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三十八回 袁呂大戰

二天之後,張遼、徐盛兩人率一萬六千士卒從著縣撤回,駐東平陵。

由此,袁紹拔兩城,歷城、著縣,進逼東平陵,而呂布藉機集聚兵勢於此。

隨着管亥一萬軍卒、許褚二千虎衛,陳翎八百弓弩手的到來,加上呂布麾下六千騎軍,原歷城、著縣東平陵的駐軍,呂布軍勢總計約有三萬六千人馬。

三萬六千軍馬不可能全部駐紮在東平陵中,因此在城池側翼各設兩座大營,一駐張遼、一駐管亥,呂布親率的六千騎軍陰藏扎大營於後。

其餘者徐盛、郝萌、廖化,以及新晉的偏將軍韓猛駐守東平陵城池,由陳宮統領。

許褚引帳下二千虎衛同駐管亥一營,詐做呂布帥帳大營。

而陳翎帶領着的八百弓弩手,跟隨呂布隱蔽駐紮,以防提前被袁紹所窺見。

張遼、徐盛兩將退兵至東平陵,就不像郝萌、廖化兩人那般被文丑追攆着趕了。

張遼、徐盛兩人皆是知兵之人,輪流緩退。初時,文丑還想趁機追擊,但在兩將嚴防死守情況之下,文丑與兩人大小廝殺幾次,搶掠了一些旌旗、財物之後,見張遼、徐盛的確退兵整肅,自己無機可乘,便不再出兵追襲,而是聯繫顏良一軍,以及在後的主帥袁紹,準備攻擊東平陵。

袁紹挾三萬大軍於後而進,軍中有田豐、沮授等謀士,將校張郃、朱靈等若干知名武將,這一次袁紹是打算一鼓作氣,全殲呂布軍勢,佔據青州,之後就是與曹操爭奪中原了!

對於報來的捷報,攻陷著縣、歷城兩城的顏良、文丑兩將,袁紹封賞了一些財物、帛布之類的就作罷。這本是意料中的事情,顏良、文丑兩人不下城池纔會令人詫異。

對於韓猛的投敵,袁紹非常震怒,立即下令,將韓猛在鄴城的家族人員全部收監關押,以待自己迴轉親自處置。袁紹心中的想法是,等滅了呂布之後,親自問下韓猛,看他到底怎麼想的?

同時死節的馬延,袁紹厚待其家人,撫卹有加。

在袁紹緩緩帥大軍而進之時,顏良、文丑兩將,各自開始在著縣、歷城收割糧食。兵卒實在太多,後方運上的稻米、麥餅,消耗實在很快,若不是在這秋收之季,出兵的確還得緩上一陣。

袁紹是經由高唐、著縣進入濟南郡的,這樣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拔除呂布佈防在黃河南邊各個據點,讓翼州的將卒能夠不必集向高唐再進軍青州。

其二就是,兵勢所到之處,就是自己的領地,就地取糧,比起後方運送上來的糧食更爲快捷。

袁紹既已至,顏良、文丑兩人帥軍向其大軍靠攏,東平陵現在聚集中呂布軍勢,兩將單獨上前,只有被滅的可能,而不存在其他。

由此,袁紹三萬大軍加上顏良、文丑三萬軍勢,總計六萬人馬向東平陵而來。其餘的分駐著縣、歷城兩地,總得預防呂布出奇兵奪城。

袁紹至東平陵,已經是呂布聚集大軍五日後了。此時侯成、宋憲兩人已至。

袁軍漫山遍野,鋪天蓋地而來,陳翎見之動容。

不像溫侯呂布見識過十八路諸侯討董,這些人馬在他眼中或許就是多了一些,卻不至於令他膽怯、畏戰。

呂布居中軍,騎赤兔,兩翼將士一字排開,左右軍師乃是陳宮、陳翎,大將張遼、韓猛、管亥、許褚、徐盛、郝萌、廖化等人。

呂玲綺偕孫翊、宜霜兩人則佇馬在呂布之後。

中軍是管亥一部,下轄一萬士卒,分成五部,呈現前後左右中陣型排列。

前軍是防禦弓弩手的刀盾手,其後是弓箭手與刀盾手混合的軍勢,再後就是長矛、長槍陣,兩翼是長戟士。

曹性的弓弩手混在其中,已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管亥左方是張遼的軍勢,在管亥右方是東平陵城中聚集起來混合陣勢,這一陣中有徐盛、郝萌等人,相比張遼一軍,戰力似乎不足,但有着幾員大將在此,卻是不弱。

許褚的虎衛拱衛在呂布左右,這是精兵中的精兵,前期戰鬥,呂布心下之意是暫時不會派遣上陣,只有等到戰局膠着之時,或決定勝負的那一刻,纔會派上戰場。

而自己的六千騎軍則被隱蔽起來,準備在戰爭中期遣出,給予袁紹士氣上的打擊,令其生出無力抵抗絕望之感來。

呂布軍勢是這樣的,袁紹則是將六萬人馬分置三軍,交付給沮授、郭圖、淳于瓊三人督戰,自己留下了二萬軍馬以作預備參戰。

旌旗招展中,沮授爲前軍,郭圖、淳于瓊爲兩翼,向着城下列陣開來。

沮授爲前軍,將二萬人馬對陣管亥一萬軍卒;郭圖側翼對上東平陵城中之陳宮;淳于瓊則是對陣張遼張文遠。

看着前軍弓弩手步入射程範圍之內,袁紹環顧左右,見許攸、田豐等在側,袁紹笑道:“今觀呂布軍勢,雖兵強將猛,然還不是吾之敵手!”

袁紹身穿一金刻亮光鎧,披一金黃色大氅,整個人看上威武尊嚴,有霸主之相。

田豐拱手道:“呂布驍猛,明公還需小心在意。”

袁紹頷首,拔劍向前,喝道:“衆軍聽令,擂鼓進軍!”

袁紹號令即下,在後陣的數十面大鼓前,站着的精壯大漢便開始擂起鼓來。

戰鼓聲中呂布蔑視袁紹,自己雖然勢弱,但並非不能一戰。從赤兔馬上下來,呂布環顧左右,突然大笑起來,言道:“河北軍伍某覷之如土雞瓦犬,汝等毋墮了某之威風,去罷!”

衆人聞之,皆大笑,抱拳齊聲道:“諾!”

之後諸將回至各陣列處,以待主公呂布發出進攻號令。

呂布令開始擂鼓助戰,設在城樓之上的幾十面大鼓頓時發出震天的聲響來。

“咚咚…”富有節湊感的鼓點聲,激起了衆士卒的士氣,鼓動了衆將躍躍欲試準備衝向戰場的決心。

沮授陣中的弓弩手先射,麴義在陣中,他指揮着自己麾下數千的弓弩手向管亥軍卒發出了第一波箭矢。

管亥見之,沉聲喊道:“舉盾!”

在前排的刀盾手紛紛將手中的盾舉起來,護在身前,列成一個防守陣勢。

數千的箭矢還在空中,陳翎看着,仿似一張大網迎面蓋了過來。

“咄咄…”,那是箭矢貫射而來,釘在盾上,發出的聲響。

管亥前軍處在箭雨中,不少的士卒遮掩不密,被箭矢所命中,喊叫着倒下,慘烈無比。

一波箭矢過後,管亥令存餘的刀盾手開始衝鋒,殺向麴義的弓弩手。

刀盾手既然已經衝了過去,位於第二陣列的弓弩手就上前,趁機發射出箭矢,覆蓋麴義的弓弩手,此刻他的弓弩手還在上弦中。

曹性跟隨着射出一波箭矢之後,便命麾下弓弩手停頓下去,退後躲避麴義的弓箭反擊。

管亥軍中的弓弩手有二千左右,這些士卒在刀盾手的掩護之下,反覆開弓射擊着。

此時前軍的刀盾手已經衝至麴義前隊,正待揮砍,自那些弓箭手身後轉出不少長戟手,阻擋着刀盾手的進攻。

刀戟相向,刀短、戟長,不少刀盾手被幾人合擊而死,只有少數的刀盾手攻入其中,劈砍着對方,企圖衝入陣中。

此時管亥所部的弓弩手射出的箭矢落下來,麴義陣勢爲之一挫,有幾十人在這一波箭矢中喪命。

推開己方刀盾手的掩護,麴義好恨,向來只有他射擊對方,從未有被敵軍射死成片弓弩手過的,回首中軍袁紹,麴義心知這是袁紹心底忌憚他,這才如此排列陣勢的。

幽州多馬,以前還有公孫瓚威脅着,袁紹不得不屈尊俯就,作出一種禮賢下士的模樣。現在公孫瓚既亡,袁紹再無大量騎軍的敵手,自己已經從之前的重臣變爲可以隨手拋棄的棋子,爲了壓制自己,他竟然令自己爲前軍!

思量中,麴義怒喝着道:“反擊,速射!”

隨着麴義的指令,那些沉穩的弓弩手再也沒有看上呂布刀盾手一眼,只顧着上箭、挽弓、射出,如此反覆着,直至一箭囊見空。

麴義穩定了軍勢,努力射殺着敵軍。

管亥一軍直面其軍,同樣令弓弩手亂射,兩軍箭矢往來,在空中交織成一死亡的通道,在兩軍身前幾無活物的存在。

張遼督戰在陣後,命令着前軍衝擊。看着士卒們持盾前奔,後面跟着長戟士,張遼臉上露出了笑容。

淳于瓊自持武力,不先行射住陣腳,而是直接麾軍掩殺過來,張遼對此相當滿意,因己部弓弩手很少,若是前軍爲淳于瓊弓弩手所阻截的話,恐怕戰鬥會難上幾分。

現在麼,同樣的步卒,同樣的武器,拼的就是勇武了。

兩軍對衝之下,瞬間進入白刃戰。

焦觸、張南兩人爲偏將,率着步卒殺向張遼一軍。

他們倆人是袁紹指派到淳于瓊麾下相助攻襲張遼一軍的,現在一持長槍、一揮舞着大刀縱馬而來。擋在兩人面前的士卒,若同被巨石撞上一般,彈射出去,翻滾着落地,兩人看都不看上一眼,繼續驅馬前襲。

隨後跟上的士卒,聚集了十幾人,奮力着向兩將刺殺過來,不等靠近,便被兩將開弓射殺。

焦觸、張南兩將一時得志,縱馬肆意追殺着張遼步卒。

在管亥前軍的另外一翼,徐盛、廖化、郝萌、韓猛四將率衆踐踏進郭圖軍陣中,耀武揚威,一時間郭圖陣腳被攪的天翻地覆。

何茂、王摩、夏昭、孟岱四人乃是郭圖陣中的副將,此刻見四人逞威,皆大怒,催馬上前,各尋對手搦戰。

何茂找上了徐盛,王摩對上了廖化,夏昭與郝萌廝殺起來,只有孟岱覷見韓猛,心中驚懼萬分,怒斥道:“韓猛!你這背主之賊,竟然還敢率兵前來攻戰我軍?”

韓猛大笑一聲,乜視孟岱,開口言道:“本初不識人,現在某貴爲主公帳下偏將軍,爲何不能前來討伐征戰?”

孟岱聽聞韓猛如此言道,不復再多語,持槍就來戰韓猛。

韓猛武力不弱

,只在徐盛之下,而在其他諸將之上。現在呂布軍中的郝萌、廖化兩人,若是與韓猛戰上一場的話,可能也是落敗的下場。

孟岱與韓猛原同爲袁紹帳下之將,如何不知?

正是知道如此,孟岱纔會有些惴惴不安之意,手中的長槍使得便謹慎起來,以待其他三將殺敗餘者,可上來助戰。

孟岱怎知現在其他三人心中的想法,大抵與他相同。

何茂戰徐盛,何茂是一無名下將,怎是徐盛這一初具武名之將的對手?

兩將一槍一刀,互相交手三合之後,何茂便有撥馬就走的衝動。

可後面中軍處就是主公袁紹,如此敗退,回去之後,豈會不受責罰?

如此一來,本來很高漲的氣勢,慢慢變成拖延之戰了。

王摩與廖化之間,似乎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可隨着時間推移,王摩逐漸感覺到似乎對面之將年齡雖小,卻異常的沉穩,不緊不慢的一步一步逼迫着自己往後退去,王摩驚詫到,自己已經落入下風了。

夏昭戰郝萌,這纔是酣暢淋漓的對決,兩人都是槍將,一刺一回間,吆喝聲中,已經完全顧不上他人了。只想着先碾死對方,之後在另找敵手。

本來最弱的一翼,現在仗着四將之勇武,逼迫着郭圖軍勢一退再退,…

眼見着均勢將會打破,袁紹皺着眉頭,遣出大將顏良上前援助郭圖軍勢。

顏良抱拳翻身上馬,接過親衛呈上的大刀,向城下縱馬而去。

袁紹軍勢裂開,紛紛躲避顏良率騎軍衝向徐盛、廖化、郝萌、韓猛四將。

顏良既出,呂布見之,將其視爲戰鬥進入中期階段,雖然現在距離開啓戰鬥還不久。

呂布自思着道,袁紹帳下僅有文丑、顏良兩將需小心對付,自己還需將養力氣,以率騎軍征戰袁紹中軍,顏良其人武勇悍猛,自己帳下惟有張遼、管亥、許褚三人可敵。

而張遼、管亥現在皆爲領兵大將,不能輕動,那麼…

呂布站起身來,喝令道:“仲康何在?”

許褚早就看得不耐,只是因爲主公呂布穩坐中軍,沒有一絲一毫想派他出戰的想法,所以也就一直侍立在旁邊,沒有說話。

此刻聽得呂布喚己,許褚心中大喜,知是主公將要派遣自己出陣,乃大聲稟道:“褚在,主公請下命令!”

呂布很滿意許褚的狀態,張目遠眺道:“袁紹帳下名將在某眼中僅有顏良、文丑兩將,現在顏良既出,文向等人皆不可擋,仲康,可敢接下此任,斬下顏良之首級回來報某!”

許褚凌然傲氣道:“主公,顏良在河北或有些許威名,但在某眼中,只不過是一插標賣首之輩耳!”

呂布悅之,壯其行,親自爲許褚披甲。

許褚心中感動,抱拳一禮之後,率二千虎衛步向管亥側翼,直取顏良而去。

看着許褚的背影,呂布心中已經有了決戰之意。乃傳令給陳翎,不必再隱藏實力,速射敗沮授中軍,直襲袁紹中軍大帳,捕殺袁紹軍中所有將校。

做完這些,召來陳宮,呂布言道:“袁紹此時兵勢強盛,不過某意已決,應在其兵鋒最銳之時,給予迎頭痛擊。如此一來,方能讓袁紹明白,某,溫侯呂布呂奉先,不再是昔日寄人籬下的流浪之將,而是戰場上無人能夠抗衡的名將,而是頂天立地的青州之主!”

呂布此番言論有些意氣之爭,不過陳宮此刻卻不想理會這些,只是安靜的傾聽着。

現在兩軍陷入膠着中,中軍管亥、沮授對陣,由於開戰才一會時間,兩方的弓弩手隨時隨地都有人倒下,卻還沒有發生短兵相接的狀況。

管亥側翼,張遼一軍面對淳于瓊軍勢,暫時陷入被動,這是因爲張遼自己還沉的住氣,知道時間尚早,不宜讓淳于瓊激起自己的怒氣,以致陣勢無人指揮。

待得張遼慢慢積蓄起氣勢來,就算多來一個淳于瓊,張遼張文遠,應該也能應付。

自己剛剛過來的陣列,徐盛、廖化、郝萌、韓猛四將已經全部佔據上風,斬將殺敵,當在不久之後。

兵是將的膽,將是兵的魂,沒有了主心骨的郭圖一軍,勢必會被最先破陣!

就是緣由於此,袁紹纔會將顏良投入戰鬥中。

袁紹帳下大將,除去顏良、文丑兩將之外,餘者皆爲帶兵大將,上陣殺敵,卻是弱上幾分。

那些,諸如何茂、王摩、夏昭、孟岱等將,陳宮卻沒有放在眼裡,都是些庸碌之輩,不值一提。

聽罷主公呂布之言,陳宮僅僅道:“主公可隨意,中軍自有吾在!”

呂布哈哈大笑一聲,喚上呂玲綺、孫翊、宜霜,攜成廉、魏越向着騎軍所在之地而去。

呂玲綺、孫翊、宜霜三人路過陳宮身旁之時,一一向陳宮抱拳施禮。此時的陳宮執掌權柄,號令呂布所有軍勢,無一可逆者。

此刻的陳宮纔是此戰的大帥,此刻的陳宮纔是真正主宰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敵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五百二十八回 許褚攻城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四百六十七回 所謂伊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回 烏桓勢力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一百零四回 如夢似幻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龍快婿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襲
正文_第五百八十九回 暗中遇敵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百五十七回 攻山難佔正文_第五百二十八回 許褚攻城正文_第十八回 汝陰初戰正文_第三百五十六回 飛燕不再正文_第二百七十七回 明見千里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四百五十回 風雲際會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三百一十二回 調兵遣將正文_第一百九十六回 盡降其衆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二百回 局勢沉重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二十四回 利令昏智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中亂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五回 神秘莫測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回 諸侯林立正文_第三百四十五回 大軍潰退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十二回 進軍方向正文_第三百九十回 智者多慮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一百四十九回 背水一戰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七十五回 琅邪海港正文_第四百六十七回 所謂伊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二百五十八回 陷陣悲歌正文_第四百回 如疾如徐正文_第二百零三回 平原決事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回 國士無雙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一百二十四回 回至青州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五百四十回 攻入城中正文_第六百七十三回 城中困境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二百零一回 對陣柳城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四百三十三回 斬將奪旗正文_第一百九十三回 烏桓勢力正文_第三百五十五回 探索先行正文_第八十八回 搬請救兵正文_第四百八十九回 上駟下駟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六百四十八回 死傷慘重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八十五回 徐和佈陣正文_第四百六十回 左右爲難正文_第一百零四回 如夢似幻正文_第三百三十五回 挑燈夜戰正文_第四百五十二回 尚能飯否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一百四十三回 兩呂賣城正文_第二十四回 修養生息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四百零七回 劉備來襲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四百九十回 陰差陽錯正文_第五百一十二回 強搶俊才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三十七回 誰爲王者正文_第四百六十一回 敵我不分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四百一十九回 將遇良才正文_第六百五十四回 垂死掙扎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五百九十八回 終日打雁正文_第五百六十六回 張鬆用計正文_第二百四十一回 乘龍快婿正文_第六百八十八回 攻城有法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六百六十九回 死戰不退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十九回 周泰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