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深宅喪忠魂

這節比較短一點,我差了點東西在裡面,以後有機會的話一定補上,今天就先這樣吧,晚上更新下一節,有關黑幕的事情這裡說的不太全面,我會在相關裡說明的

對於周瑜之死,我表示1000000000個歉意

================================================

不過孫權面子上的功夫做的倒是很足,聽到外面腳步聲響,他幾步迎到門邊,拉開房門滿臉熱誠的說:“公瑾兄,你爲了小弟操勞奔波辛苦了,小弟這裡給您行禮。”邊說邊作出欲行大禮的姿態。周瑜一直信仰君臣有別,哪裡敢受孫權的大禮,慌忙用手阻擋,口中還說:“主公言重了,能爲主公做事,瑜百死不辭。”心中當然也熱烘烘的,來時的滿腔怨氣已經不知到哪裡去了。

孫權將周瑜恭恭敬敬的請進屋內,然後問道:“公瑾不在家中養病,千里迢迢來建業,莫非是有事教我?”

周瑜這纔想起正題,慌忙由椅子上站起,回頭瞥了一眼後面的侍臣,衆人馬上會意,但是這裡孫權纔是老大,衆人用詢問的延伸望向孫權,見他微微的點頭,方纔退出屋去。

周瑜等房門關好了一陣,纔對孫權說:“主公,瑜想知道是何人向主公獻計偷襲徐州的?”

孫權聽到這話臉色一沉,對周瑜說:“就是我下的命令,難道這有什麼不妥嗎?”

周瑜連忙說:“主公,你可不能中了奸人的詭計啊。我們與程家,乃是脣齒之幫,當年先主伯符就是靠着徐州借來的數千精兵,方纔打下這偌大的基業,先主母與程夫人又是親姊妹,孫程兩家本是姻親,如今我們卻在背後偷襲,這乃是骨肉相殘啊!再看劉備,他害死了伯符,又奪了當年大司馬讓給我們的武陵,才導致我孫家多年無有尺寸之功,天下人中,我孫家最大的仇敵就是此人,如今主公卻與他結盟,豈非爲虎作倀?”

周瑜見孫權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卻不知道究竟他是想通了還是厭煩自己羅嗦,但不管怎樣今天都只有趁熱打鐵說服他收回成命,於是繼續對孫權說:“其實主公不說,在下也知道爲主公謀劃此事的人定然是陸伯言。可是主公,有件事情我本不想說,如今形勢既然這樣緊急,我只好先說出來吧——陸伯言很有可能是劉備軍的奸細!”

這話倒是說的孫權渾身一震,忙問道:“你待怎講?”然後突然又醒悟過來,“不會的伯言自幼和我在一起,從沒有離開過江東,如何會認識劉備。”

聽孫權不信,周瑜只能將自己掌握的一點情況說出來:“主公,當年伯符進攻武陵的事情您還記得嗎?時候我經過調查,發現一件事情,伯符在和大家宣佈他的計劃以前曾經有人給他獻計,不過此人卻鬼鬼祟祟沒有被任何人看到,但是根據當時服侍主公的軍卒說,那個人的聲音聽起來非常年輕,而軍中最年輕的人就是陸遜,後來主公遇害的時候,負責在外面爲他了望巡哨的人也是陸遜,而主公卻沒有得到一點劉備軍即將進攻的消息,這難道就不可疑?我甚至懷疑,當年就是他將主公屯兵山谷的消息透露給劉備,才讓主公遇害的。如今他又與劉備軍走的這麼近,更是大有可疑,主公千萬不可相信此人。”

周瑜滿以爲自己抖出這些事情來起碼讓孫權對陸遜的寵信少上一些,哪知道孫權勃然大怒:“夠了!大都督,你不要在誣衊伯言了,他是什麼樣的人,我比您更清楚。您既然提到了伯言,我就問問您,從當年亡兄故去,您就開始帶兵攻打武陵,這麼多年除了勞民傷財,江東又得到了什麼?不是如此又怎能任由程玉坐大?而陸伯言繼任臨時都督不過幾月的功夫,就成功的收回了武陵,不管他用的是什麼樣的手段,至少他沒有辜負我對他的一片期望。”

他這麼一比較,正觸在周瑜的痛處上,讓他的心中一陣絞痛。

可孫權對他的打擊似乎還沒有結束,繼續往下陳述着自己的觀點:“再說,雖然程玉與亡兄有親眷關係在,可是如今亡兄已經故去,又如何能保程玉對我江東無有野心?恐怕他在打敗曹操以後下一個對付的就是江東了吧?我江東豈是輕易臣服於人的?那時不成了養虎爲患。劉備現在雖然也很強大,但畢竟對我江東還無法造成多大的威脅。公瑾兄,雖然你與程玉也是連襟,投降他以後依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祿,可你也要爲小弟着想一下啊!”

“你!……’周瑜聽到孫權突然說出這麼一段話來,心中更是又氣又痛,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心口一陣劇痛——想是心臟病發作,更爲嚴重的是又一次牽動了剛剛癒合的箭創,不但傷口崩裂,連口中眼角都滲出鮮血來,這一次栽倒,就再也沒有起來。

孫權有些冷漠的看着周瑜大叫一聲頹然倒地,但是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於是假裝關切的上前搶救周瑜,可以越搖周瑜的臉色越灰暗,——據我判斷,除了箭創迸裂外,還有心絞痛,腦溢血的存在,眼見已經氣若游絲。

這下孫權也有些略微的慌亂,自己本來準備

氣氣周瑜,讓他憤然隱退,沒有想到竟然出現這麼嚴重的後果,周瑜在軍中的威望甚至要高於自己,如果傳出是被自己活活氣死,難免會有人對自己產生異心,於是也有些慌亂的喊道:“來人啊!~快來人!”

外面門聲一響,只有一人進來,正是剛纔去請周瑜的內侍,他那時聽孫權對周瑜出口不遜,就知道兩個人恐怕說不了什麼好話,於是藉着近臣的身份將其他人都趕到外面聽不到屋內話語的地方去,只留自己在門外等候命令,對於剛纔周瑜孫權兩人的對話,他也聽了個八九不離十。

如今一進到屋內,見到周瑜已經躺在地上面如死灰,一地的鮮血,也是嚇了一條,也湊到跟前幫忙搶救周瑜,但是摸了摸周瑜的脈搏,又探了探鼻息,已經無可挽回,於是對孫權說:“回稟主公,不用再費力氣,大都督已經救不回來了。”

孫權聽他這話,突然心中一動,對他說:“那你快將大都督攙扶到外面去!”

那人也是一時糊塗,竟然沒有想到爲什麼孫權不是叫他再去叫人,將周瑜手臂搭在自己肩上,就要架到門外,突然腰眼一涼,全身的力氣在瞬間就消失殆盡,他有些駭然的望向身後,正看見孫權那張猙獰的臉,恍然大悟,張張嘴想說什麼,卻發不出一點聲音,終於倒下,只餘冷冷的目光望着孫權。

孫權又停頓了一下,等那人死透了方纔來到門外,遙遙的喊道:“來人啊?人都在哪裡?”

這時外面的侍衛要是還聽不到那就真該死了,於是呼啦一羣人涌了過來,孫權轉身進入房內,他們雖然有些疑慮,但是想想主公既然親自出來叫,想必是屋內有事情發生,還是跟了進來。

等他們見到屋子內的狀況,比剛纔那個內侍還要吃驚,現在地上已經可以用血流成河來形容,周瑜和內侍兩個人的身體都橫躺在地上,看上去了無生機的樣子,大家不敢詢問孫權,又不知自己究竟該作些什麼,都只有呆呆的立在當場。

這時孫權已經回到座位上,對他們說:“剛纔豎子無禮,衝撞了大都督,氣的大都督箭創復發,那人已經被我當場格殺,你們快看看,大都督有沒有什麼事情!”

這時再看周瑜又能有什麼好看的,日前還風流倜儻冠絕江東的周瑜,現在幾乎就是一具冰冷的屍體,氣息的微弱以近忽略不計,見大家還在七手八腳的搶救,孫權吼了一聲:“都愣在那裡幹什麼?快去請醫生來。”

ωωω ¤ttκā n ¤c o

等孫權的“御醫”趕來,也已經無濟於事,最後一個個對孫權搖頭表示無可挽救,這時孫權的心中更是長出一口氣,卻突然間瘋狂的衝了上去,聲嘶力竭的喊道:“大都督,您不能有事啊!你有了事情,讓仲謀以後怎麼辦?”在場的醫生都對孫權與周瑜君臣之間的感情感動不已。

最後孫權只得命人將周瑜送回他在建業的都督府中。此時小喬還在苦苦等待周瑜歸來,不管說服孫權是成是敗,以後都要脫離這個是非之地,沒有想到卻有家人回來報告說周瑜出了事情,當即如同五雷轟頂,等見到周瑜“屍體”的時候,當即也運厥當場。

其實在孫權那裡,周瑜就已經宣告死亡,只是小喬還接受不了這個結果,幻想他能醒來,自己睜開眼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抱住周瑜冰冷的身體再也不放開。

在衆人的規勸下,小喬直到次日,才接受了周瑜已死的事實,將周瑜的屍身放下,命人準備

後事,其間的從容鎮定,竟然不似剛剛失去了最摯愛的人,等一切安排的差不多,小喬方纔對家人說自己很疲倦需要休息,然後躲進屋內將門窗緊緊的關閉。

她這一次進入房間,也就在也沒有出來,當晚上家人去叫她的時候,發現事情不對,撞開房門,只發現小喬的身體以一根白綾掛在房樑之上,一代佳人竟在無聲無息中香消玉殞。

這次周府中已經沒有可以主事之人,再不敢擅專,於是將這個消息分別稟告了孫權和大喬,大喬本還希望小喬來到建業能有時間看望自己,卻突然聽說她已經殉情而死,也是悲痛欲絕,但她雖然溫柔,爲人卻比小喬堅強,嚴格告誡手下人暫時將消息封鎖,不要讓父親知道小喬的死訊,而自己親自坐鎮都督府,安排小喬和周瑜的後事。

兩個人的葬禮舉行的時候,東吳所有的名士幾乎都到了當場,所有能趕來的武將也都出現在這裡,整個葬禮的過程沉痛而隆重,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滴下了發自內心的淚水。當週瑜即將下葬之時,孫權突然衝上前撫棺痛哭可以說將現場悲痛的氣氛推向了最高潮,場面幾乎一發而不可收。可是卻沒有人知道孫權當時在周瑜的耳邊喃喃的說了什麼,如果他們聽到的話,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騷亂髮生,原來他對周瑜的屍體說的赫然是:“武陵的事情,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一時豪傑周瑜,竟然被自己的主公活活氣死,可謂是人間最爲悲涼的事情,後人雖然不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卻也隱隱的感覺出了端倪,得出的結論是周瑜功高蓋主,又一心遵守孫策遺命,阻礙了孫權野心的實現,才遭到如此的結果,他們雖然猜到了一部分,卻沒有想到當年孫策之死竟然也和孫權有關係。

周瑜瘁死的消息傳到了前線,自然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從徐州到荊州的漫長戰線上,江東軍自發的全軍縞素,呂蒙在自己的軍中還帶頭遙祭周瑜,就算與周瑜不睦的陸遜,迫於形勢,也不得不哭上幾聲表達對周瑜的崇敬。

只是祭奠過後,他們還是不得不投入到面對徐州軍的戰鬥中去,竟然沒有人知道周瑜就是爲了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而殞命歸天。

他們面前的敵人正在面臨從沒有面對過的最大危機,但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第9節 刺客第7節 反目第7節 起兵第3節 抵達第9節 勸降第7節 遇襲第5節 啓示第8節 逆襲第十五節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4節 副將第10節 異心第4節 獻門第1節 失敗第6節 鐵騎第4節 請求第4節 師兄第5節 突圍第2節 聚賢第5節 收穫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密謀第10節 說服第3節 誓約第4節 奇襲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3節 追殺第3節 反戈第6節 破敵第4節 求醫第9節 三策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4節 審訊第10節 敗逃第9節 攻防第3節 神醫第四節第1節 敗退第4節 運氣第八節第3節 血詔第2節 兩難第8節 逆襲第3節 比武(2)第十一節第7節 分歧第6節 反撲第2節 規劃第9節 攻防第5節 破城(2)第五節第2節 回顧第9節 醒悟第4節 雙雄第1節 單福第8節 衝陣第6節 派系第8節 無功第1節 賣主第4節 危機第3節 平叛第5節 庭戰第10節 異心第2節 反計第2節 不撓第9節 折肱第3節 水手第6節 北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2節 爭論第3節 管亥第6節 自焚第7節 堅持第8節 說客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9節 挑戰第2節 得逞第4節 北顧第5節 啓示第10節 合兵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7節 堅持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8節 求賢第3節 退敵第十八節第4節 戰備第6節 鼓舞第7節 平叛第1節 恍如隔世第9節 二喬第二節第4節 大戰第4節 調兵遣將第3節 敗兵相遇第6節 生天第9節 詐城第6節 拒降
第9節 刺客第7節 反目第7節 起兵第3節 抵達第9節 勸降第7節 遇襲第5節 啓示第8節 逆襲第十五節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4節 副將第10節 異心第4節 獻門第1節 失敗第6節 鐵騎第4節 請求第4節 師兄第5節 突圍第2節 聚賢第5節 收穫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密謀第10節 說服第3節 誓約第4節 奇襲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3節 追殺第3節 反戈第6節 破敵第4節 求醫第9節 三策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4節 審訊第10節 敗逃第9節 攻防第3節 神醫第四節第1節 敗退第4節 運氣第八節第3節 血詔第2節 兩難第8節 逆襲第3節 比武(2)第十一節第7節 分歧第6節 反撲第2節 規劃第9節 攻防第5節 破城(2)第五節第2節 回顧第9節 醒悟第4節 雙雄第1節 單福第8節 衝陣第6節 派系第8節 無功第1節 賣主第4節 危機第3節 平叛第5節 庭戰第10節 異心第2節 反計第2節 不撓第9節 折肱第3節 水手第6節 北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2節 爭論第3節 管亥第6節 自焚第7節 堅持第8節 說客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9節 挑戰第2節 得逞第4節 北顧第5節 啓示第10節 合兵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7節 堅持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8節 求賢第3節 退敵第十八節第4節 戰備第6節 鼓舞第7節 平叛第1節 恍如隔世第9節 二喬第二節第4節 大戰第4節 調兵遣將第3節 敗兵相遇第6節 生天第9節 詐城第6節 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