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抵達

過了半晌,夏侯敦部下衆將也漸漸到來,每個人都有些興奮的在談論着出兵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是希望能在戰場上立下功勞,能象韓浩一樣清醒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夏侯敦才由後堂出來,這樣的事情基本上也不用經過什麼商量,夏侯敦剛剛提出出兵的打算,下面已經請戰聲一片,韓浩見衆人都已經陷入衝動之中,想挽回夏侯敦的想法更是難上加難,只得也挺身而出對夏侯敦一施禮說:“末將韓浩願爲先鋒。”

下面本來正在請戰的衆將見韓浩站了出來,知道今天的功勞恐怕又沒有自己的份了,一直以來還沒有人能在夏侯敦面前爭過韓浩,於是都緩緩的退下,準備主動放棄。

哪知夏侯敦的一句話卻又燃起了他們心中的希望,只聽夏侯敦冷冷的說:“韓將軍在軍中得高望重這樣得小事情又怎麼能勞您親自出馬呢?公劉!”

“末將在!”史渙馬上在下面答應了一聲。

“我命你帶領五千人馬作爲前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鄴城。張王李趙——”夏侯敦又隨便的的點了幾員剛纔比較積極的偏將,“你們隨史將軍一同前進,如果延誤了軍機,我一定不會輕饒你們。”

韓浩還想說話,夏侯敦卻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其餘衆將今天都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陪我一同兵發鄴城,——至於韓將軍,留守朝歌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大家下去準備吧。”說完全然不理會後面的韓浩說些什麼徑自回自己的內宅去了。

韓浩現在尷尬無比,竟然連請戰夏侯敦都已經不給自己機會,可是現在正是存亡子秋,自己就算不要臉面也要和先鋒部隊一同去。

沒有想到韓浩剛剛到達後面,卻被軍兵擋了駕:“韓將軍,大將軍說了,今天誰都不見,尤其是您。”

韓浩還希望能再挽回一點,是士兵一臉的無奈,如何也不肯放韓浩過去對他說:“韓將軍,大將軍既然不想見您,您還是等他的氣消一消吧,您已經跟隨他這麼久,彼此之間還不瞭解嗎?”

韓浩也知道夏侯敦的脾氣,只有帶着一腔無奈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希望自己所一項的一切都不過是多心,夏侯敦可以戰勝陳宮取得這次關鍵的勝利。

不過韓浩的心裡還是想最後再試一次,準備夏侯敦出兵的時候再去請命,現在的他已經不想再勸阻夏侯敦,哪怕只是讓自己跟史渙一同出征也好。哪知夏侯敦連這樣的機會都不肯給他,等韓浩得到消息的時候,夏侯敦的兵馬已經離開城池,向北方而去。韓浩頹然坐倒,現在這萬餘將士的性命竟然只能交給老天來掌握了。

夏侯敦雖然急於立功,卻也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一路上的行動不只隱秘,也儘量走的小心謹慎一些,另外又派出不少人的潛到徐州軍佔領的土地上去打探消息,畢竟如果這裡出了問題的話,對整個東線的士氣打擊都會非常大。

他不過是這麼小心的走了幾天,突然接到了一個讓他不得不馬上作出決定的消息,原來,他派出去偵察的士兵不但帶回了陳宮軍果然到了黃河渡口的消息,甚至還帶回了樂進遭到攻擊的告急文書。

原來,陳宮出兵的時候就派人到朝歌附近去監視夏侯敦部的行蹤,自然也就第一時間得到了夏侯頓出兵的消息,不過負責監視的人也向他報告了夏侯敦行軍緩慢而又隱蔽的情況。陳宮一聽,哈哈大笑,以他的聰明還能猜不出夏侯敦的想法,既然你還有顧慮,那麼我就幫你一把吧。於是陳宮一邊派人回去稟告主公夏侯敦出兵的消息,另一面命令兵馬對黃河渡口展開攻擊。

這下夏侯敦的想法可堅定了起來,既然徐州軍已經開始有所行動,那就說明自己的判斷沒有錯,敵軍的目的在於集中優勢兵力奪取白馬渡口,繞過自己的防區單獨在樂進身上打開缺口,當初孟德派自己來到朝歌的目的就是爲了牽制敵軍,使他不敢輕舉妄動,既然敵軍現在已經放出了勝負手,如果自己還沒有行動的話,豈不是白白錯過戰機。

於是夏侯敦再無顧忌,命令手下的兵馬全速行進,一定要用最少的時間到達鄴城之下,即使不能一舉攻克鄴城,也可以牽制陳宮的兵力,甚至將他從黃河邊拉回來。

他本來已經走了很遠,剩下的路程又那裡能架的住他這麼走,不過是一天多的功夫,夏侯敦部已經接近了鄴城附近,不過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敦在路過每一個比較險要的地方時,還是要派人稍微偵察一下,說他對徐州軍全無顧忌那不可能,即使沒有韓浩提醒,現在的他也不敢對徐州軍存有一點輕視之心。

也許連陳宮都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樣的結果,夏侯敦帶領的曹軍竟然一路沒有遇到任何危險就到達了鄴城之下,城外已經是一片平原,眼看再無埋伏之地,莫非是程玉已經放棄了原來的計劃?

第3節 反戈第1節 叛亂第7節 報復第6節 反擊第1節 假假真真第8節 嚮導第4節 副將第6節 孔融第10節 先兆第6節 孔融第10節 叛亂第2節 遇險第3節 追殺第4節 大捷第1節 試探第1節 敗退第4節 北伐第9節 受困第3節 統領第9節 諾言第9節 選擇第5節 連陣逞威第3節 急功近利第4節 獻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審訊第2節 遇險第4節 混戰第4節 內亂第8節 求助第8節 悔悟第十六節第3節 急功近利第4節 危機第1節 使第3節 劫營(2)第7節 老友第9章 集結第5節 瘋狂第8節 指路第1節 擴軍第9節 勸降第9節 利益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7節 凱旋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大戰第7節 凱旋第2節 外篇第3節 抵達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平叛第9節 通行第9節 利益第4節 脫險第9節 背城第3節 神醫第1節 誘敵第9節 挑戰第9節 二喬第10節 雙敗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6節 自焚第6節 險地第5節 庭戰第4節 北顧第6節 舞劍第10節 擔憂第10節 施恩第2節 會盟第6節 玉璽第6節 意外第8節 空城第6節 孔融第1節 敗退第2節 反計第4節 奇襲第7節 反間第10節 盟約第2節 約定第7節 奪城第8節 說客第9節 勸降第3節 脫險第2節 治胡第10節 衝擊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8節 條件第2節 冤情第5節 混亂第9節 諾言第9節 巨弩第3節 身世清明第9節 意外第6節 反擊第9節 避禍第10節 雙敗第3節 壽辰
第3節 反戈第1節 叛亂第7節 報復第6節 反擊第1節 假假真真第8節 嚮導第4節 副將第6節 孔融第10節 先兆第6節 孔融第10節 叛亂第2節 遇險第3節 追殺第4節 大捷第1節 試探第1節 敗退第4節 北伐第9節 受困第3節 統領第9節 諾言第9節 選擇第5節 連陣逞威第3節 急功近利第4節 獻門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審訊第2節 遇險第4節 混戰第4節 內亂第8節 求助第8節 悔悟第十六節第3節 急功近利第4節 危機第1節 使第3節 劫營(2)第7節 老友第9章 集結第5節 瘋狂第8節 指路第1節 擴軍第9節 勸降第9節 利益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7節 凱旋第4節 鬼狐復活第4節 大戰第7節 凱旋第2節 外篇第3節 抵達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7節 平叛第9節 通行第9節 利益第4節 脫險第9節 背城第3節 神醫第1節 誘敵第9節 挑戰第9節 二喬第10節 雙敗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6節 自焚第6節 險地第5節 庭戰第4節 北顧第6節 舞劍第10節 擔憂第10節 施恩第2節 會盟第6節 玉璽第6節 意外第8節 空城第6節 孔融第1節 敗退第2節 反計第4節 奇襲第7節 反間第10節 盟約第2節 約定第7節 奪城第8節 說客第9節 勸降第3節 脫險第2節 治胡第10節 衝擊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8節 條件第2節 冤情第5節 混亂第9節 諾言第9節 巨弩第3節 身世清明第9節 意外第6節 反擊第9節 避禍第10節 雙敗第3節 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