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

日本島在正式成爲國家這個整體之前,曾經接受過兩次冊封,其一是漢朝光武皇帝,另一是魏朝文皇帝。

當時的倭國,在中平年前,爆發了以出雲的於投馬與筑紫的邪馬臺二國爲主的持續十數年的“倭國的大亂”。實際就是須左之男的於投馬對西方邪馬臺國的征伐,這場大亂波及到的大大小小的部族數不勝數。

漢、魏兩朝稱呼日本島爲倭國,島上居民爲倭人,但是他們自己卻並不這麼稱呼。於投馬布都一族的貴族們,稱自己爲胡人,因爲傳說他們的先祖爲外來人,所以管下等平民與奴隸才叫倭人。

周泰、陳震兩人狼狽從暴風雨中脫險,找回三艘戰船之後,發現戰船除了受到輕微的損傷以及失去數十名水手,竟然狀況良好,還能繼續扯起風帆航行。

雖然如此,周泰、陳震兩人彙集其他兩船艦長之後,卻不敢就此起錨就行。

他們迷失方向了。

等到辨別清楚方向之後,本着繼續向東航行就能見着遼東,再不濟也就是三韓,懷着忐忑之感,起航了。

三天之後,遠遠望見陸地,船上所有成員都歡呼起來,待在船上的時間將近月餘,淡水雖然足夠,但食物卻開始短缺。

在這樣下去,遲早會餓死,天地良心,終於可以登陸了。

放下登陸小艇,周泰、陳震兩人帶上十幾人,分爲兩船乘坐,向陸地而去。

隨着接近陸地,衆人的心情激動非常,周泰率先跳入海水中,踩着淺灘,撒腿就向岸邊跑去。

陳震笑笑,隨即令人下水牽引着,靠在灘邊。

陳震走下橫條木板,低頭看向腳下的陸地,感慨萬千。

周泰說道:“這裡應該是三韓之地罷?”周泰不敢確定,向陳震詢問過去。

陳震不清楚,本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君子氣度,搖頭以示自己不知,不能確定。

然而,他們登陸的地點是日本北九州島,肥前,不是遼東,不是三韓。

諸葛瑾現在才及弱冠,還不是老謀深算之人,望着嚴氏的面容,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先前喝了幾樽酒,本意是想躲開呂布夫人嚴氏的招攬,但現在在她殷切期待中,剛剛喝下去的那幾樽酒,弄混了他的思緒,激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書生意氣。

心中暗忖着,溫侯呂布怎麼了,名聲不好,弒丁原,誅董卓,丁原還則罷了,董卓可是權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再觀當世諸侯,袁紹四世三公,自己往投之,不爲其所重用;曹操曹孟德,宦官之後,許劭評爲“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曹操大悅而去,可見此人亦不算忠君愛國之人;餘者碌碌,諸如袁術、劉表、劉焉等輩,而自己本欲前往的江東,孫堅之子孫策不失爲一明主,可惜年少不知將來如何…

反觀呂布此人,除去世人皆知的惡名之外,對部從優撫有加,更兼其妻嚴氏賢良,舉止端莊大方,臣屬禮敬之。

諸葛瑾反覆揣測,臉色數變,在陳翎、許汜、李封三人注視中,以及

嚴氏呈酒不懈下,長嘆一聲,笑道:“既然是夫人敬酒,瑾自當飲之!”

諸葛瑾說完接過酒樽,扶袖一飲而盡!

在場衆人皆大歡喜,諸葛瑾能飲此樽酒,其言下之意,當是願意出仕呂布一勢。

諸葛瑾飲畢,將酒樽交還給嚴氏,施了一臣下禮,就待坐下與幾人同樂。然嚴氏見諸葛瑾飲了自己所敬之酒,心中喜悅,持壺親斟,又呈上一樽酒來。

諸葛瑾惶恐了,現在不比之前,之前自己還未確定是否出仕,還則罷了,但現在不同了,已施過臣禮,身爲臣子,豈能如此不敬,讓主母親斟飲之?

諸葛瑾躬身言道:“主母,臣下不能飲,再飲此樽,就醉倒了。”

這是諸葛瑾怕酒後失言,亂了禮儀,又是自表謙虛的一種做法。嚴氏見之,含笑言道:“將來有勞先生之處尚多,還請先生滿飲此樽,我不復強之。”

陳翎、許汜兩人皆勸,唯有李封眼熱心煩,暗忖着,區區一無名士子,竟得主母如此禮遇,實在太過氣人!

諸葛瑾承讓不過,只得再飲。

之後嚴氏迴轉後院,諸葛瑾此時已經是頭昏眼離,與幾人廝混喝了幾口之後,便早早回去休息了。

諸葛瑾一走,陳翎接着也離開,最爲重要的賓客不在了,自己待在這裡實在有些不耐。

由此此宴遂散,一宵無話,次日凌晨時分,陳翎忽聽得有人急報而來道:“主公攻下北海城,取得青州了!”

陳翎大喜,披衣而出,打算細細詢問經過。

來使一一講來,接着就是呂布與陳宮商量之後的衆位將佐的提升安排,一項一項報出,陳翎心中估量着,與自己心中原本存着的想法一一對照之後,除了些許不同之外,當在意料中。

見來使報完之後,便垂手侍立,陳翎問道:“可有管亥、徐和兩人回執?”

來使小心的搖搖頭,表示沒有。現在陳翎位高權重,不比琅邪一郡時,在呂布一軍中,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假如能跟隨陳翎左右,飛黃騰達就在眼前。來使雖無此意,但稍有不敬之處,被其發覺後,懷恨在心,豈不糟糕透頂?

陳翎鬱悶着揮手令其下去休息,不復之前聽聞攻下北海城的喜悅心情。

管亥、徐和兩人的回信,事關自己所思所慮是否正確,可惜兩人並無回信。

草草洗漱完畢,喝了幾口米粥之後,陳翎向府內而去。既然主公已有取兩位夫人前往北海之意,那麼自己當陪同一行。別駕、治中,陳宮與自己,誰任哪一職,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現在已經與同期歷史進程不一樣了,誰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情。

意料之中,嚴氏、貂蟬兩位夫人已經得知夫君呂布攻克青州,現在正喜氣洋洋的裝束物品,準備遷至北海而去。

陳翎悶悶拜見了一下,就離開回至前府。

即將離任,手中的事務要交代一下,中郎將高順還未至,但現在許汜、李封在此,交代給他倆一樣。

來到府衙,看見李封早早等候在此,陳翎拱手賀

喜道:“贊軍校尉,…”李封何許人也?豈能讓開陳翎先恭喜自己,連忙阻而恭賀道:“該是小校向治中大人賀喜纔對!”陳翎哈哈一笑,撫掌仰天,盡顯得意之情。

可惜李封不能從上向下望去,此刻陳翎眼中哪裡有半點笑意,全是僵硬苦澀。

兩人閒聊中,諸葛瑾先至,陳翎拱手道聲,“子瑜兄,早啊!”都是一殿之臣了,就沒那麼多客套。

諸葛瑾帶着複雜的神情,幽怨的看向陳翎,然後就是李封。

李封因昨天一事,做的粗俗無禮,此刻上前賠罪不已。

廝聊中,許汜至,陳翎眼見人齊,咳了聲,於上位就坐。

許汜許老頭已然得知自己高升了,但其行止如一,向上拱手而就坐,然後就是李封,諸葛瑾因是白身出仕,理該爲從事,陳翎遂直接言明道:“子瑜兄,剛下青州,吾未及向主公呈報此事,暫爲從事如何?”陳翎話語雖然是帶着疑問口氣,但諸葛瑾既然投入呂布帳下,陳翎位列文臣第二等,他豈敢不敬?

諸葛瑾遂道:“願聽從子儀安排。”然後就持禮而坐。

陳翎見諸葛瑾也已經就坐了,開口言道:“雖然諸位已經獲知消息,但我還得再說一下。”陳翎說着呵呵一笑,殿下幾人同樣附和笑了起來。

這畢竟是公文,這畢竟是正式議事,私下裡聽得的消息,怎如殿中詔顯來的榮耀?

當下陳翎不厭其煩的將封賞講來,隨着說到幾人的加官,許汜、李封兩人依次站起身來,向北海方向一禮,自表了一番忠心,然後心安理得的接下了升職。

琅邪郡內政務其實一直是許汜在打理,陳翎將印綬交付過去就算萬事大吉。

感慨了一下,陳翎道:“吾治琅邪郡雖然不久,可好事、惡事都做了一些。”好事自然是那個方略,壞事自然是誅滅一族。

“將離之時,吾意託付求田公一事。”陳翎向許汜言道。

許汜拱手,等候陳翎示下。

陳翎躊躇片刻,說道:“李家一事,我甚爲愧疚,求田公在我離開後,可爲其言文志事,以待後人評說。”

許汜愣了半晌,這才反應過來陳翎所說的是什麼事情,勸解道:“子儀,何必如此?”這是爲陳翎好,每縣都有本縣誌事,假如依照陳翎所言而爲,那麼這件滅宗族事情,將會流傳至無數年後,還會有人通過縣誌知曉,可謂遺臭萬年不爲過。

陳翎呵呵一笑,說道:“吾意如此,爲李家所能辦到的只有這樣了,就這樣罷了。”陳翎話語中充滿了蕭瑟,滿是悲嗆。

這不是陳翎想通過此事以示自己無辜,真的只是因愧對他一家纔會如此,只是想借此稍解心中的歉意,僅此而已。

該說的說了,該交代的交代完了,陳翎一拱手,說道:“求田公,李校尉,下次見面,祈望再高升一階呀!”說完哈哈一笑,攜着諸葛瑾轉身離去。

許汜、李封兩人於後恭敬目送,待兩人出了府衙,前往兩位夫人之處後,這才相視一笑,輕輕鬆鬆迴轉衙內辦理政務。

(本章完)

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五百四十五回 混戰一片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
正文_第一百九十回 度遼三將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回 憂患兩忘正文_第三百六十五回 蔡文姬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四百零六回 九品中正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二百六十二回 陷陣之營正文_第二十八回 相城南下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五百八十三回 趙雲衝陣正文_第三百七十九回 戰事多艱正文_第四百六十八回 又見離別正文_第二百八十七回 美人如玉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三百零七回 三經一體正文_第三百四十七回 食邑封侯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一百七十六回 城破將降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四百一十三回 勝負之間正文_第二百零九回 烏桓遷徙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一百三十三回 趙雲來沒正文_第六百七十五回 勝利在望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六十六回 呂布勢窮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一十三回 鐵騎衝陣正文_第四百五十五回 道聽途說正文_第三百六十七回 緣何如此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二百四十三回 諸葛孔明正文_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紹敗績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回 黃雀在後正文_第二百四十四回 經學大師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回 陳到殺敵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二百六十八回 君臣相得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三十三回 天下大勢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三百一十五回 二擇其一正文_第一百二十一回 悠閒生活正文_第一百三十一回 公孫勢滅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回 再見道人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六百六十六回 大戰不息正文_第三百回 博浪猛士正文_第五十九回 玄德劉備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回 天災之年正文_第三百五十三回 謁見呂布正文_第二十回 陳翎療傷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二百二十六回 派兵遣將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三十回 兩將爭雄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八回 南皮城下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回 出使兗州正文_第二百五十回 霹靂戰車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五百四十五回 混戰一片正文_第四十六回 張遼突戰正文_第二百三十四回 出仕無門正文_第六百七十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二百一十七回 混戰之中正文_第六百四十九回 半夢半醒正文_第四百七十六回 我之願望正文_第一百一十二回 鄴城議事正文_第二百三十七回 北海出事正文_第八十回 草寇劫道正文_第六百四十七回 僅差一步正文_第六百零三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四百零四回 似是巧合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回 弱水三千正文_第五十回 借兵三千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三十九回 呂布之女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