙,我這就寫封書信給文遠。”

呂布不敢怠慢,親自前往書房拿來筆墨紙硯,交給文昭。

文昭沒有過多猶豫,洋洋灑灑的寫完之後,把墨跡吹乾,就將其交給了那個親兵,吩咐他遣人把書信送往散關的張遼。

卻說張遼寫信給文昭之後,並沒有乾坐着等待陳旭的回信。反而一邊每日帶人前往散關城下叫陣,一邊觀察附近的地形,以及散關的佈防。

然而,無論張遼如何帶人罵陣,王承卻一直龜縮在城中不肯出戰。整個散關就如同一個刺蝟一般,讓人無從下手。

張遼卻也不敢強行攻城,因爲他知道,面臨異常險峻的散關,強攻只會白白犧牲士卒們的性命。

一身戎裝的張遼,靜靜看着眼前這個高大、雄壯的城池,心中居然產生了一種無力的感覺。

“將軍,蒲阪有信使過來了!”

張遼聞言,頓時渾身一震,急忙說道:“快帶我去見主公的信使!”

當張遼打開陳旭給他寫的書信,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只見書信上面寫到:“散關之險,天下莫及。若能誘敵軍出城交戰,自然大善。若是賊軍死守城池,切不可強行攻城,徒耗兵力。”

“如今天下饑荒四起,料想散關之內糧草不多。文遠可先協助張燕將軍肅清周邊匪患,安撫、招攏百姓。待城中糧盡,文遠再奪取散關不遲。”

這兩天,其餘三道關卡被攻克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散關。張遼知道以後,頓時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

這幾天以來,他心中一直難以平靜。

張遼不知道,當文昭得知自己拿散關毫無辦法以後,會不會勃然大怒,而後催促自己強攻散關。甚至換掉自己,派遣其餘將領前來攻打散關。

然而,這封書信卻是給張遼吃了一顆定心丸。

再次將書信細細讀了一遍,張遼才感嘆道:“主公能夠得到如今的地位,能夠戰無不勝,絕非僥倖。”

不好大喜功,能夠看清局勢,不驕不躁,這正是陳旭的魅力所在。

“主公,我一定會向你證明,我張遼不比其餘幾人差上多少!”

文昭安撫張遼的話,不但使得張遼放心下來,還讓他心中有些感動,激起了他的鬥志。

“將軍不好了,據斥候來報,散關守將王承先向參狼羌借了一萬精騎,而後又兵臨漢中,向張魯勒索到了很多糧草。”

“如今散關之內兵精糧足,單憑我等麾下的人馬,自保都有所不足,更不用說是攻下散關了。”

於毒急匆匆跑到了張遼的營帳之中,有些慌張的說道。

張遼驟然聽聞這個消息,亦是大吃一驚,他問道:“那張魯竟會如此不堪,一萬羌兵就逼得他雙手奉上糧草?”

於毒解釋道:“劉璋今歲繼任益州牧的職位以後,殺掉了張魯的母親以及家人,這才使得張魯公然反叛。”

“如今劉璋派大軍前去圍剿張魯,王承正好趁火打劫。張魯懼怕兩面受敵,這才贈送王承糧草,用以換取羌人退兵。”

張遼聞言,這才恍然大悟。而後,他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正如於毒所言,擁有一萬精銳羌兵助戰的王承,在兵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張遼軍。這一萬羌兵可不是那些流民、盜匪,他們都是真正的騎兵,戰鬥力絕不在西涼騎兵之下。

再加上王承自身才能非凡,不是那種草包將領,而且又得到糧草輜重,解除了後顧之憂。

如此一來,雙方強弱之勢逆轉,縱然王承領兵出戰,憑着張遼麾下的三千步騎,也不見得能夠勝得了王承。

看着臉色沉重的張遼,於毒諫道:“如今我軍勢弱,不如先退守陳倉與張燕將軍匯合,而後再向主公上表,請求大軍支援。”

張遼沉吟半晌,忽然大聲笑道:“若是城中只有三千守軍,我尚且難以攻克散關。如今賊人多了一萬羌兵,若我所料不差,賊軍很快就會出城叫陣。”

“賊軍雖然看似聲勢浩大,卻也給這場戰局帶來了轉機。吩咐下去,營寨之內多造拒馬鹿角,外面廣挖陷馬坑。”

“若是賊人膽敢攻打我方營寨,必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此時的張遼,終於展露出了他身爲一代名將的風姿。面臨強大的敵軍,不但沒有想過退卻,反而準備以此爲契機,多下散關。

若是陳旭在此,必定不會太過驚訝。歷史上的張遼,就是一個膽識過人之輩。

合肥之戰,孫權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

當時合肥守軍只有七千,面對敵強我弱的情勢,張遼不退反進,先以八百勇士衝擊陣腳未立的吳軍,連殺兩將挫掉吳軍銳氣。

而後率軍死守城池,吳軍久攻不下,不得已撤軍。張遼更是趁機率軍追殺,差點殺死了孫權。

張遼其人,越在逆境之中,越能爆發強大的能量。這一次,面臨多了一萬羌兵的王承,張遼卻是充滿了昂揚的鬥志。

“報!散關城門大開,敵將王承率領一萬人馬,前來攻打我方營寨!”

張遼剛說完話,就聽到這樣一個消息。

於毒大驚失色,說道:“將軍,賊衆我寡,而且賊軍還多是騎兵。我等還是緊閉寨門,以大寨抵擋賊軍爲好。”

張遼卻是說道:“賊軍來攻,若是我等避而不戰,軍士必定士氣大降。”

“我前去召集五百騎兵出戰,你帶領兩千人馬在後面接應;令眭固帶領五百士卒緊守營寨,無論如何,不得出戰。”

聽見張遼的命令,於毒雖然心中有些畏懼,仍舊是硬着頭皮說道:“諾!”

召集了軍中僅有的五百騎兵以後,張遼向他們說明來意。這五百人,聽說要面對一萬羌兵,臉上頓時閃過一道畏懼的神色。

張遼見衆人都有些怯戰,頓時拔出了腰中的佩劍,大聲喊道:“爾等自出道以來,隨主公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縱然敵軍再如何強大,爾等又何曾畏懼過?”

“如今賊人只有一萬兵馬,你們就如此模樣,傳將出去,豈不爲主公丟臉?”

張遼用寶劍在空中奮力劈砍了幾次,厲聲喝道:“吾爲上將,尚不畏死,爾等又何懼之有?”

五百騎兵聽到張遼的話,想起了往日叱吒風雲的歲月,頓時爲自己的怯懦羞愧不已。

當即就有人大聲喊道:“一萬賊兵,有何懼之?我等願意跟隨將軍出戰,至死不休!”

“至死不休!”

五百騎兵全都大聲呼喊,氣勢駭人。

張遼見鼓舞起了他們的士氣,臉上這才露出笑容。他長笑兩聲,說道:“建功立業就在今朝,諸位隨我出寨迎敵!”

“咚咚咚!”

戰鼓之聲隆隆作響,張遼率領五百騎兵在開闊的野外,排開了陣勢。

王承與參狼羌的首領,行駛在大軍的最前面,參狼羌首領甕聲甕氣的說道:“王將軍,敵軍只有三千兵馬,你我率領一萬部落的勇士出戰,他們敢應戰麼?”

王承捋了捋鬍鬚,微笑着說道:“若是賊軍將領但凡有些能力,就絕對不敢出戰。”

參狼羌首領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既然如此,爲何折騰我部落裡的兒郎,讓他們受這奔波勞碌之苦?”

王承大笑兩聲,說道:“首領休要惱怒,我率領你等出城叫陣,若是賊軍不敢交戰,必定士氣大降。如此一來,再想擊敗賊軍,必定易如反掌。”

參狼羌首領撇了撇嘴,說道:“你們漢人就是這麼奸詐,喜歡弄些陰謀詭計。”

王承卻是笑了兩聲,也不反駁。

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0章 前途堪憂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53章 陳駿第948章 蘆葦蕩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28章 拜將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37章 衝突第911章 勸諸葛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21章 設伏第144章 鬥將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38章 諸葛至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525章 兩封信第424章 橋蕤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00章 新法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32章 書信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797章 入涼州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331章 賭約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688章 追擊第28章 返鄉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11章 歸心第373章 王承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77章 拒絕第626章 建言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95章 困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262章 中計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68章 欲投黃巾第192章 比試第345章 面聖第6章 虎嘯第116章 很年輕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50章 怒第270章 交鋒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74章 滿腚傷第627章 葫蘆谷第56章 折辱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207章 於夫羅第503章 傳統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21章 相邀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章 救人第116章 很年輕第30章 缺糧第298章 獅虎鬥第949章 東風第689章 中伏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50章 九錫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269章 止戈第373章 王承第52章 暗鬥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800章 繼承第64章 野心第43章 黃巾退兵
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0章 前途堪憂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53章 陳駿第948章 蘆葦蕩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28章 拜將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37章 衝突第911章 勸諸葛第47章 黃巾再起第621章 設伏第144章 鬥將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38章 諸葛至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525章 兩封信第424章 橋蕤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00章 新法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332章 書信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797章 入涼州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331章 賭約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688章 追擊第28章 返鄉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11章 歸心第373章 王承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677章 拒絕第626章 建言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95章 困境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262章 中計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68章 欲投黃巾第192章 比試第345章 面聖第6章 虎嘯第116章 很年輕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350章 怒第270章 交鋒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74章 滿腚傷第627章 葫蘆谷第56章 折辱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207章 於夫羅第503章 傳統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21章 相邀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章 救人第116章 很年輕第30章 缺糧第298章 獅虎鬥第949章 東風第689章 中伏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50章 九錫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269章 止戈第373章 王承第52章 暗鬥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800章 繼承第64章 野心第43章 黃巾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