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劉璋聞言嘆了一口氣:“公衡言語正是我心中憂慮,當初劉備進入西川我就知道他不懷好意,只是當時張魯來犯,我有苦無手下無將可用,捉襟見肘恰得劉備相助又聽聞他手下武將威名,本想收爲己用,不想引狼入室,悔不聽公衡當初之言。”

黃權又說:“主公不必擔憂,劉備此次讓張將軍出征漢中我本覺不妥,又不能駁了他之言,現在他是西川對抗張魯的功臣,兵權緊握又有關、張二人,萬一不好他反了我們又沒有準備妥當實在不妙,現下張將軍受傷剛好可以藉此修養,出兵之事自然一拖再拖也未嘗不是好事,再者張將軍出兵漢中無外乎是想早日除了他劉備留在西川的藉口,眼下就有可好機會不必張將軍涉險便可趕走劉備。”

“公衡所言可是今日殿上那個陸奧陸無妨?”

“正是,我今日觀察劉備似對這個陸奧倍加看重,不惜冒犯主公保他不死,可見此人是劉備想極力拉攏的,既然如此那此人之才暫不必說,假如我們使他出徵張魯劉備等人必不會看他送死,定然相助。”

“公衡言之有理,可是如此一來此人定會偏向於劉備等人,那豈不是更爲不美?”

“主公少安毋躁,公衡正要說明此事,我們只派給陸奧四百兵士,劉備如要保他不死必全力支援,如此一來便可耗費他的兵力,再者我們限他三月破三處城池談何容易,假如三月不破他性命不保,必然會拼死奮戰,也可免劉備七分殺敵三分養戰的後顧之憂。”

“此計甚妙,可萬一那陸奧知破城無望狠心反了去,那豈不是更加麻煩?” Wωω тt kΛn CO

“這事主公儘可放心,我聽聞這個陸奧爲了豢養的老虎竟可以拼命對百人包圍還傷了張將軍後又以隻身挑戰張飛,可見此人重情義,如果我們扣留他的夥伴料他斷不會反,我們再派冷苞,鄧賢,劉貴三位將軍隨軍出征,既可隨時監視他的動作,又能防止他任意胡爲折了我益州四百將士,如此一來臣想趕走劉備之日爲期不遠了。”

劉璋聽完大喜過望,拍着黃權肩膀說道:“有臣如公衡,何愁我西川不能永享太平。”

三日之後陸奧奉命出征,來到校場見得四百益州兵士,個個無精打采看主帥果然如傳聞一般瘦小枯乾的更不放在心裡,月英被扣押本來就心情不爽加上現在看到這羣士兵這樣看不起自己心中怒火再壓不住,只想發泄遂抽出‘養由基’用盡全身力氣朝着地面射去,在場士兵均感覺到腳下一震,再看鐵箭整枝沒入地面不見蹤影,全場駭然鴉雀無聲,陸奧還不解氣又連射兩箭,直到最後一箭口中大喝衆人連箭都沒有看見只感覺腳下震動。

從頭到尾陸奧未說一句話,只是怒目環視場下,不過他不會騎馬唯有收了弓步行離開校場,見主將如此氣勢士兵全被震懾,雖沒說任何一句鼓勵的話,卻也士氣大振,那三箭的價值絕不僅僅只射入地面發泄了陸奧的憤怒,也深深射入每個士兵的心裡,激發在場士兵的豪情立刻列隊隨行,但在精氣神已經脫胎換骨。

果然如黃權推測劉備見陸奧以區區四百要收回三城失地與送死無異,忙請命由張飛帶隊五千兵馬呼應務求早日得勝凱旋,劉璋等早已心猿意馬自然應允。

很快張飛的部隊也納入陸奧軍中,騎兵、弓箭手、步兵一應據全並帶來諸葛臥龍的兩個錦囊,自從當臥龍得知與陸奧一同被拘押的是月英就不迭後悔自己輕率保舉陸奧出征,雖是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但如果早知是月英夫婿也定會想其他辦法爲其開脫,不至於弄至現在月英淪爲人質陸奧前途黯淡的結局,但事已至此唯有想辦法取勝纔是出路,遂連夜想了破敵之計再派張飛到陣前接應,稍後審時度勢再送第三隻錦囊冀望陸奧能馬到成功與月英團聚。

又說之所以沒有親往戰陣是爲了考慮月英安危,因爲月英一直以男子裝扮,現在除了劉備幾人還不知道月英是女兒之身,如此一來可免得橫生枝節,又請劉璋以禮相待單獨軟禁,自己留在成都可盡力保護月英周全,哪怕陸奧真的戰敗也要拼了性命保下月英,從而好讓陸奧心無旁騖專心應戰。

陸奧聽得此言感覺孔明滿腔關懷心中大是激動,又不免歉然自己當日得意輕浮,兩相比較自己的器量哪如臥龍先生之萬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又想起月英深陷囹圄一路急行軍到達陣地才命士兵休整自己開始着手勘查環境配合臥龍妙計儘快進入情況。

西充地處四川盆地的偏北部分又稱爲西充國,距成都僅僅六百里路途,地方並不非常大,不過位置卻相當重要,屬於閬中縣轄,閬中因周圍山形似高門,因名閬山;嘉陵江流經閬山一段,古稱閬水。因城在閬山閬水之中,故名閬中。

閬中歷來是川北政治、軍事重鎮。北距廣元四百里,有棧道、朝天峽等天險,循金牛道可通漢中;東距通江、南江、巴中四百多裡,以大巴山爲屏障,循米倉道亦可出漢中;西北至劍閣兩百四十多裡,有雄關劍門;溯白龍江北上可通碧口,爲川、甘孔道。嘉陵江縱貫南北,風帆如織,閬中恰在控制這一地區的重要位置上。城區所在,大壩平衍,人物繁庶;又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兼有七關(南津、五吉、河溪、梁山、鋸山、土地、滴水七關)合護,形成金湯之固,所以多年以來,常爲地方軍政大員駐節之所,兵家攻守必爭之地。

日前被張魯以一支奇兵繞過屏障猛襲得之,後又連續攻克巴西和巴川,因爲以前張魯從未選擇過這條進攻線路,所以他這一招可謂出乎意料,首先以奇兵扼住要衝也斷了兩地糧道,然後協同佯攻陽平關的主力兩面夾擊巴西、巴川兩地,駐地守軍根本就沒有想到會遭遇腹背受敵的情況,張魯得此三地一面派兵駐守西充一面繼續攻擊已形成夾擊之勢的其他地方,如果被張魯佔領整個閬中和其主力連成一線想要收回可就難上加難了。

因爲諸葛孔明見張魯派出的兵力似乎有所保留擔心是調虎離山之計,遂將出兵增援陽平關也能打擊張魯的糧道補給,劉璋也不惜主力派張任出兵閬中,其實也是黃權獻計只出兵起到阻嚇的作用,因爲張魯峁峁然的如此深入到敵領地,又如此大興兵馬的攻打益州要衝,劉璋勢必不會善罷甘休,而且一旦劉璋援軍到來又沒徹底拿下閬中那腹背夾擊的反倒成了他,所以他攻擊閬中不過是掩人耳目,其目的恐怕還是可以最快增援閬中的白水關或者是因爲調軍支援而防守空虛的陽平關。

而今被陸奧鬧了一通,阻嚇張魯反而變成了消耗劉備,那自然就是要真打,勝自然皆大歡喜敗也在意料之中,儼然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局面。

再說陸奧到了陣前觀看張魯軍的佈置,配合孔明的錦囊妙計整個脈絡就變得清楚明白,原來臥龍依靠對張魯的用兵習慣再依照當地情況準確得分析出敵人的兵力分佈,還一一做了註解,陸奧對照而看不得不佩服諸葛孔明料事如神。

再看諸葛計策更是周詳爲了儘快取得勝利同時還要減小士兵的傷亡,畢竟後面還要連續作戰,所以計劃裡包括偷襲、佯攻乃至火計,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雖然會對當地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百姓苦楚在所難免,不過這種幾乎是一拍兩散的攻擊,也肯定會收到相當好的效果,心中雖然不忍卻也沒有別的辦法陸奧只能強自記下日後吩咐手下依計爲之。

第4節 運氣第4節 登位第一節第5節 混亂第1節 使者第7節 奪城第10節 棄城第10節 義父第4節 內亂第2節 外篇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5節 虎將第7節 分歧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北顧第8節 歸降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0章 城牆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異狀第8節 悔悟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退敵第2節 潰散第4節 北顧第1節 恍如隔世第3節 脫險第10節 棄城第4節 師兄第1節 議和第1節 霸王定計第9節 攻防第7節 兵禍第7節 分歧第10節 擔憂第5節 聯軍第1節 擁立第2節 聚賢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誘敵第10節 內應第8節 劫殺第8節 閻柔第1節 賣主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2節 進退第1節 除患第3節 退敵第1節 誤中第3節 退敵第2節 遇險第1節 弱點第1節 “妥協”第6節 虛兵第7節 凱旋第2節 中伏第六節第7節 奪城第10節 合兵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1節 刺殺第7節 反目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2節 進退第9節 攻防第9節 戰利第3節 別離第5節 重逢第三節第3節 誓約第8節 空城第4節 誘敵第3節 脫險第2節 爭論第5節 醒悟第9節 刺客第8節 空城第2節 降卒第5節 收穫第2節 談和第6節 生天第4節 運氣第3節 水手第1節 誤中第10節 虎癡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十二節第7節 烏丸第4節 大戰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章 集結第10節 漁人第10節 漁人第6節 換箭第十三節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8節 請降第9節 勸降第2節 擺陣
第4節 運氣第4節 登位第一節第5節 混亂第1節 使者第7節 奪城第10節 棄城第10節 義父第4節 內亂第2節 外篇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5節 虎將第7節 分歧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北顧第8節 歸降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10章 城牆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異狀第8節 悔悟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退敵第2節 潰散第4節 北顧第1節 恍如隔世第3節 脫險第10節 棄城第4節 師兄第1節 議和第1節 霸王定計第9節 攻防第7節 兵禍第7節 分歧第10節 擔憂第5節 聯軍第1節 擁立第2節 聚賢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誘敵第10節 內應第8節 劫殺第8節 閻柔第1節 賣主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2節 進退第1節 除患第3節 退敵第1節 誤中第3節 退敵第2節 遇險第1節 弱點第1節 “妥協”第6節 虛兵第7節 凱旋第2節 中伏第六節第7節 奪城第10節 合兵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1節 刺殺第7節 反目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2節 進退第9節 攻防第9節 戰利第3節 別離第5節 重逢第三節第3節 誓約第8節 空城第4節 誘敵第3節 脫險第2節 爭論第5節 醒悟第9節 刺客第8節 空城第2節 降卒第5節 收穫第2節 談和第6節 生天第4節 運氣第3節 水手第1節 誤中第10節 虎癡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十二節第7節 烏丸第4節 大戰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9章 集結第10節 漁人第10節 漁人第6節 換箭第十三節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8節 請降第9節 勸降第2節 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