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十三回 陳震難脫

陸遜是陸康的從孫。

陸遜在原史中,孫策攻廬江的時候,被陸康送回吳郡老家。但這一次麼,陳翎心中念道着,就算你現在還是一個年不過十歲的幼童,我也不會放過的!

周瑜反覆思量,才又開口道:“廬江易下,溫侯想取廬江太難!”周瑜雖沒有陳翎的前瞻性的眼光,但整個局勢就是如此。呂布武力非凡,袁術作爲一個收留他的君上,不會放任一個猛將盤踞在自己身後,很大的可能是把呂布派向兩軍交戰的前線地帶,在那裡,即可抵禦進攻,又可防止呂布這個反覆小人作亂,一舉兩得,何樂不爲呢?

周瑜笑了笑,不提醒陳翎,自己等人到時候倒是可以強力支持呂布去廬江,以袁術的爲人,想必不會順吾等之意罷!呵呵…

陳翎不知周瑜心中所思,聽得周瑜之話,便開口道:“難與不難,姑且不論,不知公瑾何時向公路公引薦我等?”

周瑜給了陳翎一個你放心的眼神,含笑說道:“伯符出馬,此事不難!”頓了一下,接着問道:“不知此刻溫侯呂布何在?何時能到揚州?”周瑜這一問話很有必要,陳翎你只不過是一個使者,就算達成協議,呂布不至,一切都是枉然啊。

陳翎苦笑一聲,同時向着周瑜、陳震兩人說道:“說出來,你們別不信,我主溫侯呂布,現在大概在袁紹處吧。”

陳震倒是隱隱約約聽陳翎提起過,周瑜則是驚訝萬分,笑而說道:“子儀兄!在下週瑜佩服!”

陳翎此話透露好多事情,其一,呂布不信任陳翎,否則應該等待在邊境處,事情商討好,按部就班,不管是袁術擺架子,不出迎;抑或是呂布得到消息,驅馬壽春拜見袁術,都在情理之中;

其二,陳翎自作主張,其情可嘉,其心可誅,爲人臣子者,不說應該事事聽命君上,也不能反對之。三綱五常可是這個時代的行爲準則,你若是犯了其中的一條,便是人人唾罵的對象,現實例子就是呂布了;

其三,周瑜本來以爲玉璽之事是府上之人無意泄露出來,陳翎偶然間獲知,但聽的陳翎這樣一說,此人大概早有籌謀。可以想象,在呂布不顧陳翎苦苦哀求之下,強行前往河北之時,陳翎就奔着孫策而來,考慮周詳,不得不服!不過,其中最大的疑問就是,玉璽下落,陳翎他是從何而知?

周瑜知道問了也是白問,難道還想再打上一場?心生一念,遂道:“溫侯呂布,英雄蓋世,虎牢關前,獨戰羣豪,風采絕倫!”接着話題一轉道:“然,日月交替,宇宙瀚海,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非聖賢,孰能

無過!”

“溫侯先依丁原,後投董卓,爲人剛愎自負,反覆無常,…”周瑜碎碎念着呂布的醜事來。

陳翎苦笑,周瑜之意很明顯,打算招攬自己來了。若不是自己早知將來之事,若不是自己是外來之人,若不是自己存心輔佐呂布,想必早有此心了,何必等到周瑜你來說!

陳翎當下喝道:“住口!公瑾,你之意我已明白,但各爲其主,何必勉強?!”態度應該表示一下,無論如何,現在呂布可還是我陳翎的主公,不能任由你辱罵之,周瑜周公瑾,你還是打住的好。

周瑜笑笑,陳翎臉上一絲尷尬之情覷得清清楚楚,如今在陳翎心底埋下伏筆,早晚會讓你歸順我兄伯符麾下,至於呂布,周瑜實在不看好,溫侯呂布能夠收攏人心?

兩人一來一往的,可就心痛死了陳震。

陳震被陳翎從洛陽救了之後,對陳翎爲人也有了些瞭解,再加上陳翎是侍奉呂布的臣子,嘴上不說,可心底卻是鄙視的緊。今日進得孫府,假詔書、真玉璽,一個消息、一個動靜,都嚇得陳震不敢做聲,可現在周瑜口中所說的話語,你!能不能也對我說上一遍啊!破虜將軍之子再差,也比呂布名聲好太多了吧,我願意的啊,只要你周瑜周公瑾開口!

可週瑜目光是掃到他了,但也就是那麼一瞥,就此放過,不再考慮。

你倒是多考慮一下啊!

陳震絕望着,內心吶喊了!

這個時機錯過,自己可就沒機會了!

一路走來,都幹了些什麼?

原以爲製假詔書已經夠聳人聽聞的了,沒料到孫府之中還有玉璽的存在!

這叫什麼事!

自己怎麼辦?

打算一走了之!?

陳翎會同意嗎?孫策、周瑜會同意嗎?

難道不怕我陳震出首把幾人給供出去?

陳震欲哭無淚,整個人委頓了。

默契中,陳翎、周瑜兩人基本達成共識,玉璽之消息是不會傳漏出去的;等呂布自袁紹處來揚州之時,孫策助其一臂之力,引薦給袁術;至於借兵去江東,有待孫策決斷,周瑜不想越俎代庖,給人留下擅掌權柄印象。

舉杯對飲中,外間傳來許褚大吼道:“曹性,你可來了!你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等我慢慢向你一一說來,…”

周瑜、陳翎相視一笑,其意不在言語中。

當下,陳翎、陳震等四人就此居住孫府之上,次日凌晨,陳翎牽馬爲曹性送行,囑咐道:“曹將軍,此間事情,便是如此,

在我料想中,主公於袁紹袁本初處,應該甚爲不得意,”不理曹性臉上扭曲的表情,陳翎接着說道:“你至主公處,即可稟報,我門下督陳翎,不辱使命,已爲主公尋得棲身之所,速來!”

然後,陳翎不顧曹性似有話說,一掌拍在馬臀之上,那馬痛嘶一聲,揚蹄飛奔而去。

陳翎笑笑,轉首望向侍立左右的陳震、許褚道:“曹將軍此去,必將主公引來,汝等無須擔心!”

陳震心底吶喊着,我是爲呂布擔心嗎?我是擔心我自己!!

許褚則是一臉不以爲然,相當的不屑。

既然送出曹性,該辦的事還得辦。

陳翎率許褚、陳震兩人匯合孫策、周瑜,以及程普等三將,快馬加鞭,向着壽春而去。

今日袁術得閒,曹操去青州打黃巾,袁術心底也是鬆了一口氣的。

曹操軍還是很猛的,相比之下,自己缺少能征慣戰之將。曹操不說其他,但但是其麾下夏侯惇(字元讓),夏侯淵(字妙才),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等宗親將領,就能打得自己丟盔棄甲,潰敗塗地,想想都膽寒。

忽左右來報,破虜將軍之子孫策求見。袁術奇之,要知道自從孫堅死後,自己奪其兵士,分置諸將,關係一向不算好。只餘下程普、黃蓋、韓當三將留給孫策,這也是擔心這三將忠心孫家,不敢放手使用,不然會留給孫策小兒?今日不知何事,竟然前來求見,好奇心人人都有,袁術也不例外,當下,呼人喚上前來。

陳翎作爲呂布使者,跟着孫策而進。

其餘諸人,都留在外面。周瑜什麼的,就算你今後名聲再大,也是枉然!

陳翎正想哈哈大笑一場,覷得孫策臉色較差,也就放下得意之情,套近乎道:“伯符兄,昨夜休息還好?”

孫策惱怒,暗暗腹誹一句,睡得不好也是你乾的好事!

瞧着還有些青瘀手掌,孫策悲嘆一聲,說道:“子儀,昨日之事,休得再提!”昨天的事情,自己乾的實在不咋樣,本想拿下幾人,可未料來人兇惡,吃了暗虧,再提的話,這不是打臉嗎?我可是要翻臉的!

陳翎唯唯諾諾,不再與孫策答話。一路行來,袁術宮殿建設的極其輝煌,藻井乃是圓形,直徑十幾尺,頂端圓圈內有潘龍一隻,口銜一燈。四周潘龍柱,根根白玉雕刻,地上光潔脫俗,大理石磨製而成。

由於是接見孫策,並無說明是呂布之使者到,袁術因此沒有招來諸位大將、謀士,只有一直在府衙辦理公事的主簿閻象,被袁術喚來作陪。

(本章完)

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六百六十五回 生死搏鬥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一百三十五回 文丑攻城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五百三十二回 奪城大戰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
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六百零一回 壽春易手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五百一十回 陣前暄言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回 府邸夜談正文_第四百三十回 心有去意正文_第四百七十回 神之旅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回 時也命也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回 大戰將啓正文_第五百五十六回 急轉直下正文_第二百七十六回 親冒矢石正文_第三百三十六回 一人之威正文_第三百八十六回 府中之隱正文_第六百六十五回 生死搏鬥正文_第六百二十一回 坐而論事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五百六十回 攻下綿竹正文_第一百回 糧草不濟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回 攻守之間正文_第四十五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百六十七回 誰勝誰負正文_第三百零三回 或將遠遊正文_第六百二十五回 中計受伏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回 百步穿楊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回 道門弟子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二百九十三回 錦馬超正文_第二百五十一回 袁術勢滅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三百二十七回 奮戰不息正文_第六百三十一回 僵持不下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四百七十二回 又有來投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一百八十五回 攻戰城下正文_第三百二十一回 文遠顯威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九十三回 走爲上策正文_第四百四十八回 定計破敵正文_第五百七十四回 窮途末路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六百三十四回 白地將軍正文_第三百五十回 佈局幷州正文_第四十三回 譙縣攻戰正文_第三百六十一回 羣雄並起正文_第四百四十四回 箭不虛發正文_第二百九十一回 割須棄袍正文_第一百三十五回 文丑攻城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二百八十三回 誰在佞言正文_第六百零四回 戰鬥不止正文_第一百五十回 身世顯露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回 局勢突變正文_第二百五十九回 真定一役正文_第一百四十八回 搶灘登陸正文_第二百九十四回 龍爭虎鬥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回 袁紹兵敗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五百二十回 趙雲襲糧正文_第三百七十回 盜文著書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二百五十四回 贏縣夜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回 攻城難下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回 戰事紛起正文_第三百零五回 銅雀現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二百三十三回 郡縣之事正文_第三百九十三回 上巳兵出正文_第四百七十四回 遨遊天際正文_第五百二十三回 故技重施正文_第二百零七回 遷徙人口正文_第一百二十五回 種田生涯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三百七十七回 孰奸孰忠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回 魏延出兵正文_第二百一十六回 埋伏之地正文_第四百一十回 據城不出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三百零四回 屈指可數正文_第五百三十二回 奪城大戰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一百二十二回 在水一方正文_第四百七十七回 辛毗落難正文_第四十一回 戰事連綿正文_第三百九十四回 我爲說客正文_第三百四十回 應對之策正文_第四百零五回 司馬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