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

陳武此舉被郝昭所見,由於身在戰場上,一時不能顧及到,乃遣人速速追了下去,已求能夠留下此人。

陳翎早有交代,陳武此人有反覆之心,須防他在戰場上投敵,郝昭謹記不敢有忘。

混戰中關羽一路向着陳翎中軍殺來,陳翎見之,心中驚懼,不敢捋此虎鬚,只得避其鋒芒,在一大羣的衛卒的護佑之下,移着帥旗向後退去。

帥軍一動,幾乎就是在說陳翎兵敗了,關羽不疑其他,待及上前追趕,這樣逐了陳翎二三裡地之後,突從左右兩方站起數千的連弩手。

關羽驚恐!

撥馬就走,陳翎這豎子敦是歹毒無比,欲想於此坑殺了自己,關羽念及此,一支射來,另外有無數的箭矢兩面同時射至,關羽不能全部躲過,身披數箭而走。

待關羽回至兩軍廝殺處,這裡似乎己方佔了優勢,可當周倉、關平見關羽受傷之後,便約束部從不來趕陳翎的軍勢,向着襄陽城退去。

半途中遇上驅趕傅士仁敗軍而回的馬岱,兩軍相互惡狠狠的盯視着而過,不復再戰。

戰後關羽、陳翎各自計點得失,亦有得有失,戰死的大將不必去多說,原本五萬大軍的關羽一軍,死傷了二萬有餘,而陳翎相較之下,似更多一些,達到了三萬人之數。

不過關羽受箭創,近期不宜再戰卻是一令雙方都略感遺憾的事情。

在陳翎想來,原本要射死關羽的佈陣,想不到還是讓他給逃了過去,這事實在是一件憾事。

在關羽這方來說,關羽的受傷,不止士氣會受影響,更會令得陳翎此一賊子更加猖狂,在防禦襄陽這一事上,頗是爲難。

三日後,攻取了周邊數郡縣的張郃、公孫羽來與陳翎匯合,在陳翎聚集大軍兵臨襄陽城下之際,更有一個好消息傳來,諸葛亮兵出許昌,向着宛城進發了。

陳翎之前的書信,就是求諸葛亮一同出兵,配合自己攻取襄陽,這非是爲了自己,陳翎在信中表明心跡言

道:值此多事之秋,惟有先攻拔了襄陽,逼劉備大軍退出荊州地面之後,方能另圖曹操、孫策兩人。不然這三家首尾相連,攻一家,另外兩人隨即出兵來攻自家主公,這樣往復來去,就算再多的兵卒,也不能力克勁敵。

書信末尾,陳翎自承心意言道:他日功成之時,自己當隱退這天地間,孔明毋以他念。

諸葛亮接書一覽,動容!

非爲其他,不論陳翎之前如何作爲,以及現在這般無視他人,他既然書寫下這般的言句,想必在他的心底之下,對這個…

或許應該說是對溫侯呂布已經失望徹底了,若非現在局勢這般,他估摸着會…

嘆息了一聲,諸葛亮放下對陳翎成見,念起他的好處來,想着若非是他,這個天下將會如何?

隨後,諸葛亮兵出許昌,攻宛張繡。

建安十一年,三月三日,陳翎帥大軍八萬兵圍襄陽,益州劉備聞知火速遣將馳援荊州,最先抵達的便是劉封和孟達兩人。

而在劉備令張飛引一軍來襄陽之際,南蠻復反,兵出朱提,一路迤邐向成都進發。

聞知劉備怒,令張飛、黃忠兵向此一路軍勢,接着親提大軍欲援襄陽之時,北面梓潼趙雲那裡又有急報過來,稟道:曹操入寇川中!

自陳翎攻入荊州之始,曹操、劉備兩人已經知曉前功盡棄,陳翎沒有按照自己的步驟來實施他的策略。

如此,呂布強盛不能攻,那麼趁着陳翎攻取襄陽之際,奪取劉備的一部分地域以爲己有,曹操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不然就是等待呂布攻取了荊州之後,再來與他相搶益州卻是晚了,還不如在此之前,就發兵前往。

三路大軍共討自己,這件來的蹊蹺,劉備雖然心中疑惑,但亦不得不爲此努力拼搏一番,以免會淪喪太多的土地。

與此同時,劉備更是期望關羽能夠堅守住襄陽,好令自己在退了一南一北兩路軍馬之後,再提兵前往相助。

陳翎的大軍連營數裡,這裡靠近水源,不必擔心遭受關羽的襲營火攻,觀看襄陽一眼之後,陳翎就知曉此戰不好戰。

襄陽是有名的堅城,關羽能在自己的記憶中丟失此一城,也算是東吳人才輩出,才讓關羽失去了警惕之心,導致了最後的那一幕。

而如今,沒有射死關羽的自己,只能撓撓頭了。

襄陽城位於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城約始築於漢高帝六年。

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

雄據漢水中游,自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爲州、郡、府、縣治。

襄陽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

襄陽城總長約十四里,城垣上設置垛堞就有四千多個,護城河最寬處有半里,襄陽城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第一城池”之說。

襄陽城共有六座大城門,即大北門、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

襄陽城起源最遲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國北方的一個大型軍事渡口,位於襄陽城西南三裡餘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

通過湖東與漢江相貫通的北渠,檀溪水河道可方便出入漢江,江斜對岸是地勢高爽的鐵窗口,可與北津戍對置往來回返的碼頭,具備作大型軍事渡口的優越天然條件,成爲春秋戰國期間楚國北進、東擴、西拓時楚軍尤其是楚王師出入的聚散地,是一處有相當基礎設施和舟楫糧秣之備的軍事要塞,逐步發展成爲有相當規模和戍卒守衛的城邑。

因北津戍突出的交通地位,兩漢在此設縣,北津戍治遂成爲縣治。又因漢水在洪水季節攜帶的大量泥沙使檀溪水道不斷淤高,城西之水大約於秦漢時在雨季和洪水季節被迫改道襄陽城南諸山北麓轉峴山東麓,最後從峴山南的觀音閣北流入漢江,稱之爲襄水,於北津戍所設縣因位於是水之陽而被改稱爲襄陽縣,北津戍故城遂被稱之爲襄陽城。

(本章完)

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回 孫翊回鄉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三百七十二回 代漢塗高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四百八十一回 陳平理事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三百七十二回 代漢塗高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
正文_第六回 鷹視狼顧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五百零五回 良將在側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四百五十七回 亂戰不止正文_第四百八十二回 天池之內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回 林中小憩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回 抉擇爲何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七回 呂縣之戰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三百零六回 真人三位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六百五十一回 軍前計議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五十一回 喜憂參半正文_第三回 初識八將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回 膠着之中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六百三十八回 殺入城內正文_第一百九十七回 征討烏桓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六百五十五回 竟有此事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二百九十八回 黎陽之戰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五百一十七回 放你一馬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回 孫翊回鄉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回 後事之師正文_第六百二十三回 孫策之死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三百七十二回 代漢塗高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六百一十四回 酣戰不已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八十一回 莒縣瑣事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二百三十二回 重甲步軍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九十九回 爲將之道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百一十一回 先發制人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五百零三回 人心如何正文_第四百八十一回 陳平理事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二百零八回 後院爭鬥正文_第十五回 李封薛蘭正文_第二百六十九回 左右軍師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五百五十四回 舉事謀反正文_第三百七十二回 代漢塗高正文_第五百七十九回 泛舟江面正文_第九十六回 徐和使詐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回 這是何方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