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收穫

雖然荀彧也有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但他不是一個分不清輕重的人,他知道,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之下,名聲是可以丟棄的,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還需要自己去做,那就是保護獻帝出城。

顯然,徐州軍的兵馬數量還是比較少,無法能夠將城池完全的包圍起來,當太史慈身先士卒衝上城頭的時候,他完全不知道,另一個城門中,荀彧已經帶着獻帝、皇室和百官逃出了許昌。

不過因爲時間緊迫,荀彧也無法找到所有宗室的重要人物,竟然還是給程玉留下了機會。

卻說太史慈帶領人馬殺上了城頭,許昌留守的曹軍雖有拼死力戰的,卻有更多的人已經失去了戰意,很快就控制住了城牆上的局勢,太史慈的目標也不止在佔領城牆,程玉派他出來之前就已經給他交代過任務,他衝進城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皇宮。

當街之上卻迎面遇到一隊曹兵,爲首的乃是倒黴將官秦琪,他哪裡知道太史慈的厲害,自以爲武藝不弱,上前就要阻擋,卻聽太史慈一聲大吼,嚇的渾身一震,連阻攔都沒有來得及就被太史慈一槍刺於馬下,手下軍兵一擁而上將敵軍殺散。

又行了沒有多遠,兩員曹將迎了上來,卻是鍾縉、鍾紳兩兄弟,一斧一戟迎上了太史慈,兩個人上也不過是比一個人多支撐一點時間而已,佔了兩三合,太史慈早已不耐煩,兩馬交錯之際,抽出身後的短戟,一戟砍在鍾紳項間,想來是用戟的天生對戟有吸引力,連慘叫都沒有來得急,就已經魂歸那世。身邊的鐘縉見兄弟死在敵將之手,也兩眼充血,衝上來送死,太史慈哪有什麼顧及,一槍刺向對方的心口,鍾縉還想用斧子去磕,哪敵太史慈神力,只比兄弟多了一聲慘叫,就同歸黃泉。

就這樣在偏裨將校的阻攔之下,太史慈耽誤了不少時間,等殺到皇宮的時候,卻發現宮門大敞,太監宮女四散奔逃,到處一片狼籍。

看到這種狀況,太史慈又怎麼能估計三弟要求的不要騷擾皇宮,忙帶領手下兵將衝了進去,四下尋覓一週,皇帝妃嬪都已經找不到。忙抓了一個太監詢問,這才聽說皇宮裡的大人物早被荀彧帶走。氣的太史慈頓足嘆息,正要帶領兵將出去追趕,卻有一個士兵突然大喊了一聲:“什麼人?”

太史慈順着這人面對的方向看去,果然見花叢中瑟瑟響動,派了幾個士兵去檢查,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太監和一個身着龍袍的小孩,只聽那個太監顫抖的聲音說:“你們,你們這些亂賊不要傷害了小王爺……”

一聽對面是小王爺,太史慈也連忙行禮說:“下官並非什麼亂賊,乃是青州刺使太史慈。”

卻聽見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說:“你不是亂賊爲什麼會帶着兵器衝進皇宮?”

說話的卻是那個“小王爺”,太史慈自小受的教育還是對皇室相當尊重的,即使對方只是一個小孩,可畢竟是皇室的王爺,急忙解釋:“下官受聖上血詔,帶兵勤王,因見宮門大開,怕有人趁亂劫掠,因此才斗膽進宮一看,馬上就走,馬上就走,還請王爺恕罪。”

“既然你一片忠心,孤王就免你的罪過,你帶領兵馬保衛皇宮可以,但不可再進內闈一步,知道嗎?”

“下官領旨。”太史慈也被這個小孩搞的沒有脾氣。

轉身正要帶兵離去,卻聽見那個孩子對身邊的太監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小王爺,要叫我趙王,我已經一點也不小了。”

太史慈聽到這樣的話,真是哭笑不得,竟然自己還沒有離開,孩子話就已經說出來了,但還真不能按他的意思辦,於是太史慈留下了少許機靈的士兵在宮內平息混亂,另外一些人在宮城內保護內宮,派手下的士兵告訴後面的人清理城內的殘餘抵抗力量,自己帶着騎兵追擊逃走的荀彧和被劫持走的獻帝等人。

荀彧雖然比太史慈多走了近兩個時辰,但是自己帶的多是老弱婦孺,行進速度又能有多快,雖然盡力趕路,可還是沒有逃出多遠的路,幸虧是黑夜之中,太史慈需要很費力才能追蹤到他們逃走的方向,因而直到凌晨還沒有被追上,可是距離也越來越近。

漸漸的,天色已經開始看的見東西了,荀彧已經能看到身後追趕自己的一條長龍,他心中暗歎,難道自己今天完不成主公交給自己的任務了嗎?

第2節 妙才第9節 詐城第10節 內應第4節 師兄第2節 回顧第3節 詐城第10節 敗逃第2節 兩難第3節 分兵第6節 自焚第5節 狂歡第6節 孔融第5節 困敵第5節 二劫第1節 歸降第1節 弱點第8節 復仇第5節 困敵第十二節第10節 求助第9節 貂嬋第1節 受挫第8節 悔悟第6節 鼓舞第4節 北伐順義公第3節 脫殼第7節 醫聖第十四節第10章 城牆第3節 比武(2)第10節 盟約第10節 義父第3節 分兵第4節 誘敵第1節 敗退第8節 誓言第6節 孔融第10節 施恩第6節 人才第1節 假假真真第1節 “妥協”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3節 備戰第6節 前奏第6節 反撲第1節 叛亂第8節 逆襲第7節 分歧第1節 賣主第4節 審訊第2節 妙才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單于第8節 陰謀第二節第10節 謹慎第1節 敵營第6節 北寇第9節 背城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夜談第10節 漁人第1節 誘敵第7節 襲殺第8節 說客第9節 醒悟第5節 對策第9節 背城第7節 分歧第8節 求賢第六節第2節 肺腑第10章 城牆第8節 劫殺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生天第1節 許攸第2節 兩難第10節 失足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探親第8節 求賢第7節 公子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7節 清野第9節 巨弩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節 竹槓第八節清明第5節 破城(2)第7節 夜談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3節 統領第四節第十二節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十九節第1節 除患
第2節 妙才第9節 詐城第10節 內應第4節 師兄第2節 回顧第3節 詐城第10節 敗逃第2節 兩難第3節 分兵第6節 自焚第5節 狂歡第6節 孔融第5節 困敵第5節 二劫第1節 歸降第1節 弱點第8節 復仇第5節 困敵第十二節第10節 求助第9節 貂嬋第1節 受挫第8節 悔悟第6節 鼓舞第4節 北伐順義公第3節 脫殼第7節 醫聖第十四節第10章 城牆第3節 比武(2)第10節 盟約第10節 義父第3節 分兵第4節 誘敵第1節 敗退第8節 誓言第6節 孔融第10節 施恩第6節 人才第1節 假假真真第1節 “妥協”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3節 備戰第6節 前奏第6節 反撲第1節 叛亂第8節 逆襲第7節 分歧第1節 賣主第4節 審訊第2節 妙才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單于第8節 陰謀第二節第10節 謹慎第1節 敵營第6節 北寇第9節 背城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夜談第10節 漁人第1節 誘敵第7節 襲殺第8節 說客第9節 醒悟第5節 對策第9節 背城第7節 分歧第8節 求賢第六節第2節 肺腑第10章 城牆第8節 劫殺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6節 生天第1節 許攸第2節 兩難第10節 失足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探親第8節 求賢第7節 公子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7節 清野第9節 巨弩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節 竹槓第八節清明第5節 破城(2)第7節 夜談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3節 統領第四節第十二節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十九節第1節 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