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

話說馬超與張遼兩人一戰,不僅引來戰鬥中的兵卒來觀看,亦引來了曹操以及濮陽城中沮授等人的矚目。

就在張遼與馬超相鬥三十合之時,曹操不顧安危,移中軍落於馬超身後爲其助威。

而沮授同樣不敢示弱,大開城門,整肅軍列從城中魚貫而出,令城中盡起火燭,照亮此一片空間,其中頗有挑燈夜戰的意味。

原本見城門洞開,躍躍欲試將提兵相向的曹軍,在曹操罷手間俱垂下武具,在曹操身側拱衛。

一天的征戰,將卒皆疲憊,惟有據高樓之上的沮授一軍悠閒無比,此乃以逸待勞,若是就此想攻入城中去,正好中了沮授之計謀。

如此,趁着馬超與張遼相爭之時,軍卒輪流飽食一頓之後,再行進擊才爲上策。

這般思慮着,曹操擡頭觀看起馬超與張遼一戰來。

未久,就在馬超與張遼的猛烈拼搏聲中,曹操皺眉看覷間,問詢向侍候在側的徐晃,言道:“公明,以你觀之,孟起或能勝彼?”

徐晃恭敬的抱拳低垂下腦袋,向着曹操稟陳言道:“張遼久戰,身形看似揮灑如意,實則不能持久。”徐晃說道此處,見曹操不明自己所言,乃接着解說道:“主公所言中的,馬超現在雖然暫處下風,但只需撐過張遼這一段猛攻,之後便可力擒抑或斬殺張遼。”

曹操點點頭,令徐晃上前向張遼、馬超喝話,將卒皆疲,待休息過後再來一戰。

徐晃暗歎一聲,接命而去。

徐盛吐血之際,自己只得攢緊了手中的大斧,望着他敗陣而歸,俱因有言在先,徐盛他真的接下了自己的三合攻擊。

仿似是有所徹悟,徐晃從徐盛身上看到了一種拼搏精神,就算自己食言,他徐盛亦無所畏懼,只想承接下來自己的攻擊。

三合之後,徐盛很慘,整個人身形不成模樣,如同被浸泡在血水中一般,他掙扎着從地上努力爬起身來,搖搖晃晃的走向坐騎,之後是生是死徐晃並不知曉。

自己已經攔截下來欲想上前割下他首級的部從了,自此他是生是死,已經與自己無礙了。

聽得徐晃傳來自曹操的口諭,正與張遼纏鬥中的馬超幾疑自己聽錯,擋了張遼一擊之後,問向陣後的徐晃說道:“曹公命我暫歇,且等稍後再與張遼交戰?!”

近觀張遼手臂微微顫抖,徐晃知曉張遼已至強弩之末,只需給馬超片刻時間,便能擒拿或斬殺了此將,但此刻有些朦朧預見的徐晃只是沉穩的點點頭,一臉的蕭瑟可惜、可嘆意味。

如此,在馬超一臉的無奈,張遼一臉死裡逃生的劫後慶幸中,兩將罷戰,約定稍作歇息之後,再來一戰。

不言馬超,卻是張遼爲沮授命人接入城中之後,卜一進城內,張遼就從灰影上摔落了下來!

此一戰,耗盡了張遼的精氣神,在兩方大軍面前,張遼不敢露出半絲不妥之貌來,但待進入城中之後,張遼他實在

熬不住了,雙眼發暗,整個人昏昏欲睡,本來輕鬆愜意的武器破天戈提在手中亦感沉重非常,力所不能舉也。

左右見之皆驚,紛紛撲上前去,低聲連連喚道:“將軍,將軍…”

在朦朧中,張遼聽得左右的喚喊之聲,可無奈自己好似沒有了魂魄一般,只是迷糊的迴應了一聲,便沉沉睡了過去。

將張遼扶下去休息,此一消息報至沮授處,令他蹙眉不已。

陳翎在側,嘆息不言。

張遼已盡力一戰,能得脫身,只爲曹操欲想在衆軍面前將張遼擊敗,於後麾軍掩殺過來。

現在的張遼誠爲軍中之神,若是見他敗戰,士氣受此打擊可想而知。

待到那時,此起彼伏曹操借勢一鼓作氣攻入濮陽城中,亦也無不可能。

而與此同時,張遼是在之前,或在之後爲馬超所敗,在曹操看來,其中區別的很大,現在曹操可以趁機將養軍力,以免長久的戰鬥消耗盡了兵卒的力氣,彷如現在的張遼一般。

張遼已經與馬超約定挑燈夜戰,若是不出戰,對己方軍勢的打擊,雖然不似張遼爲馬超擊敗那樣大,但卻亦非小。

而現在張遼陷入昏睡之中,依陳翎看來,此刻的張遼不宜出戰馬超,那樣與送死一般無二。

同時,此事涉及一員大將的聲譽,若是不叫醒他,今後張遼他還能令行禁止指揮大軍爲戰麼?

出言無信,與敗陣、敗退入城中不一樣,前者爲他人所鄙視,後者爲他人所敬佩,就算不能敵,亦會出戰迎敵,此乃英雄才能爲之。

如此,陳翎真的很想叫醒張遼,可念及現在傷兵滿營,城中止有能戰之將,陳翎就有些躊躇了。

廖化、夏侯恩兩人是自己攜帶回來的,隨後是駝着徐盛的傷殘戰馬爲守將呂岱所見,方纔開啓城門救回城內。

鮮于輔、鮮于銀父子兩人,幾乎耗盡全部戰力騎卒,卻不能有所進展,亦在徐盛回城之後不久退還。

鮮于銀扶着滿身箭矢的父親蹣跚的進入殿中,他的雙目之中全是怨恨的表情,沮授卻視而不見,只是向着鮮于輔淡然的說了一聲道:“有勞將軍!”之後,便令人扶下去休息。

鮮于輔臨走之時,回顧沮授言道:“本將竭盡全力卻不能破曹操一軍,甚愧!…”終於憋忍不住,鮮于輔一口血噴涌而出。

之後氣息低微的他在其子鮮于銀的急切喚喊聲中驚醒過來,一把抓住鮮于銀的手臂斷斷續續着言道:“吾兒,該回去了…,回邊塞去罷,在這中原之地,…非是我等捷兒廝殺的好去處…”

彷彿是遺言,又仿似是懇求,鮮于輔說完這一句話之後,呆呆愣愣的看覷向沮授。

就在沮授微微頷首間,仿似是放下了無數心事的鮮于輔含笑而逝。

隨着戰事轉進,濮陽城池將陷入曠日時久的大戰中,鮮于輔早已預見,故而爲其子求情,放鮮于銀歸邊塞去。

這本來是一件父慈子孝的事情,父親爲了兒子付出了生命,兒子爲承繼香火黯然離開戰亂之地,活着回家鄉去。

但在鮮于輔一死之後,鮮于銀這個原本肆意縱情的小將,在片刻間就仿似長大了一般,放下所有的牽掛,向着沮授抱拳言道:“家父既死,末將別無所求,只想令部曲扶柩歸,好使不必屍骨無存。”

“至於末將我自己,”鮮于銀恨聲言道:“只有在爲父報仇雪恨之後,方纔會回漁陽去!”

沮授搖頭,不言不語就這麼走了出去,留下陷入悲楚苦痛中的鮮于銀一人在此間。

沮授行不走遠,便聽得身後傳來撕心裂肺的哭聲,沮授暗歎一聲,如此一鮮于銀纔是一個真正的人啊!

當所有的將校不是歸來,就是戰死沙場之時,陳翎久久不見曹性其人,心中難免生出這一次曹性不幸遇難,最終壯烈陣亡了?

忙於擔心張遼一事,曹性一事便爲陳翎所淡忘。

時至所有部曲都得由自己親身操勞之刻,陳翎這才又思及曹性起來,默默想道,曹性這一員戰將,雖然不堪大用,但若是有他在,現在的自己就不必這麼忙碌,而是可以清閒的思慮其他之事。

夏侯恩所受之傷沒什麼大礙,只是緣由是爲典韋掀翻在地,無地自容,不敢來見陳翎罷了。

щшш.ttKan.¢O 但他怎知曉,在現在的陳翎心目中,早已想起他,夏侯恩在原來的一段征途中,遇上趙雲都敢上前拼殺的勇氣,果然不是凡人能夠辦到的,確是神將也!

將他視爲天人,敬爲神靈般的陳翎若是見他安然無事,怎是一個欣喜若狂能夠表達出來的?

隨着暮色降臨,濮陽城下一片燈火照明,雙方的兵卒現在彼此無礙,有些喧鬧之相。

曹操、沮授兩人都未曾出言禁止,稍待片刻,就得拼命廝殺,現在他們能夠放鬆下來將養氣力,比之嚴肅軍律,號令不得喧譁什麼的,能夠戰勝對方,奪取城池,或者大敗其軍,此一小事實在不值得一提!

稍待片刻,曹操使典韋護衛自己,使夏侯惇爲大將,使曹仁爲右翼,使徐晃爲左翼,令馬超上前出陣搦戰城中張遼。

三通鼓聲之後,馬超一身勁裝排陣而出,坐於絕影之上的他,顯露在兩軍面前。

在馬超度馬策行間,無數的軍卒矚目於他,在如此之多人的看顧下,馬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向着沮授一軍喝道:“張遼快出!”

沮授在門旗下回顧衆將道:“馬超不減主公之勇!”

衆將聽得沮授之言,一時間皆陷入默言之中,只爲此刻張遼…

見張遼久久不出,又見沮授以下諸人臉色難堪,馬超心中慍怒,向前行了數步,又喝了一聲道:“張遼何在?難道你不敢與我一戰?”

聽得馬超如此厲聲喝罵,站於沮授身後陰影處的許褚心中惱怒,推開衆人來至沮授面前,正待請求出戰馬超,便見一人縱馬而出,遲遲奔馳而來。

(本章完)

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槍王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六百三十九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譚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
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回 重塑爲人正文_第十九回 許褚奪勢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六百一十五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二百零五回 柳城之下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三百六十六回 攻伐之道正文_第四百九十七回 關羽中計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回 捨身取義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十七回 梳理政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二百七十九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四百一十五回 世事難料正文_第八十三回 英雄豪傑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二百一十九回 天下重騎正文_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正文_第四百五十三回 將計就計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五百九十七回 暗箭傷人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討三韓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回 北地槍王正文_第六百五十九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五百八十回 孫策出兵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六百一十回 廬江苦戰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回 臨戰前夕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四百五十八回 落葉歸根正文_第六十九回 竹林習武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五百九十回 小戰一場正文_第五百零七回 未曾揚名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六百三十九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四百二十二回 天縱之才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五百零二回 上蔡有村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二十九回 謀逆造反正文_第六百二十二回 舊事重演正文_第五百六十二回 老將黃忠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六十回 提兵北上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百三十九回 混戰廝殺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回 絕代佳人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二十七回 軍前議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五回 四將混戰正文_第一百四十回 騎軍對決正文_第二百八十八回 鬼神夜譚正文_第六百四十二回 有賊劫道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一百零三回 破堡誅族正文_第五百二十六回 以一當千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回 負重忍讓正文_第五十六回 彭城內外正文_第六百五十二回 計賺龐德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回 大營被襲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三百四十一回 留守之將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五百四十三回 張飛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