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回 溫侯呂布

大雨如注,狂風怒吼。

一百零八騎從雨中,慢慢現了出來。

陳翎驚異不定,這是怎麼一回事?

從山坡上看下去,這些騎兵明顯剛剛打了敗仗,旌旗破損不堪,身上裝束被雨水浸溼之後,還能見着暈紅的血跡,手中長矛不再尖利。雖然如此,士兵卻沒有垂頭喪氣之感,反而透出一股寧願戰死也不願投降的精兵氣質,這是誰的部屬?

陳翎小心翼翼地觀察着,他還摸不清楚情況,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很快,這些騎兵迤邐着經過陳翎藏身處,一路向東方而去。

陳翎舒了一口氣,仰面躺倒泥草地上。

大雨還在一個勁的下,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慾望。

流淌在臉上,順着衣領侵進胸腹,整個人都溼透了。

陳翎默默想了片刻,打算離開這裡,還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得尋個安全去處。不然的話,看這個時代還處於戰爭當中,兵荒馬亂的,送掉自己的小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陳翎撩起衣袍,絞了幾下,稍微好受一點,低頭掩飾着從山坡之上下來。

下坡路泥濘滑溜,站着走幾乎不可能站直,陳翎索性就地坐下,雙手分開支撐着,拉扯住僅有幾顆青草,一點一點往斜坡下去。

低頭查看着有無尖突阻石,萬一磕上了,豈不疼死?

還未下到地面,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了過來,那偌大的“嘩嘩”雨聲也遮擋不住,有雷霆之勢。陳翎微微眯着雙眼張目遠眺,一匹宛如蛟龍的赤紅之馬從遠處官道一路睥睨奮蹄飛奔,一將軍模樣的人騎術精湛驅馬疾馳,三、五息間就已至陳翎面前。

陳翎無奈,早知如此,自己何不多等一會,何至於此?

冰冷的眼光,奪人的氣勢!長嘶揚蹄,等到馬兒立定,印入眼簾的是一個身材極其雄偉的人,他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他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他手中的方天畫戟寒氣逼人,他那胯下的赤紅之馬馳城飛塹,嘯月嘶風。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陳翎內心是苦澀的,想不到是這個時代,想不到是這個人!

呂布剛毅的臉上,同樣流淌着雨水,一臉怒容,郭汜、李傕兩人相逼太甚!

王允王司徒臨別絕

言尚在耳邊:“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吾之願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臨難苟免,吾不爲也。爲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爲念!”

王司徒,王司徒啊,你可知現在陛下爲郭汜、李傕兩賊所把持,大漢再無昔日之雄風,已到了日暮西山,衆雄逐鹿之時!自己空有一身武力,卻不能依此爲憑仗,李蒙、王方首鼠兩端之輩,偷開城門,迎入張濟、樊稠兩賊,現在整個長安,已落入四賊之手!

呂布長吁一口氣,長時間的爭鬥,耗盡他所有的體力,警惕的目光中,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遊學士子。收回前持畫戟,盯着底下的陳翎喝道:“你是何人,爲何至此?”

呂布暴虐非常,不是應該直接上來橫斬一下,自己慘叫喊上一聲“啊”!然後身軀分爲兩截,頭顱拋向遠方嗎?

陳翎狐疑着,慢慢騰騰站起身來,顧不得渾身泥巴,先施一禮,說道:“在下吳郡陳翎,字子儀。不知溫侯至此,躲避不及,還望見諒。”

陳翎說話直接了當,呂布一怔,接着哈哈一笑,臉色一沉說道:“管你是何人!是死是活,就看你如何選。”

“怎講?”陳翎風範極好,在大雨傾注之下,在呂布威勢之下,負手挺立,狼狽中竟顯出一番不同尋常的氣質。那是屬於讀書之人的錚錚鐵骨,不屈氣節!

呂布也曾爲丁原主薄,知曉現在讀書之人實在太少。知文識字之輩,各個都是名門子弟,遠的不說,就拿袁紹、袁術庶、嫡兩兄弟來說,袁氏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天下,袁紹至河北,就能得到一幫文臣相助;汝南乃是袁氏基業所在,袁術於淮河一帶,盤踞雄立,莫不與之有甚大關係。

呂布心中已有決議,自己賬下無人,正缺此類人才,遂傲然出口道:“隨某而去,可得生;若是不從,則死!”

陳翎聽聞,臉色怒意勃發,自己這麼亮相,本是謀士慣例。讀一遍演義就能瞭解到,審配審正南,說着:“我君在北!寧願面北受死也不願降曹。曹操百般哀求,陳宮陳公臺,只是大聲說道:“今日有死而已!”便從容赴死。三國中有許許多多忠貞不渝剛烈臣子,陳翎本想擺擺姿態,想給呂布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來,以求得到重視。

可未料,東施效顰,媚眼拋給了瞎子,聽曲的

是頭牛!若是呂布真心求賢,自然會下馬上前討教,不曾料想是這般下場!慍怒中,暗歎一聲,罷了罷了,現在只能識時務者爲俊傑,硬生生忍住,頓了片刻才發問道:“奉先欲吾奉汝爲主乎?然則,孔子曾曰:‘良禽擇木而棲’,區區在下雖不敢自比張良、蕭何諸先賢,卻也自詡爲非等閒之輩,可聞奉先之志乎?”

“吾之志?”正在等候陳翎抉擇的呂布聽聞,不禁愕然,一時間陷入沉思中。

幷州刺史丁原舉己於行伍間,任騎都尉,遷河內主薄;後董卓誘自己殺丁原,提爲中郎將,封都亭侯;關東軍起,董卓火燒洛陽,一路而來,可說是隨波逐流,自己一直都是憑藉着無比高超的武力,努力爭取着自己想要的一切!

當初的志向是什麼?

出人頭地?

自己做到了!誅殺董卓之後,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風光一時無兩,人生際遇莫不過於此!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名聲?

自己在背叛兩任義父之時,早已經棄之不顧!

可爲什麼!?

可爲什麼自己會被逐出長安,爲什麼自己會落到如此境地?

自己所擁有的不過是武力,武力!

只要有武力就夠了嗎?

丁原是見自己武力過人,才任命爲騎都尉;董卓也是因爲自己的武力,才提爲中郎將的;甚至是王允王司徒,何不也是看在自己武力不凡之上,才陰謀接近自己,聯合自己誅殺董卓的。而最終,自己卻被逐出了長安!

假如自己武力再高些,是不是就能夠滅盡郭汜、李傕等四賊,依然據長安而望天下?

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呂布自忖道:“這個天下啊,我只想憑我自己的武力闖上一闖!至於結局,自己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某之志向,便是這個天下!”在大雨之下,一人一騎,相對峙立,呂布是這樣回答的。原本忠誠的大漢將軍,呂布呂奉先,在部屬僅百餘騎的情況之下,喊出充斥在胸膛中的豪言壯語!

他想要這個天下!

天地爲之傾倒!天空中那似永遠不會停歇的大雨!大地溪水成河,繼而成湖,彙集於江河,翻騰奔流着向大海而去!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槍王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五百一十八回 鳴金收兵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
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一百九十一回 大事不好正文_第十回 少年孫策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說八道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五十七回 沙場決勝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三十八回 曹性迴歸正文_第三百九十二回 各方人氏正文_第九十二回 管亥投降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五百一十九回 黃權用計正文_第二百零六回 大宛良馬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八回 逆天之舉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五十三回 無中生有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三百二十九回 忠義難全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四百九十四回 來來去去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二百一十二回 君臣相聚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三百二十回 虎步關右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槍王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一百五十六回 大將徐晃正文_第一百零五回 攻城北海正文_第五百一十八回 鳴金收兵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九十三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七十六回 周之分封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十五回 人心思齊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二百二十回 陷陣突進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四百五十四回 鬼是何物正文_第二百六十五回 赤兔奮蹄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六百四十一回 時任督糧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四百九十八回 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