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大捷

對於節奏的問題,我只能深表歉意,如果大家有什麼能幫上忙的方法請教導我,昨天我受了一點傷,手雖然可以用,但是隻能打一指禪了,讓我本來就慢的打字速度雪上加霜……

無語中,大家對付着看吧,說多了就是故事了

此時的魏延,早已經走投無路,雖然有些無可奈何,但畢竟這已經是現在自己唯一的退路,想了半晌,終於下馬請降。

張遼何等人物,如何看不出對方不甘願的心思,但知道對方在一時三刻之內還做不出什麼太出格的事情,只要自己和主公能夠抓住對方的心,恐怕早晚有一天對方會真心投降的。

收降了魏延,張遼也不急於進攻,帶領人馬回到了營寨,此時他心中已經有了破敵之策,對魏延禮敬有加,魏延雖然爲人孤高,但最受不得敬,也是誠惶誠恐,對張遼說:“張將軍何必如此客氣,讓文長心中不安,張將軍但有所命,敢不相從。”

張遼見對方表情誠摯,也深信不疑,然後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魏延唯唯聽命,依計而行。

卻說蔡瑁,自打陣前反了魏延,也着實安靜了幾天,但想到自己的兵力遠比對方多,怕個何來,於是又帶領手下的人馬進攻。張遼同樣毫無畏懼,荊州軍雖然多,但卻無用,蔡瑁無勇無謀,手下也大多是三流角色,也帶着自己手下的兒郎上陣迎敵。

有張遼親自上陣搏殺,徐州軍士氣大振,而敵軍卻毫無鬥志,被張遼衝了個七零八落。趁勢掩殺,蔡瑁已經收不住陣,直退了三十里才又能穩住陣腳,軍營卻被對方奪去了。

蔡瑁見識到張遼的厲害,哪裡又敢輕舉妄動,在張遼強大的氣勢之下,龜縮不出,反而是張遼討陣。

突然間,有消息傳來,後方的固始城已經失守,讓蔡瑁嚇了一跳,敵人怎麼無聲無息摸到自己後面去了?原來張遼交給魏延的任務就是讓他假扮蔡瑁的軍馬,不管是什麼身份的,要混進固始將他拿下。

果然這個消息將本就沒有什麼鬥志的荊州軍一下子打入了深淵,這樣下去,自己的退路就要完全被截斷,蔡瑁忙下令全軍後撤,一定要將固始奪回來。

山岡之上,張遼橫刀立馬,冷冷的看着下面亂紛紛衝過的荊州兵,身後千騎,誰也沒有發出一點聲響,整隻人馬彷彿融進了環境,連近在咫尺的敵軍都沒有發覺。

看到從下面跑過的敵軍越來越多,張遼突然將手中的大高大刀一舉:“殺!”

“殺!”上千人的嗓音在羣山間迴盪,荊州兵都驚恐的望着山頭,卻見敵人已經如一陣風般捲到了面前。

羊羣再多也不過是猛虎的獵物,今天的荊州軍就是獵物,面對只有自己幾十分之一的敵人,荊州軍卻驚惶逃竄,不止是士兵,連本該穩定局勢的武將也加入了混亂的行列。

憑藉這一千人,張遼竟然在敵軍的隊伍裡往來縱橫無可抵擋。蔡瑁雖然也是害怕了一陣,但他畢竟也是荊州軍的主帥,很快當他發現敵人只有千人而已的時候,多少也恢復了點信心,畢竟幾十個人對對方一個,就算對方厲害也不會這麼離譜吧?於是他開始聚集殘部,想再與張遼拼一下。

可惜他的幻想被毫不留情的砸碎了,張遼出發設伏之前,早就給營中安排好,一直都在監視着敵人的動靜,發現敵軍已經撤退,馬上銜尾追擊下來,正好在敵軍心存僥倖的時候趕到。

這下連蔡瑁都不在去存什麼幻想,把注意力集中到逃跑身上,領着一羣殘兵擺將就往西南下去,此時的他自然不會在去想奪回固始,只要不把命丟在這裡已經是老天保佑的事情。

有他這樣一個開路先鋒,起碼徐州軍再也不會弄錯方向,隨着蔡瑁的步伐,張遼一路追擊下來,讓蔡瑁連一個軍營都搭不完。在追逐敗兵的第一天,紀靈就帶領南路軍加入了這個行列,張遼有了援兵更可以實施自己的計劃,將部隊分成了兩部輪流追擊監視敵軍,但他們的目的不是消滅敵軍而是不停的騷擾,他要對方活着將混亂帶回到自己的地盤,卻不能讓他們恢復戰鬥力。

於是,當蔡瑁逃到目的地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只能繼續逃跑。

由安豐追到光州,張遼終於命令部隊停下了腳步,再往前就是荊州,敵人隨時會有生力軍加入進來,自己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又何必再冒險呢?因而大會衆將防守光州,並向程玉報捷。

在他功勞簿上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魏延。

第4節 鬼狐復活第3節 反戈第1節 投軍第2節 城頭戰三將契子第10章 城牆第3節 劫營(2)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黃忠第4節 混戰第5節 戰果第3節 十字路口第2節 速戰第3節 反戈第3節 抵達第7節 凱旋第9節 醒悟第10節 定策第2節 巨星隕落第1節 弱點第4節 調兵遣將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5節 夜襲第1節 賣主第10節 擔憂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3節 理念第9節 緩衝第1節 擴軍第3節 比武(2)第5節 家常第4節 徐州第1節 擴軍第3節 急功近利第7節 醫聖第10節 敵城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十一節第十四節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4節 糜竺第2節 錦盒第5節 連陣逞威第5節 戰果第4節 北顧第1節 許攸第1節 使者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2節 約定第3節 擇第4節 轉變第5節 瘋狂第6節 派系第10節 維谷第1節 叛亂第7節 結拜第10節 雙敗第7節 平叛第7節 奪城第1節 弱點第3節 反戈第8節 復仇第10節 失足第1節 勝利第8節 空城第10節 奇兵第1節 使者第6節 鼓舞第4節 探親第10節 路線第3節 密謀第2節 降卒第8節 結親第3節 神醫第8節 希望第2節 反計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節 誘敵第7節 兵禍第9節 利益第2節 爭論第2節 聚賢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4節 師兄第8節 重任第3節 分兵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2節 奉獻第5節 驕兵第2節 談和第10節 失足第6節 派系第5節 初戰第9節 說客第6節 派系第1節 恍如隔世第2節 擺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7節 波動
第4節 鬼狐復活第3節 反戈第1節 投軍第2節 城頭戰三將契子第10章 城牆第3節 劫營(2)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黃忠第4節 混戰第5節 戰果第3節 十字路口第2節 速戰第3節 反戈第3節 抵達第7節 凱旋第9節 醒悟第10節 定策第2節 巨星隕落第1節 弱點第4節 調兵遣將第2節 城頭戰三將第5節 夜襲第1節 賣主第10節 擔憂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3節 理念第9節 緩衝第1節 擴軍第3節 比武(2)第5節 家常第4節 徐州第1節 擴軍第3節 急功近利第7節 醫聖第10節 敵城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十一節第十四節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4節 糜竺第2節 錦盒第5節 連陣逞威第5節 戰果第4節 北顧第1節 許攸第1節 使者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2節 約定第3節 擇第4節 轉變第5節 瘋狂第6節 派系第10節 維谷第1節 叛亂第7節 結拜第10節 雙敗第7節 平叛第7節 奪城第1節 弱點第3節 反戈第8節 復仇第10節 失足第1節 勝利第8節 空城第10節 奇兵第1節 使者第6節 鼓舞第4節 探親第10節 路線第3節 密謀第2節 降卒第8節 結親第3節 神醫第8節 希望第2節 反計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節 誘敵第7節 兵禍第9節 利益第2節 爭論第2節 聚賢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4節 師兄第8節 重任第3節 分兵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2節 奉獻第5節 驕兵第2節 談和第10節 失足第6節 派系第5節 初戰第9節 說客第6節 派系第1節 恍如隔世第2節 擺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7節 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