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五百五十八回 攻向綿竹

江州城爲陳翎大軍圍得鐵桶似的,可惜不能下。

法正麾下僅有黃忠這一能征慣戰之將,餘者不足慮;而在陳翎這一邊,則是有着張郃、張任等這樣的當世名將,但在法正進退有據的防守中,陳翎就是不得取得這江州城。

派遣去成都撒佈謠言的消息已經傳回江州,成都劉備麾下還有徐庶、陳登、張鬆等有識之士,陳翎這一策可謂失敗了。

但失敗的不算徹底,至少在陳翎聽聞的消息中得知,高沛、楊懷、冷苞等原來劉璋的舊將以及王累這樣忠貞的臣子,在此一事上,俱幫了自己一把,然而他們的結局不算好看。

高沛、楊懷爲監斬於市,而那王累脫不過宿命的安排,自掛城門,向劉備顯示着川中並非無忠義之士,只是以往沒有機會表露出來罷了。

王累是原益州從事,亦是川中名士,他這樣一去,驚動劉備,方知在自己居家的一段時間內發生了這麼一樁大事。

以重棺斂之,劉備親扶柩哭喪,以彰顯仁義之心。

然這樣的舉止,在之前或許還能夠收攏人心,但在此際,尤其在獲知梓潼爲曹操攻佔了去,周泰兵退江州的途中,魏延一軍不知所蹤,成都上下人心惶惶,皆有益州不保的傾覆之患。

早知呂布勢大,但僅僅陳翎一人就逼迫得劉備如此狼狽,這是成都文武都不曾意料想到的,雖然有着曹操反覆背盟的緣由在,但如今的局勢真的到了存亡之秋!

欲退彙集周泰一勢的陳翎大軍,現在惟有先謀求與南蠻媾和,然後放下成見,與曹操再次達成盟約,才能集中益州所有兵力與陳翎再決生死。

由此,永昌郡不韋縣人呂凱被劉備遣往建寧,說南蠻;而黃權則是出綿竹關向梓潼而去,欲再次聯手曹操,共同對付呂布。

泰始元年五月下旬,就在陳翎出迎周泰歸來之際,卻愕然發現周泰、審配兩個皆不在大軍中,詢問起賈逵、吳蘭兩人來,才獲知周泰、審配兩人帥着萬餘人馬進圖綿竹關了!

當着所有將校的面,陳翎怒喝問向賈逵說道:“賈逵!是你爲幼平獻上此計的?還是另有其人?”

審配是一個謹慎知節之人,他剛烈無比,相比起賈逵來,陳翎更願意相信是賈逵出了這麼一個詭計。

不爲其他,只是因那綿竹關豈是區區萬餘人能夠奪取的?

周泰、審配兩人兵敗幾乎就在自己面前,陳翎不願責罰一直跟隨至此的審配,而這賈逵賈樑道卻是可以遷怒的好對象。

不說賈逵面露苦容,將自己與周泰、審配從生出這般念頭,到審配決意如此,攜周泰帥而去這一事講來,卻說那日與賈逵分別之後,周泰與審配兩人帥軍向着綿竹關進軍。

由於前路頗爲艱險,解押糧草不便,又容易爲劉備覷得先機,做出準備,故而周泰、審配兩人全軍上下每人只攜帶七日口糧,便棄了梓潼,投綿竹關而去。

一路跋山涉水,其中艱

苦自不必提,所幸賈逵浩大的軍勢讓劉備真以爲周泰是回兵江州去了,周泰、審配於路上並無遇上大軍來阻截。

過了三日,大軍已經能夠遙遙望見綿竹關,於此就在山林間周泰、審配兩人停駐下大軍,率着一哨人馬上前來查探。

不知此地的守將是何人,但見關口上止有一座長約三丈、寬亦爲三丈,高約十丈的高臺,往來巡視的將校不多不少,恰恰約摸有千餘人左右。

周泰、審配兩人見之,大喜!

知劉備未做提防,纔會止有此些兵卒駐守於此。

且觀他們的模樣,疑似俱是一些老弱殘兵,非是強將精兵,審配笑容滿面,向着周泰拱手作賀言道:“此誠天助我也,幼平,日頭將晚,不如暫且歇息,待等半夜時分,你我一鼓作氣攻下此寨如何?”

周泰亦笑,聽得審配的話之後,點點頭,言道:“就依正南所言行事。”

兩人悄悄後退,不發出任何一絲可驚動關上的聲響,從前方退回原處,號令大軍不得喧譁,本來應該埋鍋造飯飽餐一頓的,也改爲只吃一些冷食充飢就罷了。

日落之後,夜色降臨,在周泰、審配兩人的目光中,綿竹關慢慢褪隱成一憧憧的黑影,此時在關上川兵相互的嬉笑聲,還不時的落在兩人耳中。

“聽說魏延打了敗仗,梓潼眼看不保…”

“哼,不懂了罷,就算魏將軍失了梓潼,只要有這關口在,就算那呂布、曹操兩人有百萬軍馬,想過綿竹關,也是妄想啊!”

“不錯,”另外一人加入其中說叨起來,“你這新軍也不看看此處地勢。”

似乎在指着前方,這人解說道:“左右俱是高山峻嶺,惟有此地一平坦小道。”

“你再看這小道,左右也只不過可供十數人並排着前進,想那呂布、曹操雖然悍勇,但若是他們的兵馬至此,也只有退兵一途可走!”

“昔日,我也曾在主公帳下聽用,可惜襄陽那一場大戰,傷折了一臂膀,才被遣至此處看守…”

“哈哈…,老趙,你又在提當年勇了,…”

“老了,也就剩下這麼一點念想,不念叨唸叨,將來老得糊塗了,可就會忘記了。”

“…,此真乃是金言良語!看來我也須向你們嘮叨嘮叨我以往的戰績!”

上半夜還能聽得守夜的校卒這般說道,到了下半夜的時候,關上已經是悄然無聲息,看來不是去歇息,就是打盹了。

精神一直很旺,周泰、審配兩人的眼神自上半夜有些渙散,到現在雙目之中發出精光,都顯示了戰事一觸即發。

看看懸掛在天上的明月,周泰打破沉寂,向審配求問道:“正南,此刻是否…”

審配搖搖頭,測度了一下時辰,剛剛過了三更,還需要等待片刻。

關上的守卒不多,只要一開戰,只要沒有萬一,戰事會在瞬息間結束。

佔據了

綿竹關是可憑藉此地直接攻入成都去,可此次前來自己與周泰兩人所攜帶的兵卒不多,攻一綿竹關是牛刀小試,更大更爲艱鉅的戰事還在後頭。

成都城內兵馬不少於三萬,就憑一萬的軍勢,想奪取此一城池,很難。

自己與周泰前來奪取綿竹關,非是爲偷襲成都,而是爲陳翎攻佔江州製造時機。

這一萬軍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扼制在綿竹關,進可攻擊成都左近的郡縣,退可則順廣漢進入漢陽郡,斷了江州法正的退路。

在攻取了綿竹關這一前提之下,審配有太多的目標可選,就是不想去成都。

這是因周泰一軍所攜帶的口糧不足,都需自成都附近的郡縣中取得。

如今是戰事多發之際,不用說自陳翎攻向江州以來,劉備必然會實行宵禁,一到晚上各郡縣城池會緊閉起大門來,以防不測。

如此,帥着這麼一支大軍,如何取得足夠的糧草,便成爲審配當前最爲緊要的大事。

觀綿竹關上兵卒僅有千餘,想來關內的糧草亦只夠這千人月餘用度。

將此地的守軍全部斬殺,奪了這裡的糧草,自己一軍亦只不過緩了一口氣,並不能解燃眉之急。

在今後的一段不算短的時日內,自己必須連戰連勝,才能不會因糧草不足而導致大軍潰滅。

如何做到這一點,以如今的局勢來看,惟有以勢逼迫,自己一萬的軍勢,必須要打出數萬大軍威風來,使得無論是劉備,還是他人都以爲周泰,除去少部分的兵卒之外,餘者都攻入了成都境內來。

成都所能依仗的屏障之一,在一日間就爲自己所奪取了,那麼是否就是在說,劉備已經無能抵禦住陳翎大軍的侵攻了?

這一個疑問,就算此前從未出現在益州軍民的心中,在攻取了綿竹關之後,審配已經決意將它深深的烙印在益州軍民的心底。

惟有這樣,才能迫使劉備麾下一部分的將校投向自己一方,在自己拖住劉備援向江州兵勢的同時,靜待陳翎攻克江州,帥大軍向成都而來。

於此,在夜裡攻襲綿竹關並非是最佳時機,臨近拂曉之際纔是開戰的最好時刻。

只有待到那時,在模糊重重疊疊的人影中,川軍必不能仔細看清楚面前所有的兵卒,如此,就是自己假稱有三、五萬人馬,想必這些敵卒亦會相信。

所謂眼見爲實,自己一方畢竟有着萬餘人的兵馬,在這樣一條山林小道上,密密麻麻的排列開來,又有着夜色遮掩,能見卻不能及遠,在大力的鼓譟聲中,呵呵…

誰會相信,周泰與自己只會攜一萬軍卒就敢攻向綿竹關,尤其是在缺少糧草的情況之下?

自己是不可能盡善盡美的全部斬殺擒獲所有的軍卒,定然會有所遺漏,自己所需要的便是這般以假亂真的假象,讓在此戰中逃脫的敵卒不止心中明白,而且親眼目見,周泰與自己真的帥了數萬人馬攻下了綿竹關!

(本章完)

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三百三十四回 旗鼓相當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
正文_第四百零八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二百四十八回 還家省親正文_第五百零一回 山間被伏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回 於後追趕正文_第六百五十三回 脫出生天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二百八十五回 纏綿入骨正文_第二百三十六回 陳震迴歸正文_第六百零九回 據守城池正文_第三百三十一回 波折橫生正文_第三百五十九回 鬼話連篇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六百七十二回 進取漢中正文_第三百八十四回 天意如此正文_第六百九十一回 猛將衝營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五百二十九回 破開城門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二百四十六回 天下所宗正文_第五百九十二回 王基顯威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一百三十回 諸葛連弩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百六十四回 援軍到來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五百三十六回 龐統用計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四十八回 孫策借兵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五回 落入平淡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五百三十四回 兩敗俱傷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二百九十五回 一見傾心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六百六十七回 進退兩難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三百四十三回 誰人無死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回 劉備勢滅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三百三十四回 旗鼓相當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一百七十四回 首登之將正文_第六百一十七回 孫權之謀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回 賞罰分明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回 陣法之道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五百三十七回 禦敵無策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三十三回 何人能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二百二十八回 兄妹相見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回 一路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