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志在四方

送走陳縣君之後,祖昭沒有急着離去。

重新落座下來,他向祖父說出自己心中的一個想法。

祖舉聽完祖昭的話,不禁十分詫異:“昭兒,你說什麼?”

祖昭對祖父的反應早有預料,他心平氣和的說道:“阿公,孫兒知道上次之事,令支王縣君着實過分。但眼下絕非是斤斤計較恩怨之時,適才孫兒對陳縣君所說的話,亦真正是孫兒心中所憂慮。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又遭遇種種變故,這一切跡象皆是在預示大亂將至。”

如果這番話換作以前,祖舉自然只當是祖昭狂妄之言,而時至今日,不僅讓他意識到祖昭的聰明才幹,事實也證明了天下正處於山雨欲來之勢。也許是自己老了,不願意也沒能力再考慮那麼深遠,又也許與其他老人一樣,很多事都情願抱着僥倖的心態。

祖昭看得出祖父陷入沉思,換言之,也就是說祖父是相信自己的預言。

調整了一下語氣之後,他繼續說道:“阿公,孫兒雖年少,但男兒志在四方。常言道亂世造英雄,如今天下動盪,正應早做圖謀,乘風破浪,創就一番豐功偉業。孫兒之所以要去往令支縣,不爲其他,正是爲了能夠破賊立功。如今動盪之餘早有作爲,待到大亂之始則必能被委以重任。這是良機呀。”

如今祖舉年邁,但好歹當年也曾馳騁疆場,他心中不僅能夠理解祖昭的志向,更是希望自己這個嫡長孫能有一番作爲,徹徹底底讓祖家揚眉吐氣。

深深的點了點頭之後,他籲出一口氣,語重心長道:“昔日昭兒你溫和乖順、知書達理,十足一個翩翩公子。然則這幾個月來,昭兒所做所爲,不可不謂是柔中有剛。我祖家三代軍門,阿公我豈能不贊同昭兒你有一番自己的作爲?誠然,世道日漸不寧,天下大亂是遲早之事,有志之士,造作準備,無可厚非。”

祖昭露出一個感激的笑容,誠摯道:“有阿公支持,孫兒定能事半功倍。”

祖舉轉而又道:“你可別得意的太早。日後路途兇惡,可絕非你這茅廬不出的小娃娃所能預料,不要以爲在本縣之內擊斃幾個小賊,便以爲天下再無敵手。兵事爲兇,且不能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鬆懈怠慢。你可一定要記住阿公說的這句話。”

祖昭鄭重其事的說道:“阿公放心,孫兒絕不會忘卻阿公的教誨。”

祖舉稍微提了一口氣,轉而問道:“你此行前往令支擊賊,可有什麼準備?前次你擅自行動,幸虧臨場機變。此次定然要周全方纔可行,明白麼?”

祖昭胸有成竹道:“阿公放心,此事孫兒自然是有打算。”

隨後他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計劃,或者說也不能算是計劃。徐無距令支路途並不算遠,一天之內就能馳援抵達,所以大可出奇兵,聯合令支縣本地軍民夾擊流寇。他今晚便會休修書一封派人送到令支縣交給功曹田憲,與其配合行事。

聽完之後,祖舉不慌不忙的說道:“並非阿公過多計較,你憑什麼認爲流寇一定會攻城?難道令支縣不會湊糧將流寇打發走麼?”

對於這個問題,祖昭自然是有所思索,之所以決定主動前往令支縣討賊,也正是因爲經過仔細考慮這個問題,最終而做出的定論。儘管,他的的確確沒有任何實質證據證明令支縣不會交糧,但卻有預感,即便令支縣交糧,也決計不可能打發走這波流寇。

他一直認爲前幾日繁安亭賊亂,絕對不是尋常之事,外界皆知徐無今歲備盜大下功夫,哪裡還有不識時務的毛賊膽敢來自尋死路?更何況,繁安亭一案是王政受牛海指使,王政與昔日令支縣胡賊犯境有關,牛海又是妄圖行刺他本人的重要嫌疑人,這就愈發能夠推定此舉根本不是在劫掠鄉鎮,定然是別有所圖。

他的推測,極有可能是賊人聲東擊西之計,就如同當日太守府遭劫那樣。而事隔不到三天的時間,令支縣便傳來了流寇的消息,實在很難讓人不牽扯到這件事上面來。至於爲什麼要向令支縣下手,他一時半會兒無從知曉,也許有特別原因,也許沒有特別原因。

然而,這些推測,他是沒有辦法直接告訴祖父,不過自己仍然有另外一個更切實際的猜測。於是,他從容不迫的回答道:“此次向令支縣而來的流寇,據說是始於遷安縣,一路往西而來。令支縣再往西便是我徐無縣,而我徐無縣義勇八百之勢,諒這些流寇也不敢來犯。也因此,這些流寇離了令支縣之後,只能一路往南徙移至樂亭縣。”

祖舉略作思索,似乎有幾分醒悟,他說道:“樂亭乃遼西郡郡治,此處必已有重兵拱衛,流寇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祖昭微微一笑道:“阿公說的極是,但這只是其一。就算這股流寇膽敢侵犯樂亭縣,但令支距樂亭足有兩百四十餘里的路途,換言之,這股流寇最起碼要在令支縣勒取足夠維持兩百四十里腳程的口糧。以令支縣的情況,只怕他們必是給不了這麼多糧食。”

祖舉欣然點了點頭,恍然的笑道:“昭兒,你果然分析的有理。有你這般聰慧,真正是我祖家之大幸。”

祖昭謙遜道:“孫兒只不過是胡思亂想罷了。”

祖舉道:“你也無需過分謙遜。總之,此事你着手去辦,但凡需要什麼幫助,儘管來找阿公我商量,阿公我一定不遺餘力的支持你。”

祖昭欠身施禮道:“多謝阿公成全。”

當晚,祖昭先找到祖季、祖成二人,簡單說了一下他的想法。

祖季對王縣君很是憤怒,大大咧咧的罵了許久,最終卻也沒說不去。

祖成倒是有一些顧慮,上次同樣是前往令支縣討賊,轟轟烈烈鬧出那麼大的動靜,儘管引起了州府和車騎將軍的注意,然則這些達官顯貴們頂多也只是派人來慰問了一番。而爲了那此討賊,祖家折損了十多名子弟,不可不謂是吃力不討好。

祖昭向祖成說了一些大道理,又鼓吹了一下男兒志在四方的言論,幾乎未曾多困難便說服了祖成。他二人明日一早就開始點齊人馬,這支人馬務必隨時待命,只等自己命令,便立刻趕赴令支縣。他必須先等到令支縣田憲那邊真正能做好周全準備,方纔會帶隊馳援,雖說要建功立業,然則也不能任意消耗祖家的生力力量。

在跟祖季、祖成二人告別前,祖昭專門問了一句:“韓義公最近如何?”

祖季最是欽佩韓當,當即說道:“昨天他還在後院出現過,不過今早我去他的廂房找他,他卻不在。問其他人說,好像是不聲不響出門了。也不知道又去哪裡了?”

祖昭對韓當來無影去無蹤並沒有感到生氣,他深知韓當是一個坦蕩利落之人,絕不會拘於小節,也因此這番“來無影去無蹤”也不算是我行我素那般失禮。他之所以提到韓當,不爲其他,韓當是令支縣人,家中尚年事已高的親人,此次流寇來犯,韓當或多或少會有擔憂之處,自己是想先把馳援令支的計劃告訴其,以免其太過耿懷。

回到居院,祖昭立刻準備書信,撰寫寄給田憲的信函。爲了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他首先便要求田憲暫時保密,其次也沒有太過詳盡的告知自己的計劃,大多是一筆帶過,僅僅是讓田憲心中有個數。更重要的,則是希望田憲能夠按照他的吩咐,預先做好一些準備。

次日一早,祖昭便將信函交給吳陽帶往令支。

第92章 ,正面決戰第17章 ,馬騰叛亂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48章 ,大戰紀靈第26章 ,世道不平第47章 ,正面交鋒第78章 ,縣府一聚第36章 ,助公孫瓚第90章 ,賊酋王政第1章 ,寒風襲來第84章 ,再回徐無第34章 ,郡北之惑第66章 ,郡府廝殺第97章 ,鮮卑之猶第27章 ,連夜追查第2章 ,安居樂業第55章 ,風言風語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78章 ,暗夜追擊第53章 ,勇猛非凡第103章 ,董卓禍亂第11章 ,山野村夫第97章 ,鮮卑之猶第59章 ,蒲元識水第10章 ,箭術之爭第10章 ,箭術之爭第71章 ,餘有予魚第57章 ,情話第86章 ,引經據典第99章 ,消滅馬賊第63章 ,大雨阻軍第2章 ,安居樂業第40章 ,背後中傷第77章 ,暗箭傷人第28章 ,黑箭之兇第69章 ,火軍埋伏第47章 ,以正軍紀第20章 ,何進召見第35章 ,一事而起第83章 ,一起上路第80章第113章 ,活捉敵將第80章第70章 ,千斤大魚第80章第41章 ,無可說服第18章 ,無終之夜第49章 ,絕塵而去第21章 ,娛情於義第123章 ,大退敵第22章 ,夕陽西下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回程路上第3章 ,徹夜難眠第17章 ,韓當義公第86章 ,引經據典第80章 ,郡南之亂第70章 ,夜下出城第54章 ,策定新規第6章 ,航海之想第15章 ,飛來急報第20章 ,高奐之怒第60章 ,清河決戰第24章 ,不分伯仲第81章 ,神醫華佗第24章 ,局勢扭轉第77章 ,暗箭傷人第22章 ,不喜不怒第54章 ,策定新規第19章 ,下自成蹊第69章 ,火軍埋伏第16章 ,河東之想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63章 ,大雨阻軍第10章 ,最後一劍第79章 ,前來解圍第98章 ,城門失陷第45章 ,聚圍四方第82章 ,賞金五千第1章 ,祖家少年第21章 ,有所不受第27章 ,決堤洪流第94章 ,令支之亂第95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猛將入麾第49章 ,雙將爭鋒第12章 ,背後故事第51章 ,夜騎搏殺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32章 ,新的線索第43章 ,從長計議第1章 ,寒風襲來第76章 ,一有失誤第55章 ,風言風語第80章 ,新夜第66章 ,郡府廝殺第31章 ,配置人才第96章 ,個有恩怨第5章 ,涿郡盧家第12章 ,背後故事
第92章 ,正面決戰第17章 ,馬騰叛亂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48章 ,大戰紀靈第26章 ,世道不平第47章 ,正面交鋒第78章 ,縣府一聚第36章 ,助公孫瓚第90章 ,賊酋王政第1章 ,寒風襲來第84章 ,再回徐無第34章 ,郡北之惑第66章 ,郡府廝殺第97章 ,鮮卑之猶第27章 ,連夜追查第2章 ,安居樂業第55章 ,風言風語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78章 ,暗夜追擊第53章 ,勇猛非凡第103章 ,董卓禍亂第11章 ,山野村夫第97章 ,鮮卑之猶第59章 ,蒲元識水第10章 ,箭術之爭第10章 ,箭術之爭第71章 ,餘有予魚第57章 ,情話第86章 ,引經據典第99章 ,消滅馬賊第63章 ,大雨阻軍第2章 ,安居樂業第40章 ,背後中傷第77章 ,暗箭傷人第28章 ,黑箭之兇第69章 ,火軍埋伏第47章 ,以正軍紀第20章 ,何進召見第35章 ,一事而起第83章 ,一起上路第80章第113章 ,活捉敵將第80章第70章 ,千斤大魚第80章第41章 ,無可說服第18章 ,無終之夜第49章 ,絕塵而去第21章 ,娛情於義第123章 ,大退敵第22章 ,夕陽西下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3章 ,回程路上第3章 ,徹夜難眠第17章 ,韓當義公第86章 ,引經據典第80章 ,郡南之亂第70章 ,夜下出城第54章 ,策定新規第6章 ,航海之想第15章 ,飛來急報第20章 ,高奐之怒第60章 ,清河決戰第24章 ,不分伯仲第81章 ,神醫華佗第24章 ,局勢扭轉第77章 ,暗箭傷人第22章 ,不喜不怒第54章 ,策定新規第19章 ,下自成蹊第69章 ,火軍埋伏第16章 ,河東之想第126章 ,刺殺郡守第63章 ,大雨阻軍第10章 ,最後一劍第79章 ,前來解圍第98章 ,城門失陷第45章 ,聚圍四方第82章 ,賞金五千第1章 ,祖家少年第21章 ,有所不受第27章 ,決堤洪流第94章 ,令支之亂第95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猛將入麾第49章 ,雙將爭鋒第12章 ,背後故事第51章 ,夜騎搏殺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32章 ,新的線索第43章 ,從長計議第1章 ,寒風襲來第76章 ,一有失誤第55章 ,風言風語第80章 ,新夜第66章 ,郡府廝殺第31章 ,配置人才第96章 ,個有恩怨第5章 ,涿郡盧家第12章 ,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