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子相見

趙雲和劉封率數百騎緊追曹仁十數裡,方纔作罷,得了曹仁慌亂中丟棄的一干攻城器械輜重,便回樊城去了。

“小將軍真乃將才!今日遇襲若非小將軍出此良策,子龍恐已辜負了皇叔重託,小將軍受子龍一拜!”

二人率軍一到樊城,趙雲還未及卸下鎧甲,便下馬欲拜劉封,好在劉封早有準備,連忙扶住了趙雲,並謙遜道:“若非子龍將軍有心安排斥候,如何得知曹仁夜襲之事?此次得以嚇退曹仁,皆因天時地利人和之故,非封一人之功,將軍莫要再提。”

見劉封有此一說,趙雲便不再多言,但今日劉封的計策和陣前表現,卻是驚豔到了趙雲,曹仁李典之流,單論武藝,趙雲自然不懼,但要說用兵之道,趙雲卻並無優勢,唯有拼死守城以待援軍而已,劉封雖不說,但今日兵不血刃之功,大半還是要算在劉封身上。

但趙雲轉念一想,卻有諸多不明之處,於是將劉封引入帥堂,正色問道:“小將軍如何得知曹仁會中這障眼之法,一旦被其陣前識破,小將軍危矣!”

劉封早知趙雲會有此一問,早在提出此計之時,趙雲便有所顧忌,劉封以性命擔保,並僅攜五十騎出城,趙雲才勉強同意,此時大功告成,趙雲自然急於得知劉封因何判斷曹仁定會中計。

“新野樊城,曹仁數次中計,早已淪爲驚弓之鳥,封猜測此次夜襲樊城乃其爲逃避曹操之懲戒不得已之舉,故只需略佈疑陣,便可亂其心性,封率五十騎直面其萬餘大軍,能面不改色斬其軍中將領,再誘李典深入後反戈一擊,足以攝其心神,此時再出後方火把,其必當真,而後將軍親率輕騎奪門而出,曹仁豈有不逃之理?”

趙雲聽聞此言連聲稱讚,之前他只覺劉封乃是意氣用事,僥倖讓曹仁中了計策,但劉封對曹仁內心的把握絲絲入扣,一步步將其嚇退,如此危機之時竟利用城中僅有的千人想出如此計策,讓趙雲從內心接納了劉備這個義子。

將守城事宜安排妥當後,劉封這才和趙雲解下鎧甲回到各自屋內休息。此番和曹仁交戰,劉封先後與那不知名的將領和李典正面交鋒,對三國時期武將的戰力,他心中也大概有了自己的判斷。

之前被他兩合便斬殺的將領,從服飾上判斷乃是一個無名的低階將領,當時多半聽聞劉封乃是劉備義子,立功心切,卻不想遇到了劉封這尊殺神。

之後的李典,卻是戰力不俗,劉封自問若非前期蓄力防守,引得李典有些輕慢,想要將其砍傷絕非易事。由此劉封判斷,似趙雲關羽這樣頂級的將領,現在的自己一旦面對幾乎毫無勝算,恐唯有堪堪招架之力。

這第一步,劉封算是藉着曹仁給他的時機邁了出去,然而這些卻遠遠不夠讓他在劉備集團脫穎而出,更不能和關張並駕齊驅。

但在接下來的十數年中,還有無數挑戰與危機等着他,態度不甚明朗的關張二人,以及數月後便要走出茅廬的諸葛孔明,對他這個義子有的多半隻是提防之心,恐將其視爲尚在襁褓之中的劉禪繼位的絆腳石,而非能率蜀漢一統中原的一代明君,若要親自裂地封疆,這些碩大的麻煩,非但不能躲避,反而要主動抓住時機,將其慢慢擊破。

“只能且行且珍惜,站穩了腳跟,有了嫡系勢力,再慢慢謀劃不遲!”腦中胡思亂想着自己這些時日的遭遇,劉封便慢慢進入了夢鄉。

次日清晨,劉封尚在睡夢之中,便覺有人呼喊,睜眼一看,果然是昨夜出城五十騎中一人,正站在牀榻一側,呼喊這劉封姓名。

“何事?”劉封早已料定樊城此番不會再次遭襲,這軍士此時卻如此喚醒自己,心中自然不樂,只是淡淡的問了一句。

“劉皇叔率單福,張飛弛援樊城,現已到了城內,正與子龍將軍敘話,子龍將軍命我等喚醒小將軍,待穿戴整齊到子龍將軍處見劉皇叔即可。”

一聽此言,劉封頓時從夢中清醒,屏退了那名軍士,便飛速梳洗了一番,穿戴整齊直奔趙雲處去了。

劉封已料到,此時趙雲定會向劉備報備昨夜遇襲之事,而以趙雲的品格,自不會搶奪劉封功勞,只會據實告知劉備昨夜之事。

如今他初到劉備賬下便立此功,雖不能立即贏得劉備歡心,卻也能在劉備軍中嶄露頭角。劉封相信再多經歷幾次戰役,自己在蜀軍中的地位絕不會向之前自己所知的劉封那樣備受打壓,而組建些嫡系部衆也絕非癡人說夢。

到了趙雲門外,劉封果然聽得趙雲正提及自己姓名,他卻並未停留,推門便進了廳內,只見劉備正端坐在主位之上,其下分別坐着趙雲,張飛以及那化名單福的徐庶。

“封拜見父親,三叔父,因貪睡來遲,請父親降罪!”劉封進門衝劉備便拜,只說貪睡來遲,對昨晚之事卻是隻字未提。

劉備見狀,竟親自站起身來,將劉封一把扶起,口中笑稱:“你我已是父子,不比如此謹慎,子龍已將昨日曹仁夜襲樊城之事報與我,此次退敵你居功至偉,休息片刻亦是應該,何罪之有?”

眼見劉備這個態度,劉封心中便稍有安慰,知道昨夜自己的表現果然在這位義父心中加了分,便隨劉備到左手邊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來,口中說道:“若非先有子龍將軍高瞻遠矚,封總有計策亦無所用。”

聽了此言,趙雲面帶微笑擺了擺手,以示推辭,劉備面上笑意更甚,顯然,對劉封有此才華,之前他並無期待。

“恭喜使君得此麒麟之子,如此退敵之策,竟不損一兵一卒,縱單福在此,亦甘拜下風。”此時一直未出言的單福也在劉備面前誇讚了劉封一番,劉備聽言,面上喜色更甚。

“自你我父子相稱,尚未賞賜有用之物,今立此大功,當論功行賞,軍中官階物品,你儘可提出,凡有要求,無不滿足!”

劉封如此出衆,劉備自然欣喜難當,說到底乃是他眼光如炬,才發現劉封之才,收爲義子,心意所致,便要賞賜劉封。

“封唯有一事相求,請父親成全!”

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58章 獻圖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34章 巧取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9章 問計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15章 喜訊第273章 夜會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0章 終有一別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520章 襲魏營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268章 對峙第157章 拒絕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73章 論斷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253章 觀虎鬥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62章 宴無好宴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51章 見於堂前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79章 再至柴桑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81章 難與易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77章 反間計成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59章 再得伊人第317章 風暴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20章 公子劉琦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75章 夜談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98章 灌醉第72章 暫且離去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130章 埋刺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51章 見於堂前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136章 四郡定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90章 勸說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437章 硬碰硬
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58章 獻圖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34章 巧取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9章 問計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315章 喜訊第273章 夜會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0章 終有一別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520章 襲魏營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268章 對峙第157章 拒絕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73章 論斷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253章 觀虎鬥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62章 宴無好宴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51章 見於堂前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79章 再至柴桑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81章 難與易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395章 初臨朝堂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77章 反間計成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59章 再得伊人第317章 風暴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20章 公子劉琦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75章 夜談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98章 灌醉第72章 暫且離去第425章 渾水摸魚的潛入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130章 埋刺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51章 見於堂前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136章 四郡定第243章 劉璋之抉擇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90章 勸說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437章 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