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困敵

從營內出來的乃是糜芳,他的臉上也絲毫看不出一點鬥志,說起來倒不是糜芳的演技有多好,而是他確實一點也提不起來精神,出戰之前程玉已經給他下了命令,讓他至少打上半個時辰,卻又不許他戰勝敵人,這樣的任務又有誰能提起一點精神來。

不過這也造成了比較好的後果,糜芳與金旋戰了上百個回合,卻都是敷衍了事,讓金旋感覺到敵軍果然心事重重。糜芳見敵人已經累了,看時間也應該算是差不多,於是撥馬回身說:“你我今日不分勝負,且等來日再戰。”然後徑直回營交令去了。

金旋爲自己定的任務已經挖成完成,便也不再留戀疆場,轉回城去稟告夏侯淵自己的見聞可判斷。

夏侯淵聽的將信將疑,不過卻很重視這個情況,派探馬四下去打探消息。翌日,就有人回來將曹操正在進攻程玉軍背後的消息帶了回來,這個消息自然是真實可靠的,夏侯淵似乎找到了敵軍無心戀戰的原因,徐州軍很有可能是要放棄對冀州的進攻,轉道去與孟德決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一定不會讓敵人輕鬆的撤退。

於是夏侯淵派人去監視徐州軍營的動靜,沒想到,剛派出探子沒有多久他們就回來稟報,徐州軍營已經成爲空營一座。

難道敵軍已經撤退,還是另有陰謀?夏侯淵還是有點懷疑,金旋正在座中,見主將猶疑,請戰說:“夏侯將軍,敵人定然是得到丞相進攻後路的消息撤走了,如果現在帶領人馬追擊,還有機會追上敵軍,切不可錯失良機啊?末將原領一哨人馬作爲前部。”

夏侯淵也覺得萬一敵人真的撤軍,不去追殺有點太可惜,於是命金旋帶領兩千人馬做爲前部,自己則帶領主力保持一定距離,就算遇到危險,也有個照應。

金旋帶領人馬殺到徐州營外,一聲吶喊衝進營內,卻果然空無一人,四下散落着各種雜物,顯然是沒有來得及收拾,他求功心切,連停都沒停就又穿營而過。

兩軍一前一後追擊了數十里,卻毫無徐州軍的蹤跡,看來敵軍是真的撤走了,金旋更是緊催兵馬。正行到荒涼之處,突然一聲炮響,兩路人馬左右殺出,爲首武將,不過是孫觀吳禮,手下人馬也不過各帶千餘。

饒是如此,金旋卻也不是對手,一陣掩殺,將金旋殺退。

夏侯淵在後面聽說金旋遇伏,正不知該如何,金旋已經敗了下來,一見夏侯淵,滿臉慚愧之色說:“夏侯將軍,末將無能,輕敵冒進,果然中了敵軍埋伏。”

夏侯淵仔細詢問了敵人埋伏的情況,聽完以後,哈哈大笑。金旋有點不理解,卻不敢詢問,夏侯淵已經徑自說了出來:“金將軍不必自責,大軍撤退,必有伏兵斷後,如今既然已經見到伏兵,敵人應該是真的要退了,乘此鬆懈之時,我軍在後掩殺,定可奏功。”

金旋聽夏侯淵這麼一說,心中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殘兵敗將混入了夏侯淵的主力之中,開始全力追趕。

敵軍的伏兵似乎沒有想到曹軍這麼快就會回來,行過金旋中伏之處沒有多遠,就已經看到了敵軍撤退揚起的塵土。同樣前面的人也已經發現了後面的追兵,逃跑速度更快了,但還是無法拉開距離,反而被曹軍越追越近。

眼見已經可以看到敵人的軍兵,卻見徐州軍一拐彎,順路拐進了山溝之中,被山嶺林木掩住了身影。不過既然已經能看到人,距離自然不會太遠,片刻夏侯淵的軍馬就追了過去。

軍兵進了一半,夏侯淵突然感覺部隊,路途如此險峻,並非是急於撤軍所要走的地方,莫非對方還有埋伏?他剛傳令下去叫軍馬不要妄動,緩緩撤回,敵軍的埋伏卻已經發動了。

兩邊的山上出現了不少徐州兵馬,滾木擂石如雨點般的砸下來,曹軍一下子就混亂起來,夏侯淵心中懊惱不已,自己到底還是中了敵人的詭計,就要帶領人馬突圍。

等他仔細看了一下週圍的地形,才知道程玉計策的毒,這裡四面環山,雖然中間是很大一片空曠平坦的地面,但能容軍馬進出的山口卻不過幾個而已,其中最大的,就是自己帶人追殺敵軍所經過的,如今卻已經爲徐州軍所據守,其他山口也不知有沒有敵軍埋伏,而且迂迴遙遠,路上不知還會受到什麼樣的追殺。

眼見天色已經快暗下來,夏侯淵只能扎住兵馬,等待天黑以後借夜色掩護再回冀州。

第4節 誘敵第10節 比武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4節 請求第5節 二劫第7節 溫侯第4節 鴻門第3節 劫營(2)第1節 失城第5節 壯士斷腕第2節 反計第8節 陰謀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副將第5節 擾敵第8節 求賢第六節第2節 魏延第5節 終第10節 合兵第九節第5節 二劫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6節 自焚第6節 北寇第4節 北顧第1節 投軍第5章 抉擇第9節 鳳雛第8節 嚮導第8節 請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10節 擔憂第9節 勸降第4節 試探第5節 二劫第1節 驚變第3節 反戈第10節 路線第3節 詐城第十六節第4節 獻門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亂戰第9節 挑戰第9節 醒悟第4節 誘敵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4節 戰備第2節 聚賢第10節 施恩第5節 狂歡第4節 喜憂第4節 內亂第7節 結拜第8節 指路第1節 “妥協”第3節 抵達第8節 倒戈第十節第6節 俘虜第9節 折肱第9節 背城第6節 鼓舞第3節 擇第9節 內鬥第5節 困敵第4節 北伐第3節 壽辰第4節 死地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8節 逆襲第9節 刺客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十六節第3節 詐城第8節 長子第6節 敵後第6節 失地第7節 遊擊第1節 投軍第6節 意外第2節 約定第9節 受困第5節 訪賢第7節 烏丸第10節 合兵第5節 陡遇強敵第2節 奉獻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6節 交涉第十三節第6節 拒降第4節 徐州第4節 副將第9節 山口第6節 孔融尾聲第6節 生天
第4節 誘敵第10節 比武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4節 請求第5節 二劫第7節 溫侯第4節 鴻門第3節 劫營(2)第1節 失城第5節 壯士斷腕第2節 反計第8節 陰謀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副將第5節 擾敵第8節 求賢第六節第2節 魏延第5節 終第10節 合兵第九節第5節 二劫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6節 自焚第6節 北寇第4節 北顧第1節 投軍第5章 抉擇第9節 鳳雛第8節 嚮導第8節 請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10節 擔憂第9節 勸降第4節 試探第5節 二劫第1節 驚變第3節 反戈第10節 路線第3節 詐城第十六節第4節 獻門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亂戰第9節 挑戰第9節 醒悟第4節 誘敵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4節 戰備第2節 聚賢第10節 施恩第5節 狂歡第4節 喜憂第4節 內亂第7節 結拜第8節 指路第1節 “妥協”第3節 抵達第8節 倒戈第十節第6節 俘虜第9節 折肱第9節 背城第6節 鼓舞第3節 擇第9節 內鬥第5節 困敵第4節 北伐第3節 壽辰第4節 死地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8節 逆襲第9節 刺客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十六節第3節 詐城第8節 長子第6節 敵後第6節 失地第7節 遊擊第1節 投軍第6節 意外第2節 約定第9節 受困第5節 訪賢第7節 烏丸第10節 合兵第5節 陡遇強敵第2節 奉獻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6節 交涉第十三節第6節 拒降第4節 徐州第4節 副將第9節 山口第6節 孔融尾聲第6節 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