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醫聖

程玉對這麼容易就達成目的還是有點不太相信,又一本正經對孔融說:可是我現在既然已經擔任了徐州牧,又怎麼可以再擔任青州的職務呢?

孔融聽了,臉上狡黠的一笑說:其實恐怕你還是很高興的吧,不過既然都是自己人,兄弟你安插進來總比曹操派人來讓我安心的多吧?然後不顧程玉的臉色繼續說:兄弟之間何必說那麼多呢,來看看你的小侄子長的好看不.不顧兩個兄弟內心洶涌不已,就拉着他們兩個進到內堂去看孩子。

關於程玉擔任青州職務的事情,孔融真的就再也沒有提到過一句,只是和程玉兩人談論孩子家庭之類的家常。程玉知道大哥在迴避這個問題,但既然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自覺的不再提這些事情了。

盤桓了一天,程玉擔心徐州的事情,就向孔融告辭先行回去了,還好這幾天徐州的一切都很平靜。程玉聽完屬下彙報了各地方的情況並處理了點公務之後正要離開,突然有一個士兵跑了進來說:“報,城外來了京城的欽使,要大人出去接旨,我們已經檢驗過公文了,沒有錯誤。”

程玉一聽,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是來任命自己的官員,忙帶領自己手下有官職的人員出來迎接,命令手下軍兵大開城門,迎接使臣的到來。等他們走到城門附近的時候,城外的使臣已經進來了,一見到程玉等人來迎接,從大家的位置上也就大概知道了誰是主角,於是問道:“東萊太守程玉何在?跪下聽旨。”

程玉等人聽到問話,呼啦啦跪倒一片,那人從下人的手上接過一條黃綾包裹,展開來正是聖旨,那個官員照本宣科唸了一遍,果然就是對程玉的任命旨意,程玉雖然早就知道了上面的內容,不過現在既然已經確實下來了,心中的石頭也就可以平穩的放下了。

等宣讀完聖旨,程玉已經是徐州的最高統帥了,就請欽差和他一起到徐州的刺使府,自然此時這裡的陶應早就被遷移到東萊去了,就等程玉住進來了。一路之上,程玉當然不敢怠慢了欽差大臣,和他寒暄之中,才知道這個欽差竟然是滿寵,看來曹操對自己還是很重視的,自己知道,象滿寵這種角色,如果不是很重要的情況的話,恐怕是不會派這種重量級的人物做欽差,他來這裡的目的大約是探探自己的虛實,但這徐州實在沒有什麼軍事秘密,也就不怕他了。

但既然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程玉自然都要好好的結交一下,於是當天設宴好好的款待了一下對方,在酒席上,努力和滿寵套近乎,也伺機套套曹操兗州的情況。

不過在這個酒宴上,程玉到是沒有喝多少,只因爲他還不太瞭解自己的病情,不知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說來也巧,當天下午,他派去南陽請張機的士卒就回來了,當然也帶着此行的主角張仲景。

一聽說張仲景來了,程玉連忙迎接了出去,要說中國古代的人裡,只要封號上帶有“聖”字的,就一定是不但在那一個方面有卓越成就,而且深受百姓及後人愛戴的,對於這樣的人,程玉又怎麼敢失了禮數。

一見到面,他正要向張仲景行禮,雖然他的職位比張仲景高,但他也知道,在現在這個時候,自己在百姓的心目中,一定還遠遠不及對方。沒想到張仲景一見到程玉,幾步就衝了過來,用手緊緊抓住程玉手腕,並仔細打量程玉的臉。程玉努力剋制,纔沒有在他衝過來的時候拔劍砍過去,心裡暗想醫聖怎麼會這樣,這種禮節可是沒有見過的,不過隨即明白對方是在替自己診斷。

張仲景也一直沒有說什麼,只是反覆的試探程玉的脈搏,時而眉頭緊鎖,時而不住咋舌,過了好久,才長吁了一口氣問道:“你應該就是我師弟信上提到的那個程太守吧?我聽他介紹了你的病情,怕是很罕見,很麻煩的病症,剛纔我幫你看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說,是個很罕見的症狀,我需要再好好的診斷一下,你有沒有什麼淨室之類的地方,讓我仔細給你看一下?”當然,此時的張仲景對程玉的語氣並不是很尊敬,因爲他和程玉以前的官職是一樣的,自己的年紀又比程玉要大,自然不用對他客套什麼,何況他是醫生,平時就不拘小節,而程玉對這些本來就不太在意,也沒有注意到此時張仲景的失禮。

程玉聽了,忙將張機請進府邸,帶到了自己的書房,由他爲自己診斷。

這次張仲景對程玉進行了更詳細的檢查,除了脈搏,又讓程玉將衣服脫下,檢查了一下他的身體,又摸了一下他的骨骼,然後又長長的陷入了沉思。

第2節 外篇第5節 重逢第7節 報復第6節 反撲第七節第十三節第6節 前奏第6節 區別第10節 敗逃第1節 擁立第5節 重逢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5節 名將第5節 破城第2節 會盟第4節 混戰第7節 襲殺第1節 驚變第7節 襲殺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十七節第8節 倒戈契子第2節 規劃第2節 談和第6節 自焚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2節 中伏第9節 約戰第3節 詐城第1節 軍師第10節 內應第4節 奇襲第10節 比武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9節 攻防第3節 破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8節 復仇第5節 瘋狂第1節 成就第3節 分兵第2節 兩難第8節 家事第3章 求死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8節 迴心第7節 撤退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5節 破城(2)第3節 刺殺(二)第3節 反戈第3節 說服第5節 終第6節 派系第2節 奉獻第2節 回顧第9節 意外第9節 折肱第9節 二喬第8節 說客第10節 縱虎第3節 借兵第6節 反擊第5節 驕兵第4節 冒進第1節 誤中第2節 會盟第9節 約戰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2節 異軍突起第8節 長子第6節 樓班第2節 規劃第10節 虎癡第1節 內應第5節 借兵第10節 比武第7節 分歧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2節 試練第4節 運氣第5節 困敵第2節 奉獻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0節 棄城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4節 副將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驚變第2節 規劃第7節 醫聖第4節 雙雄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3節 詐城第1節 成就第2節 談和第2節 不撓
第2節 外篇第5節 重逢第7節 報復第6節 反撲第七節第十三節第6節 前奏第6節 區別第10節 敗逃第1節 擁立第5節 重逢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5節 名將第5節 破城第2節 會盟第4節 混戰第7節 襲殺第1節 驚變第7節 襲殺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十七節第8節 倒戈契子第2節 規劃第2節 談和第6節 自焚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2節 中伏第9節 約戰第3節 詐城第1節 軍師第10節 內應第4節 奇襲第10節 比武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9節 攻防第3節 破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8節 復仇第5節 瘋狂第1節 成就第3節 分兵第2節 兩難第8節 家事第3章 求死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8節 迴心第7節 撤退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5節 破城(2)第3節 刺殺(二)第3節 反戈第3節 說服第5節 終第6節 派系第2節 奉獻第2節 回顧第9節 意外第9節 折肱第9節 二喬第8節 說客第10節 縱虎第3節 借兵第6節 反擊第5節 驕兵第4節 冒進第1節 誤中第2節 會盟第9節 約戰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2節 異軍突起第8節 長子第6節 樓班第2節 規劃第10節 虎癡第1節 內應第5節 借兵第10節 比武第7節 分歧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2節 試練第4節 運氣第5節 困敵第2節 奉獻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0節 棄城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4節 副將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1節 驚變第2節 規劃第7節 醫聖第4節 雙雄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3節 詐城第1節 成就第2節 談和第2節 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