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擺陣

兩個人一交手,曹仁也是大大的驚駭,此時的他以前沒有和徐州軍或者公孫瓚交過手,自然不知道趙雲的厲害。等打了幾個回合,發現自己竟然處處受到對方的壓制,以前一直引以爲傲的武藝在對方的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曹仁再偷空看了一下趙雲的臉色,心下更是驚異,對方似乎還沒有使出全力,有這樣的虎將在手下,難怪孟德對程玉如此重視了,如果不小心的話,恐怕今天慘敗的應該是自己了。

又撐了十來個回合,曹仁的臉上身上已經滿是汗水,對方的槍法實在刁鑽,速度又快,這樣打下去自己非掛彩不可,搞不好要把命搭在這裡,自己的命是孟德的,他沒有允許,自己怎麼敢稍有差池?無奈之下,曹仁只得敗下陣來。

趙雲見敵將敗陣也沒有去追趕,這亂軍之中去追趕一個人實在是太難了,還不如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多殺幾個敵人。

雖然曹仁沒有什麼事情,但他被敵將打敗的景象還是被身邊的兵士看到了,多多少少也是引起了一點騷動,而在亂軍之中,傳播最快的就是謠言,很快曹軍的士兵就失去了戰鬥的勇氣。

曹仁再想扭轉局勢,已經變的十分困難,這也是古代的武將喜歡單挑的原因,只要主將有了一點差池,很難保證軍心的穩定。這樣的情形,只有一個字“敗”,即使強如曹仁也不能扭轉之敗。

不過還好曹仁手下兵馬的戰鬥力也真不是蓋的,雖然遭遇了敗績,但連逃跑都很少破綻,趙雲趕殺了一陣,難以有什麼好收穫,再打下去,恐怕自己手下也會受到損失,既然已經完成了將令,趙雲也就不在追趕,引兵撤了回來,繼續防守敵軍南下支援。

曹仁雖然吃了一點小虧,但部隊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曹操軍的軍紀在天下也是少有的嚴格,後撤了二三十里,曹軍就可以穩住陣腳。不過在曹仁看來,對方的兵力比自己帶來的人馬也少不了多少——想不到徐州這些年竟然這麼富足,已經有了這麼多的騎兵,要知道單憑對方全是白馬這一條上看來,敵人的主力騎兵恐怕要比這裡出現的多上個幾倍,以自己現在的兵力,很難討到什麼便宜。

於是曹仁馬上發了一道軍令,調集魯國任城等地的一半兵馬前來助陣,只有足夠多的人才能平安的解決山陽之圍。當然他也不敢抽調的太多,如果這些地方也有了危險的話,自己又怎麼去向孟德交代。

待部隊聚集齊,曹仁才又一次驅動大軍出發,一路之上,趙雲還是不停的騷擾,讓曹仁將這短短的路程走了半月有餘,不過再接觸下去,趙雲就不會得到什麼甜頭了,對方的弓手步兵都已經陸續到達,如果全力作戰不過是徒耗心軍力,因此趙雲只是利用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用每個騎兵配備的弓箭進行遠程攻擊,射過就跑,讓曹仁每天都在爲這股騷擾力量頭痛。

後來乾脆曹仁就不再理睬趙雲帶領的阻擊部隊,全力行軍奔山陽,和曹洪的部隊會合以後,依城而戰,看這些騎兵還有什麼辦法。

一聽說曹仁的軍隊到達,徐庶也不敢怠慢。曹仁曹洪這兩個人受到曹操的重用可不止是因爲他們是曹操的族人,他們的本領纔是傲然軍種的依仗。如果被這樣的軍隊裡應外合的話,徐庶也怕會出現什麼危險,於是撤圍後退了二十里才安下營寨。

不過爲了接應主公偷襲對方糧倉的行動,徐庶駐紮的方向反而是山陽城的東北方。

曹仁曹洪很快就會合于山陽城下,他們都是智勇雙全,不過對於程玉這樣不按理打牌的對手也沒有什麼辦法,猜測了好久也不明白爲何對方會屯兵城北。

所以曹仁乾脆就不去想這個問題,他將自己的軍營紮在東門之外,並將軍營擺成了一座陣勢,用以防守城池。

早有探馬回報徐庶,說曹仁在山陽程外擺下了一座奇特的大營,徐庶雖然以前也沒有和曹仁交過手,不過曹仁既然是曹姓武將中的第一人,應該也不會太好對付,因此徐庶親自帶領兵馬出來觀看。

等一看到曹仁的軍營佈置,連徐庶都得暗暗點頭,這個曹仁也的確不簡單,如果不是自己對這些方面早有涉獵,恐怕今天也要很麻煩,不過自己也就是在書上看到過,具體是不是這陣勢還需要實驗一下。

徐庶轉頭對身邊的衆將說:“我觀敵將擺的乃是八門金鎖陣,但須一將前去試陣,不知哪位願往?”

第8節 威名第1節 敗退第5節 瘋狂第3節 比武(2)第3節 援助第4節 登位契子第2節 爭論第十六節清明第8節 誓言第7節 郡守第1節 試探第10節 雙敗第三節第2節 巨星隕落第1節 使者第9節 竹槓第3節 說服第8節 劫殺第3節 誓約第9節 意外第9節 山口第6節 區別第7節 波動第6節 派系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1節 誤中第5節 異狀第4節 喜憂第10節 奇兵第5章 抉擇第6節 義釋第10節 敵城第9節 選擇第9節 詐城第1節 假假真真第9節 利益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探親順義公第9節 通行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6節 險地第6節 交涉第八節第10節 求助第2節 外篇第2節 背叛第6節 敵後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受挫第1節 成就第3節 水手第3節 壽辰第8節 無功第9節 通行第2節 降卒第7節 老友第10節 借兵(2)第8節 家事第3節 追殺第一節第4節 試探第2節 撞車第3節 劫營(2)第3節 抵達第10章 城牆第3節 理念第2節 降卒第8節 衝陣第2節 異軍突起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0節 雙敗第3節 敗兵相遇第2節 還政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十四節第2節 妙才第7節 退兵第5節 張燕第6節 義釋第8節 誓言第5節 二劫第4節 北顧第1節 許攸第6節 反撲第9節 通行第十五節第2節 說第2節 冤情第6節 俘虜第9節 緩衝第7節 清野第10節 義父第1節 敗退第10節 借兵(2)第6節 孔融第1節 受挫第10節 衝擊
第8節 威名第1節 敗退第5節 瘋狂第3節 比武(2)第3節 援助第4節 登位契子第2節 爭論第十六節清明第8節 誓言第7節 郡守第1節 試探第10節 雙敗第三節第2節 巨星隕落第1節 使者第9節 竹槓第3節 說服第8節 劫殺第3節 誓約第9節 意外第9節 山口第6節 區別第7節 波動第6節 派系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1節 誤中第5節 異狀第4節 喜憂第10節 奇兵第5章 抉擇第6節 義釋第10節 敵城第9節 選擇第9節 詐城第1節 假假真真第9節 利益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4節 探親順義公第9節 通行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6節 險地第6節 交涉第八節第10節 求助第2節 外篇第2節 背叛第6節 敵後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1節 受挫第1節 成就第3節 水手第3節 壽辰第8節 無功第9節 通行第2節 降卒第7節 老友第10節 借兵(2)第8節 家事第3節 追殺第一節第4節 試探第2節 撞車第3節 劫營(2)第3節 抵達第10章 城牆第3節 理念第2節 降卒第8節 衝陣第2節 異軍突起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0節 雙敗第3節 敗兵相遇第2節 還政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十四節第2節 妙才第7節 退兵第5節 張燕第6節 義釋第8節 誓言第5節 二劫第4節 北顧第1節 許攸第6節 反撲第9節 通行第十五節第2節 說第2節 冤情第6節 俘虜第9節 緩衝第7節 清野第10節 義父第1節 敗退第10節 借兵(2)第6節 孔融第1節 受挫第10節 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