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

陳翎覺着自己將以後道教的基本組織體系提前構建出來,那麼只要按着這個清律來實施的話,青州黃巾應該能夠安寧下來。

可萬物自有他的發展規律,佛、道兩教輪番幾次成爲執掌權柄的工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皆說明了不經歷這些苦難,道教想一蹴而就,安分守己的只爲清衫客,那是極其不現實的。

陳翎將改好的太平道教《太平青領書》收攏起來,現在還不能將它宣衆,徐和此人,太過複雜,交付予他,自己實在不放心。可若是另尋他人的話,實在沒有好人選,就算有,不如徐和有權勢,新的教義不能順利宣揚下去;而和徐和同樣有權勢的,如管亥,從不回自己所書之信上來看,兩人關係實在太過親密,不是最佳人選。

陳翎考慮着,是否派遣人信仰太平道教,從而代替之?

那麼這人應該選擇誰?

年紀不能太輕,也不宜過大,年少者,不能服衆;年長者,過幾年就卒了,派不上用場。

遍思軍中諸人,陳翎只能哀嘆一聲,好像除了自己之外,並無他人。

而自己忙於政務,豈能將時間浪費在這上,陳翎只得將這個心思存放在心中,以待將來再說。

既然糧食問題太平道教衆已經自己解決了一部分,那麼陳翎也就不怎麼着急了。

首要問題下沉,次要問題提上來,就是太平道教衆的一部分在向北海郡靠攏。

這一部分有多少人,陳翎不清楚,只得傳喚徐和過來問之。

徐和進入衙內,施禮作揖不在話下。

這是今日的第二次見面,徐和沒有了忐忑畏懼感,一臉笑容的說道:“治中大人命我前來所爲何事?”

陳翎言道:“遺漏一事,忘記問起徐校尉,據你所知,此刻將至北海城下的太平道衆會有多少人?”

徐和對此心中只有一個大概數字,遂稟告道:“約在十萬以上。”

陳翎嚇了一跳,吃驚站起身來道:“爲何有如此之衆?”

徐和看着陳翎,心中默默想道,我已經往少說了。黃巾軍衆也是人,會有趨炎附勢的自覺心,無論如何,來北海,總比待在州邊偏遠郡縣,會過的好一些。

就算現在貧窮,但將來呢?

誰都看的出來,只要呂布不倒,北海將會成爲青州重中之重,優先考慮發展北海之後,纔會輪到周邊郡縣,如此好事,怎能不來?

徐和沉默以對,陳翎怔了半晌,繞來繞去,還是逃不了沒糧的窘境。

看着陳翎憔悴的面容,徐和既有幸災樂禍之感,又有當初降溫侯呂布的慶幸。

沒降之前,徐和的處境與現在的陳翎一般無二,爲此操碎了心,可情況好轉了嗎?沒有!一直都處在得過且過的狀態中。

現在好了,這些都不要操心了,這些都有治中大人擔當着呢。

“華髮早生,…故國神遊…”陳翎吶吶自嘆了一聲,幾日不曾好好休

息,竟然掉落白髮來了,自己可纔剛及弱冠啊。揮手令徐和下去,自己得好好考慮下。

徐和恭敬着後退離開,陳翎眼裡的一絲落寞,被他所見,他暗暗記住了陳翎的話語,打算回去之後,細細查找一番,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

本來陳震在的話,還可以兩人商量一下,做出決定,無論怎樣,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總比自己一個人冥思苦想來的強。

而陳宮在此的話,自己所得應該還能再大一些,可陳宮不愧爲深謀遠慮之輩,早早請了巡視條陳前往各郡,明言是催糧,實際上就是避開這種事情罷。

在他眼中,陳翎自度着,自己可能是一個無論如何都有應付方略的人。可是,自己畢竟不是神仙,又不能撒豆成兵,糧食變不出來啊。

諸葛瑾剛入府中,還在熟悉長史這一職務,請他幫忙想想辦法,幾乎不可得。

因眼界關係,現在的諸葛瑾僅僅是個剛剛脫離士子身份的書吏,而不是將來縱橫政壇,睥睨諸侯的能臣幹吏。

好好想想,肯定有所遺慮。

青州處在河北、中原偏東,地形爲半島,本來這樣處在這裡,防禦上絕對是能夠經受的住曹操、袁紹任何一方的進攻。可正是如此,絕了自己退路,沒了縱深,想出外與他人交易購糧都顯得十分不容易。

自己早早在琅邪築城便是爲此,可沒有想到呂布能夠這麼快攻下青州,琅邪新城所造就的船隻不夠使用,周泰、陳震兩人出海,也僅止帶上了三艘。

本來按照自己的計劃,現在這個時間點,呂布應該還在戰鬥中,黃巾軍應該還在過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自己應該還在琅邪新城中。到了十二月份,呂布或攻下青州,或退兵,皆不影響大局。

攻入青州,那麼由於沒有太平道教衆所累,可以輕輕鬆鬆過完年,然後再出兵蕩平青州境內的殘餘勢力,之後便是發展各項事宜。

撤回琅邪或兵敗回琅邪,那也無所謂,來年可重整軍勢,再來一戰。在無旁人支援的情況下,北海相孔融面對急於突破重圍的呂布一軍,應該阻擋不能,定可下得青州。而那時候,自己無論是北上遼東,還是南下江東,都顯得從容不迫,綽綽有餘,哪裡有現在這麼困苦。

哎!

本來徐州乃是產糧大州,可曹操,可恨吶!曹操曹孟德,爲報父仇,數戰之下,弄得天怒人怨,徐州自給都已經不足,哪裡有餘糧接濟呂布一軍?

油燈點上,外面已經開始慢慢變黑。

孤坐在案几前,翻閱着有關各項事宜的呈文,張家牛被管亥部從宰殺,其老夫哭告於府衙,求清正廉明大老爺做主。

趙家因戰事原因,店鋪受損,求官府予以補償。

公孫氏有學士居家,求出仕於帳下。

……

影影綽綽間,僕從送上糕點,一碗湯,陳翎就着醬吃完,繼續批註。

臨近三更,陳翎這才處理完畢所有政務,放下手中的書簡,勉強支撐站起身來,捶了捶左右肩膀,舉

步出衙內。

下了臺階,還是那片庭院,黑漆漆一片,幾名侍衛站在燈火處警戒。

負手仰望星空,夜朗星稀,只有一條銀河燦爛無比,直似那錦帶橫空,深邃寬廣。

陳翎佇立,心中暗暗想道,青州現在如此局勢,可謂糜爛不堪,若不能解決糧食問題,恰似雪上加霜,終不能有遠大發展。

靜立良久,心中逾發惆悵,還是時間啊,時間不等人啊。

待到五更時分,陳翎最終下了決心,移步向呂布住所而去。

來到後院,夜色還濃,不過此時呂布卻已經起身,正與呂玲綺一起舞戟。

僕從上前報之,呂布停下手中之畫戟,放置在架案之上,這才走過來,向着施禮的陳翎擺手說道:“子儀,爲何還未寢下?”

陳翎放下手,跪坐在呂布對面答道:“主公,如何解決太平道教,三十萬衆糧食問題,臣之前束手無策,現今思得一法,特來向主公言明。”

呂布笑顏道:“果然不出公臺所料,交付子儀之後,必有所得!”

陳翎苦笑以對,靜靜停頓了半晌,這才言道:“我欲出使兗州…”

呂布猛然起身,厲聲喝道:“去求曹操?”

既然已經言明,陳翎說話順起來,對呂布說道:“不錯,主公,相比袁紹,我更傾向於去兗州而不是河北。”

看着呂布按捺不住將要爆發的脾氣,陳翎沉靜若水,言道:“主公據青州,將來出兵方向只有河北、兗州兩地。”徐州乃是臧霸藏宣高所領,呂布再不支也不會在這種情形下,向徐州出兵征討的。

“兗州曹操,其帳下文武皆爲良將猛士,深謀遠慮之輩,討之不易。而袁紹此人,外寬內嫉,不念忠誠,好謀無斷,見小利忘命,做大事而惜身,如此借四世三公餘蔭崛起之輩,非是主公之敵手矣。”陳翎心中嘆着,就算袁紹如此,河北也不是短時期內可以作戰的對手,主公呂布還得潛伏啊。

聽得陳翎剖析所言之後,呂布緩身就坐下來,帶着怒意說道:“就算如此,某寧願…”

陳翎幽幽接着說道:“寧願什麼?寧願餓死數千上萬人,也不向曹操低頭?”

呂布滿身不耐,強言道:“就是如此…”語氣低緩,不復之前執着。

知呂布心中已經意有所慮,陳翎感覺整個人都輕鬆起來,如此君上,不負自己一路相從,跟隨至此。

陳翎言道:“孔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主公要想圖大事就必須要忍,辦事要忍耐,不能因爲一點小事就動輒易怒。”

“曹操乃是奸雄,當世能與相較者,不多。其中有主公,可主公不能就此事忍讓一下,將來兩軍對陣,必爲其所趁,還請主公自省之。”陳翎諫言道。

呂布沉默以待,思量考慮清楚之後,這才言道:“某唯一可以依仗的原只有武力而已,現在汝與公臺佐助於某,遂有此青州基業。但現在汝意欲前往兗州,當知曹操與某乃是寇仇,若他起意謀害於你,…”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回 孫翊回鄉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六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
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一百七十二回 夜間攻城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四百九十九回 強行被迫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一百六十八回 麴義被擒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五百二十一回 薛蘭用計正文_第四百二十九回 銅牆鐵壁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回 孫翊回鄉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六百八十一回 君臣奏對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四百七十三回 陸遜說事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一百六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回 假癡不癲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回 生死之間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五百零八回 張郃擒將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四百五十六回 內訌將起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回 殿中點將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一百八十一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回 首登者泰正文_第二百四十九回 搶收糧食正文_第三百八十七回 事非偶然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六百七十六回 進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