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夏侯惇,曹休二人說完。本陰晴不定的司馬懿又恢復了淡然的表情,一邊將二人扶起一邊說道:“二位將軍何至於此啊,快快請起。汝等出擊樑軍本就是執行本帥的軍令,雖有挫折,但勝負乃兵家常事,不足道哉。更何況汝等也斬殺了不少樑軍,還燒燬了白馬渡的若干黃河浮橋。如此也算不得大敗,本帥又有何理由治罪汝等?”
說話間,早有兵士爲曹休,夏侯惇二人鬆了綁,送上了衣物。雖然司馬懿未怪責曹休夏侯惇二人,但酒宴被這意外的插曲打斷。包括司馬懿在內的諸將都沒了酒興,又飲了幾杯便匆匆散了酒宴。
待衆人散去,鄧艾卻沒有離開,對着司馬懿欲言又止的樣子。司馬懿問道:“士載克是有話要說?”
鄧艾立刻應道:“大將軍,末將確有疑問。這曹休,夏侯惇二人明擺着擅自貿然偷襲白馬渡,造成了數千虎豹騎精銳的損失。如今我魏軍雖有二十餘萬大軍,但能用的戰騎卻僅有一萬五千騎不到。被他們如此白白糟蹋了兩成多去,主帥爲何…爲何…”
司馬懿微微一笑,語重心長的說道:“士載啊,到了本帥這個位置,考慮事情可不僅僅是行軍對仗這方面。在做出決斷之時,方方面面都要考量。若是真按軍法將此二人處罰甚至斬殺了。佔軍中七成的曹家,夏侯家的將官們該怎麼想?朝廷和聖上會如何想?當然軍法不嚴難以治軍。但當前大戰在即,這些只能暫且先放一放了。”
……
白馬過隙,時光流轉。轉眼就是修武八年的初秋時節,涼風乍起,本鬱鬱蔥蔥的原野也開始顯露出金黃之色。
臥蠶崗下的樑軍大營中軍大帳,馮宇也與羣臣衆將又進行了一次例行帳前朝議。從夏到秋,這三個多月來,雖然雙方都按兵不動。但雙方卻是纏鬥不止,數千兵馬到上萬兵馬級別的戰鬥時有發生。其中有雙方在兩軍之間戰場上面對面的陣仗,有小股樑軍車騎部隊長途奔襲鄴城引發的戰事,也有部分魏軍繼續襲擾白馬渡與臥蠶崗之間糧道的所引發的戰鬥。
總的來說,雙方雖然各有身負,但魏軍的傷亡要遠大於樑軍。基本上是每損失一名樑軍兵士,就要傷亡五名魏軍兵士。對於魏軍而言,好在他們的總兵力本來就大約是樑軍的五倍。因此這種損失也能承擔的起。
大帳之中,馮宇悠然說道:“衆卿,有本來奏,無事退朝,各安其職,秉戈待戰!”
聽馮宇說出秉戈待戰這個詞,衆人臉上又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所有將官都迫切決戰之日的早日到來,自入秋後,衆人都認爲即將決戰了,每日朝會都帶着期待,因爲此前馮宇表示過秋後決戰。但現在,馮宇還是遲遲沒有表態要決戰的意思。
此時,趙雲出列拱手做禮道:“臣有本奏。陛下,我樑軍數萬大軍屯兵臥蠶崗下已三月有餘。雖與魏軍多有交鋒,但這些小戰小仗並不能擊潰魏軍士氣和瓦解魏軍實力。陛下曾經說過我大梁的總策略是速戰速決,屯兵臥蠶崗也是在這個總策下做的部署。此處遠離黃河河道,五萬餘兵馬用度的糧草輜重轉運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如此長久耗下去,利敵不利我啊。所以臣懇請陛下早日與魏軍進行決戰。”
有趙雲帶頭,衆人紛紛附和。典韋也說道:“陛下,您不就是擔心魏狗在大營周圍佈置的那些陷阱暗樁嗎?那我們就不用長弓戰車。臣的一雙大戟,還有麾下軍團的巨猿戰兵便能破那魏軍的長槍方陣。”
華雄也嚷嚷道:“陛下,還有臣的重裝鐵騎。那樑軍的虎豹騎何足道哉,他們在此前白馬渡一戰中,虎豹騎損失頗多。如今我們的重裝鐵騎雖然數量相對而言還是少點,但憑藉單騎戰力,已經能壓制住虎豹騎。這樣,我們的輕騎飛羽便能以飛騎兜射便能破了他們的長槍陣。”
待衆人都說完自己的話,議論之聲漸消,馮宇方纔擡起手,示意衆人止聲。大帳之中便頃刻間鴉雀無聲。
馮宇這纔開口緩聲說道:“朕知道衆卿急於一戰,朕又何嘗不是如此。但時機還不成熟啊。”說到這,他看了一眼典韋繼續說道:“典韋,汝說能用自己的勇武和巨猿戰兵破敵軍長槍方陣。可朕只有你一個典韋,巨猿戰兵全軍也就幾百。對方的長槍方陣,大陣五千人,小陣也有三千人。這樣的軍陣有五十上下,汝能破幾個?”
一句話將典韋問的張口結舌道:“聖上,典韋當然能…能破,能破一個。”
而後,馮宇又望了華雄一眼道:“我們八千騎上下的重裝鐵騎壓制住對方虎豹騎沒有問題。但是剩餘上萬騎的輕騎飛羽如何兜射對方五十個長槍方陣?那五十個長槍陣橫列起來,汝可知有多寬?輕騎飛羽從一端策馬飛馳到另一端需要多長時間?”
馮宇又說道:“不錯,就是百里寬。當然,魏軍不大可能將所有方陣擺成一排,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萬餘輕騎飛羽也不可能去兜射這麼多的魏軍步卒,更不可能憑藉攢射就讓他們軍陣大亂。而且汝等不要忘了,魏軍除了虎豹騎還有常騎上萬,我們沒有長弓戰車參戰,重裝鐵騎與虎豹騎糾纏的情況下,如何讓輕騎一邊攢射長槍方陣一邊對付這些魏軍常騎。”
聽了馮宇的話,大帳中又陷入一片沉默。良久,趙雲方纔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那我大梁現在要等的是什麼時機?”
馮宇伸出兩根手指應道:“兩個,一個是等連綿秋雨來臨,二是等待後方正在趕來的上千增援兵力。”
趙雲更摸不着頭腦了,問道:“難道陛下想水攻魏軍不成?可此地不比江東,南陽,並沒什麼水量充沛的河流,即使黃河在秋汛時,河水也不至於能氾濫到淹沒魏營的地步。另外,我軍五萬大軍已全部屯於臥蠶崗下,若是再增援小股兵力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多這千餘兵馬,少這千餘兵馬,對戰果影響並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