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分羹無望

江東那本就不甚廣闊的疆土,在劉封與龐統眼中,已然是變成了一塊塊蛋糕,等待着諸葛亮與劉封的瓜分。

劉封本以爲以他麾下的細作對夏口和江東的監控,諸葛亮一旦有所動作是必定瞞不住他的,這樣一來,他大可以悄悄盯住諸葛亮,待得諸葛亮與孫權戰得人仰馬翻之時再率早已準備好的兵馬殺將過去,這樣一來,一出黃雀在後的好戲也就成了。

但劉封還是低估了諸葛亮的謹慎,縱使諸葛亮定然不會想到劉封會如此快便因爲此事來到荊州,但是爲了防備龐統,他還是使用了一個自己十分擅長但龐統卻不得而知的技能,那便是通過天象來預測未來的天氣。雖然事實比諸葛亮之前預測的晚了三日有餘,但諸葛亮的堅持還是成功了。

顯然,這樣一來,劉封便不敢貿然出擊,沒了眼線的回報,一切全憑猜測的情形之下,一旦劉封對於諸葛亮的動向判斷失誤,那極有可能會讓諸葛亮做了那隻蟄伏在後方的黃雀,所以劉封雖然心中猜到諸葛亮會在今日行動,但對於諸葛亮行動的地方,卻是並不敢確定,這才問向了龐統。

顯然,對於諸葛亮竟然會想到藉助天時的這一招數,龐統之前也是完全沒有想到,此時見劉封有此一問,又是沉思了好一會,這才緩步到了地圖之前,手指江夏之地,沉聲道:“諸葛亮目前所佔領的江夏,並非是真正的江夏一郡之地,而之前孫權爲防備諸葛亮侵佔在他手中的江夏之地,在夏口之外數十里的江岸上駐紮了不少精兵,但此番江東局勢動盪之下,據傳至少一半的守軍都被陸遜換防到了別處,而諸葛亮雖算出天時,但其麾下水軍也是必然不敢孤軍深入,故而依我之見,諸葛亮多半會圍繞着江夏展開行動,若是順利,定然會先將江夏剩餘之地攻下,而後再緩緩擴展,至於能擴張到什麼程度,那便要看諸葛亮水軍的實力如何,以及他的戰船能夠容納下多少軍士了。”

龐統的這般分析,與劉封不謀而合,諸葛亮雖是藝高人膽大之輩,但卻一點也不魯莽,故而絕不會在這疾風驟雨的天氣之中冒着損兵折將的危險孤軍深入到江東的深處,而是會以江夏這一郡之地爲中心,逐步蠶食江東的領土。

這樣一來,也能大大的縮短諸葛亮水軍的行軍距離,減少因爲風浪而造成的水軍損失,並且一旦得手,孫權得到消息也必定滯後,待得雨過天晴後,不知多少孫權的城池郡縣便會落入諸葛亮的手中。

劉封聽罷龐統的分析,當下便是長長嘆了口氣,他知道,這一次諸葛亮的算計當真是略勝了一籌,他既然事先預測出了這場風暴,那就一定也會做好在暴風雨之中行船的準備,而劉封對此毫無準備之下,若是依照這般推斷就像之前所想的那般揮軍前往江夏等處,則不但可能會因爲信息的滯後而一無所得,還有可能會因爲這股風浪而損兵折將,劉封的水軍雖然也在距離江東不遠之處準備着,但想要到江夏附近,卻還有着不短的距離。

“這一次,怕是難以在這場爭鬥之中分一杯羹了……”

劉封從來就不是一個不願承認失敗之人,心中想到貿然出兵的一系列風險,便是微微搖了搖頭,口中出言說道。

在他的心中,已經是承認這這一次伏擊的失敗,用水軍的生命去賭一個可能性,實在不是劉封的性情,他向來都是謀定而後動,這一次就算不介入到這件事中,自然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

“主公儘管放心,說是風雨之中不可行船,多半是防患於未然,但若是確實需要,諸葛亮的水軍能夠行得,我荊州水軍又有何行不得?主公只管下令,我三人定率我荊州水軍前往江夏,若當真諸葛亮與孫權相互交戰了起來,我等定爲主公拿下江夏周邊郡縣!”

淩統乃是年少氣盛之人,他與黃蓋加入劉封麾下之後,只是在南海郡中日日操練水軍,一次也沒能參與到戰事之中,心中早已有些立功心切,此時聽聞諸葛亮敢於在這樣的天氣之中揮軍前往江東,當下就站起身來到了劉封身前抱拳下拜,說出了這樣一番豪言壯語。

劉封見狀,連忙上前一步將淩統扶起,而後在其面前言道:“我荊州的這些精銳水軍,日後所要參加的戰事定會比今日更大,爾等日後所要建立的功勳,也是定然會比之今日更加重要,但我荊州既然耗費如此多的時日訓練這些水軍,那便是要在戰場之中拋頭顱灑熱血,但似今日這種平白便會折損我麾下軍士之事,我劉封絕不會爲之!”

劉封這番話,讓日日與軍士在一處的幾人心中萬分感念,淩統的眼眶之中已然是有些溼潤,他在劉封的身上,看到了一種自己從未見到過的光輝,有時,劉封冷血的就像是一臺機器,隨時都能夠要了自己敵人的性命,但面對自己人的時候,劉封又是萬分的仁德,短短的這數次接觸,已然是讓包括淩統,魯肅與黃蓋在內的不少新近投奔劉封之人認定,這便是他們一輩子要追隨的人。

果然,劉封這一番言論之後,無人再請命率水軍前往江東,但衆人對於這一次的無功而返依舊是並不甘心,沉默了許久,趙雲輕聲言道:“不如我等趁諸葛亮前往江東之時,揮軍兵臨襄陽城。”

劉封聞言眉毛一挑,還未及出言,龐統便搖頭道:“依照主公之前的考量,若是諸葛亮當真收了江夏與其他郡縣,我等就算得了襄陽,也並不好守,並且襄陽與曹操領地相鄰,我等與曹操尚未真正結怨,不如將那四戰之地繼續交由諸葛亮保管。”

趙雲原本是想要依靠自己對於襄陽的熟悉程度幫助劉封輕易將其拿下,但聽罷龐統的這般考量,也是覺得十分有理,當下便頷首不再出言。

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24章 開門投降第59章 再得伊人第167章 痛處第252章 說客第61章 公瑾之邀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1章 大軍又至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561章 深入第66章 斬使立威第93章 孤注一擲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87章 王對王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72章 暫且離去第5章 剿匪第121章 逼降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0章 公子劉琦第78章 脫離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71章 出使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67章 點將出徵第94章 動之以情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35章 戰許褚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35章 退敵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253章 觀虎鬥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68章 江上交鋒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77章 得與失第130章 埋刺第527章 論江東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59章 再得伊人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49章 救美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73章 智取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315章 喜訊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130章 埋刺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68章 江上交鋒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29章 收歸賬下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79章 再至柴桑第383章 兩條路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84章 志趣相投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3章 父子相見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197章 回信第12章 初見孔明第59章 再得伊人
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24章 開門投降第59章 再得伊人第167章 痛處第252章 說客第61章 公瑾之邀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1章 大軍又至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561章 深入第66章 斬使立威第93章 孤注一擲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187章 王對王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241章 老將之爭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72章 暫且離去第5章 剿匪第121章 逼降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20章 公子劉琦第78章 脫離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71章 出使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67章 點將出徵第94章 動之以情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35章 戰許褚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140章 謀取襄陽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35章 退敵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253章 觀虎鬥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68章 江上交鋒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77章 得與失第130章 埋刺第527章 論江東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59章 再得伊人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49章 救美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173章 智取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315章 喜訊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130章 埋刺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68章 江上交鋒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29章 收歸賬下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79章 再至柴桑第383章 兩條路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24章 最後的嘲諷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84章 志趣相投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3章 父子相見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197章 回信第12章 初見孔明第59章 再得伊人